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8314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子学指导大纲.docx

种子学指导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

(72学时)

参考教材:

《种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颜启传)

《种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毕辛华)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种子学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有关内容。

其基础理论包括种子形态特征、发育成熟、化学组成、生理生化、种子劣变和寿命、种子休眠和萌发、种子活力等内容。

应用技术包括种子生产加工(清洁、干燥处理、包衣包装)种子鉴定、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和种子经营管理等内容。

共讲述6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种子加工原理和技术,商品种子和种质资源贮藏原理和技术,种子检验原理和技术,种子法制和管理等。

开宗明义,本门课程首先阐明种子学的确切含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种子良种概念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地位,种子学内容和任务,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以及介绍国内外种子发展现状及今后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趋势。

二、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本课程了解种子良种概念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地位,种子学内容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种子生产加工(清洁、干燥处理、包衣包装)种子鉴定、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和种子经营管理等内容。

三、课程基本内容

第1章种子形成发育及成熟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是让同学了解种子形成过程,雌雄配子形成即双受精过程,掌握各部分构造由那一部分发育形成的,同时掌握种子形成过程中畸变现象及种子成熟特征、阶段和程序而为了种子形成发育和成熟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第一节种子形成和发育成熟

一、种子形成发育的一般过程

作物开花—授粉与授精—种子发育成熟胚乳发育

胚发育完整种子

种皮发育

二、种子发育中异常现象

1、无融合生殖:

植物不经受精而产生胚和种子现象。

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均称为无性种子。

三种情况

1)单性生殖:

又称孤雌生殖,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胚。

2)非配子生殖:

由胚囊中的助细胞或反足细胞加速分裂,发育成胚。

3)无孢子生殖:

由胚囊外部的珠心或珠被细胞活跃而来,发育成胚。

2、多胚现象:

真多胚和假多胚

真多胚:

是指同一个胚囊中发生几个胚的情况,其形成方式有两种:

1)是胚囊中的受精卵(合子)在发育成为原胚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分裂方式而形成,有时由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发育而来。

2)是从珠心或珠被细胞发生,在发育过程中长入胚囊而形成多胚。

假多胚:

是指几个额外胚从同一珠心中的不同胚囊所产生,或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含有单独胚囊的珠心互相融合所产生的情况而言。

3.无胚现象:

在一批种子中有时可发现只有胚乳而没有胚的籽粒,称为无胚现象。

4、种子败育:

胚珠能顺利地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这种现象即种子改育。

第二节种子成熟

一、种子成熟的标志

1、种子成熟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形态上的成熟:

种子形态、大小的变化已经稳定,物质合成与积累基本完成。

生理上成熟:

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和生理上成熟(发芽能力)

2、种子成熟需具有以下标志:

种皮坚硬,颜色变化—固有颜色

含水量下降,硬度增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增强

养料运输已经停止,种子干重最大

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活力

二、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变化

1、种子物理性状的变化:

种子大小的变化、种子重量和比重的变化、其他物理性的变化、种子成熟过程中发芽力的变化。

2、种子发育中的生化变化:

酶类钝化、RNA水解酶类增加、复合体的形成

(1)各种激素(GA.IAA.OK.ABA)主要存在于种子发育和成熟阶段,成熟后全部消失,其功能主要控制种子发育过程,干物质积累过程及种子萌发。

(2)各种贮藏物质的合成均在贮藏酶出现之后,但各种贮藏酶出现先后有差别:

淀粉合成酶大于脂肪酶大于蛋白酶,同时贮藏酶出现以前果荚、果皮和胚乳的生长、细胞分裂、贮藏细胞扩大、生物合成酶已基本进行完毕

(3)DNA和RNA主要在成熟期进行合成和复制,并以胚中最多,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

(4)干燥阶段:

酶纯化。

讲授重点难点:

本单元授课重点:

种子形成即双受精过程种子各部分构造由那一部分花器官发育而成的及种子成熟过程环境条件对种子成熟期、种子质量的影响。

本章内容不存在难点。

3、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单性结实、无融合生殖、多胚现象

简答:

2、温度对成熟期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3、环境条件对粉质种子的影响?

4、环境条件对油质种子的影响?

第2章种子形态特征及分类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单元让学生了解种子形态特征及内部构造。

根据种子形态、特征、结构进一步掌握种子检验、种子贮藏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和制定安全包装和贮藏管理措施。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第一节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

一、种子外部形态

1、形状:

球形(豌豆)、椭圆形(大豆)、肾脏形(菜豆)、牙齿形(玉米)、纺锤形(大麦)、扁椭圆形(蓖麻)、卵形或圆锥形(棉花)、扁卵形(瓜类)、扁圆形(兵豆)、楔形或不规则形(黄麻)等较为常见。

2、色泽:

种子由于含有各种不同色素,往往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及斑纹,有的鲜明,有的暗淡,有的富有光泽。

在实践上可根据不同的色泽来鉴别作物的种和品种。

3、大小:

种子的大小常用籽粒的平均长、宽、厚或千粒重。

种子的长、宽、厚在清选上 由特殊重要意义。

第二节种子的解剖构造

一、皮层:

是种子外面包围的保护组织的总称。

是种子外面包围的保护组织的总称。

包括种皮、果皮及其表面的附属物等。

因此皮层的薄厚、致密程度、细胞壁的加厚状况,以及细胞内含物的化学成分等都因作物种类而异。

都会影响种子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对种子的休眠、寿命、发芽等都会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二、胚:

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

一般都包括4部份即胚芽、胚根、胚轴、子叶,但各个作物分化程度不同。

胚的外部形态:

虽然胚均由四部分构成,但胚的形状、在种子中的位置,在不同作物中差别较大,一般可分为六种类型。

直立型:

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和种子的纵轴平行。

如瓜类菊科向日葵等。

弯曲型:

胚根胚芽弯曲成钩状。

如大豆、蚕豆等。

螺旋型:

胚体瘦长,在种子内盘旋。

如番茄、辣椒等。

环状型:

胚细长,沿种皮内层绕一圈呈环状,胚根和子叶几乎相接。

如甜菜、菠菜等。

折叠型:

子叶大而薄,反复折叠添满于种皮内。

如棉花、红麻。

偏在型:

胚体小,位于胚乳的侧面或背面基部。

如禾谷类。

三、胚乳:

有内外胚乳之分,来源各异,外胚乳由株心层细胞直接发育成;内胚乳则由受精己核发育而来。

有的胚乳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被胚吸收仅留下一层薄膜,因而成为无胚乳种子。

如十字花科、锦葵科、豆科

根据胚乳的有无可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的种子和无胚乳的种子

根据胚乳的发达程度又可将有胚乳的种子分为三类。

内胚乳发达:

胚小,其余全是内胚乳,如禾本科。

外胚乳发达:

藜科、苋科。

并存:

少,如胡椒、姜。

第三节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构造

一、禾谷类作物:

共同特点:

1、具有颖果的特点。

果种皮不分离,每个果实仅有一粒种子,果种皮薄。

2、具有较大的内胚乳和大型盾片。

禾谷类作物属于单子叶,所以均有较大的盾片,位于胚与胚乳之间,分泌酶类;同时其胚乳较大,如玉米80-85%,小麦87-89%,水稻91.6%,高粱80-84.6%,并全部是内胚乳。

3、胚部较小但分化明显。

顶端为胚芽,含有未发育叶的原始体,外为胚芽鞘所包被;基部为胚根,为胚根鞘所包被;中部为胚轴;胚主轴一侧为盾片,占胚的极大部分。

B:

差异:

1、形态上:

2、解剖构造:

二、豆科作物(以大豆为例)

A:

形态构造

1、形状:

球形、椭圆形、长椭圆、扁圆形,但多为椭圆形。

2、大小:

3、种皮颜色:

关系到商品品质。

有黄、黑(黑大豆)、褐(秣食豆)、青、双。

4、种皮上的遗迹:

主要是种脐

B:

解剖构造

1、种皮:

8%

2、胚:

(90%)

三、其他主要作物的种子形态

A:

甜菜

1、形态特点:

2、内部构造:

B:

马铃薯

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多采用无性繁殖,在育种和良种繁育过程中为防止退化和杂交育种,常采用有性繁殖。

形态;构造:

C:

亚麻

形态:

亚麻果实为果状朔果,顶端稍尖,每个果有6-7粒种子,最多十粒。

构造:

讲授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讲授重点是果实和种子形态特征、内部构造以及形态特征。

难点:

几种主要作物如百合科蔬菜种子、伞形科等种子形态特征区别。

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

本单元内容实实践性很强,因此本章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授与时间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进行主要作物种子形态识别和解剖试验课,使学生真正能够识别各种作物种子。

同时采用挂图等教具增加感观性。

3、复习题

简答:

1、作物种子的分类?

第3章种子寿命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单元让学生掌握种子寿命的概念、种子寿命的差异性、影响种子寿命内外在因素,为制订出种子合理、安全的包装和贮藏管理措施。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第一节种子寿命概念

1.种子寿命:

单粒正常发育成熟的种子,在普通的储藏条件下,维持生命力的最长期限。

(绝对量)

2.种子半活期(种子群体的平均寿命)

种子的平均寿命:

从收获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或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50%的时期。

3.种子利用年限:

把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农用种子规定的最低要求的期限。

三者都是反映种子耐储性的概念,即维持各种生活力的期限,从长短看,种子寿命半活期利用年限。

第二节种子劣变

(一)种子劣变的过程

可分为3个阶段。

1、衰老初期:

储藏的开始阶段,此时刚刚收获的高活力种子耐储性强,活力、生活力下降缓慢。

2、衰老中期:

迅速衰老阶段,先是活力迅速下降,然后是生活力的迅速下降,大部分种子丧失发芽率,失去种植价值。

3、衰老后期;裂变速度延缓阶段,指生活力降至10——25%以后,衰老速度又降低,直到种子死亡。

另外从图上可见,活力和生活力曲线变化规律十分相似,差别仅在于种子活力降低明显先于生活力。

(二)种子衰老过程中内部可能变化顺序与标志

1、生物膜变化:

从选择透性、相对柔软——刚硬、产生渗漏现象

症状:

种子浸出液中可容性物与电解质浓度、电导度的变化。

2、酶活性的降低:

能量合成机理损伤,呼吸和能量代谢降低

3、种子抗性、发芽、出苗耐力降低:

可通过回唑杂交法测定脱氢酶活性,进行谷氨酸脱氢酶活力实验,是种子衰老过程中内在生理生化变化,综合作用结果,在此以前还有芽裂变化,如萌发速度下降,耐储力下降等。

4、完全丧失生活力:

种子衰老的最终标志。

第三节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及其延长种子寿命的技术措施

一、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遗传因素、种子发育和成熟状况——种子原始生活力高低和耐储性

加工和储藏的条件——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在因素

二者综合作用并相互作用

1、遗传因素(先天的遗传特性)

遗传因素是决定种子寿命的主要原因,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种和品种的差异。

2、种子发育的成熟状况

种子发育的成熟状况是影响种子寿命的有一内在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种子原始生命力,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种子发育条件(植株上的生育状况;种子形成期间的外界条件原始生活力衰老)成熟度;大小、饱满度;化学成分。

3、种子加工储藏条件:

(1)种子成熟收获以后便加入储藏阶段,该阶段也是种子自然衰老过程。

因此,加工储藏条件直接影响种子寿命长短。

加速了延缓种子衰老。

加工损伤:

(2)种子含水量和空气湿度

种子含水量和空气湿度是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a.、种子含水量:

高水分种子不宜贮藏。

b、空气湿度:

对种子寿命的影响是间接的。

他首先影响种子的水分和微生物的活动,以至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

(3)储藏温度:

是影响种子寿命的重要因素,根据对种子衰老速度的影响可将储藏温度划分为三个范畴:

50度以上:

由于Pr变性,会导致种子迅速死亡,这种条件仅在干燥中遇到,不属于正常储藏条件。

0~50度:

随着温度升高,种子衰老速度逐渐加快(洋葱种子每升(下)降5度,

0度以下:

具有极强的抗低温能力,因此,都采用低温储藏,国内外资料,安全低温度-0度甚至-120度。

所以,在0下196度以下,能无限量地保持种子生活力,液态氮储藏引起关注,但即使在这一温度下,仍有很缓慢生化过程并未停止,仅减漫而已。

然而液氮贮藏存在问题:

含水量不能太低、太高(8%—10%);成本高。

(4)气体条件:

气体条件与呼吸作用关系密切的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5)生物与化学因素:

生物:

种子微生物、仓虫、鼠害的危害,严重影响种子寿命。

化学因素:

主要是一些熏蒸剂。

一般来说用于种子的杀虫剂、杀菌剂都不应对种子有害,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做到。

二、延长种子寿命的技术措施

从上面影响种子寿命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可用下列方法延长种子寿命。

从内在因素上看,应选用健康、无病虫、无损伤的种子,这是延长种子寿命的必要前提。

从种子水分和相对湿度上看,应严格控制种子水分,根据作物种类调节最适宜的安全水分。

贮藏温度越低种子寿命越长。

密闭少氧贮藏对延长种子寿命有效。

第四节种子寿命的预测

种子寿命的预测一般包括古老种子的预测(14C示踪)和未来种子寿命的预测,这里指的是后者。

(一)种子寿命通则

哈瑞顿根据洋葱种子的贮藏实验提出的,其基本点为:

(1)种子含水量由14%降至5%,水分每下降(增加)1%,种子种子寿命延长(缩短)一倍。

(2)种子储藏温度在0-50℃之间,温度每下降(上升)5℃,种子寿命延长或缩短一倍。

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种子安全储藏5年的技术指南:

(温度℉)+相对温度0%≤100或T(℉)+RH(%)≤100。

例如:

50F安全储藏5年,相对温度应在50%以下。

二者之和越低,种子安全贮藏的期限越长。

1℃=5℉温、湿度的总和也称哈瑞顿系数,可以表示种子库性能的优劣。

(二)种子生活力基本方程

1、基本方程

LogP50=Kv-C1M-C2TP50、M、T分别表示半活期、含水量、温度。

其于为常数。

2、新方程

KI-V=P/(Ke-Cwlogm-ChT-CqT2)原始发芽率(百分数)、储藏后发芽率(百分数)、储藏天数、贮藏种子水分(非百分数)、温度,其于为参数。

3、应用种子生活力列线图查算

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讲授重点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外在因素,尤其是影响种子寿命的温度、水分、气体为主要环境因素。

难点:

本章难点是种子衰老机制。

3、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种子寿命

问答:

2、影响种子寿命的外在因素?

3、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第4章种子休眠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种子休眠的概念、休眠在生物学和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同时掌握休眠的原因和休眠的调控方法。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第一节休眠的概念和意义

一、休眠的概念和类型

1、种子休眠:

凡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应萌发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休眠种子:

凡处于不能萌发状态有生活力的种子。

2、休眠的类型

(1)初生休眠:

即先天性休眠。

在种子形成后即进入休眠,是由于种子内部生理抑制所引起的,所以有称生理休眠。

(2)次生休眠:

指原来没有休眠或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由于遇到不良环境条件而使它重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使在给予适宜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又称二次休眠和再度休眠。

(3)被迫休眠:

指种子虽然具有萌发的内在能力,但缺少萌发的必须环境,而被迫不能萌发状态从概念上理解:

这种休眠并非真正休眠,只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应,使种子代谢条件受阻,生长终止现象,给予适应条件能萌发。

种子休眠:

初生休眠、次生休眠-表现上无差异。

初生休眠-母体植株上产生形成。

次生休眠-种子储藏期间形成。

二、休眠的意义

1、生物学上的意义:

植物休眠对植物本身有利。

2、农业生产上意义:

(1)有利方面:

防止穗发芽。

有利于种子储藏。

有些作物种子成熟后的休眠,还有后熟作用,可以增加产量。

(2)不利方面:

降低了种子利用价值。

造成根除杂草困难。

第二节休眠的机制和原因

一、种子休眠的原因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结构方面的,也有代谢方面的;有单一因素引起的,也有综合因素引起的。

概括起来,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

1、种胚未成熟:

(1)胚未形成(形态后熟)

(2)胚休眠(生理后熟)

2、皮层障碍:

(1)皮层的不透水性:

使种子得不到水分而休眠。

硬实:

由于皮层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

可长期保持生活力,保证种族延续和传播。

(2)种皮不透气性:

氧气不能进入,二氧化碳不能排除。

(3)皮层的机械束缚作用:

皮壳木质化程度高,坚硬不软化,阻断发芽——桃、李、杏;种皮坚硬致密,而且表面角质或蜡质,杂草种子中常见。

3、抑制物质存在:

环境因素:

主要针对二次休眠而言。

综和休眠:

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引起的休眠。

二、休眠机理

尚不清楚,但近年来研究很多,进步很大,不同学者提出了许多假说。

1、激素相互作用的三因子假说:

1971年KHAN提出。

(1)种子休眠与萌发是ABA、GA、CK三种激素作用结果。

(2)导致种子萌发的三种处理中,均有GA参加,无GA种子休眠,所以认为GA是种子萌发的必须激素,在种子萌发中起“原初”作用。

没有GA种子就处于休眠状态。

(3)ABA起抑制GA的作用,从而引起休眠。

(4)CK能抵消ABA的作用,即解除休眠。

(5)CK并不是种子萌发必须的,如ABA不存在,CK也就不需要。

2、光敏素调空学说(相对于光敏感种子而言)需光种子

种子中存在光敏色素(光敏素):

Pr与色素基团组成光可逆物,有两种形式:

即抑制萌发形式Pr,红光660nm下变成Pfr促进萌发形式,(起催化作形式);在远红光730nm作用下Pfr变成Pr(不起催化作用形式)。

光解除休眠机理:

通过光激素的转变,改变细胞膜状况,从导致GA和CK的合成,调节内激素平衡。

同时基因活化调节核酸代谢,促进Pr和酶的合成,使种子萌发。

3、PP途径调控学说(呼吸代谢均衡论)

1969年Robrts(罗伯兹)提出。

观点:

种子萌发的顺利与否,必须以PP途径运转情况而定(磷酸戊糖途径)。

休眠种子的呼吸代谢以通常的Emp—TAC途径为主,PP途径进行不力,施加一般呼吸抑制剂或增加种子内氧气分压等处理,均可促进NADPH的再氧化,使PP途径顺利运转,从而消除休眠。

第三节主要作物种子休眠

一、休眠期:

种子从收获那天起至发芽率达到80%时所经历的时间。

二、主要农作物种子休眠期及影响因素

1、麦类作物

麦类作物普遍存在于休眠现象,休眠期比较明显,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

大麦>小麦>燕麦>黑麦

主要原因:

皮层不透气,使胚部氧气供应受阻

次要原因:

抑制物质

2、水稻种子

(1)休眠期:

梗稻有休眠期,早梗长、晚梗次之;籼稻无休眠期,但从国外引入的一般有明显的休眠期。

东北水稻一般没有明显的休眠期,但未成熟的有明显的休眠期。

(2)原因:

主要原因为种皮不透气性,次要原因稻壳的阻碍作用。

(3)打破方法:

在贮藏环境中,增加氧气的分压;干热处理(50度烘干4—5天)

3、高粱、玉米种子

玉米:

一般较短,除少数晚熟品种可达1月以外,多数在7—15天,在种子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休眠期有逐渐缩短的变化。

如表5—7,所以在成熟前一般没有穗发芽危险。

休眠原因:

皮层不透气。

高粱:

没有明显休眠期,但尚未成熟的种子有明显休眠期。

大豆:

一般无休眠期。

即使未充分成熟的种子也没有。

甜菜:

有明显休眠期,原因:

种球中存在抑制物-硝酸盐

解除:

水冲果球,使半量的硝酸盐消失。

顺利发芽。

教授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讲授重点是休眠的原因及种子休眠调控方法,抑制物质影响休眠机理是本章的难点。

3、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种子休眠

问答:

2、种子休眠的原因?

3、调控种子休眠的方法?

第5章种子的加工和贮藏

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单元让学生掌握种子请选、干燥、包衣、包装等加工原理与技术以及种子贮藏原理、方法等,并使学生了解提高种子加工水平和技术是保证种子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种子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种子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第一节种子清选、精选原理和技术

由于种子精选、分级原理基本相同,并且精选也是初步分级,因此虽不同层次但在一起讲。

种子清选与分级是种子脱粒后的第一个加工程序。

一、清选分级的基本原理

种子清选分级:

即是根据种子群体的物理特性以及与混杂物的差异性,在机械操作中将种子和种子、种子与混杂物分离开。

根据分离所依据的物理特性不同可将清选分级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种子外形尺寸进行分离(筛理)

(1)按种子长度分离:

一般采用窝眼筒。

可用于分离长混杂物,也可用于短混杂物。

(2)按种子宽度分离:

应选用圆孔筛。

宽度大于直径,留在上面,宽度小于直径筛下。

(3)按种子厚度分离:

(长孔筛)只有厚度适宜才能通过筛孔。

(4)筛孔尺寸的选择:

种子尺寸越接近筛孔尺寸,其通过的机会越少,二者尺寸相等时,实际上不能通过,所以确定筛孔尺寸时,应比被筛物分界尺寸稍大些才可以。

通常底筛让小杂质通过,用语除去小杂,让好种子留在筛面上;中筛主要用于除去大杂,让好种子通过筛面,而大杂留在筛面上到尾部排除。

上筛主要用于除去特大杂质,便于种子流动和筛面分布均匀。

2、按空气动力学原理清选——风选

P=ερFV2

P:

气流对物体的压力

ε:

阻力系数

ρ:

空气密度

V:

气流速度

F:

物体的承风面积

G>P时种子下落

G

G=P时种子悬浮在气流中,此时的气流速度成为临界速度或悬浮速度。

当管中的气流大于种子临界速度时,种子才能被吹走,所以种子及混杂物的临界速度是正确选择清选分级的气流速度的依据。

根据气流的方向,目前利用空气动力学特性清选种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垂直气流:

一般配合筛子进行,主要用来清除轻杂质。

(2)平行气流:

一般只能用作清理轻杂质和瘪粒,不能起种子分级作用,如本风车。

(3)倾斜气流:

同一气流作用下,轻种子和轻杂质被吹走的远些。

重种子就近落下。

(4)将种子抛仍进行分离:

如目前使用的带式扬场机。

初步分级。

3、按种子表面特性进行分离

这种方法是根据种子表面形状、表面光滑程度的不同和对原件摩擦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只有自流角上限有差异时才可分离。

自流角:

是表示种子散落性的一个指标。

当堆放在平面上种子随平面一侧缓慢升起而开始流动时,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下限,绝大多数种子已滚落时夹角自流角上限。

如大豆斜面(帆布)精选机,帆布滚筒(一般用于剔除杂草种子和谷物中的野燕麦。

4、按比重清选

种子比重:

单位体积种子重量和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亦是种子绝对重量与绝对体积之比。

(1)应用液体分离:

利用种子在液体中沉浮进行分离。

(2)重力筛选:

比重筛

种子散落性:

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形成一股流水式的种子流,这种特性即种子散落性。

自动分级:

当种子堆在振动或移动时,各组成部分受到外力和本身物理特性综合作用,发生相对位移而重新分配,即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集中于相同部分,而失去种子堆原有的均衡性,增加了不同成分分布的差异程度,这种现象即自动分级。

5、利用种子色泽进行分离:

根据种子的颜色明亮或灰暗的特征进行分离。

6、根据种子的密度分离:

利用种子在液体中的浮力不同进行分离。

7、利用种子表面的弹性分离:

如螺旋式分离机。

摩擦力大和弹性小的进入内滑道,相反进入外滑道。

8利用种子的负电性分离:

一般种子不带电,但种子劣变后种子负电增加。

据此设计了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