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XXXX/小学二年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课文)
1.《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
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
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
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
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
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
它长得什么样?
(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
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它的妈妈是谁?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
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
会说些什么?
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
“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
鼻韵母,要读准。
群:
读qun,不要错读成qon。
捕:
声母b,不能读成p(。
裳:
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
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
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
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
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
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
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
小蝌蚪遇见了谁?
它会说些什么?
会怎样想?
再结合课文阅读,
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
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
捉取食物。
(3)迎上去:
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
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
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
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
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
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
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
(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
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
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
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
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
龟:
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
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
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
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
青绿色。
碧:
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不见了→#青蛙(妈妈)
#
《小蝌蚪找妈妈》详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学生习惯了看拼音读书,本课没有拼音,可让学生合作学习,熟度课文,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3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
34.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⒉小蝌蚪干什么?
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⒊小蝌蚪找谁?
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4、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生:
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
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
5、初读课文解疑。
孩子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可以把自己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
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
用波浪线作记号)
6、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7、看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练习说话:
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
2)检查生字。
方法:
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用图示法记所有的字;编故事;
3)细读课文。
1、看图:
课文写了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可是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
各位小朋友,你们好!
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
可我不知自己的妈妈是谁?
你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
课文上能找到答案吗?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小蝌蚪想什么,怎么做的?
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
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
(急切)看谁读的。
老师扮鲤鱼妈妈,你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
5、遇到鲤鱼部分,指导读的语气。
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
(急切的语气)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
正面向前叫“迎”。
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6、遇到乌龟部分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高兴、急切的心情)乌龟的语气?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⑷ 学生讨论:
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
把他们俩的话合起来。
就是青蛙的特点。
抓动词:
蹲、披、露、鼓
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
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情句子。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
8、读儿歌。
小蝌蚪写了一首儿歌呢!
9、唱个歌庆祝一下《小青蛙找家》
活动3【活动】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
1、师:
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是谁啊?
他们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
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然后出示课件,
2、填空后总结:
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34 小蝌蚪找妈妈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34 小蝌蚪找妈妈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
2.板书课题:
34.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1)指导读课题。
⒈谁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重读)。
#⒉小蝌蚪干什么?
小蝌蚪找妈妈(“找”重读)。
⒊小蝌蚪找谁?
小蝌蚪找妈妈(“妈妈”重读)。
4、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生:
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
小蝌蚪的妈妈哪儿去了?
……)
5、初读课文解疑。
孩子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可以把自己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法: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
小蝌蚪找妈妈时都遇到哪些困难?
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
用波浪线作记号)
6、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7、看课件: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练习说话:
先遇见鲤鱼——然后看见乌龟——最后看见?
2)检查生字。
方法:
读字音;记字形;组词;用图示法记所有的字;编故事;
3)细读课文。
1、看图:
课文写了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
#2、指导朗读,注意引导学生要读出小蝌蚪天真活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情态。
3、可是有一天,小蝌蚪忽然发出《寻人启事》:
各位小朋友,你们好!
你们都有自己的妈妈。
可我不知自己的妈妈是谁?
你能帮帮我吗?
4、你们怎么知道我想妈妈呢?
课文上能找到答案吗?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
小蝌蚪想什么,怎么做的?
噢,“迎上去”是怎么上去:
面对面,用什么语气读?
(急切)看谁读的。
老师扮鲤鱼妈妈,你们扮小蝌蚪读一下。
)
5、遇到鲤鱼部分,指导读的语气。
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
(急切的语气)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迎”的意思。
正面向前叫“迎”。
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6、遇到乌龟部分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高兴、急切的心情)乌龟的语气?
⑴ 小蝌蚪是怎样向乌龟打听妈妈的。
⑵ 分角色朗读,师生配合读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
⑶ 学生表演小蝌蚪向乌龟打听妈妈的情景,注意体会“追”的意思。
⑷ 学生讨论:
怎样理解鲤鱼阿姨和乌龟的话。
把他们俩的话合起来。
就是青蛙的特点。
抓动词:
蹲、披、露、鼓
7、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了。
#⑴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怎样?
用感叹号说一句能表达小蝌蚪心情句子。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
8、读儿歌。
小蝌蚪写了一首儿歌呢!
9、唱个歌庆祝一下《小青蛙找家》
活动3【活动】认识青蛙的生长变化。
1、师:
老师还不够明白,小蝌蚪是谁啊?
他们的妈妈怎么是青蛙呢?
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
然后出示课件,
2、填空后总结:
老师明白了,原来啊,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是自己的身体都在发生变化。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读最后一段。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2.我是什么
学情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
对于水,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水的各种形态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却很少会去琢磨其中的规律和科学道理。
所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本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易懂了。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变化。
教学方法
引导法、情景创设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会写“黑”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一、猜谜导入
(一)猜谜游戏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小珍珠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师:
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
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
【设计意图:
“兴趣是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二)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3课文中圈出的字要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
明确读书要求,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益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二)齐读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师:
现在,老师要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我们来跟他们打声招呼,大家一起叫一叫它们的名字吧。
(三)指名读生字
师:
同学们一起读读的真棒,现在老师想单独请几位同学来叫一叫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谁敢挑战一下?
(四)交流识字方法
师:
同学们读的这么准确,那么能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识字方法吗?
加一加:
雨+包=雹####禾+家=稼###灾###器
换一换:
澡—躁#俺—淹
较难的字:
浮、灌(罐,獾)、溉、淹都与水有关,暴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记忆,毁,毁灭。
“庄稼”一词中“稼”读轻声。
(五)开火车检测生字
师:
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啊,那现在老师要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小帽去掉,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
咱们来开两组小火车,看看哪组的小火车开的最顺利。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以小组竞争的开火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
(六)学生读词语
师:
大家的生字记的真牢固。
老师给这些生字宝宝找了小伙伴,老师让他们和自己的小伙伴站在一起你们还能读好吗?
老师请几位小老师来读一读,如果他读对了,你们要跟读两遍。
三、品读课文
(一)小组接读课文
师:
同学们的生词读的真好。
现在老师要把这些生词放进课文中请你们来读一读。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到底是怎样变化的?
【设计意图:
阅读以读为本。
只有在充分朗的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对新接触的课文有一定的整体感知。
】
(二)导读1、2自然。
1.齐读课文1、2自然段。
思考:
水都可以变成什么?
师:
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它还会变呢。
谁愿意做小水珠来读一读课文啊?
这么多同学都愿意啊,那我们就都是小水珠了。
小水珠们,齐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看看我们都能变成什么呀?
2.师:
谁来告诉老师,小水珠可以变成什么呀?
汽——云——雨——雹子——雪(老师相机贴图画)
师:
看,我们大家多会变啊!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水变成汽的动画。
1.师: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水珠啊,你们仔细看,小水珠去哪里了呀?
它变成什么了?
谁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呀?
(你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小水珠)
2.师:
小水珠还可以变成云呢,它是怎么变的呢?
谁来读一读这几句。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
学生读,师范读。
3.师:
谁还愿意变成云呢?
(指名读)
师:
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变成云好不好?
(学生齐读)
4.师:
老师知道,你们还喜欢穿各种颜色的衣服呢。
多媒体出示三种颜色的云。
师:
这是你们的(白衣服),这是你们的(黑衣服),这是你们的(红衣服)。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
你喜欢白衣服,那你就来读穿白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黑色衣服你就来读穿黑色衣服的句子,你喜欢红衣服就来读穿红色衣服的句子,其余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最后一个句子。
明白了吗?
现在开始。
(学生分读)
师:
听完了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他们什么时候穿白衣服?
什么时候穿黑衣服?
什么时候穿红衣服?
【设计意图:
让同学们以课文主人公“水”的身份去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课文内容。
】
5.指导写字
师:
这里还藏着一个生字宝宝呢,这个字怎么读?
它是什么结构的字?
注意观察,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口”要写的扁长,“竖”要居中,底横最长,底部四点要分布均匀,托住上面的部分。
)
(二)学习第二个自然段
1.师:
学完了第一个自然段,我们知道了水可以变成汽、变成云,那么它还能变成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第二个自然段,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师范读。
师:
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
加上动作。
(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
从读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表演能力。
】
3.完成填空。
师: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文中的括号里该填什么字吗?
师:
他填的是落、打、飘,这几个字是表示什么的?
(动作)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能说说理由吗?
(提示:
雨有什么特点?
雹子有什么特点?
雪有什么特点?
)
师:
哦,这么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
我们来看,水可以变成汽,它是靠什么变成汽的?
(太阳晒的)汽上升凝聚变成云,云怎样才会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