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仁字篇的心得体会.docx
《关于国学仁字篇的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国学仁字篇的心得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国学仁字篇的心得体会
关于国学仁字篇的心得体会
这个月我参加了乡举办的国学讲座,感觉受益匪浅。
让我深刻了解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开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民精神风貌的集中表达。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承受教育,提升境界。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缺乏之处从而去完善。
比方:
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缺乏,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从求学、立身、明德和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天生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习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矩,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到达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
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于平凡的道理。
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因此,经常学习新知识,温习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快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问从学习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
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其实学习和实践就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题。
孔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修炼的一生,境界越高越注意学习修炼。
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
“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孔子说:
“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亲爱兄长,做事慎重而老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慎重,要讲信用。
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知道德行天下的道理,“俗云: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德才兼无,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可见,德行的重要性。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要怎样才能得人心,就是以他人之心为心。
以儿女之心为心,就是“父慈”,以父母之心为心就是“子孝”,以弟妹之心为心,就是“兄友”,以哥姐之心为心,就是“弟恭”,以妻子之心为心,就是“夫和”,以丈夫之心为心,就是“妇顺”,以人民之心为心,就是“君仁”,以领导之心为心,就是“臣忠”,以朋友之心为心,就是讲信任;以学生之心为心,就是讲师德。
以他人之心为心,就是道心,就是天理,就是德。
修德的功夫深入一分,爱世人的情感就诚恳一分,心心相印的境界就升华一分。
唯德能感动人,能得人心。
感动一家而家齐,感动一国而国治,感动天下而天下平。
中国圣贤经典究天地自然之道,旨在净化人的心灵,启发人的道心,匡正人的欲念。
所谓正心诚意慎独修己,归根结底,就是造就优秀的个人品质,至善的品德。
以德率人,那么好的精神产品和好的物质产品也就不劳催促,自然产生了。
在当今这个日益急躁的社会中,我们深入开展“读国学、品经典”活动是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读《国学》,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受益,也就是说要对照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人的,如何交友的,我们的心地是不是够善良,我们有哪些是君子行为,又有哪些是小人之举,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怎样……我们要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够荡涤
内心深处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作为一名,我以我们特有的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为骄傲,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我所担负的责任,我会尽可能的将自己所领悟到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研修网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地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
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些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那么兼济天下,穷那么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
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作为教师,假设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
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安康的心态。
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开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我学习《论语》的收获是很大的。
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
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其次,学习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是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意思是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
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开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民精神风貌的集中表达。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终究在哪里?
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答复: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
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孔子认为:
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
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
一个人遇事不要主观臆测,不要盲目武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
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牢记不忘,并依此行事,真正做到身正为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人过分地强调物质利益的追求,因为种种原因而使得人们的利益主体多元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而作为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肩上的担子千斤重,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必须给予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应该勤于读书求知,探究学问。
在《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反对子路使子羔去做费邑之宰,因为子羔尚未成学,年纪尚轻。
孔子认为,研习古代典籍是成就事功的必备条件,决不能忽略不顾。
否那么,一味埋头蛮干,难免会有差谬,也就是说,学习前代经典有益于修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孔子指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应当归功于学文时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些观点和思想,我们今天要认真总结和借鉴。
一是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品质,即坚持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二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读书成为习惯,终身不懈。
三是新课改的新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教师除了自己终身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勤于好学,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利于将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人,这里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是:
一是要有终生从教(至少是从教期间)无怨无恨无悔无倦,充满激情,始终如一,热爱教育的情感。
二是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分城乡、干群、贫富,男女等因素,对他们的态度要一样。
三是教法要灵活,要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做到详细情况详细分析,包括表扬、批评、要求等,否那么,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产生师生隔膜,仇恨的`心理。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批评学生要讲辩证法》,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
我认为较好地表达了因材施教思想。
孔子无论谈“修己”还是“治人”,最终归依还是人生道德。
孔子所重视的德行,所包括的范围甚广,而这些都可用“仁爱”来总括。
“仁爱”是孔子所树立的最高的人生道德理想。
在《论语》中有一百屡次提到“仁”,虽然详细语境的差异各不相同,但所指都是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是一切德行的总和,孔子提出“仁爱”,是对人的情感、情操、修养的重视。
“巧言令色,鲜矣仁”!
那些胁肩谄笑,趋炎附势,出于利欲诱惑而屈己的人的行为不是“仁”。
何谓“仁”?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
恭、宽、信、敏、惠:
恭那么不侮,宽那么得众,信那么人仁焉,敏那么有功,惠那么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恭敬就不会招致欺侮,宽容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人们的信任,机敏就会取得成就,而慈善就容易调遣别人。
这就是孔子认为的“仁”的五者能行天下的理由。
当然,孔子关于“仁”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就教师的为人准那么,只此几点,我认为就足够矣。
可见,孔子仁德思想的深远影响。
一是教师不可培养“巧言令色”者,而要培养有独立个性,执着追求,宽容他人,忠于祖国,有益社会的人。
二是教师个人的为人处事态度,对他人要“恭敬”,只有恭敬地对待他人,才能少生矛盾和误会,甚至纠纷,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才能保持充分的精力思考自己该思考的问题,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教师要诚信做人,“信那么人仁焉”。
教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一定要讲诚信,否那么,你就会失去影响力,号召力,有损自身的形象,尤其是在和家长、学生打交道时,事先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做到的不要承诺,已承诺的要准时按要求兑现,包括我们对学生的奖惩,对学生的要求等。
四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慈善,“惠那么足以使人”,慈善,在我看来,就是关心、关爱、关心学生,这种关心、关爱应该是全面的,不仅是学习方面,还有生活方面,情感思想方面,不仅是大事情,而应该表达在细微处。
有老师抱怨,学生不听话,不好管,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给予了他们多少爱,多少关心,不然,怎么不能“足以使人”呢?
五是对待家长和学生要宽容,教师观念要改变,不能居高临下地要求和训斥家长和学生。
首先要知道,没有了学生,教师的位置也就不存在了,存在的教师也就没有意义了,再者,我们要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作为家长的时候承受其他老师“教育”时的心情是不是很好。
第三,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考虑问题不可能每一件都很成熟,既使是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当我们发现学生缺点和错误时,要有宽容的态度,善意地指出并引导他们改正,日后他会终身不忘,感谢不尽,尤其是不能以当年老师“教育”我们的错误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学生,更不可以野蛮的“出于好心”的违法方法去教育学生。
这样只能是“不得众”,甚至是断送自己。
总之,孔子《论语》是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研究《论语》,体会《论语》的精华思想,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让中华古老的文化精粹,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易中天说,集结《论语》的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孔子,是群众的孔子,是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们作为教师,因为孔子而自豪。
教师的工作平凡,教师的职业崇高,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的使命荣耀,教师的报酬微薄,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孜孜不倦地追求,去做好我们每天该做的事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我们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读国学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
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
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工作打好根底。
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教育理念,可以学以致用。
二:
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太有限,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
要做好新时代的教师,能适应时代的需求,现代教师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
而学习,应该海纳百川,应该博而精。
新时代的知识技能固然要学。
而我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更应该是学习的宝库,知识的海洋。
《论语》中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国学经典里的知识也一样,就像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也只有国学经典才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品味。
《论语?
述而》中还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读书时我是个自信得有些自负的人,莫名其妙的盲目地自傲。
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粗略地看了《论语》,现在,在工作的环境中才知道那句话说得太对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同事中人才济济,读中师出来的她们根本功非常扎实,书法、绘画,音乐样样都懂。
而且教学多年的她们经历非常丰富,面对问题学生都能轻松应对。
原本认为自己能像他们一样应付自如,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下定决心虚心向有经历的同事请教,并利用假期练习书法,争取把自己的根本功练得更扎实。
收效还挺不错,在工作上我也慢慢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在对学生的观念上,《论语》里说:
“因材施教。
”真是经久不衰的真理。
刚参加工作时,由于没有经历,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我自认为做到了人人平等。
其实却是违背学生开展规律的。
由于没有重点,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学结果很不理想。
事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存在那些缺乏,也向其他同事征询建议。
最后得出结论: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比方我教毕业的几个孩子有什么问题经常跑来和我说。
例如,到中学学习压力大,厌学等等。
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要求她们必须死记硬背文化知识。
而是建议一个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孩子朝体育方面去开展,一个爱绘画并且很有天赋的孩子朝美术方面去开展,使她们找到自己的特长,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为人处世上,我也从国学经典中学到不少。
曾学到过孟子的这样一句话: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应该以此做为自身的行事标准。
人可以穷,但是要有骨气,要有奋斗的决心,现在这个时代,只要勤劳,就能创造财富。
做为一个农民的孩子,我从小就是吃苦长大的。
但是我却很感谢少年时的,它就是一笔财富。
它让我知道一切都来得不容易,更懂得珍惜。
它让我早早地体会到父母的艰
辛,从而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
它更让我从小就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财富。
让我成为一个正直,勤劳的人。
现代社会机遇很多,造就了很多骤富的人,但是,由于来得太容易,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塌实。
作为开展中国家,我国才过上好日子没几年,不能满足。
我想不只是那些富二代,处在这个太平盛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来要求自己。
随着的开展,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引起了众多外国学者的关注。
她们来中国旅游,来中国留学。
那些哈韩、哈日、学hip-pop的孩子们都睁开眼好好看看吧。
我们虽然不能像晚清时期的满洲贵族那样妄自尊大、闭关锁国。
但是当京剧、武术、中医等国粹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经典都拿出来品好了,再去学其他的好东西,甚至去教那些外国人。
我们有很多好的东西,很多值得学的东西,个人认为把我们的根本学好了,才不愧为一个。
国学,在我心目中就是一种可以被称为“和血液最相近”的存在,它固然高深,却也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我才刚刚踏上这条国学之路,便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想法,我不要做那种研究了一辈子中华文化,仍感觉离自己很远的文弱书生,我认为,国学不能算是血液,人善良的本性已被玷污,国学的作用就是将这些杂质从血液中别离出来,恢复最初的样子,如此,它便是一味医心的良药。
国学,包含的内容极其之广,其海纳百川的心量令人赞叹,老师告诉过我,做学问要“死去活来”,可以适当的死读书,但一定不能读死书或书读死。
学经典,最需要的是活灵活现,而不是死气沉沉。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自身有了很多的改变和感触,特别是对一些经典的理解上,也逐渐步入正轨。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那么,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其实,人们大都是有些阿Q精神的,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说错一句话或者办错一件事情,顿时新生羞愧之感,但转瞬之间,刚出现的羞愧就渐渐消失了,显示给自己找一两个理由,接着成千上百个理由就出现了,认为自己完全是正确的,话也没说错,事情也没办错,再过一段时间来看,自己简直可以称之为圣人了。
所以孔夫子对此发出感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历史上也有很多现货的例子,如晚清忠臣曾国藩。
自前段时间读完《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有,我便格外的对曾国藩感兴趣,两者乍听没有什么关系,让人摸不到头脑,其实只是通读明史后发现历朝历代的官吏、大臣等曾身居高位的人,他们最终几乎都没落得好下场,如严嵩、张居正、俆阶、魏忠贤……但为什么曾国藩从一个两榜不第的乡下小子,进入大清国培养官员的最高学府——翰林院,官拜翰林院检讨,后来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曾国藩缘何仕途之路这么稳固顺畅?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懂得时时反躬自省,虽身居高位,依然省克自新,不被眼前的繁华和舒适所迷惑,他的日记中曾屡次出现过“语不诚”、“心有骄气”、“言不诚”、“语多不诚”、“口过甚多”、“有狂妄语”、“言多谐虐”“背议人短”之语,自责之意甚矣,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在“言行不一”时,心中仍存有一份理智和清醒,特别是那一份羞惭。
众所周知,身在官场中的人难免有为人不诚,言不由衷之通病,巧言令色、阿谀奉承更是无处不在,更何况曾国藩出于权利的顶端,他此时还能存有自省、羞愧之心,真的是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模范。
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人;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由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其大意就是让人时刻反躬自问,检查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哪里做的不对,以便多加改善,提升自己的修为,由此得知,反躬自省不但是修身的必经之路,也是为人处世必学的一门功课。
可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但不懂得反躬自省,反而怨天尤人,双眼都被利益所蒙蔽,有一首名为《解人颐》的诗生动的描写了人类贪欲的心理: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两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假设要世人心要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永不知足是人类最大的弱点,夫子早在《论语》中讲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就是,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不是用道义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似漂浮的白云。
此句的中心思想便是视身外之物如浮云,清贫仍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国学界千百年来始终没有一个定论的“孔颜乐处”,他们到底乐什么?
而生活在今天富足社会的我们却丝毫体会不到物质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幸福,人的私欲在渐渐膨胀,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宋代朱熹主张:
“存天理,灭人欲”,都是有很深的道理的,人心中的贪、嗔、痴、慢都在阻碍善性的发扬,孰不知只有不为物累,才能高风亮节。
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知足常乐的故事:
明朝时,江西金溪有一个人叫胡九韶,他的家中比较贫困,每日努力教书、耕作,也仅能糊口。
但是他每天日落时总要到家门口焚香叩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日清福。
他的妻子笑着说:
“我们一日三餐都是菜粥,走怎么能称得上是清福呢?
”他那么说:
“我要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灾祸,而且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安居乐业,没有挨饿受冻,还要庆幸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
”
清心寡欲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修养,但不是看破红尘,无所作为。
颜回虽然清心寡欲,但一直潜心修学,钻研儒家学问,他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不被名利污染的心,而且一直在学习,在进步,在推行和实行“仁”的思想,他有理想,也有追求,活的充实而又自由。
我们也应当学习这种不求富贵、寡欲清心的心态,努力修身、力行圣贤之道,在今后的学习中向着理想奋斗,并在今后为国学事业奉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