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726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日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日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日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日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日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日记.docx

《教育日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日记.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日记.docx

教育日记

努力把学生参加课堂评价的热情发挥到极致

                  ——我的教学成长日记

          杭州市萧山区体育路小学    徐引红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生命体,重在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彻底摒弃被动的学习方式,能否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利用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如何,学生通过搜集反映自己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能否合理分析课堂教学的优劣得失。

它也像一面超时空的镜子,让学生清楚地发现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发展与进步,确认自我生命的价值;让他们鲜明地意识到自己其他同学间的差距,以便于学会独立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全面地认识自己,从而加强学习的责任感、自信心和自我胜任感。

如何架设评价和孩子之间的桥梁?

怎样让评价走进课堂,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

我思索着……

一、课堂上的困惑与思考

[教学日记一]

  昨天,放晚学布置回家作业时,我不假思索地在黑板上搬出一道有关第四课《燕子》的“预习套餐”:

1.认真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划出文中跟生字有关的词语,读读记记,并理解。

3.认真思考课后思考题③,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这样的作业简单而易行,我深信孩子们一定会按我的要求如数完成。

然而事实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今天,我无意间一检查,竟然发现许多学生的课本上根本没有一点预习的蛛丝马迹,请几个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疙疙瘩瘩的,勉强得如同挤牙膏一般的困难。

这可真让我有点恼火。

于是,我强忍住内心的怒火,大声地问大家:

是不是不记得预习的要求了?

台下一片沉默。

由于缺乏必要的预习,我只好临时改变自己原订的教学设计,而学生呢,因为受到各种复杂的情绪的影响,一堂课就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日记二]

  经过一番苦苦思索,我在下一次的课文预习中做了以下启发:

“同学们,下一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大家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最后想一想,通过自己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给自己的收获画上笑脸,一张笑脸代表着一个收获,真希望能在明天的课堂上分享到你的快乐。

第二天,我欣喜地发现同学们的书本上有了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一起交流批注成果时,课堂学习气氛空前浓郁,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广度得到极大的拓展。

为什么学生对预习的态度起了截然相反的变化?

是课文内容不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是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感受不到预习的作用?

是老师在评价上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

还是学生在以往的预习中因为没有确立切合他自己本人而言的学习目标,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方向?

两堂不同教学效果的课,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思考一:

  是什么激发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全部热情?

记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真想不到,简简单单的一句“想一想,通过自己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给自己的收获画上笑脸,一装笑脸代表着一个收获,真希望能在明天的课堂上分享到你的快乐”竟然能激发起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全部热情,由此可以看出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有多么地强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需要一定的驱动力。

”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很多,看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评价应该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思考二:

  是什么使课堂迸射出智慧碰撞的美丽火花?

传统的课堂教学侧重于教师的评价,而学生只是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这种只有教师评议,大部分学生当观众和听众的单向传递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交往。

我想第二堂课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上这种单一的师生授受关系,它给课堂学习注入了全新的元素和动力,这就是来自同龄人的启发和互动,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得到张扬,使课堂迸射出智慧碰撞的美丽火花。

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反馈老师引导的平行双线型的学习,而是来自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个体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这是一个强大的网络化的学习体系。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不是教师个人的备课所得,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集体智慧的整合。

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在对比和思考中,我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努力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开始成为我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之一。

它也仿佛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悄悄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二、教学中的操作和感想

1、用“三味真火”点燃内在热情。

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经过一番思量、斟酌,我想还是先用“三味真火”——语言味、情态味、行动味,把它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点燃孩子们心中的那把激情,擦亮孩子们的双眸,燃烧他们的智慧,畅流他们的言语,解冻他们的双手,和自我评价热情碰撞吧!

(1)语言味,润出生动和谐的情感场。

  

教学和谐情为桥,教学中本应是流动着学习情教学情的情感场。

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味”:

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润出师生间和谐的情感场。

在这情感场中,教师带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和期待,领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教学日记三]

从教10多年来,聆听过许多教育教学名家的课,最让我心动的是他们那魅力十足的语言味,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语言多一点赏识与鼓励,多一点诙谐与幽默,多一点商榷与探讨,多一点宽容与理解,我时常会满怀激情地对孩子们说:

“这句话你读得真好!

”“大家听出来了吗,这位同学有一个地方读得特别好,谁来说一说?

”“你说得很有见解,听听别人还有没有更好的理解,好吗?

”一句话语犹如一块甜甜的巧克力,刺激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迫不及待地去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肯定,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操;它循循善诱着孩子们学会思考,学会交流,知道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方法。

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甜美的味道……是啊,这就是语言味在教学中的魅力所在,它是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载体,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它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

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

(2)情态味,诱出丰富流动的新局面。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时,恰当地运用“情态味”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能力。

所谓的“情态味”即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亲切的手势……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他们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诱导出丰富流动的新局面.

[教学日记四]

昨天我在学生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今天,老师上课提问,我想举手又不敢。

这时,老师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好像在说:

“别怕,勇敢些,老师相信你!

”当我回答有些犹豫时,老师又投以鼓励的目光,暗示我说:

“别紧张,你说对了,继续说下去!

”原来,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呀!

解读着学生真诚的内心世界,不禁让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恩的一项实验结论:

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亲切的手势等。

我想,这就是“情态味”,它使学生在疑难面前束手无策时,给予指点,拨开迷雾;在思路出现偏差时,拨正方向,把他们引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

使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转向“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吃一堑”中“长一智”,如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3)行动味,激出积极向上的新境界。

  

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我还不失时机地动用“行动味”:

分层次的课堂提问,多样化的奖励制度……从不同侧面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意识地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辅路,跃上一个别开生面的新境界。

[教学日记五]

为了把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热情燃到及致,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我采用了参层次的课堂提问:

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问题,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

这样,回答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使得他们的能力发展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我的内心有一种窃喜.

此外,作为一名教师应给每一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设立了一定的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

一朵小红花,一个笑脸图章,写上一句话;或是在学生额头贴上一颗闪亮的及时贴,在柜子上粘上一颗颗五角星,几个红苹果——丰富的奖励形式,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进取心。

就连考试也不再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他们越来越喜欢考试了。

因为考出好的成绩,就会获取更多的奖励。

在这样的课堂上,你会看到孩子们小脸发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如此精彩的课堂,正是实施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魅力所在!

2、用流动体系演绎评价过程。

在整个研究探索中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也有它的生命流动体系,“听”、“想”、“评”、“记”浑为一体,妙不可言,是一首永不停歇的歌……

(1)听,荡起心中的涟漪层层。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因为不管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能听、会听是最根本的。

倾听与表达也是相辅相承,交替发展的。

学生在倾听中接收信息,在表达中传递信息,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将信息进行整理吸收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思维活动水平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螺旋式的上升。

[教学日记六]

在课堂上我总是努力营造一个倾听的氛围。

在交流开始前我经常提醒学生:

同学间要有礼貌,要认真倾听人家讲话,仔细听清发言的同学讲些什么,和自己的看法一样吗?

谁能对同学的观点给予判断、归纳或评价?

同学们,希望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能学会分析别人的话题,想想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边倾听边思考,看看自己是否还有什么补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点拨让,学生在倾听中荡起心中的涟漪层层,让学生在听中学会完善自己所表达的思想,让学生在听中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思,为有活水源头来。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要努力培养学生做到“三个善于”:

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来思考;善于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的思考。

把听讲、记忆、思考结合起来,逐步养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有活水汩汩而来。

[教学日记七]

教学《鸡》一文时,学生初步学习课文内容以后,有一学生向我质问:

“老师,战士们为什么不吃鸡和鸡蛋?

”我马上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把这疑问抛给了在座的每一个同学:

谁有自己的想法?

学生1:

可能是战士们不喜欢吃。

学生2:

我认为不是不喜欢,这正是战士们严守革命纪律最好表现。

学生3:

我有补充意见,可能是不敢吃,因为我听说部队有严明的纪律,一定是战士们怕受到严厉的纪律处分。

(座下一片哗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分别创设了“你有什么想法?

”“请大家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等一会再来评价自己的观点”“你能自己发现错误的观点,真了不起!

”这一点拨,正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机会。

在评价与交流中,学生知道了要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是会学习的表现,知道了自读感悟是理解课文的最佳方法,也知道了学习过程中要正确及时地反思、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这项教学设计不但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了能力,更关注到了学生的内在体验与内在感受,关注到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

(3)说,涓涓细流丁冬响。

  

众所周知,说话能综合培养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交汇点,是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

在课堂评价时,教师努力要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善说,使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并能把话说完整,如同涓涓细流丁冬响,其乐无穷。

[教学日记八]

孩子的内心世界犹如一泓碧水,清澈而明晰,使人心动。

人们常爱用”童言无忌”一词来形容他们的天真可爱。

如果在课堂上他们也能直言不讳地对老师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这就能使评价的内涵更上一个台面。

在执教的《给予树》一文时,看到学生正说到动情之处,我突然灵机一动,便煞有其事地对大家说:

先来看你们找到的这句话,(课件打出)“我只攒了100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攒了100美元,要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可能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你们认为我理解得准确吗?

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

我觉得您理解得不对,“只

攒了”说明她家不宽裕,攒这些钱很不容易。

删掉“只”这个字,表达得就不充分了。

这孩子对语言何其敏感,我内心一阵欣喜,高兴地说,:

仅仅一个字,你却能

够从中读懂它背后蕴藏着的潜台词,说明你很会读书。

我的激励性评价犹如给孩子注上了一贴兴奋剂,举手的人更多了,那个被点到名字的学生闪着亮亮的眼睛,迫不及待地说:

我发现您在理解时忽略了这个“却”字,它在这里表示转折,更加强调了100美元真的是太少了。

还有,妈妈说,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意思是说根本不可能买到。

而您说“可能买不到”,意思是说也有可能买到。

我的思绪久久地沉浸在孩子们热烈的课堂评价中,此时此刻,与其说这是一种教学中,更不如说这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精神享受,是这群可爱的学生给了我这样的馈送,“弟子不必不如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想,这就是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魅力所在,是它演奏着学生美丽的生命之歌。

(4)评,此时无声胜有声。

评是整个评价体系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教学日记九]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需要,把评定小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优”、“合”软化为:

太阳笑脸,当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就画笑脸一张;当学生对完成自己的任务感觉比较满意时,就在太阳笑脸四周画上光芒。

得到五张太阳笑脸换一枚笑脸章,得三张加阳光的太阳笑脸换一枚笑脸章。

一星期中得十个笑脸章,课堂学习便是优秀级。

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评定,关键是完善等级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特点,合理确定每个等级的标准。

要求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如果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反之,学生

很容易达到优秀,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水平进一步的提高。

我查阅资料,精心设计了一张学生自我学习评价表格: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表(略)

当制定好各个等级所要达到的标准后,在学生课堂学习时,就给学生明确要求,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认真学习,逐级递进,给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对于每个学生平时的每次测评,我都给予认真评价和记载,采用“可视化”评定。

即采用“文件夹式评价”,把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资料、作品都放入“个人文件夹”中,把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通过具体化的内容体现出来,使之“可视化”,这样既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又是对学生每一次努力的肯定,让其有信心向更高的境界努力。

3、用多元互动拓宽展示平台。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让学生走进文本,使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我,跃上一个崭新的空间,释放生命的精彩。

(1)开放时空,扩大评价的广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师生问答的环节里,学生基本是被动地接受。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除了每节课15分钟左右时间的时间在精彩的思考、讨论、评价……他们会把兴趣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评价的广度。

[教学日记十]

前几天在执教语文园地三《我们身边的垃圾》后,我利用教材专门设计一项课后的拓展性开放作业:

调查身边的垃圾并学会分类,弄清哪些可回收,哪些不能回收,并想象处理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或者呈现出来。

学生们有的将垃圾投入分类垃圾箱,有的设计能分类处理的垃圾车,还有的将垃圾变废为宝制成小工艺品,有的把垃圾用宇宙飞船送出地球……

因为学生的每一种想法都是不同的个性的体现,我积极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给自己和他人的学习以肯定的评价。

开放的练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水平及独特的体验做出不同形式和层次的展示。

教师则根据不同的标准,引导以个性化的评价,让学生在不同方面和层次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可学生发展的独特性。

这种评价的实施,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了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

(2)自主内容,延伸评价的内涵。

  

在小组内、在班里学生一旦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

参与评价使得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角,同时,他们也无限地延伸着评价的内涵.

[教学日记十一]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果的能力。

今天在教学《春天的雨点》时,有学生提出:

“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文章在赞美乌汉娜老师的关心热爱学生的好品质,而课文却以《春天的雨点》为题目,是否合适,能不能改成《好老师》?

”一问激起千层浪,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讨论、评价,让学生明白这一题目蕴涵着老师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影响教育着祖国的下一代,另人思索,回味无穷。

通过一段时间的诱导,学生的课堂评价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不仅仅局限于对课题的揣摩,更放眼对句子的研究,对文章中心的评析,你听,此刻的课堂上跳动着多少个不安分的音符,这边是“我的观点是……”那边是“你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俗话说得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你的几句不尽如意,未免太轻率了吧!

”一次次的据理力争、一个个的奇谈怪论张扬着孩子们的思维,流露着他们好奇、探究、创造的内心世界。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一样撞击出最美妙的音符。

(3)自主方法,丰富评价的形式  

学生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使他们了解了自己发展中的需求,认识自我,建立了语文学习的自信.更可喜的是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丰富完整的评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的七项:

比较评价、补充评价、建议性评价、争议性评价、赞赏性评价、多项评价、创造性评价法,娴熟地运用于课堂评价中,使课堂呈现生命的活力.

[教学日记十二]

是的,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课堂焕发出无比绝伦的魅力。

说得更确切些,评价是美丽化身,它多姿而多彩,透过时光的分解、过滤、沉淀,每一种色彩流动着一种美丽……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意识、合作的精神遍地开花结果……

今天在学习儿童诗《地球什么样》,当大家兴致勃勃地研究到地球这件“美丽的花衣裳”时,学生们对先学“什么颜色的地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有的说:

“还是按照每个人自己的想法,喜欢学什么就先学什么吧!

”有的说:

“我有个好办法,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学习,这样更有条理点。

”教室里学生们的意见各不统一,我思索了一下说:

“大家讲的都有道理,请你再思考一下,哪一种意见更合情合理,并进一步讲明自己的理由。

”这时,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补充说:

“老师,我发现,作者写的四种颜色具有季节的代表性,绿色代表春天,那是小草的颜色;蓝色代表夏天,小朋友最喜欢在蓝蓝的水里游泳了,黄色代表金色的秋天,而白色代表大雪纷飞的冬天,课文这样的编排多么的巧妙,我们还是别把它破坏了。

”一席话,讲得头头是道,掷地有声,让大家心悦诚服,一致公认按照课文内容来学习。

学生通过比较评价,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强了课堂的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达到了学而有所得的宗旨。

三、实践后的反思与追问

一年多来,为了让学生把参加课堂评价的热情发挥到极致,我努力实践着,我也不断思索着。

我的教学日记一天比一天丰富,我也欣喜地看到,通过评价的杠杆,我和孩子们的语文课堂似乎有了一种全新的气象:

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上课时不时会有未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然而在高兴的同时,似乎又有一些以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接踵而来。

追问一:

课堂秩序的“活”度如何把握?

专家指出:

“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

”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且伴着“给我”的声音;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学习小组,但都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

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乎有点“乱”,实际上是“活”。

可是,在学生主体性越来越被强调的今天,课堂氛围宽松了,教学组织形式开放了,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学生有时真的会感到无所适从:

面对极易兴奋的孩子、面对过火的学习热情,我到底要不要管,怎么管,又该管到什么程度?

追问二:

越来越多的“横炮”如何面对?

叶澜教授说:

“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一年多来,孩子们参与评价的热情越来越高,上课发言越来越积极,但课堂上的“意外”也与日俱增。

面对越来越爱“打横炮”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又该如何引?

自己该怎样以足够的智慧应对自如,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望洋兴叹,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

面对一个个新的接踵而来的思索,我继续实践着、探索着、我想只有研究,才能赋予教育以生命,只有研究,才能赋予教师以生命,才能使教师不仅延伸生命的长度,延长他的青春,更拓展出生命的宽度、厚度。

主要参考资料:

1.《小学学习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课堂教学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1999年

3.《学习理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4.《小学课堂评价与研究》、北京出版社

5.《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