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7925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50101学科门类:

文学

专业门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

4年适用年级:

2016级

所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

韩霞

方案制订人:

韩霞、孔刘辉、杨健方案审核人:

裘新江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能力本位、社会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融合为要紧路径,采取“校地合作、校校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进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进展需要,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差不多理论、基础知识、差不多能力和现代教育观念与技能,具备较强汉语阅读能力、汉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社会交际能力,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中小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文化传播机构、新闻宣传出版部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行业领域从事中小学教师、文秘治理、文化宣传、新闻报道、文案策划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培养规格要求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科学进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差不多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进展动态,树立正确的文艺观点,具有正确、熟练运用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及对古今文学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能力;

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猎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4、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

5、教师岗位从业者一般话水平需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差不多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教师的差不多素养、差不多技能以及实现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6、掌握计算机的差不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差不多方法;

8、具有在教育部门以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宣传工作、治理工作、职业培训、社区文化服务的差不多能力;

9、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10、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三】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四】课程体系

〔一〕专业核心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批判史

〔二〕特色课程:

古诗词创作鉴赏、欧阳修与醉翁文化

〔三〕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五】要紧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设计〔含学年设计、论文〕、专业见习、实习实训、毕业实习〔教育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的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

六、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

4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

〔二〕学位: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

165.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39学分,公共选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54.5学分,专业选修课29学分,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38学分。

八、必要说明

1、专业方向课必须修读整个模块所有课程。

统一要求教师教育方向模块课必修,因为按规定教师教育类课程最低要修满14学分,其中选修课不低于4学分;

2、任选课按课程类别不同由学生任意选择。

任选课学分只规定了最低选修学分,多项选择不限,且必须按类选修,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为了强化师范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第7、8学期,除了安排少量选修课之外,要紧安排就业指导类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与答辩等;

4、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最低修满5学分方可毕业,而且本专业学生不能选与本方案所列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的中文类公选课。

九、专业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简介

〔一〕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中国古代文学

学时:

162

学分:

10

开课学期:

第4学期,第5学期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讲解中国古代文学进展史,使学生理清文学进展脉络,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特征、成就,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进展的差不多规律的认识,对代表作家、重要作品所取得的思想与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进而领悟古代文学所含蕴的人文意识与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及审美素质,强化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观点、方法,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流派等〕的能力。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现代汉语

学时:

56

学分:

3.5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差不多知识,加强差不多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外国文学:

本课程内容涵盖从古代至20世纪的东西方文学,教学过程中以文学进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源远流长的外国文学史和丰富复杂的精神现象,包括代表性的文艺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

本课程观念先进,材料翔实,论断权威、精辟,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有关知识,还能获得智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敏感,加深理解文字背后的隐喻意义,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

学时:

72

学分:

4.5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第三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古代汉语: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

如说明各类句型的特点、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现象等。

学时:

54

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黄伯荣等主编,古代汉语[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写作:

本课程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它能综合运用其它各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差不多知识,因而是知识创新的有效工具,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动力因素。

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掌握写作的差不多规律,并通过多种严格的写作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

学时:

56

学分:

3.5

开课学期:

第1学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大学写作教程[M].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8.

6、文学概论:

本课程要紧讲授文学理论差不多原理及其差不多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理论,懂得文学差不多规律,拥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学现象的理论工具,从而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审美观,能够正确地创作、观赏和评论文学作品,能够从事文学研究和社会文化工作,并为学习其他文学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学时:

54

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中国当代文学:

本课程要紧介绍中国当代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点作家作品,勾勒、描绘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进展的真实状貌,分析、探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气象、运动轨迹、流变规律及美学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阅读、观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撰写符合要求的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使学生能够运用先进的哲学观念以及方法论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把握,建立良好的文学审美素养,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适应中小学语文教育体制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学时:

36

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中国现代文学:

本课程是整个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容是清末民初的新文学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中国文学进展的历史过程、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文学思潮流派、要紧作家创作情况介绍和经典作品赏析。

对这门课程的把握应以现代科学精神的观照,开放的眼光,多维度地评价,深入到文学史的具体细节中,不主观想象,不武断地结论,尽可能描摹出这段历史时间内中国文学人的精神原状,实现既符合人文精神又有科学价值的信史的教学。

学时:

54

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2学期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中国文学批判史:

本课程要紧讲授中国古代至近代文学批判理论的发生、进展与演变历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判呈现出鲜亮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特色。

它以中国化的宇宙观、人生观与美学观为理论基石,是对古代文艺创作、观赏与评论的各种阐述。

中国文学批判整体上既有着显在的范畴、命题,也有着潜在的审美文化蕴涵,尤其是后者,是产生中国文学批判显在理论形态的灵魂。

学时:

36

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6学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郭绍虞主编.中国文学批判史[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

〔二〕专业特色课程简介

1.欧阳修与醉翁文化

学时:

36

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5学期

课程简介:

本课程立足本地文化特色,系统介绍欧阳修创作生平与成就,重点分析欧阳修与滁州文化的渊源关系,深入挖掘醉翁文化的内涵,目的是使学生对欧阳修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以及对滁州文化所作的贡献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在线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宋心昌.欧阳修诗文选译[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课程名称:

古诗词创作鉴赏

学时:

36

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3学期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方法与鉴赏技巧,让学生学会常见诗词文体的创作并具备一定的诗词作品审美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与审美情趣。

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60%〕+实践环节考核〔10%〕

参考教材:

裘新江.古诗词创作鉴赏基础[M].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2017.

图1:

专业课程地图

必修选修

必修92.5学分〔含集中实践环节〕,限定选修6学分,任意选修23学分

表1:

专业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

培养要求〔知识、能力、素质〕

要紧支撑课程或实践

综合素质能力

专项素质与能力

1.教育教学能力

1.1课堂教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名家论坛

1.2教学评价能力

基础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1.3班级治理能力

班级治理、教师综合技能实训

1.4心理辅导能力

心理学基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审美鉴赏能力

2.1阅读观赏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2.2文艺批判能力

文学概论、美学、艺术鉴赏

3.自我进展能力

3.1人际协调能力

公共关系学、现代社交礼仪

3.2终身学习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进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3.3科学研究能力

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生学科专业指导

4.参谋助手能力

4.1组织治理能力

秘书学原理与实务、申论与行政能力测试

4.2社会交际能力

公共关系学、现代社交礼仪、申论与公务员行政能力

4.3办公操作能力

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新闻采访与写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应用

4.4网络应用能力

大众传播学、媒介文化批判、网络与新媒体

5.语言表达能力

5.1口头表达能力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一般话与教师语言、演讲与口才

5.2应用写作能力

应用写作训练、文学写作训练

5.3逻辑思维能力

一般逻辑学、大学生口语交际

6.创新创业能力

6.1掌握创新创业策略及技巧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6.2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

创业流程与实务

6.3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微商与电子商务、专业集中性实践环节

表2:

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时分配

学分分配

总学时

占比

总学分

占比

含实践教学学分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732

32.6%

39

23.6%

8

专业基础课

910

40.5%

54.5

32.9%

5

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80

3.6%

5

3.0%

专业选修课

专业限选课

110

4.9%

6

3.6%

2

专业任选课

414

18.4%

23

13.9%

3

必修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

38

23.0%

38

合计

2246

165.5

56

1.培养方案所列课程总学时为224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752学时,实践教学494学时。

2.培养方案所列教学环节总学分为165.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09.5学分〔占66.2%〕,实践教学56学分〔占33.8%〕;其中创新创业教育10学分。

3.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应修读总学分为56学分,其中课程实验〔实践〕、实验课类18学分〔占32.1%〕,课外综合实践38学分〔占67.9%〕。

表3-1:

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名称

总学时分配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

考核

类型

课程

归属

第1学年

第2学年

第3学年

第4学年

1

2

3

4

5

6

7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46

30

4

12

3

考查

思政教研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2

2

8

2

考试

思政教研部

马克思主义差不多原理概论

3.0

48

34

2

12

3

考查

思政教研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64

40

4

20

4

考试

思政教研部

大学英语〔一〕

3.0

56

42

14

4

考试

外语

学院

大学英语〔二〕

3.5

64

48

16

4

考试

外语

学院

大学英语〔三〕

3.5

64

48

16

4

考查

外语

学院

大学英语〔四〕

2.0

32

32

2

考查

外语

学院

大学体育〔一〕

1.0

28

4

24

2

考查

体育

学院

大学体育〔二〕

1.0

32

4

28

2

考查

体育

学院

大学体育〔三〕

1.0

32

4

28

2

考查

体育

学院

大学体育〔四〕

1.0

32

4

28

2

考查

体育

学院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42

14

28

1+2

考查

信息

学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

32

22

10

2

考查

教科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

2.0

32

24

8

2

考查

教务处

大学生职业进展与就业创业教育

2.5

40

32

8

1〔16学时,其中讲课12学时、实践4学时〕、

6〔24学时,其中讲课20学时、实践4学时〕

考查

学生处

形势与政策

1.5

20

20

2〔8学时〕、3〔6学时〕、4〔6学时〕

考查

思政教研部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1.0

36

36

考查

学生处

小计

39.0

732

460

220

52

12

12

9

8

应修读39.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8.0学分

公共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安排,采纳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最低应修满5学分。

1.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

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6-18周,考试1周,其余为机动〔用于安排课程考查、补齐课程教学学时、进行学年和课程设计等〕。

2.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

讲课周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者之间用“+”分隔,如“1+2”说明讲课周学时为1,实验周学时为2。

3.《大学生职业进展与就业创业教育》和《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在学期中进行,其周学时未纳入小计。

4.公共基础课中,思政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将通过网络平台、分层分级、体育俱乐部、基于MOOCs的混合学习等模式进行教学。

表3-2:

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课内

课外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

考核

类型

课程

归属

学分

学时

学时类型

专业基础课

讲课

实践

实验

学分

专业导论

1

1

10

8

2

2

考查

文学院

现代汉语

3.5

3.5

56

48

8

4

考试

文学院

古代汉语

3

3

54

46

8

3

考试

文学院

语言学概论

2

2

36

30

6

2

考试

文学院

写作

3、5

3.5

56

48

8

4

考试

文学院

文学概论

3

3

54

46

8

3

考试

文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

3

3

54

46

8

3

考试

文学院

中国当代文学

2

2

36

30

6

2

考试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一〕

4.5

4.5

72

64

8

4

考试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二〕

5.5

5.5

90

76

14

5

考试

文学院

外国文学

4.5

4.5

72

64

8

4

考试

文学院

比较文学

2

2

36

30

6

2

考试

文学院

中国文学批判史

2

2

36

30

6

2

考试

文学院

美学

2

2

36

30

6

2

考查

文学院

一般逻辑学

2

2

36

30

6

2

考试

文学院

心理学基础

3.5

3.5

54

52

2

3

考试

教科院

基础教育学

3.5

3、5

54

54

3

考试

教科院

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

2

2

34

24

10

2

考查

文学院

教师学导论

2

2

34

34

2

考查

教科院

小计

54.5

54.5

910

790

120

10

11

10

10

9

4

应修读54.5学分,其中实践教学5学分

说明

1.第一学期14周;其它学期16-18周,考试1周,其余为机动〔用于安排课程考查、补齐课程教学学时、进行学年和课程设计等〕。

2.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中的周学时计算:

讲课周学时=〔讲课学时+实践学时〕/上课周数,课内实验周学时=课内实验总学时/上课周数,两者之间用“+”分隔,如“2+2”说明讲课周学时为2,实验周学时为2。

3.专业特色课程应在课程名称右上方用*标示。

4.课程归属原那么上按课程的学科属性设置,如数学类课程归属金融学院、经济类课程归属经管学院、工程制图类课程归属机械学院,等。

表3-3:

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课内

各学期课内周学时分配

考核

类型

课程

归属

学时类型

讲课

实践

实验

专业选修课

专业限选课

教师方向〔模块一,必选〕

一般话与教师语言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