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8292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支模技术交底.docx

高支模技术交底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主体结构

交底名称

高支模施工

交底依据:

施工图纸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图集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钢材的选用

(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2)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采用Φ48×3钢管。

(4)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4)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5)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5)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

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2)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3)钢管上严禁打孔。

(6)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规定的ZG200-420、ZG230-450、ZG270-500和ZG310-570号钢的要求。

(7)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8)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2)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4)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9)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中的规定。

(10)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5782。

(11)组合钢模板及配件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的规定。

2、木材的选用

(1)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

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3)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4)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5)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

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6)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标准进行。

(7)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

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4)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1)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

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70006的规定。

(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4)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4、施工机具的选用

圆盘锯(2台)、手电锯(10个)、手动电钻(10台)、吸尘器(2台)(清理模板用)、锤子(每人一个)、水平尺(12台)、线坠(10个)、撬棍(30根)、活动扳手(每人一把)、靠尺(2台)、钢卷尺(每人一把)、力矩扳手(4把)

5、材料选用及用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钢管

Φ48×3.0

万米

2

2

旋转扣件

35000

3

对接扣件

4

直角扣件

5

覆膜木胶合板

1830*915*12mm

m2

4400

6

方木

50mm×70mm

m3

45

7

对拉螺杆

Φ14

1200

8

可调顶托

36mm

3500

9

立杆垫木

50×250×L

m3

70

第一章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高支模及梁高大于950mm(均布荷载大于20KN/m)的技术参数。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技术参数一览表

体系部位

构件名称

设计

参数

1

梁侧模

面板

12厚木胶板

内楞

50×70木枋,水平布置,间距200。

外楞

Φ48×3双钢管,竖向布置,间距600。

对拉螺栓

直径Φ14,梁高900-1200mm设置三道,梁高1200-1500mm设置四道;梁高1500-1800mm设置五道;1950mm设置六道

2

梁底模

面板

12厚木胶合板

内楞

50×70木枋满铺立放与梁纵向平行布置,间距为80

外楞

Φ48×3.0双钢管,垂直于梁轴线方向,间距600

3

梁底支撑体系

立杆

梁两侧立杆横向间距梁宽+500;梁底部设两道立杆,立杆纵向(沿梁跨度方向)间距随支模架不大于1000mm

水平系杆

纵横向间距同立杆对应布置,竖向步距1500

支撑立杆与梁底外楞连接方式

梁底立杆采用Φ36U型可调顶托支撑梁底的横向外楞,梁侧立杆采用双扣件与梁底外楞的一道横杆连接。

4

面板

12厚木胶板

板底内楞

Φ48×3.0钢管,平行于梁纵向布置间距200。

板底外楞

Φ48×3.0双钢管,布置间距随立杆间距。

竖向支撑系统

立杆间纵横向间距酒店不大于900mm:

商业网点不大于700mm,通过Φ36U型可调顶托与板底外楞连接;

水平系杆

纵横向间距同立杆对应布置,竖向步距1500,架体顶部底部中间三步水平拉杆之间各增设一道水平拉杆设置。

剪刀撑连墙件等构造设置

四周连续设置垂直式剪刀撑,中间纵横向设置竖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0米,宽度4~6m,竖向剪刀撑之间连续设置纵横向从下到上垂直式剪刀撑,顶部及底部以及中间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刚性连墙件

采用抱柱及预埋拉结点方式连接,每三步三跨设置一个拉结点与四周柱、梁、板等构件连接。

扫地杆

Φ48×3.0钢管,纵横向布置,距地面200mm纵横设置,通过扣件与立杆连接。

二、工艺流程

1、梁模板扣件式

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2、板模板扣件式

搭支架(含剪刀撑)→测水平→摆主梁→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刷油→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3、柱模板

按照普通模板施工方案施工。

三、施工方法

1、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

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2、一般规定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当边梁支撑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8)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

示意图如下

(9)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10)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11)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3.0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50mm处进行固定。

(12)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3、立柱及其他杆件

(1)扣件式

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搭接要求:

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水平拉杆

(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5、剪刀撑

(1)扣件式

6、周边拉结

(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照拉结点方式固节点时,拉结点按三步三跨设置,如下图(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7、梁模安装

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50㎜×70㎜×L㎜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并用50㎜×70mm枋木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用约30mm宽,12mm厚模板做压脚压紧侧模底部(或者使用铁制侧模卡勾步步紧代替侧模压脚)。

之后吊直侧模,根据梁截面积不同,在梁高的中间加φ14穿墙螺杆。

另外,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应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为了保证梁不出现下沉变形等质量事故,在大梁底模中间加一排到两排立杆与高支模排架相连接。

600*1950框梁节点构造示意图

8、板模板支设

板模在梁模支好后进行,采用木胶合板拼装,相邻两板固定在50×70木方底楞上,底楞搁置在架体上,底楞采用Φ48×3.0钢管,平行于梁纵向布置间距100。

平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上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平板顶标高减去平板模板的厚度再减去底楞的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平齐,再把靠梁模旁的底楞先摆上,等分底楞间距,摆中间部分的底楞,最后在底楞上钉平板模。

为了方便拆模,只在模板的两端处钉牢,中间部分尽量少钉钉子。

9、顶板后浇带独立支撑支设

(1)顶板后浇带独立支撑

根据图纸要求“后浇带中的混凝土应在两侧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2个月之后再浇筑,施工期间,后浇带两侧构件应妥善支撑,以确保构件和结构整体在施工阶段的成长能力和稳定性。

”所以要求,后浇带应采用独立支撑。

本工程顶板支撑系统模板采用1830×915型号模板,立杆间距900,在周边构件混凝土强度到达100%后,拆除满堂支撑脚手架,保留后浇带每侧四排立杆范围内的支撑系统不拆,形成独立支撑。

如下图所示:

顶板后浇带独立支撑系统

(2)顶板后浇带清理

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60天后,将后浇带中部两根立杆降下,拆除后

浇带底部模板,以便后浇带凿毛与清理。

顶板后浇带清凿

(3)后浇带封模与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清凿完毕后,回顶中间两根立杆,封模,浇筑混凝土,如下图示意: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4)其它注意事项

1)后浇带的浇筑顺序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

2)浇筑混凝土时提前24小时用水冲洗并保持湿润,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予以清除。

3)后浇带施工时模板支撑安装牢固,钢筋进行清理整形,施工质量满足钢筋混凝土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保证混凝土密实无裂缝。

4)基层和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积水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

5)施工时对已浇混凝土结构要采取保护措施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四、检查验收

1、进入现场的架体构配件应具备以下证明资料:

1)主要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管材,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2、架体构配件进场质量检查的重点:

1)钢管管壁厚度;焊接质量;外观质量;

2)底座和可调托撑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及材质;

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分管施工员和专职安全员应全过程跟踪督促检查。

4、检查验收的程序:

安全技术交底→班组自检、互检→专业工长过程控制→项目部检查、指导→工程处技术、安全科联合检查→技术、安全部门联合验收→监理验收确认→进行下道工序

5、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按专项方案完成施工后,项目工程师应组织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操作班组长对系统进行全数检查。

扣件是否紧固、垫板是否垫实、立杆数量间距垂直度、水平杆步距等是否符合方案要求,合格后报技术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部复验。

6、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安全部,项目部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等对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经监理验收后进入混凝土施工工序。

7、对需进行专家论证的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项目部在自检合格后报公司技术质量部。

公司技术质量部、安全生产部到项目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填写验收记录,经监理验收后进入混凝土施工工序。

8、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

首先检查技术、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依据专项施工方案,确认构件截面尺寸和施工荷载值,核实支撑系统、剪刀撑的布置方式,尺量立杆间距、横杆步距,检查节点措施,参照“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检查验收记录表”,填写验收意见,相关责任人员签字。

9、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10、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垂直高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临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11、模板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

(1)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或有关模板排列图和支承系统布置图;

(2)模板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3)模板工程支模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

 

第二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安全保证体系

2、环境保护体系

二、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1)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

(3)架体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4)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5)水平加固杆应设在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脚手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6)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7)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8)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9)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0)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

(11)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12)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3)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2、模板的安装

(1)模板在荷载作用下,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并应保证结构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的正确性。

(2)模板设计时应考虑便于安装和拆除,同时还要考虑安装钢筋、浇捣砼方便。

(3)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并应保证单体构件连接处有必要的紧密性和可靠性。

(4)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改动。

(5)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固定件可使用钢管搭设三脚支架斜撑。

(6)模板安装完后,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确属证明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

(7)横板架体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模板的拆除

(1)拆模时间规定

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并在上层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100%以上,本工程高大模板区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100%后进行模板拆除。

高大模板施工区域

对应承力层支撑体系拆除楼层

承力层及高大模板施工区域拆模时间规定

高支模部位

1层

高大模板区域上层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100%以上、本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100%

(2)模板拆除的顺序

1)拆模的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位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2)模板拆除由谁支谁拆,其好处是支模班组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拆模的关系点,对拆模速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有利。

3)拆下的模板转运堆码清理,每个班组应由专人负责、分类堆码,并急时清理,涂刷脱模剂,局部损坏需进行修补。

若有影响到拼模质量或刚度、稳定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需及时修补和更换。

(3)拆模时安全注意事项

1)拆模时应按拆模原则及拆模顺序进行,架上作业应事先从拆模关键点入手并铺设一块稳妥平台后再进行模板拆除。

平台架与外脚手架脱开。

2)外架上不得堆放拆除的材料。

3)拆摸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撬猛砸,以免砼结构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4)拆下的配件(螺帽、螺杆、蝴蝶卡等)应成串、成捆转下,不得随意往下抛物,以免伤人。

5)拆模作业层外脚手架需全封闭,防止架料等物件坠落。

(4)拆除要求

1)模板的拆除必须经项目部、监理部批准,拆除模板的时间按照GB50204有关规定执行。

拆除前由单位工程负责人按施工方案向架体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模板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

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3)遇六级以上大风时,暂停高处作业。

有雨、雪、霜时先清扫施工现场,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4、高空作业安全措施(水平网设置)

(1)高空安全设置

1)高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必须佩戴防坠落安全设施;

2)高空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和培训考核,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高空作业中必须合理使用安全设施,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软底防滑鞋;

4)高空作业的物料堆放平稳,不可堆放在临边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传递物料时不能抛掷。

5)高空作业同其他作业交叉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协调作业顺序,以防了生意外。

6)设置水平安全网,安全平网网面不宜拉得过紧,两层平网中间距不得超过10m,平网与下方物体表面的最小间隔应不小于3m。

(2)临边防护设置

高架支模区域楼层临边设置钢管护栏,构造要求为:

设置单排,立杆间距2000,水平杆间距600,底部设置100高的挡脚板。

三、监测监控

1、过程管理

(1)施工前管理

1)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满足方案设计和相关规程要求,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

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2)交底管理:

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2)施工中管理要点

1)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2)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3)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4)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

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3)质量管理措施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3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

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3)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5)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6)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7)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8)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

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9)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