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Raphael.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8359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斐尔Raphael.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拉斐尔Raphael.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拉斐尔Raphael.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拉斐尔Raphael.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拉斐尔Raphael.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拉斐尔Raphael.docx

《拉斐尔Raphae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斐尔Raphael.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拉斐尔Raphael.docx

拉斐尔Raphael

拉斐尔Raphael

(图为《西斯廷圣母》)

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画家拉斐尔,只活了短暂的37年。

但他留给后世的作品,一直被人们视为古典美术精神最完美的体现。

安格尔称他是绘画之神。

    拉斐尔出生在意大利中部的马尔比诺城,后来他来到彼鲁基业,师从画风柔和的著名画家彼鲁基诺。

他在21罗时画的《圣母的婚礼》(1504),既借鉴了老师又超过了老师,流畅的线条、优美的人物、形与空间的和谐以及纯净明丽的情调,都体现着他早熟的天才,并预示了他后来的发展。

拉斐尔是西方美术史上最擅长塑造圣母形象的大师。

他那一系列圣母像,把感性美与精神美和谐无间地统一起来,从而传达出人类的美好愿望和永恒感情。

在他早期的名作《美丽的女园丁》(约1606)中,拉斐尔吸收了达·芬奇金字塔形的构图方式,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地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亲切的"神的世界"。

这一世界远离了中世纪的精神,它那纯洁、明朗、单纯、自然的情韵更接近希腊的精神。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就像人间的母亲一样,以其洋溢着温情的人性,打动了历代渴望美好生活和人间温暖的观众的心灵。

作于他生命晚期的《西斯廷圣母》(1513),在保持以往圣母像那些特色的同时,又增添一种更加庄严崇高的意味,境界更为阔大,温柔的母亲兼有了人类保护者的气势。

《座椅中的圣母》(约1516--1517)则在圆形画框内,创造出一种最为自然和谐的构图。

平易近人、亲切自然是拉斐尔作品的最大特色。

在他笔下,深刻的知识和精心的推敲全溶在用流利线条构成的轻松自如的艺术世界中,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

在他无数后继者相模仿者那里,这种特色或多或少丧失了。

或许,后代古典主义文艺理论家布瓦诺的名言"平易的诗,艰苦的写",在他身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他的画风,决非唾手而得。

拉斐尔写信给一位贵人朋友,向他吐露了自己的创作方法"我坦率地告诉您,为了创造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我不得不观察许多美丽的妇女,然后选出那最美的一位作为我的模特儿。

…由于选择模特儿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创作时,我还不得不求助于我头脑里已形成的和我正在搜寻的理想美的形象?

这种态度,大约就是盛期文艺复兴意大利美术家共有的态度。

纯粹的如实刻画,并非古典美术的特点。

一位只活了37岁,却成为文艺复兴盛期最杰出的大师之一,他就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Raphael,1483~1520)。

他的画风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

  这位绝顶聪明的年青画家和建筑师于1483年4月6日出生在一个艺术世家,在接受了父亲的启蒙教育后,跟随佩鲁吉诺学习绘画。

他不仅继承了老师秀美、静雅的画风,而且还汲取了达·芬奇的庄严崇高女性之美的风格和米开朗琪罗强劲的雕塑感,以及威尼斯画派光润透明的色彩感。

他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秀美、典雅、和谐、明朗的独特风格。

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1512年~1513年间完成的壁画《西斯廷圣母》。

这幅作品人物的处理、空间和色彩的安排都极为概括、鲜明。

作品遵循着和谐、均衡的规律,画中略带忧郁的圣母怀抱圣婴是那样的端庄安详,朴素恬静,被誉为善和美的化身。

另一幅《雅典学派》则以气势宏伟的构图,庄重鲜明的色彩,秀美典雅的人物形象令人叹为观止。

这幅画荟萃古希腊、罗马和当时意大利的50多位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名流于一堂,表现了艺术家对希腊精神的崇拜,对人类智慧的赞美,是古今壁画艺术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拉斐尔短短一生创作了300多幅作品。

他的艺术被后人尊为古典主义艺术的典范,不仅影响了以后的巴洛克艺术风格,而且对17世纪法国古典学派甚至对法国大革命后的新古典主义美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典学院》是一幅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其他各种人物的群像。

  在这幅构图宏伟的作品中,杰出的拉斐尔把希腊、罗马、斯巴达以及意大利的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聚于一堂,巧妙地组织在宏伟的三层拱门大厅内。

  上层的人物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左)及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右)为中心。

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一个则伸着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着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

以他二人为中心,激动人心的辩论场面向两翼和前景展开,构成了宽广的空间。

  在这两个中心人物的两侧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

左边穿白衣、两臂交叉的青年是希腊马其顿王亚里山大,穿绿袍转身向左扳手指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斜躺在台阶上的半裸着衣服的老人是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狄奥吉尼。

  下一层的人物分为左右两组,其中有著名历史人物,也有当时的现实人物:

  左边一组中,站着伸头向左看的老者是著名的阿拉伯学者阿维洛依,在他左前方蹲着看书的秃顶老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在他身后的白衣少年是当时教皇的侄子、有名的艺术爱好者乌尔宾诺公爵。

右边一组的主要人物是古希腊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他正弯腰和四个青年演算几何题。

右边尽头手持天体模型者是天文学家托勒密,以及其他一些人物。

  整个壁画洋溢着浓厚的学术研究和自由辩论的空气。

所有的人们都是那样毫无拘束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在进行活动,享有充分的自由。

各种人物的活动和动态,都是统一在一个为探求科学真理而自由争辩的崇高主题之中。

  如果说米开朗基罗的壁画是在颂扬人的无限强大的意志和创造力,那么,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便是唱出人类的自觉和理智的赞歌。

它着重歌颂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赞美的是人类生机勃勃的、壮丽辉煌的创造之光。

如果要用几个字来形容拉斐尔,那就是和谐、圆融、愉快、优美、温和。

不仅画风如此,待人也是如此。

他跟达文西、米开朗基罗一样,身处爱艺术文化的教皇朱力阿斯二世的威严之下,但是拉斐尔却跟朱力阿斯二世处的很好,随後的利奥十世,也最喜欢拉斐尔,他是个人见人爱的年轻人。

  这种特质,当然影响他的画风。

1.圣母像-世间有绝对美的观念存在

  拉斐尔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圣母像。

他的圣母寓崇高於平凡,是平民式的母亲,纯朴善良和蔼可亲,充满母爱与人情味,而圣母的背景经常是优美的田园风光,两个孩子在膝下玩耍,完全没有禁欲主义色彩,歌颂普通女性之美,他是透过圣母表现他人文主义的色彩。

  拉斐尔的圣母美的不得了,这种美,是集中所有美女的特质,绝不可能在任何一个美女身上找到如此完美的形式。

因此,拉斐尔又透过圣母,表达他的信念:

他相信有一种理想美、这世间是有著绝对美的观念的。

  这种和谐与理想的人文主义特质,在拉斐尔处理梵谛冈签字大厅的壁画时,则是用另一种主题呈现其面貌。

  文艺复兴,是透过对希腊罗马艺术文化的研究,因而走出中世纪的美学概念的。

当时,学者们收集古文物、尤其是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品,蔚为一股风潮。

但也因此,很多希腊罗马神话、与希腊罗马哲学、随之走入基督教社会,对很多基督徒而言,这种基督教遭遇异教、基督教遭遇希腊罗马文化的冲击,一定是很激烈的。

  也不知道是受时代影响,还是自己就具有这种特质,总之,朱力阿斯二世教皇,竟然本身就是个酷爱希腊罗马文艺的教皇,他必须要妥善处置这种信仰遭遇信仰、文化遭遇文化的状况。

朱力阿斯二世虽然以独断好战著称,对艺术文化的宽容,却叫人吃惊。

2.雅典学院-神学、哲学、神话、信仰兼容并蓄

拉斐尔25岁那年,朱力阿斯二世邀请拉斐尔为梵谛冈宫的签字大厅画壁画。

这种装严肃穆的场所,壁画内容该画什麼呢?

拉斐尔与教皇、学者们交换意见许久以後,决定依据诗人德拉o欣雅杜尔的诗来配画,以歌颂神学、哲学、诗歌、法学为内容。

  拉斐尔在四面墙上画了四幅壁画:

神学的「圣礼之争(或教义之争)」、哲学的「雅典学院」、诗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学的「三德」。

  圣礼的辩论这幅壁画,拉斐尔将之切割成上下两部份,上为上帝,耶稣,鸽子,施洗约翰,马利亚与使徒们,中间为翻开福音书的小天使,下为争论弥撒圣体的圣徒们,内有多明我,方济各,托马斯阿奎那,但丁等。

还有四位制订教义的教会之父哲罗姆、格里戈利、阿甫罗西、奥古斯丁。

  拉斐尔透过不同时间中人物的汇集,表达出神学与教义之成形,是在历史中、在各种贤者的参与中汇集而出的智慧,它们包括研究圣经、思想、祷告、信仰实践与争辩的种种过程。

而这整个历史过程,上帝都有参与。

「圣礼的辩论」正对面就是「雅典学院」。

两画对称,用以表明「启示的真理」(神学教义)与「理性探求真理」(哲学)的平衡。

  「雅典学院」这幅画中,拉斐尔把不同时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个空间,古希腊罗马和当代义大利五十多位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表现自己笃信人类智慧的和谐、并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这麼多哲学家集中於一画面,拉斐尔很聪慧的把不同人物,按其个别的思想特点,以最易让人理解和感觉的方法绘画出来。

  在画中厅堂右边有雕像智慧女神雅典娜、左边是文艺之神阿波罗。

最中央是柏拉图(腋下夹「蒂迈乌斯篇」手指天),亚里士多德(一手拿伦理学一手指前)。

这是古希腊唯心和唯物之争。

(拉斐尔把柏拉图绘成达文西的脸,以表达他对达文西的敬重。

图中还出现的学者有毕达哥拉斯、伊比鸠鲁、赫拉克立特(他是西方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卓越代表)、古希腊犬儒学派哲学家迪奥基尼、苏格拉底、亚历山大、斯多葛派哲学家芝诺、欧基里得、托勒密、然後拉斐尔也把自己潜藏进画中,用以表达他渴望走进这人文荟萃的场所,参与进神圣的知识殿堂-从数学到音乐到哲学到科学-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和谐,如此神圣、如此有秩序。

光从神学、与哲学的主题,我们便发现,这就是一贯的拉斐尔作风,一如他的圣母像,他透过神学、哲学壁画,表现出他和谐与理想的人文主义特质。

  第三面墙主题是诗学。

拉斐尔画「帕拿巴斯山」,以艺术文学保护神阿波罗为中心,环绕他的为分管文学、艺术、科学的九位文艺女神和古今诗人。

  最後一面墙法学,拉斐尔画「三德像」,三德包括真理『女人看镜子』、权力『脚伏狮子,手拿代表法律的树枝』、节制『手拿绳索看天』)  另外,窗户两侧壁画是「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法典」和「教皇格里戈利颁布教令」,拉斐尔藉此表明政权与教权应当是平等的,不同的是一个管世俗、一个管教会。

这再一次显明拉斐尔人文主义的特质。

3.西斯汀圣母与主显圣容-上主悲怜我们的苦难

很多绘画赏析者都认为拉斐尔过於快活。

他比之达文西、与米开朗基罗,很年轻就解决了内心的冲突,因此很少流露那超人的力量来推动伟大的灵魂。

他的画作艺巧技精,却不是深的感情或信念之作。

  他顺应教皇需求,也能讨教皇欢欣,欢愉的摆动在圣母与情妇之间,调和异教与基督教信仰,他不曾深入探究人生或信念的神秘性和冲突感,他只要人生的情欲和欢乐、美的创造和拥有、朋友与情人的忠诚。

他带给我们宁静,不提出问题、不制造疑虑、不制造恐惧,他不会在理智与情感间冲突、或躯体与灵魂间矛盾,他所见都是对立的协调。

他的艺术将一切都理想化,宗教、女人、音乐、哲学、历史、甚至战争,他自己的一生也太顺遂幸福。

这样的评论是否完全正确呢?

拉斐尔晚期绘画透露些许不同於过去风格的端倪。

  其一是他的西斯汀圣母(画中有教皇西斯丁二世而得名)。

西斯汀圣母不同於过去天伦之乐型的圣母像,拉斐尔让西斯丁圣母缓缓向人走来。

  为了使祭坛上的圣母有向人移动的感觉拉斐尔使其画作平视点有三条(小天使、圣徒、圣母各成一平视点),因此观赏者越向画走近,圣母便越向人走来。

此外,还放弃一般的远近法,使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模糊,似虚若实,又在金字塔稳定构图中,加上椭圆形的运动旋律(透过衣裳皱折和色彩安排)。

这种弃文艺复兴最重要的形式,以表现出圣母不仅只是绝对美的观念、更是可以让人亲近依靠的圣母,是可以在她身上哀哭的圣母,这意味著什麼呢?

  我们再看他最後一幅作品。

这幅作品据说拉斐尔要求临死前置其床尾好让他可以看著过世。

可以说是画家的临终遗言。

  作品的主题是「主显圣容」,这是描述基督曾经显其上帝之子的荣美。

拉斐尔在基督荣耀的身侧,画下亲赌此景的两位门徒,但是,画下方却又画了人世间的骚乱:

妓女罪犯、瘫子病患、癫痫患者....,他们都把手指向或脸仰望著耶稣,对他们而言,主显圣容,不只是一个历史故事,而是他们生命当中翘首企盼、时时渴望的迫切需要。

4.晚期作品的酝意-不可言传的神秘体验

  为何拉斐尔到晚年,从和谐、愉悦、平衡、包容理性感性知识信仰的恢弘中,走向对悲怜苦难者的描绘?

绘画主题也从美,走向苦难中的盼望?

甚至导致艺术史分期,,把拉斐尔晚期作品归於另一时代的启蒙。

  殊不论这种绘画风格的转变对绘画史分期的意义,就算绘画风格再有转变,它也仍是拉斐尔式的,但不可否认的,从绘画主题可看出拉斐尔走向另一种神秘体验。

这是拉斐尔的不可言传的神秘体验。

  因此,说拉斐尔不提出问题、不会在理智与情感间冲突、或躯体与灵魂间矛盾,他所见都是协调....。

这样的说法不完全公平,宁可说,拉斐尔处理过冲突矛盾与灵魂的挣扎,最後他把解决者置於走入苦难世界的基督与圣母。

因为是不可言传的神秘体验,所以透过绘画,留下他的临终遗言吧。

雅典学院雕塑群共十人,中心是两位伟大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他们似乎边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边向观众方向走来。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像在说明:

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灵的启示。

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

柏拉图的左后方,一个大胡子老人沉浸在思考中,他就是苏格拉底。

雕塑最左边的,是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在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之间,是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和回教学者阿维洛伊。

雕塑最右侧躬着身子给学生演算的,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德;亚里斯多德右侧手持天文仪的是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在托勒密右边那个赤裸上身的人,是孤寂的犬儒学派哲学家狄奥根尼;狄奥根尼右边那个目光睿智的老人,就是著名的数学家阿基米德。

原作者拉斐尔对每位人物的性格和特征都作了精心的思考,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天顶壁画才可与之媲美。

创作《雅典学院》时,拉斐尔只有26岁。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欧几里德

毕达哥拉斯

亚历山大

狄奥吉尼

托勒密

阿维洛依

阿基米德

1、教育祖师爷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前399)

世界古代有两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是中国的孔子,另一个就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Plato)比做希腊的孟子。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70年,大约在孔子去世10年左右。

第二、他们的容貌都比较难看。

孔子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与一个不大相称的面庞,而苏格拉底可能比孔子更丑。

据《西洋哲学史话》的记载,说苏格拉底有光秃的头,大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

第三、他们生的时代都非常动乱,民不聊生。

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育家的典型。

孔子那种忧道不忧贫的精神,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为世人所景仰。

苏格拉底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不务家而喜欢研究哲学、天文和几何。

他的妻子叫灿蒂柏,颇有悍名。

因为这位大师从不关心自己的妻小,终日坐在雅典的大街上,和一般青年讲学论道。

可是每当灿蒂柏大发雷霆的时候,这位大哲学家总是默默的抗议,使强悍的妻子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据说有一次,在苏氏仍作无言的抗议时,他妻子气闷不过,盛怒之下将一桶冷水泼在丈夫的头上,而这位大师只微笑着说:

“我知道在阵雷之后,一定会有疾雨的。

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诡辩学派正在风行。

他们对知识持彻底怀疑的观点,对任何事物的真实性都不相信;仅教人如何从事辩论,如何赢得辩论;但决定辩论的关键,又不以真理为依据。

苏格拉底对诡辩学派的攻击不遗余力,他曾批评说,诡辩派之领导青年,有如盲者引领盲者,焉得不同归于尽呢?

他痛诋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败,嘲骂贵绅与强豪,终于招致小人的忌怨。

在多种原因的凑合下,这位伟大的哲人终于斗不过黑暗和罪恶而倒下去了。

他被控告三种罪名:

1、侮骂本国的神,2、信奉异端的神,3、假藉教育手段以蛊惑青年。

按雅典的法律规定,对于侮蔑本国的神,而信奉异端的神,应处死刑。

于是这位七十高龄的大哲学家,为真理而殉难,在弟子们的呜咽声中被迫服毒而死。

   

苏格拉底为古代希腊思想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对当时混乱的雅典思想界有振聋发瞶的作用;苏格拉底的人格,对于一般趋炎附势的雅典公民,也有使“贪夫廉”、“懦夫立”的启示作用。

如果没有苏格拉底的出现,没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相继成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实在不会有古希腊的文明。

他三人在哲学上的成就,造成希腊文化的黄金时期。

在哲学方面,苏格拉底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影响至巨。

他在哲学上对后世的贡献大致有三:

1、对哲学方法的改进——建立归纳法(Inductivemethod)的初步基础;2、是系统研究知识条件的第一人——建立认识论(Epistemology)的体系;3、构成伦理学的体系——建立道德科学。

苏格拉底一生没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图和齐诺芬替他记述流传下来的。

  

苏格拉底在教育上对后世的最大贡献,是他首先树立了西方伟大教师的风范。

从西方历史中看,教师工作从开始就不受人重视,雅典叫一部分从事教师工作的人为“教仆”。

他们之中有的虽具有很好的学识,但却属奴隶的身分,平时伴送主人的子女到校读书,回家后陪读,全赖出售知识以餬口,根本不受人尊重。

但苏格拉底则是例外:

他很受青年们的敬仰。

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的心灵;他的勇敢殉道精神,为青年们树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

苏格拉底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终生为维护真理而奋斗,为教育青年而努力,和邪恶对抗,抱着宁死不屈的决心。

虽不幸遭遇到悲惨的下场,但他的人格已光耀后世,他的声誉已永垂千古。

  

∙造物主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两只眼睛,而只有一个舌头,为的就是让我们多听、多看、少说。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注重智慧、真理和灵魂的进步,比追求金钱、荣誉和名声要好得多。

∙别人为吃而活,我为活而吃。

∙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过。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合所能穿的最好的服饰。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真挚的爱,学习怎么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要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一个人不论年龄多大,都要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这不是羞耻。

∙意见可以各种各样,真理只有一个。

2、哲学鼻祖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

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

他的最高理想,是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

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而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

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柏拉图生于雅典城邦衰落的时期。

公元前339年,雅典民主派当权,当时雅典局势混乱,私人互相报复,到处械斗。

一些有势力的坏人诬告苏格拉底传播异说,毒害青年,陪审团竟判以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据理答辩,从容殉难。

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身魂梦以之,不能忘怀。

后来柏拉图年事渐长,深知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有朋友,有组织,但当时雅典政局混乱,政治人才稀缺,所以柏拉图大声疾呼,主张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柏拉图认为,农民、工人、商人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和推销者,他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去担负行政上的许多事务。

政治活动是领导阶层的专职,是领导阶层义不容辞的一种道德责任。

领导与群众分工合作的政治结构与政治体制应当是这个样子:

领导阶层尽其全力来治理国家,捍卫国家。

他们受工农商的供养,回过来给工农商办好教育、治安和国防。

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

《理想国》成于壮年,如日中天,影响深远。

苏格拉底一生不著一字,而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有大量著作留传下来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去世不久,柏拉图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访问过毕达哥拉斯门徒所组成的学派。

柏拉图四十岁返回雅典,于雅典城外阿卡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不久这所学园就成了雅典的最高学府,全希腊的学术中心。

柏拉图放弃政治,讲学著书,孜孜忘倦,先后共二十载。

其代表作《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

晚年撰写《法律篇》,在治国之道上愈求实际。

柏拉图所著《理想国》一书,智慧震古铄今。

书中讨论到优生学、节育、婚姻、专政、独裁、共产、民主、宗教、道德、文艺、教育等等问题。

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在西方思想界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体力运动如果出于强迫,不会有害于身体;但在强迫之下获得的知识,是不会留在头脑中的。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思想:

灵魂与自己的谈话。

∙需要是发明之母

∙风格之美、和谐、幽雅和优美的节奏全在于简单。

∙爱是美好带来的欢欣,智慧创造的奇观,神仙赋予的惊奇。

缺乏爱的人渴望得到它,拥有爱的人又万般珍惜它。

∙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美。

∙征服自己需要最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体育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就完全的人格;因为体育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快乐和痛苦从来不会同时降临到一个人身上,但是你如果追求他们中的某一个,并且有所体验,你几乎总是不得不体验到另一个,它们就像是受同一个大脑指挥的两个躯体一样。

∙明智的人因为有话要说才说话,愚蠢的人则为了要说话才说话。

3、古代全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对科学与哲学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所表述的观点是,人类生活及社会的每个方面,都是思考与分析的客体;宇宙万物不被神、机会和幻术所控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运行;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值得的;我们应当通过实验和逻辑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这种反传统、反对迷信与神秘主义的思想,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出生在马其顿的斯塔吉拉,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才离开。

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

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

在天文学方面,他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讨论了自然哲学,存在的原理,物质与形式,运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

他认为要使一个物体运动不已,需要有一个不断起作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

《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分析前篇和后篇》等。

这些著作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

他至少撰写了170部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

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总之,涉及古希腊人已知的各个学科。

他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在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

他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

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他继承并发展了苏格拉底以来的主智主义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