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36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docx

个人博客网站论文

 

天津大学理学院网络技术

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题目:

个人博客网站设计

 

系别:

计算机系

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班级:

2011级

学生姓名(学号):

陈柄均4011210003指导教师姓名:

董秀

论文完成日期:

2014年4月11日

摘要

个人博客网站是当今网络的热点,个人博客技术的出现使得每个人可以零成本、零维护地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Blog站点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促成了不同于以往社区的Blog文化,Blog技术缔造了“博客”文化。

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了博客的背景及IIS+ASP系统的一般原理;

2.阐述整个网站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

3.设计实现:

文章内容的发表;展现最新的博客列表信息;提供博客日历;提供音乐在线功能;上传的相册图片信息;展现系统各项内容的统计信息;提供博客搜索的功能;对文章分类以及文章信息进行管理;对相册分类以及相册上传进行管理;对音频文件进行管理;对管理员信息进行管理。

4.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5.建立完整的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博客、ASP、IIS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博客的来源和历史1

1.2博客的特点与优势1

第二章开发工具综述3

2.1ASP简介3

2.1.1ASP的运行环境3

2.1.2ASP的工作原理4

2.1.3ASP内部6大对象4

2.2IIS简介4

2.2.1IIS与ASP的结合4

2.2.2Global文件5

2.2.3利用ADO访问数据库5

第三章系统设计7

3.1系统流程图7

3.2系统功能结构7

3.3数据库设计8

3.3.1数据库概念设计8

3.3.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10

第四章系统配置及各模块的实现11

4.1公共模块设计11

4.1.1数据库连接11

4.1.2防止SQL注入漏洞11

4.1.3博客日历模块设计11

4.2前台模块设计12

4.2.1我的文章模块设计13

4.2.2相册模块设计13

4.2.3音乐在线模块设计14

4.3后台模块设计15

4.3.1文章管理模块设计15

4.3.2相册管理模块设计16

4.3.3音频文件管理模块设计16

小结18

谢辞19

参考文献20

第一章绪论

个人博客是当今网络的热点,个人博客技术的出现使得每个人可以零成本、零维护地创建自己的网络媒体,Blog站点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促成了不同于以往社区的Blog文化,Blog技术缔造了“博客”文化。

1.1博客的来源和历史

什么是博客(blog)?

Blog(同义词有weblog,weblog)的最普通的定义是:

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Blog可以翻译成博客日志,但大多数人将它简化成博客。

随着网络出版、发表和张贴文章等网络活动的急速增长,博客已经成为了一个指称这种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

博客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张贴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

博客的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到有关公司的新闻或构想,或者是个人的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

许多博客是个人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或者是一群人根据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目标进行合作,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思想火花和灵感更新到博客站点之上。

作为博客这个网络时代的新兴事务,它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或者在什么时候由什么发展而来的?

一般认为,博客起源于网上浏览者在网上发现了有趣的内容,互相用电子邮件等方式交流通报。

这些信息经过有心人有意识的整合,就发展成了博客的雏形。

纽约时报的大卫·格拉格这样描述博客的诞生:

一些程序员尝试在网上推出超链接形式的日记,张贴他们自己的技术层面的思考心得与个人生活方面的休闲内容。

当这种行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后,他们为那些喜欢这种张贴方式但对技术一窍不通的人开发了博客网站的简便维护工具,由此,博客在非技术人员中也开始流行起来。

随着博客人数的日益增多,他们的目的与初衷已相去甚远。

目前的博客们(Blogger)发表和张贴的目的有很大的差异。

由于博客的沟通方式灵活方便,它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队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

Blog的源头在美国,这大概也是Blog如今在美国火爆的原因之一。

1997年,当时还担任美国UserLand软件公司CEO的DaveWiner发布了一个最早与Blog技术相关的脚本,即“ScriptingNews”。

这个程序推出之后很受欢迎,随后,UserLand又推出基于UserLandFrontier的工具“UserLandRadio”,这也是如今最受欢迎的Blog工具开发之一。

不过在“ScriptingNews”诞生的前一年,就已经有了Blog的最初设想。

当时为了抵制美国《通信规范法》、提倡言论自由,Winer在Web内容编辑/管理的脚本工具“UserLandFrontier”中嵌入了Blog功能。

当初Winer并没有使用Blog这个词,英文Blog是Weblog的简称,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美国网民习惯把写作Blog这个动作叫做Blogging,而把做这件事的人称为“Blogger”。

到了中国,Blogger被演绎成为“博客”。

1.2博客的特点与优势

Blog是继Email、BBS、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全新的网络交流方式。

邮件、即时通讯和bbs的之间的区别就如同与一个人就某个问题交谈与和许多人交谈,与熟悉的交谈和与不熟悉的人交谈的之间的区别一样;而博客的与它们的区别就在于你可以停下来认真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并把它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

简言之,博客就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单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具体而言博客相比传统的交流沟通方式和工具具有什么优势呢?

1.主观性

Blog的是一种以作者为中心的媒体,文章表达着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意见。

这必然涉及着某人在某個时间点上从某个方向切入后的思绪痕迹,这强调着主题在Blog足以自由发挥其个性与独到的见解。

2.交流性

一方面如上所述,Blog呈现的是以主体发表个人见解为中心的言谈领域,但这并没有违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主体对话交往模式。

在Blog中的读者群之间,彼此会去阅读彼此的Blog,可以把这种现象想像成一种环状甚至知识状的结构,每当一有人在自己的Blog上提出了什么有趣的东西,连带着会有一群人也在自己的Blog上开始撰写相关的主题,换言之,Blog当中的成员们彼此之间呈现的是持续交流与对话。

3.多媒体性

博客集合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各种表现方式,比如表情、图片、音乐、动画甚至视频等来表现作者的想法,它使得交流变得非常直观简洁而且迅速广泛.

由于博客拥有以上所属的优势和特点,它的发展相当迅速.随着网络和博客快速扩张,当今网络上已经有成千万的博客用户,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上升.由于沟通方式比电子邮件、讨论群组更简单和容易,拨了已成为家庭、公司、部门和团体之间越来越盛行的沟通工具,因为它也逐渐被应用在企业内部网络.

相信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发展,博客也有更广阔的空间,必然成为日后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项重要元素.

 

第二章开发工具综述

2.1ASP简介

随着INTERNET的发展,WEB技术日新月异,人们已经不再满足静态的HTML,更多的是要求动态的交互的网络技术,ASP的出现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技术支持,ASP全称是ACTIVE SERVER PAGE,它提供了一个在服务器端执行脚本指令的环境,利用ASP不仅能够产生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而且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库操作,ASP本身饮食了VBSCRIPT和JSCRIPT引擎,使的脚本可以直接嵌入HTML中,而且还可以通过ACTIVEX控件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正是由于ASP的功能强大所以在现代的网络中应用非常的广泛。

ASP主要有以下优点:

1.完全与HTML集成。

2.无须编译和连接就可以在服务器端直接运行,维护十分方便。

3.与浏览器无关,客户端只要使用执行HTML的浏览器,就可浏览。

4.使用VBSCRIPT,JSCRIPT等脚本语言编写,且均服务器端执行,客户端不必行这些脚本。

5.ASP源代码不会被送客户端,提高了安全性,客户端只看到输出的HTML文件。

6.访问数据库非常方便。

7.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就可编辑,使用带有ASP增强的编辑器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8.具有ACTIVEX服务器控件的可扩展性;等等。

ASP不是一种脚本语言,而是提供了一种嵌入在HTML中的脚本程序得以运行的环境,ASP同HTML文件一样都是文本文件,简单的说ASP文件就是以.ASP为扩展名的文件,ASP编程实际就是使用VBSCRIPT或JSCRIPT等脚本并按照ASP语法来编程的。

如同HTML文件一样,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器来编辑ASP文件,只要以.asp为扩展各保存即可,但使用带有ASP增强支持的编辑器无疑会使编程效率大大的提高,也可以为我们的网站带来丰富的技术效果。

2.1.1ASP的运行环境

ASP的运行环境是一种服务器端的脚本环境,当用户从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asp文件时,ASP脚本开始运行,然后WEB服务器调用ASP,ASP全面读取请求的文件,执行所有脚本命令,并将WEB页传送给浏览器,这就意味着用户不有简单的在现有的操作系统下,用浏览器中的“打开”命令来浏览.asp文件,其次,运行.asp文件需要服务器端的支持,目前除了Windownt下的microsoft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支持activeserver技术外,activeserver还可用于mswindowsntworkstation和mswindow95/98,都必须在原系统上安装支持ASP的服务器端的环境,才能使你的计算机得以运行.asp文件,而microsoft公司推出的window2000操作系统自带了支持asp的服务器,故无须再安装运行ASP的服务器,目前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支持ASP的服务器的有以下几种:

1.Microsoftintermetinfotmationserverversion3.0/4.0onwindowsntserver

2.Microsrftpeerwebservicesversion3.0onwindowsntworksation

3.Microsoftpersonalwebserveronwindow95/98.

安装了支持ASP的服务器以后,用户要搞清的是:

由于ASP是在服务器端运行的,所以要访问的是后缀.asp的ASP文件,不能使用实际的物理路径,只能使用WEB服务器的虚拟的路径。

2.1.2ASP的工作原理

为了了解ASP的工作原理,可以将ASP的工作分为下面向个过程:

1.在浏览器的网址栏添入ASP文件名称,并ENTER键触发这个ASP的请求。

2.浏览器将这个ASP的请求发送给WEB服务器。

3.WEB服务器接收这个请求,并根据其.asp后缀判断这是ASP文件。

4.WEB服务器从硬盘或则内存中接收正确的ASP文件。

5.WEB服务器将这文件发送到一个叫做ASP.DLL的特定文件中。

ASP文件被从头到尾执行并根据要求生成响应的静态网页。

2.1.3ASP内部6大对象

ASP提供了6个功能强大的内部对象,每个对象具有各自的属性(Property)、方法(Method),有的还拥有数据集合(Collection)与事件(Event),它们共同完成Web中的一些重要工作。

这6个对象及其功能描述如表2-1所示。

表2-1ASP内部6大对象及其功能

对象名称

功能描述

Request

从客户端取得信息

Response

将信息送给客户端

Server

提供一些Web服务器工具

Session

储存在一个Session内的用户信息,该信息仅可被该用户访问

Application

在一个ASP-Application中让不同的客户端共享信息

ObjectContext

配合MicrosoftTransaction服务器进行分布式事务处理

合理地运用这些对象可以使原本复杂,烦琐的工作变得简捷而条理清晰。

我们可以用以下的语法直接使用这些对象:

对象/属性/方法/数据集合。

2.2IIS简介

Wsb服务器是Web应用程序的心脏。

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是微软推出的WindowsNTOptionPack的主要成员,作为Win2000server的扩展,自推出以来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其体系结构是当今市场上最受关注的Web服务器之一。

新推出的IIS4.0版本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具有服务器端脚本开发调试,内容管理和站点分析,崩溃防护,内置JAVA虚拟机及全面支持ASP等强大功能。

2.2.1IIS与ASP的结合

在过去,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设计与Web的相关技术几乎处于平行线上,两者相互独立并无法作出集成性的设计。

现在我们利用IIS+ASP构成三层式Web结构(如图2.1所示)的中间一层,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Web密切结合,完成前后端两者的集成输出功能,使得Web站点的开发更方便,实现的功能更强大。

利用IIS+ASP技术来集成Web前后端所带来的强大效益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构建和维护成本。

2.加快联机过程。

3.应用软件集中在服务器端开发管理。

4.前端可使用任何浏览器(IE、Netscape…..)。

5.后端可存取任何数据库(SQL、Access…..)。

6.可使用任何脚本语言开发(VBScript、JavaScript、PERL…..)。

7.

 

图2-1IIS与ASP的结合图

2.2.2Global文件

每一个以ActiveServerPages为基础的应用程序都拥有一个Global.asa文件(ASA后缀名其实是ActiveServerApplication的缩写),它位于每一个应用程序的基点目录之下。

当ActiveServerPages做下面两个动作时,Server便会去读Global.asa文件:

1.WebServer启动之后,一个应用程序目录中任一个ASP文件被提出第一个HTTP请求(Request)时。

2.不具有任何Session的客户端向Server请求一个ASP文件时。

 

前面已经提到Application和Session这两个ASP的内部对象。

Application对象内的信息供所有正在执行该应用程序的用户分享,它创建于WebServer启动后一个应用程序中任一ASP文件被提出第一个HTTP请求时,结束于Server端停止运行。

而Session对象仅属于一位用户,维持一个用户端的信息,其他用户无法访问,它创建于一个不具有Session的用户向Server请求一个ASP文件时,结束于该Session到期(即用户端超过某时间段没有向Server提出要求或刷新Web页面)或Abandon语句的调用。

可见,Global.asa文件的调用与Application与Session这两个对象密切相关。

事实上我们通常在Global.asa文件中写入以下内容:

1.Application或Session的开始事件(Start-event)。

2.Application或Session的结束事件(End-event)。

这样,在一个Application或Session对象被创建或结束时,系统会自动完成Global.asa文件中写入的相应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Application与一个Session同时开始,ActiveServerPages会先处理Application的开始事件,而如果一个Application与一个Session同时结束,ActiveServerPages则会先处理Session的结束事件。

2.2.3利用ADO访问数据库

ADO(ActiveXDataObjects)是一种操作Microsoft所支持的数据库的新技术。

在ASP中,ADO可以看作是一个服务器组件(ServerComponent),更简单点说,是一系列的对象,应用这些功能强大的对象,即可轻松完成对数据库复杂的操作。

本文中个性化页面的实现便大量地用到了ADO技术。

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

1.创建数据源名(DSN)

DSN(DateSourceName)即数据源名称。

我们知道,ODBC是一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只要系统中有相应的ODBC驱动程序,任何程序就可以通过ODBC操纵驱动程序的数据库。

比如我们系统中有Access的ODBC驱动程序,那么即使我们没有Access软件,也可以在我们的程序中对一个Access的MDB数据库加、删、改记录。

而且我们根本不用知道这个数据库是放在哪里的。

我们只要写出SQL语句,ODBC驱动程序就会帮我们做一切事情。

我们在给ODBC驱动程序传SQL指令时,即是用DSN来告诉它到底操作的是哪一个数据库。

如果数据库的平台变了,比如我们改用了SQLServer的数据库,只要其中表的结构没变,我们就不用改写我们的程序,只要重新在系统中配置DSN就行了。

由此可见,DSN是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桥梁。

2.创建数据库链接(Connection)

链接用以保持一些关于正在访问的数据的一些状态信息,以及链接者信息。

ASP文件中如果要访问数据,必须首先创建与数据库的链接,其语法如下: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BD.CONNECTION”)

这条语句创建了链接对象Conn,接下来:

connstr="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Source="&Server.MapPath(""&db&"")

conn.Openconnstr

这条语句打开链接,用到了DSN,本例为“connstr”。

以上两个步骤缺一不可,因为链接对象的创建与打开是两回事,只有打开了才真正可以使用。

3.创建数据对象(RecordSet)

ADO中的数据对象通常保存的是查询结果。

RecordSet是ADO中最复杂的对象,有许多属性和方法。

RecordSet保存的是一行行的记录,并标有一个当前记录。

以下是创建方法:

SetRecordSet=Conn.Execute(sqtStr)

这条语句创建并打开了对象RecordSet,其中Con是先前创建的链接对象,rs是一个字串,代表一条标准的SQL语句。

例如:

rs=“SELECT*FROMshop_books”

SetRecordSet=mConn.Execute(rs)

这条语句执行后,对象RecordSet中就保存了表tab1中的所有记录。

4.操作数据库

我们通过调用链接对象的Execute方法来将查询结果返回给一个数据对象或进行插入、删除等操作。

例如:

  rs=“INSERTINTOtab1VALUES(1,2)”

  mConn.Execute(rs)

  /执行插入操作

5.关闭数据对象和链接对象

在使用了ADO对象之后要关闭它,因为它使用了一定的服务器资源。

通过调用方法close实现关闭,然后再释放它。

  RecordSet.close

  SetRecordSet=Nothing

  /关闭创建的数据对象

  mConn.close

  SetmConn=Nothing

  /关闭创建的链接对象

第三章系统设计

基于个人博客要充分表达主题思想、拓展知识面以及增进博主与浏览者的相互沟通,要求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展示发表的文章内容;展示上传的相册图片信息;提供音乐在线功能;提供博客日历;展现最新的博客列表信息;提供博客搜索的功能;展现系统各项内容的统计信息;对文章分类以及文章信息进行管理;对相册分类以及相册上传进行管理;对音频文件进行管理;对管理员信息进行管理。

3.1系统流程图

个人博客网站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图4-1个人博客网站流程图

3.2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个人博客网站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进行设计。

前台主要用于浏览者对我的文章、我的相册、音乐在线等内容进行浏览并发表评论;后台主要用于博主对文章、相册、音频文件和管理员资料等信息进行管理。

个人博客网站功能结构图,两幅图给出了详尽的模块划分和模块组织结构,能够直观展现系统的组织结构关系,前台功能模块如图4-2所示,后台功能结构如图4-3所示。

图4-2系统前台功能结构图

图4-3系统后台功能结构图

3.3数据库设计

3.3.1数据库概念设计

个人博客网站所要存储的数据项和数据量相对比较复杂和庞大,首先确定这些数据库表的世界一般是一个表存储一个实体或者对象的相关信息;对于不同的对象和实体,根据具体系统需要来扩展,可以适当细分.通过对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系统流程设计以及系统功能结构的确定,规划出系统中使用的主要数据库实体对象分别为“文章”、“相册”和“音频文件”,实体E-R图如下所示:

文章实体:

包括所属类别、文章标题、文章内容、作者名称和添加时间等属性。

文章实体E-R图如图4-4所示。

图4-4文章实体E-R图

相册实体:

该表主要用来存储个人博客网站中发表的照片、图片.表的详细结构包括相册分类、图片名称、图片信息和添加时间等属性。

相册实体E-R图如图4-5所示。

图4-5相册实体E-R图

音频文件实体:

包括歌曲名称、歌手名称、文件格式、文件大小、存放路径、歌词、访问量和添加时间等属性。

音频文件实体E-R图如图4-6所示。

图4-6音频文件实体E-R图

3.3.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在本系统中包括七张数据表,分别为文章信息表、文章分类信息表、文章评论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音频文件信息表、相册信息管理表、相册分类信息表。

1.tab_article(文章信息表),本表主要用来保存添加文章的各种信息,这也是个人博客网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表.其结构如表4-1所示:

表4-1tab_article

2.tab_article_class(文章分类信息表)主要用于区分文章类别,以便在游客浏览文章的时候可以有目的性的对其进行选择阅读。

其结构如表4-2所示:

表4-2tab_article_class

上面介绍了本系统较重要的数据库表,它们都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用来实现系统功能的核心数据表.系统还包括其它表,它们实现的功能都是辅助性的,并且表的设计非常简单,字段比较少,所以这里就不列出介绍.

第四章系统配置及各模块的实现

4.1公共模块设计

4.1.1数据库连接

本系统是通过OLEDB来连接Access2000,利用数据库驱动程序直接访问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

代码如下:

<%

Dimconn,connstr

Set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