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8162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8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压轴专题电力综合解析版

压轴专题20电力综合

一.计算题(共12小题)

1.(2018•南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能反映水平风力大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6V,R0为定值电阻,L为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其I﹣U关系的部分数据如图乙所示,AB为长14cm、阻值60Ω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电阻丝的阻值与长度成正比),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重2N的圆球P.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A端接触,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有风时,OP绕悬挂点O转动,风对球的作用力F方向始终水平向右,已知OA为10cm,OP始终与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求:

(1)电流表示数为0.2A时,灯泡的电阻为 5 Ω;

(2)无风时R0消耗的电功率。

(3)为保护电路,允许风对球施加的最大作用力。

【答案】:

(1)5;

(2)无风时R0消耗的电功率为0.6W。

(3)为保护电路,允许风对球施加的最大作用力为1.4N。

【解析】:

(1)由图可知,灯泡、定值电阻R0和电阻丝串联;

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A,

由图乙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V,

则根据I

可得,灯泡的电阻:

RL

5Ω;

(2)无风时,OP下垂并与A端接触,电阻丝接入阻值最大为60Ω,

根据I

可得,电阻丝两端的电压:

UAB=IRAB=0.2A×60Ω=12V,

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得,R0两端的电压:

U0=U﹣UL﹣UAB=16V﹣1V﹣12V=3V,

则此时R0消耗的电功率:

P0=U0I=3V×0.2A=0.6W;

(3)根据I

可得R0的阻值:

R0

15Ω;

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则电路中最大电流等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由图乙可知最大电流为I′=0.3A,此时风对球的压力最大,OP绕O转动的角度最大,设此时OP与AB的接触点为C,

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0两端的电压:

U0′=I′R0=0.3A×15Ω=4.5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BC两端的电压:

UBC=U﹣U额﹣U0′=16V﹣2.5V﹣4.5V=9V,

根据I

可得此时电阻丝连入电路的电阻:

RBC

30Ω;

由于电阻丝的电阻与电阻丝的长度成正比,则:

所以,BC

AB

14cm=7cm,

则AC=AB﹣BC=14cm﹣7cm=7cm,

如右图,把OP视为一根杠杆,F的力臂为OD,G的力臂等于PD,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OD=G×PD,

则:

由于△OAC∽△OD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得:

所以,

则:

F

2N=1.4N。

2.(2019•河南)某款水位自动测控仪的测量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恒为15V,定值电阻R0=10Ω,R1为一竖直固定光滑金属棒,总长40cm,阻值为20Ω,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对应棒长成正比。

弹簧上端固定,滑片P固定在弹簧下端且与R1接触良好,滑片及弹簧的阻值、重力均不计。

圆柱体M通过无伸缩的轻绳挂在弹簧下端,重80N,高60cm,底面积为100cm2.当水位处于最高位置A时,M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滑片P恰在R1最上端;当水位降至最低位置B时,M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

已知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试问:

(1)当水位下降时,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 减小 ,电压表示数 减小 。

(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水位由位置A降至B这一过程,弹簧的长度增加了多少?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多少?

(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

(1)减小;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3)水位由位置A降至B这一过程,弹簧的长度增加了30cm;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5V。

【解析】:

(1)当水位下降时,M所受的浮力减小,弹簧的拉力增大,弹簧的伸长量增大,滑片P向下移动,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减小;

则R1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

(2)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滑片P在R1最上端,此时R1=2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电路的总电阻:

R=R0+R1=10Ω+20Ω=30Ω,

电路中的电流:

I

0.5A,

由I

得,R1两端的电压:

U1=IR1=0.5A×20Ω=10V,即电压表示数为10V。

(3)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M刚好浸没,排开水的体积:

V排=V=Sh=100cm2×60cm=6000cm3=6×10﹣3m3,

则M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6×10﹣3m3=60N;

则弹簧受到的拉力:

F1=G﹣F浮=80N﹣60N=20N,

由图乙可知,当F1=20N时,弹簧的伸长量△L1=10cm;

当水位降至位置B时,M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所受浮力为零,

则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

F2=G=80N,

由图乙可知,当F2=80N时,弹簧的伸长量△L2=40cm;

所以,水位由位置A降至B这一过程中,弹簧的长度增加量:

△L=△L2﹣△L1=40cm﹣10cm=30cm。

当水位降至位置B时,R1接入电路的长度:

L=L总﹣△L=40cm﹣30cm=10cm,

因为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对应的棒长成正比,即:

所以,此时R1接入电路的阻值:

R1′

R1

20Ω=5Ω,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1A,

由I

得,此时R1两端的电压:

U1′=I′R1′=1A×5Ω=5V,即此时电压表示数为5V,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

△U=U1﹣U1′=10V﹣5V=5V。

3.(2019•重庆)图甲的储水容器底有质量0.5kg,底面积100cm2的长方体浮桶,桶上端通过轻质弹簧与紧贴力敏电阻的轻质绝缘片A相连,距容器底0.4m处的侧壁有排水双控阀门。

控制电路如图乙所示,其电源电压U=12V,R0=10Ω,当电流表示数为0.6A,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

力敏电阻R与它所受压力F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

求:

压力F/N

2

4

……

12

15

电阻R/Ω

110

70

……

16

10

(1)浮桶的重力是多少N?

(2)未加水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安?

(3)当容器内的水深达到多少米时,双控阀门才打开排水?

【答案】:

(1)浮桶的重力为5N。

(2)未加水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电流表的示数是0.1A。

(3)当容器内的水深达到0.6米时,双控阀门才打开排水。

【解析】:

(1)浮桶的重力:

G=mg=0.5kg×10N/kg=5N。

(2)由表格数据知,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2N时,力敏电阻的阻值为110Ω,

电路的总电阻:

R总=R0+R=10Ω+110Ω=120Ω,

电流表的示数:

I

0.1A;

(3)当电流表示数为0.6A,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20Ω,

此时力敏电阻的阻值:

R′=R总′﹣R0=20Ω﹣10Ω=10Ω,

由表格数据知,此时力敏电阻所受压力为15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弹簧给浮桶向下的压力也是15N,

浮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压力,这三个力平衡,

则此时浮桶受到的浮力:

F浮=G+F=5N+15N=20N,

浮桶排开水的体积:

V排

2×10﹣3m3=2000cm3,

则浮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

h1

20cm=0.2m,

当电流表示数为0.6A,且桶底升至阀门所处高度时,阀门才感应排水,

所以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

h=h1+h2=0.2m+0.4m=0.6m。

4.(2016•桂林)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人们经常要与电梯打交道,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的简化模型,它由轿厢、配重、电动机、钢丝绳、定滑轮等部件组成,其中轿厢的质量为780kg。

电梯某次搭载一位质量为70kg的乘客上楼,轿厢启动上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时间关系(P﹣t)如图丙所示,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求:

(1)当该乘客站立在静止的轿厢内时,双脚的受力面积为500cm2,则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多少帕?

(2)电动机的电梯启动上升12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

(已知电动机对轿厢所做的功等于其P﹣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

(3)电梯配重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

(1)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14000Pa;

(2)消耗的电能是58750J;

(3)电梯配重的质量为650kg。

【解析】:

(1)乘客对轿厢的压力F=G=mg=70kg×10N/kg=700N,

乘客对轿厢的压强p

14000Pa;

(2)前2s做的功W1

2s×7000W=7000J,

后10s做的功W2=Pt=4000W×10s=40000J,

12s内做的总功W=W1+W2=7000J+40000J=47000J,

消耗的电能W′

58750J;

(3)后10s的速度v

2m/s,

由P

Fv得:

电动机对轿厢的拉力:

F拉

2000N,

轿厢和乘客的总重力:

G总=m总g=(780kg+70kg)×10N/kg=8500N,

配重的重力:

G配=G总﹣F拉=8500N﹣2000N=6500N,

配重的质量:

m配

650kg。

5.(2017•包头)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便携式水深测量装置,它主要由探头A和控制盒B构成,它们之间用有绝缘皮的细导线形成回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探头A是一个高为0.1m,重为5N的圆柱体,它的底部是一个压敏电阻R(与水的接触面涂有绝缘漆),工作时,底部始终与水平面相平,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表面所受压力F的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A与B间的电路连接关系如图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恒为4.5V,小组同学将该装置带到游泳池,进行相关的测量研究。

(导线重力与体积均不计,g取10N/kg)求:

(1)当把探头A刚好全部浸没到池水中时,探头A底部受到的压力为1N,探头A的底面积为多少?

(2)用手拉住导线,将探头A缓慢下降到池水中某一深度(探头A不接触池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探头A底部所在处水的深度h为多少?

(3)用手拉住导线,将探头A下降到水深为2.6m的水平池底(但不与池底密合),且导线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

【答案】:

(1)当把探头A刚好全部浸没到池水中时,探头A底部受到的压力为1N,探头A的底面积为1.0×10﹣3m2;

(2)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探头A底部所在处水的深度为1.5米;

(3)用手拉住导线,将探头A下降到水深为2.6m的水平池底(但不与池底密合),且导线处于完全松弛状态,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45A。

【解析】:

(1)探头A高为0.1m,当把探头A刚好全部浸没到池水中时,则h=0.1m,

探头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0.1m=1000Pa;

因探头A底部受到的压力为1N,根据p

可得,探头A的底面积:

S

1.0×10﹣3m2;

(2)由I

可得,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R

15Ω,

由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F′=15N,

则此时探头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

1.5×104Pa,

由p=ρgh可得,探头A底部所在处水的深度:

h′

1.5m;

(3)将探头A下降到水深为2.6m的水平池底,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2.6m=2.6×104Pa,

A底部受到水产生的压力:

F水压=p″S=2.6×104Pa×1.0×10﹣3m2=26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探头A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Sh=1×103kg/m3×10N/kg×1.0×10﹣3m2×0.1m=1N,

因探头A处于静止状态(且绳子拉力为0),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F支持+F浮=GA,

所以,池底部对A的支持力:

F支持=GA﹣F浮=5N﹣1N=4N,

则压敏电阻底部受到的压力:

F=F支持+F水压=4N+26N=30N,由图乙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0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表示数:

I′

0.45A。

6.(2018•柘城县一模)小敏看到超载车损坏公路的新闻报道,设计了一个称量车重的模拟电路,将载重量转化成电流表示数,如图甲。

电路由电源、称重计(电流表、量程0~0.6A)、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1、弹簧和开关组成。

已知电源电压8伏,滑动变阻器R1长40厘米、最大阻值20欧,且电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弹簧的长度与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当没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电流表示数是0.1A。

(1)定值电阻R0多大?

(2)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多大?

(3)小华觉得最大称量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应该过满量程的一半,则应选择定值电阻:

R2=20欧、R3=5欧和R4=1欧中哪个替换R0,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多大?

【答案】:

(1)定值电阻R0为60Ω;

(2)最大载重时,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为0.11A。

(3)应选择定值电阻R3,替换R0,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0.47A。

【解析】:

(1)当没有载物时,变阻器滑片指在上端,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表示数为0.1A,

由I

可得,电路总电阻:

R总

8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

R0=R总﹣R1=80Ω﹣20Ω=60Ω;

(2)由图乙可知,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L=L﹣L1=40cm﹣24cm=16cm,

因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大小与其接入的长度成正比,

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1′=R1

R1=20Ω

20Ω=12Ω,

则该模拟电路的电流表示数:

I′

0.11A;

(3)电流表量程为0.6A,电流要超过量程的一半,则:

I小>0.3A,

即I小

0.3A,

解得:

R<14.67Ω,

电路最大电流I大≤0.6A,则

I大

0.6A,

解得:

R≥1.33Ω,

综上可知,电阻应选择R3;

替换后,最大称量时,电流表示数:

I

0.47A;

7.(2019•华蓥市模拟)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6V,S为单刀双掷开关(可选接a或b),小灯泡L的电阻为RL=8Ω,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R为某种压敏电阻,其阻值R与压力F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R的正上方装有一电磁铁P,其线圈电阻不计。

(1)在R上水平放置重为10N的铁制品,开关按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伏?

(2)在R上水平放置重量为50N的铁制品,开关接b,电压表稳定后的示数为4.8V,则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多少欧?

电磁铁P对铁制品的吸引力为多少牛?

【答案】:

(1)在R上水平放置重为10N的铁制品,开关按a,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0.43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43V;

(2)在R上水平放置重量为50N的铁制品,开关接b,电压表稳定后的示数为4.8V,则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2欧;电磁铁P对铁制品的吸引力为30N。

【解析】:

(1)由甲电路图可知,开关接a时,L与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磁铁无磁性,

由图乙可知当压敏电阻所受压力为10N时,其阻值R=6Ω,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

A≈0.43A,

小灯泡两端电压:

UL=IRL

A×8Ω≈3.43V;

(2)由甲电路图可知,开关接b时,L与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磁铁有磁性,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0.6A,

压敏电阻的电压为U1=U﹣UL=6V﹣4.8V=1.2V

压敏电阻的阻值为R1

2Ω;

由图象可知,压力与电阻成反比,即压力与电阻的乘积为6Ω×10N=60NΩ,

当压敏电阻为2Ω时,压力F′

30N

所以:

电磁铁对此时的铁制品的吸引力为F吸=G﹣F=50N﹣30N=20N。

8.(2018•长沙模拟)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电流表的示数来探究不同物体在木板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将物体放置在水平的长木板上,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R1滑片P相连(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的摩擦;滑动变阻器长18cm,其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弹簧处于原长时,指针正好指在a端。

探究过程中,滑片P始终在a、b间,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壁上。

R0=5Ω,电源电压为3V.

问:

(1)当滑片移动到ab中间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15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2)当滑片移动到距离b端6cm处时,求R0的实际功率。

(3)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指针P稳定时,指在变阻器离a端15cm处,此时物体A相对长木板静止,受到的摩擦力为90N.求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1A时,物体受到的拉力。

【答案】:

(1)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15Ω。

(2)当滑片移动到距离b端6cm处时,R0的实际功率为0.2W。

(3)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1A时,物体受到的拉力为18N。

【解析】:

(1)由图1可知,R1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移动到ab中间位置时,电路中的电流I=0.15A,

由I

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2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中=R总﹣R0=20Ω﹣5Ω=15Ω;

因滑动变阻器总长18cm,其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

所以,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

R1=2R中=2×15Ω=30Ω;

(2)当滑片移动到距离b端6cm处时,则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

10Ω;

R总′=R′+R0=10Ω+5Ω=15Ω,

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0.2A,

R0的实际功率P0=I′2R0=(0.2A)2×5Ω=0.2W。

(3)当指针P稳定时,指在变阻器离a端15cm处,弹簧的伸长量为△x1=15cm,

因向右拉动长木板,此时物体A相对长木板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1=f1=90N。

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1A时,由I

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30Ω,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R1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R总″﹣R0=30Ω﹣5Ω=25Ω;

因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所以,指针P在变阻器离a端的距离为:

L′=(30Ω﹣25Ω)

3cm,

由于弹簧处于原长时,指针正好指在a端,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为△x2=3cm,

根据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可得:

解得:

F2

90N=18N。

9.(2018•重庆)为探究平衡木受力特点,喜爱体操的小薇设计了一个平衡木模型。

整个装置如图甲所示,A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C处固定一竖直硬杆,硬杆的底部安装了压敏电阻片R,R所在的电路放在了硬杆内(整个装置除硬杆以外其它部分的重力均不计),且AB=5m,OA=BC=1m,电源电压恒为3V,硬杆底部R阻值随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AB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当重360N的小薇站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求:

(1)小薇在A点时,C处受到硬杆的拉力;

(2)小薇在A点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小薇距A点多少米?

【答案】:

(1)小薇在A点时,C处受到硬杆的拉力为120N;

(2)小薇在A点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为60N;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小薇距A点2m。

【解析】:

(1)小薇在A点时,杠杆平衡,杠杆受小薇对A点的压力和硬杆对C点的拉力,

其中OA=1m,OC=AB﹣OA﹣BC=5m﹣1m﹣1m=3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G人•OA=F拉•OC,

即:

360N×1m=F拉×3m,

解得:

F拉=120N;

(2)小薇在A点时,电流表的示数I=0.1A,由I

可得,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

R

30Ω;

由图乙知,当R=30Ω时,地面对硬杆底部R的支持力为60N;

(3)小薇在A点时,硬杆受到的力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和前面数据可得,硬杆的重力:

G=F支+F拉=60N+120N=180N;

当I′=0.3A时,由I

可得,压敏电阻的阻值为:

R′

10Ω,

由图象乙知,当R=10Ω时,地面对杆的支持力F支′=300N;

由于F支′>G,所以可知此时杠杆对硬杆产生的是压力,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杠杆对硬杆的压力:

F压=F支′﹣G=300N﹣180N=120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硬杆对杠杆的支持力FC也为120N;

设此时小薇到支点O的距离为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FC•OC=G人•L,

即:

120N×3m=360N×L,

解得L=1m,

所以小薇应在支点O的左侧1m处,

则此时小薇到A点的距离为:

s=OA+L=1m+1m=2m;

10.(2017•武侯区校级自主招生)如图装置是某“电子浮力秤”的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U,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总长度为L,“LED指示灯”的电阻为0.5R.一内底面积为S的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装上足量的密度为ρ的水后放在水平面上。

水中漂浮一外底面积为0.3S的上端开口的金属圆筒,金属筒通过竖直硬杆与滑片P连接在一起。

金属筒只能在竖直方向移动,其下底面始终水平,滑片P和硬杆及金属筒的总质量为M,闭合开关•当金属筒内未放入物体时,电压表示数恰好为零,然后向金属筒内放入物体(滑片P移动时受到的阻力忽略不计)。

求:

(1)当金属筒内未放入物体时,电路中的电流;

(2)当金属筒内放入质量为m的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

【答案】:

(1)当金属筒内未放入物体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当金属筒内放入质量为m的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解析】:

(1)金属筒内未放入物体时,由图知,指示灯与变阻器串联连入电路,则总电阻R总=R滑+R灯=R+0.5R=1.5R,

则电路中的电流I

(2)金属筒内未放入物体时,由于金属筒处于漂浮,

则浮力F浮=G;

向金属筒内放入质量为m的物体时,由于金属筒与物体仍处于漂浮状态,则此时F浮′=G+G物,

所以,△F浮=F浮′﹣F浮=G+G物﹣G=G物=mg;

则由F浮=ρ液gV排得:

ρg△V排=mg,

所以,△V排

由于金属筒内放入物体金属筒下降时,液面会同时升高,设金属筒下降的高度为h,液面升高的高度为h′,

如图:

A是放入物体前原水面位置,B是放入物体前金属筒下表面原位置,A′是放入物体后水面位置,B′是放入物体后金属筒下表面原位置,则金属筒下降高度为h=BB′,水面上升高度为h′=AA′;

则金属筒因下降而排开的水的体积为V排1=S筒h,由于排开的水使水面升高,则V排1=(S容﹣S筒)h′;

此时由于金属筒放入物体后浸没的体积增加量为:

△V排=△V排1+△V排2=S筒h+S筒h′=(S容﹣S筒)h′+S筒h′=S容h′,

所以,h′

由于△V排=S筒(h+h′),

则h

h′

所以,RP上

h═

由I

可知电压表示数:

UP上=IRP上

11.(2017秋•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