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664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docx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讲座稿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柞水县下梁中学

邓会霞

⏹前记:

教师,关注自己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自己明天的健康生活买保险;关注学生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将来的和谐社会做建设。

⏹思路:

从教师的职业角色出发,认识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定义与标准,明确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达到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专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提纲:

●知识篇: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标准

四、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

●策略篇

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1、社会:

社会支持网络

2、学校:

以人为本人本关怀

3、教师个人:

自我心理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结束语:

各位同仁、朋友们,今天我们从教师的职业角色入手,认识了教师的压力,学习了教师心理健康及定义,明确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了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与方法。

希望今天的交流能为我们的心灵供养,为生命加油,为教育再添新活力!

祝愿大家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平安、健康、快乐、幸福。

谢谢!

1/16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教师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邓会霞,来自于下梁中学。

首先感谢教科局和职教中心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能与大家近距离接触,共同学习与交流,不断反思与成长。

然而,面对大家,我内心十分忐忑:

因为在座的各位,有的是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研究的资深教师与行家里手。

有的是专业化水平与技能非常高超的专职心理教师,而我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心理老师,还是本次参训学员之一,可临时接到任务——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这个专题。

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唯恐耽搁了大家宝贵的时间。

因此,在接下来学习交流中,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谅解与海涵,同时也真诚希望大家给予批评与指证。

环节一:

视频播放活跃气氛

课程开始之前为了缓解紧张沉闷的气氛,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请大家观看一段小视频——《开心一刻》

听到大家不约而同的发自内心的哈哈大笑!

真好!

因为有心理学研究表明:

每天开心笑2分钟,相当于跑完400米操场2圈,相当于自由散步40分钟。

此时此刻大家的烦恼与压力已经烟消云散!

那我们就可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今天的学习与交流环节。

环节二:

分享观点,转变观念

下面我在此与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1、曾有联合国专家断言:

“从现在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病菌、癌症,而是人类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发展的通行证。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授聂振伟说:

教师,关注自己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自己明天的健康生活买保险;关注学生今天的心理健康,就是为将来的和谐社会做建设。

3:

所罗门教授讲:

“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

相反,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那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

”这些观点足以说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那么,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提高教

2/16

师职业素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新常态下,科教系统给我们广大教师,尤其是心理教师们的最好的福利与待遇。

我们应该为之点赞!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古到今,人们都把教师的职业比喻成蜡烛、工程师、园丁,这些称谓是伟大的,崇高的、神圣的。

教师的地位可与“天地君亲”并列,即使是素质教育推行以来,人们也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教育功能的日益扩大,教师担负的角色日益多元,且复杂。

教师面对的不只是教学工作,还得承受来自家长的高期望、教育行政机构的高标准、家庭生活的快节奏、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等带来的一系列压力。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社会各界如何给教师定位的?

环节三:

社会各界定位教师

(:

大家说教师——)教师的主要角色及职能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1956)把教师的角色归纳为三大类:

1、教学和行政的角色:

包括充当教员,社会代表的榜样,课堂的管理员,办事员,青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等;

2、心理定向的角色:

包括教育心理学家、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卫生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等

3、自我表现的角色:

包括社会服务工作者,学习者与学者,父母形象,寻求权力者,寻求安全者;

根据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特点,教师的角色体现:

1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按照一定的世界观塑造学生的个性。

学生的个性是在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

而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社会成员。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个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学生如何发展,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教师的职能是:

培养学生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心,培养远大的理想,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2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

系统的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这是教师的最基本任务。

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技巧,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能力,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

3教师是学校集体的领导者:

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活动都是按集体方式进行的,教师的地位、年龄、知识、经验决定了教师在学习集体中要负有领导者的责任。

要求教师必须意识到,有效的教学和有效的领导、管理是分不开的。

因此,教师必须有良好的领导作风、品质和才能。

4教师是学生的示范者:

教师是教育人的人,教师的人格特点会在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儿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的表率。

夸美纽斯说:

“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作榜样教育学生”,加里宁说:

“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

3/16

 

的一举一动都处于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

5教师是心理卫生工作者:

现实生活中,教师很难保证学生不会出现心理问题,虽然课堂不是心理治疗的场所,但职业角色要求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技能,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并努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少能帮助学生学习更有效的生活方式,对学生能以同理的态度进行疏导和劝慰,减轻他们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精神焦虑,帮助学生满足心理上的需要;至少能够创造一个谅解和宽容的气氛,使学生有安全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尊心等心理问题中解脱出来).

社会角色的要求——

1专家学者的指导_专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

2新课改的教师观新课改的成败得失,新课程能否真正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新课程挑战教师的素质、品质和智慧,呼唤专家型的强力教师(教师的品格力量,教师的思想力量,教师的知识力量,教师的智慧力量,教师的能力力量;),运行有效的教学(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智慧,放飞学生囚禁的理想;).从神坛上走下来的教师要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飘逸着灵动的才气,飞扬着灿烂的精神,流动着睿智的情思,充盈着思辨的理性,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朋友,伙伴,指导者.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天使(快乐天使,在活动中走向学生;阳光天使,在生活中走向学生;爱的使者,在欣赏中走向学生).

3社会形象的期待:

•满脑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不计报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无私奉献——“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教师形象的异化•三个比喻•蜡烛•工程师•园丁

•先知:

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圣人:

老师是道德楷模

•法官:

对学生的争执做出裁判

•侦探:

必须对班级情况了解

•保姆:

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教师要负责

•骗子:

要做社会认可的的教师

•告密者:

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替罪羊:

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

环节四:

聚焦案例投射现状——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成因:

我们看完以上种种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我们一定会惊叹:

哎!

师真是神呀!

其实,这诸多的教师角色定位,只不过是专家学者、社会给我们戴上一顶顶光彩夺目的桂冠而已,其实,回到平凡的现实生

4/16

活中,教师也是普通的社会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人,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经常遇到挫折的时候。

因此,,教师的心理并未因其职业的神圣性、特殊性而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健康,相反,其心理健康问题反而日益增多,越来越复杂。

并且许多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亮起了红灯!

(一)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近几年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教师承受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致使教师队伍中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日益增多,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容乐观。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调查显示:

学生心理问题10%~20%;教师心理问题:

44%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

危害无穷——危害自己,危害学生,危害社会。

这里有一组来自美国与我国的数据调查对比:

美国斯坦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有77.6%的教师是心理健康者,有22.4%的教师心理不健康。

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的调查发现,大约有1520%的教师心理不健康,并直接危及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美国有关教师不良适应的统计资料表明,35000名纽约教师中,4%患有精神障碍,13%需要治疗;5150名抽查中,17.5%患过度神经质,10.5%患精神障碍,而根据美国教育协会的估计,大约30%的美国教师想改行,同时有40%的教师表示会提前退休。

我国,王玲、唐红波等用症状自评量表(90)分别对广州某中学教师和澳门地区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函授班的在职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

广州组的教师有明显心理症状的为0,有轻度症状的为13%,无明显症状得为86.4%;澳门组的教师有明显症状的为0,有轻度症状的24.8%,无症状的75.2%。

后来调查人把这两组教师的90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广、澳两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内地普通人要差一些。

中国青年报(2015年9月10日)刊载: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最近联合进行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共有8699名教师填写了调查问卷。

调查的结果显示:

超过8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90%左右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少数人还有过自杀的想法。

——从个案看,教师出现心理障碍的案例频频发生。

近期报刊上披露了许多有关教师自杀以及伤害学生自尊、体罚学生、虐待学生甚至残杀学生的极端行为,例如江苏盐城市区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身亡;一个小学生只不过是被怀疑偷了同学的笔,竟被班主任老师在脸上刺了一个“贼”字;山西省永济市某中学初三学生赵某,利用晚自习和同学一起去伙

5/16

房喝水,又看了一会儿电视才回到教室,此事被老师李某发现后,不由分说,扇耳光,拳打脚踢,受到重击的赵某马上无力地垂下了头,当晚年仅15岁的赵某便离开了人世;湖南省长沙市某校“优秀教师”张某因不满领导对他班主任工作的调动,竟然将校长的两个儿子和一位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惨无人道地杀死,最后自焚身亡。

“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是陕西省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前留下的遗书。

一位青年教师,业务基础好,教学成绩不错,但因为若干年前派送出国深造时落选,自认为是学校领导歧视压制的结果,转而迁怒到学生身上,常在课堂上无端辱骂学生,甚至驱赶学生,与家长、学生闹到严重对立的地步。

2004年3月19日,河北省曲周县候村镇某小学教师“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强迫她所教班级42名学生伸出手来,在每个学生的掌心用削铅笔刀划伤出血。

通过案例可知;导致这些行为的原因可能是错综复杂的,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这些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上述例子在教师群体中仅属个别,教师的心理问题更多地表现在因心理困扰而影响其工作效率、人际关系,降低生活质量。

如一位中学高级教师,曾经在教学生涯的高峰期作出过突出的贡献,获得过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多项荣誉,但因未能担任行政领导职务,总感到怀才不遇,“天下人负我”,内心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转而愤世嫉俗,不管大事小事,不分对象场合,对学校事务稍不顺心就暴跳如雷,显得敏感多疑,狭隘固执,强词夺理,难以相处,师生们只好敬而远之。

某小学教师由于教学非常出色,38岁的时候就被破格评为“特级教师”。

在别人看来,她生活得十分滋润,令人羡慕。

但她却经常感到焦虑不安,活得好累。

造成其身心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的根源在于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追求绝对的完美,凡事患得患失。

如上公开课时,偶尔有一点失误就自责不已,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1、过重的内外压力

工作压力:

学生成绩、教学或管理任务重、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

•生存的压力(教师自我发展的压力、教师的应激性事件)•时间压力:

工作时间长、无力照顾家庭

•生活压力:

教师的社会地位低、收入低、

•社会压力:

社会期望值高、(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也不完善。

6/16

•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是日常生活中由于遇到问题、变故、挑战等等引起心理不适或任务感的一种状态。

•压力公式:

(期望-现实)×弹性系数=压力(注:

期望包括:

社会预期和个人预期;现实,指对现状的认知;弹性系数指个性。

过重压力对我们的影响:

心理反应:

焦虑躁狂抑郁

生理反应:

1).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压升高等2).行为举止反应:

失眠、暴力行为、身体不协调等。

3).认知方面的反应: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

压力曲线:

压力适中——边线最佳(心理压力自测问卷)2、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面对相同的压力,不同的个体往往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个体采取积极或消极的应对方式、能否有效地化解压力与他们自身的心理因素有关。

可见,压力过重固然是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诱因,而教师个体已有的心理品质,如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归因风格等,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1)人格特征

关于教师人格特点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国内外已有诸多研究和论述。

有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自我封闭、过于追求完美等不良人格特征,往往加剧了的教师的“易染性”,使教师在承受同样的压力时更易引发心理健康“危机”。

2)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

这种判断不仅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对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往往感到信心不足、紧张焦虑,面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感到惶恐不安。

3).归因模式

所谓归因,是指个体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推断。

人们对于重大的、意外的或失败的事件,都有一种天然的归因倾向,并形成一定的归因模式。

不同的归因模式使教师在面对成功和挫折时会有极其不同的反应,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具有积极的归因模式的教师,成功时既看到自身的优势,也看到外在的客观条件所起的作用,并及时地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抱有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遭遇失败时也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主客观因素,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既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心,又不丧失前进的动力。

而形成消极归因模式的人往往容易把成功单方面地归因于自身的主观因素,而否认其他客观因素所起的作用,自我感觉太好,飘飘然忘

7/16

乎所以,目空一切,狂妄自大;遭受失败时又片面地归因于外在的客观因素,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

4).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应激性事件与情绪产生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的较固定的认知方式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非理性思维、弊导式思维等消极的认知方式往往是一定压力下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催化剂。

如有非理性认知倾向的教师看待事物容易绝对化,以绝对完美的标准衡量自己,容不得自己有任何的差错,导致他们事前患得患失,焦虑不安;事后容易把遇到的挫折片面地扩大,产生挫败感、失落感。

又如任何事情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利导式思维能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易使人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等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弊导式思维则习惯于从消极角度看问题,就会产生诸多的不良情绪,造成苦闷。

我们从教师的职业定位入手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篇幅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成因,下面进入专题学习。

——21H(————)即:

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标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环节五:

解读定义明确标准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标准

•一个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1989)——“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3方面的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把心理健康定义为: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为最佳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英国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

•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

自我控制能力;正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状态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健康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心理状态。

在理解概念时,需要说明两点:

首先,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或阶段,由

8/16

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

同样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有的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的不好,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或加入不良团伙,面临心理危机。

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期发展过程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其次,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是截然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和不健康地侧面,只是看哪种情况占主流而已。

《心理咨询师教程》中对心理健康的等级是这样划分的。

即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

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

简捷的评价方法。

即:

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2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

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v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热爱教师职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和情感,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

因此对待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因素。

v2、积极乐观情绪状态教师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具体体现在:

①以愉快、乐观为主导心境,在生活、工作中能保持饱满、

9/16

高涨的热情,对学生能表现出关切、尊重、高度负责的态度。

②情绪较稳定,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

不喜怒无常,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因个人的情绪波动而随意迁怒于学生。

③具有高尚的情操,包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高尚道德的崇尚、富有正义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同情心等等。

v3、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乐于与人共事相处,才能立身处世。

它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彼此的权利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尊互惠的基础上;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而不是仇恨、嫉妒。

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能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冷落、不满、惩戒行为较少。

v4.良好的自我意识:

良好的自我意识指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

正确地认识自我,就是客观地认识自己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悦纳自我就是要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得失成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既不以虚幻的自我来补偿内心的空虚,也不消极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能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能主动地调控自我,积极地适应环境。

作为一个教师,具体表现为:

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具有较高的教育效能感;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适当的教学行为。

v5.坚强的意志品质:

由于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尤其是新世纪的教师,面临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其工作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应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而且还要有敢于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品质,能够用坚韧不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