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821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docx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模拟试题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

1.查阅资料知:

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

HCOOH

CO↑+H2O。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

(1)分解反应

(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

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列短文:

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

B.它极易溶解于水;

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

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

(1)A、B、C

(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

(3)密封保存

【解析】

(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

ABC.

(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KOH+CO2═K2CO3+H2O;

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

2KOH+CuSO4═Cu(OH)2↓+K2SO4.

(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

密封保存.

3.村料一:

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

乙氨酸(C2H5O2N)、丙氨酸(X)、丁氨酸(C4H9O2N)、戊氨酸(C5H11O2N)等。

材料二:

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已知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3H7O2N

【解析】

【分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C3H7O2N。

故填:

C3H7O2N。

(2)根据材料二,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点睛】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

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

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防寒服可在

的环境中工作

小时,确保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如图1所示。

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

的石墨大约包含

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点。

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可以分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

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

通过石墨烯与氢气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状结构,氢原子以交替的形式从石墨烯表面的两端与碳原子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厚

的石墨大约包含

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__________。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__________。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石墨烯属于单质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

C.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完全相同

【答案】坚硬(或透光性好或导热性强或导电率高)体积很小热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以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碳、氢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

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等。

(2)“厚l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很小。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5)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例如可以合成石墨烷等;

C.石墨烯不只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

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不完全相同。

故填:

AB。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

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

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见表一和表二)

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天然气B.煤C.酒精D.石油

(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

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B.1910~1940C.1940~1980D.1980以后

(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

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

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答案】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ABD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合理即可)BC

【解析】

(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

(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选ABD;

(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选A;

(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

(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正确;C、人类大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BC。

6.巧克力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见图1.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

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

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

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2所示。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

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

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巧克力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答1种即可)。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_____。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答案】糖类(或油脂或蛋白质或无机盐)化学奶油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温度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表可知,巧克力中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等;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根据图2可知,10℃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奶油;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

巧克力中的可可脂的熔点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温度;

(5)A、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故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符合题意;

B、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由此可知,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可可脂的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故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符合题意。

故选ABC。

7.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锡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伏特电堆。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制成了如图1所示的Zn-Cu电池。

Zn-Cu电池几经变化,演变成现在的多种电池。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普通干电池,其结构如图2所示。

普通干电池电压随使用时间而下降,直至报废,所以也称为一次性电池。

给电池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能反复使用的电池为“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纯电动汽车使用的就是各种蓄电池,其使用寿命与充电次数相关,2-6年不等,靠充电桩直接供电。

2018年,我国的电力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火电主要以燃煤为主。

燃料电池又称“连续电池”,即只要活性物质连续地注入,就能不断地进行放电的一类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如图4)。

氢燃料电池就是其中的一种,它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电能。

电池的生产原料中含有汞、铅、镍等重金属,处理不当会造成污染。

(1)普通干电池使用的合成材料是_____。

(2)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时能量的转化是_____。

(3)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

关于这一举措,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B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C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答案】密封塑料电能转化成化学能Zn+H2SO4=ZnSO4+H2↑A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普通干电池中,密封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

密封塑料;

(2)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

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3)由题干信息可知,Zn-Cu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是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故答案为:

Zn+H2SO4=ZnSO4+H2↑;

(4)A、氢燃料燃烧只生成水,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

A正确;

B、各种蓄电池的回收和处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B正确;

C、使用纯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正确;

D、要想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改善环境,还必须减少火力发电。

D正确。

故答案为:

ABCD。

8.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金属是具有光泽、富有延展性、能够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均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中合金的应用较为广泛。

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的过程称为金属的冶炼。

冶炼金属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是利用一氧化碳或碳等还原剂将金属从其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铁铜等;对于活泼金属,则要采用电解的方法进行冶炼,例如镁、铝等。

金属钛因为具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钛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加热时能与O2、N2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腐蚀。

钛的硬度与钢铁差不多,而它的重量几乎只有同体积钢铁的一半。

钛和钛合金无毒且与人体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所以在医疗方面应用广泛。

目前大规模生产金属钛的方法是:

先将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和炭粉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通入Cl2制得TiCI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然后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Mg在高温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

(2)写出金属钛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钛可以抵抗强酸甚至王水的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用赤铁矿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定量的镁粉和锌粉加入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若滤液为蓝色时,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组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情况。

【答案】单质银白色(或硬度与钢铁差不多或密度小)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硝酸铜、硝酸镁、硝酸锌2(或两)

【解析】

【详解】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结合材料“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可知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2)结合短文内容分析,可知钛呈银白色、硬度与钢铁差不多、密度小,以上均属于钛的物理性质;

(3)由材料可知,钛可抵抗强酸甚至王水腐蚀的原因是:

在常温下,钛表面易生成一层极薄且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来冶炼铁,反应原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5)结合相关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镁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当镁消耗完后,锌才可参与反应。

据此分析,若滤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有剩余,则镁、锌均全部消耗,则滤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镁、硝酸锌以及反应剩余的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根据题干信息“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氢前金属锌,可能含有金属镁,说明硝酸银、硝酸铜全部反应完,进而可知滤渣成分为银、铜、锌或银、铜、锌、镁2种情况。

【点睛】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我们能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做些什么呢?

可以将生活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别投入相应的垃圾箱。

其实,还可以把厨余垃圾中的鲜垃圾用来制作“环保酵素”。

制作方法:

按1:

3:

10的比例将红糖、鲜厨余(水果皮、菜叶等)、水混合装入桶中,盖盖发酵3个月,过滤出液体,得到环保酵素。

环保酵素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防城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生长中的芥菜残留农药进行了研究。

首先检测喷洒农药2小时后初始附着量,然后分四组分别喷洒:

清水,1:

200、1:

300、1:

400(环保酵素和水的体积比,下同)的酵素液,检测96h后3种农药降解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施用化学肥料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一种重要措施,但与此同时,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

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研究人员分别用1:

250、1:

500、1:

750、1:

1000的酵素液(每周施浇3次)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制作环保酵素,过滤液体时,常采取的工具是______。

(2)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红糖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2H22O11,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42,计算式为______。

(4)四组实验中,对芥菜中残留农药降解作用最好的是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B施浇环保酵素到第7周,土壤改良效果最佳

C环保酵素浓度越大,土壤改良效果越好

【答案】纱布(或滤网等)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等12×12+1×22+16×111:

300的酵素液AB

【解析】

【详解】

(1)生活中制作环保酵素,过滤液体时,常采取的工具是纱布或滤网等。

(2)长期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退化,生态环境污染。

(3)红糖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12H22O11,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42,计算式为:

12×12+1×22+16×11。

(4)观察图示可知,四组实验中对芥菜中残留农药降解作用最好的是1:

300的酵素液。

(5)A、观察研究结果,环保酵素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有一定的效果,故A正确;

B、观察图示可知,施浇环保酵素到第7周,土壤改良效果最佳,故B正确;

C、观察图示可知,1:

750比1:

1000的酵素液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好,故C错误,故选AB。

10.央视网消息:

世界首条试验段光伏高速公路一山东济南南绕城高速,已于2018年3月28日正式通车。

这项交通行业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科技,引发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境外社交平台上众多海外网友的关注,光伏电池的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

试回答:

①在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②在高温下,SiO2和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4SiO2+2C

Si+2CO↑

【解析】

【详解】

①在Si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故填:

+4。

②在高温下,SiO2和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

故填:

SiO2+2C

Si+2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