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7437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docx

最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

A.OPEN<数据库名>B.OPENDATABASE<数据库名>

C.SELECT产品名称,AVG(单价)FROM产品ORDERBY产品名称

【答案】-1

settalkoff

【答案】D

14.建立表结构的SQL命令是________。

endif

return

【答案】C

C.INTOTABLED.TOFILE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常常通过财务欺诈的手段来获取不当利益。

伪造会计数据,隐瞒会计信息等欺诈现象被频繁曝光。

这些恶性的欺诈手段直接干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经济秩序,使本该在社会上真实披露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损害了国家和公民的利益。

本选题主要从企业财务欺诈的概念切入,研究近年发生的一些财务欺诈案例,分析企业财务欺诈的动机,进而来探讨治理企业财务欺诈的具体方法。

论文第一章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企业财务欺诈的概念、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以及其造成的恶性影响;第二章通过万福生科企业的案例来分析一些企业常用的欺诈造假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企业财务欺诈的动机;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第三章分析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和法律的条件下,治理财务欺诈问题时所存在的难点;最后,第四章基于前文所述各方面问题,阐明治理财务欺诈问题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从各个方面来进行整治,才能有效地遏制和治理财务欺诈问题。

关键词:

财务欺诈;法律健全;防范和治理

Abstract

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economy,somecompaniesinviolationofrelevantlawsandregulations,oftentogainanunfairadvantagebymeansoffinancialfraud.Falsificationofaccountingdata,accountinginformation,andtoconcealfraudarefrequentlyexposed.ThesemalignantfraudulentlydirectlyinterferewiththeeconomicorderinChina'scapitalmarket,sothattheaccountinginformationonthecommunity'sdisclosureaseriousdistortion,damagedtheinterestsofthestateandcitizens.

Themaintopicsoftheconceptofcorporatefinancialfraudinterceptandstudysomeofthefinancialfraudcasesoccurredinrecentyears,theanalysisofenterprisefinancialfraudmotive,andthentodiscussthespecificmethodofcorporategovernanceoffinancialfraud.

Thefirstchaptersystematicallydescribestheconceptofthecurrentcorporatefinancialfraud,financialfraud,andthemanifestationsofmalignantitsimpact;thesecondchapterHailHealthBranchbusinesscasetoanalyzesomecommonenterprisefraudfraudulentmeans,andbasedonthisanalysisofmotivescorporatefinancialfraud;thethirdandfourthchaptersisthefulltextofthekeypart.Thethirdchapteranalyzesthecurrenteconomicconditionsandthelegalsystemofourcountry,whenthegovernanceoffinancialfraudthatexistsdifficulty;finally,thefourthchapterbasedonpreviouslydescribedinallitsaspects,clarifygovernanceoffinancialfraudpreventionandresponsemeasures.Fromallaspectstoimprovethesituation,inordertoeffectivelycontainandcontrolfinancialfraud.

 

Keywords:

Financialfraud;strengthenlaws;preventionandtreatment

浅议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

一、相关概述

(一)企业财务欺诈的概念

财务欺诈是指一个经济主体,为了更多的不法盈利,采取非常规的违法违规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行为举动,向社会以及政府财政部门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

我国有关权威机构在国外企业和学者对财务欺诈报告的基础,将财务欺诈的概念定义为“财务欺诈是在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上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径。

在当今社会,一些企业及个人的财务欺诈行为愈演愈烈,是一种及其不良的恶性社会现象,是经济社会中的一大害,破坏了我国经济秩序,误导投资者的投资趋势,隐性之下又会为其他种类的经济犯罪埋下祸根。

相对中国经济社会而言,研究及治理我国财务欺诈的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晚形成这一短板下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企业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财务欺诈是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

因为企业管理系统上的纰漏和企业内控方面的力度不足,所以企业财务欺诈的现象才会屡禁不止。

作为一个企业,其财务欺诈的主要手段都是通过一些会计事项和财务报表所进行的。

所以企业的财务欺诈主要就具体表现为虚构会计事项以及粉饰财务报表。

1、虚构会计事项

虚构会计事项,是国内经济活动中最为惯用的一种欺诈手段。

它一般通过提前将收入确认以及伪造相关凭证、单据、故意用错账来掩盖一些会计科目等手段,对业务进行造假,形成虚假收入进而转为虚假利润。

比如企业故意将一些尚未完成的经济业务的收入提前计入账面,这就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形成了并未真正实现的收入。

又比如伪造相关凭证,所谓的伪造会计凭证就是指用涂改的方式,对原始凭证中的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等内容进行造假处理。

2、粉饰财务报表

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点:

(1)利用会计政策影响财务报告

会计政策是企业乃至全社会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基础和参考原则,不同的企业如果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那么反映在财务报告上的经营情况当然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企业采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采购账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对两企业的账面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就让企业高层抓住漏洞,虚构财务报表以获取不法利益

(2)利用时间差异

利用时间差异,是指通过更改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通过时间差来虚构会计事项,其主要形式有:

将当期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推迟放入到下一会计期间进行结转;虚报存货,降低期间内费用进而虚增当期利润。

(3)故意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

故意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主要有两种做法:

第一,是利用表内项目进行掩盖,以“其他应收款”作为垃圾桶或者储金罐。

第二,在表外对外披露中掩饰,通常有以下做法:

对企业活动中的委托、资金占用、担保抵押等事项有意隐瞒。

(三)企业财务欺诈的不良影响

1、使国家宏观调控出现失误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所依赖的数据和相关者进行决策时的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尤为重要。

而各种财务欺诈现象的出现导致企业传递给国家的会计信息丧失了其原本意义。

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尤其是国家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无法得到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导致凭此制定的经济计划、调控政策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甚至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

2、严重干扰经济市场正常秩序

企业通过财务欺诈,以失真的数据来扰乱经济市场,而这些损益不实的数据,而损益的真实否最终会影响到到相关决策者、上市公司现实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切身利益。

因此,财务欺诈这种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恶性的影响,破坏了经济市场的稳定秩序。

3、出现业内不良风气

财务欺诈必然会在会计行业内掀起不正之风。

对于财务人员,他们的财务欺诈行为或许只是听取上级的命令,只是无奈下的做法。

但深入思考一下,既然他们已然违背了职业道德,在性质上就已经可以定性为道德沦丧。

而一旦有了第一次,之后他们再面对上级的如此要求时,他们的立场也就不言而喻了。

安然事件在当时让公众开始质疑注册会计师,而这对我国公民对注册会计师产生质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我国也存在类似现象,随之而来的便是公众乃至社会各界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素质的怀疑,如若不及时发现并治理财务欺诈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危机在所难免。

二、企业财务欺诈的案例及动机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市场也深受财务欺诈问题的影响,财务欺诈问题屡禁不止,对我国的经济秩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下面我们以万福生科案为例,分析财务欺诈类似案件的手法、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企业财务欺诈的案例-万福生科案

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经营业务包括粮油加工以及健康食品的制作和供应,于2011年9月27日上市,曾红极一时,获得当时很多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并享有“小米粒享有大价值”、“绿色先锋”等殊荣。

1、万福生科造假现形

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在一次例行现场检查中发现万福生科公司内部有着供不同方面检查的不同账本,证监部门抓住这条线索顺藤摸瓜,查出了万福生科的造假实情。

不过即使如此,万福生科董事长在某论坛狡辩到:

“我曾经主动放弃我稳定的工作,去寻求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

鉴于这种经历,我也可以自豪地放心地向大家保证,我们公司的业绩是完全真实的。

2、承认造假事实

2013年3月2日,万福生科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终于承认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报表造假,虚增了收入约7.3亿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亿元,虚增净利润1.5亿元左右,其中2011年虚增营业收入3亿元,虚增营业利润6542万元,虚增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913万元,并可以掩盖已经停产半年的事实。

3、手段分析

(1)虚增收入

在万福生科2012年的财务报表中,营业总收入为269915214.23元(见表1),而在经过调查后,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在如山的铁证面前无处遁形,此时无计可施的万福生科在2012年11月更正其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实际为82165396.7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际为-13678413.41元(见表2),从下方两个表中对比可看出,万福生科通过造假,虚增的金额不止一星半点。

表1万福生科2012年半年度报告主要会计数据

主要会计数据

报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总收入(元)

269915214.23

232204988.83

16.23%

营业利润(元)

25538566.40

30176400.19

-15.34%

利润总额(元)

28740121.12

34213860.23

-16.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26553292.03

31178888.03

-14.84%

现金流量净额(元)

-28579371.07

39553630.88

-172.27%

资料来源:

巨潮资讯网

表2万福生科2012年中报更正公告主要会计数据

主要会计数据

报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总收入(元)

82165396.71

232224988.84

-64.61%

营业利润(元)

-14364253.90

30277401.19

-147.60%

利润总额(元)

-11173710.02

34212870.23

-132.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13678413.41

31178798.03

-143.87%

现金流量净额(元)

-28588370.07

39552630.10

-172.28%

资料来源:

巨潮资讯网

(2)虚构客户

记者在湖南、广东等地对万福生科的主要客户进行调查,调查后记者发现,万福生科从2008年至2012年上半年,在其公布的十家客户中,有六家涉及到万福生科虚构客户的手段之中。

记者通过对东莞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调查后也发现,自2007年以后就没有跟万福生科有过业务往来了,记者发表言论,“九成利润为虚构,大客户几乎子虚乌有”。

(3)虚构合同

在上述提到的湖南傻牛食品厂和东莞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经调查,却出现在万福生科2011年财报销售合同中,记者及相关专业人员解释,一般造假者不仅需要以上环节,而且还要为这些手段虚开发票、编制银行单据、假出入库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而万福生科却乐此不疲。

(4)虚增资产

万福生科还虚构了在建工程从而虚增资产。

以淀粉糖扩改工程为例,该项工程在2012年年末余额较之2011年增加了13倍之多,而工程进度却从85%跌到25%(见表3);在万福生科更正报表中,承认了这一事实。

从中可见,仅从淀粉糖扩改这一项工程的造假金额就高达2134万元。

(见表4)

表格3万福生科部分在建项目工程进度

在建工程项目(部分)

2011年报

2012半年报

工程进度

期末余额(万元)

工程进度

期末余额(万元)

淀粉糖扩改工程

85%

209

25%

2810

资料来源:

新浪博客,《万福生科:

如何从半年报中发现造假迹象》

表格4万福生科半年报在建工程项目更正情况

在建工程项目(部分)

更正前(万元)

更正后(万元)

虚增金额(万元)

淀粉糖扩改工程

2810

676

2134

资料来源:

新浪博客,《万福生科:

如何从半年报中发现造假迹象》

4、处理情况

证监会对万福生科罚款30万元,给予董事长龚永福、CFO覃学军警告并各处以30万元罚款,终身市场禁入。

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更是被惨被“扫地出门”——没收138万元,处2倍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许可。

,2013年8月21日晚间万福生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龚永福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违规披露重要信息和伪造金融票证犯罪,于当日被刑事拘留。

5、万福生科案引发的反思

(1)开创了投资者损失先行补偿的先例

作为万福生科上市保荐机构的平安证券,为此案中损失利益的受害者拿出了3亿元来设立补偿基金。

这一行为开创了相关责任人赔偿的先例。

这一创举在之后也被广泛沿用,对此类案件的解决以及对业内类似舞弊行为的遏制和规范也起了推进作用。

(2)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无序

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在2013年4月25日对万福生科评价报告中披露:

“万福生科未能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但万福生科的落败绝不仅仅是内部管理不严所致,上海国家科技学院教授郭永清对此表示:

“公司背后估计有一群人在造假,有可能公司从前期上市改制、券商辅导、过会、发行上市,都是谎言”。

财务造假不同于财务过失,它必然是以另一个错误来掩盖前一个错误的循环往复,倘若万福生科是简单的财务数字错填,那么长达数月的停产却极力隐瞒的行为岂不是正好印证了前述郭教授的意见?

可见,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不仅是技术问题、能力问题,更是道德与体制问题,对账务的失当处理尤其体现出企业高层在内部管控方面的无序,龚永福说“我们不想给投资者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吗,虽然也不想这么做(财务造假)”,那么直接地评价,这又是一出为谋求经济利益而引发的违法事件。

(3)暴露出我国现行会计体制与监管方面的问题

万福生科造假案并非资本市场唯一的会计舞弊事件,从老三案到新三案,以及银广夏、郑州佰文、蓝田股份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企或私企,内资或跨国,无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或公司,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财务欺诈或舞弊的行为。

这恰恰暴露了我国会计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这两点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财务欺诈的动机

1、追求利润最大化

追求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是无止境的,经济利益的巨大驱动力导致企业财务舞弊的发生和蔓延。

他们往往通过向社会上的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银行的供应商和政府中与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虚假的信息进行财务会计的舞弊。

还有就是企业公司通过虚假的和虚拟的良好的会计利润来操纵股票价格的上涨,并从中得到股票溢价的收入。

为避免被满足的配股需要和对银行贷款的需求的管理目标,也会存在一个公司的财务舞弊和欺诈,粉饰财务报告单,财务报告单位会对他们自己的绩效采取权宜之计,也会使会计人员为当地利益做假账,虚假陈述财务报表。

在买方市场的困境下,注册的会计师和公共会计公司为了公司的利益和生存下去,共同和公司企业进行舞弊的合作,做出虚假的财务报告信息,甚至与企业共同合作进行舞弊。

2、经济收益大于欺诈成本

企业金融财务舞弊的做法公式是:

舞弊实施=舞弊收益-舞弊成本为正数。

我国的公司的主要的财务舞弊是为了虚拟的增加企业的利润,这种虚拟增加利润的情况公告于市是为了使自己公司的股票上涨,因此,财务舞弊的另一个增加回报的方式就是导致流通市值的增加。

虽然财务舞弊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费用支出,但是财务舞弊的结果仍然是成本大于收益,这就导致财务舞弊者还是会顶风作案。

3、利益的驱动

伴随着我国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社会上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潜移默化地收到了影响。

在会计行业同样也有经济发展与职业道德二者之间的矛盾。

人们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徘徊,越来越多的人也最终没能抵挡物质利益的诱惑,舍弃了职业道德。

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在创造和追求经济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等恶性意识侵蚀了大脑。

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也被抛弃,致使一些败坏道德风尚的恶性时间频繁发生。

具体到会计领域,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

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就是“利益驱动”这种不良价值观念所驱使的一种欺诈表象。

例如,在面临上级的要求甚至下岗失业和违背原则和道德作假账的两难选择中,多数会计人员选择前者,这就体现了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而将道德、原则抛在脑后,也反映出了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

4、政治利益和推卸责任

我国的国企内,有很多高层人员都具有或高或低的行政级别,而级别的高低与升迁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和该企业的业绩挂钩。

另外,换一个方向来讲,该企业的业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政府的政绩。

所以,有些国企的高管会为了升迁或政绩来进行财务欺诈。

推卸责任是指在企业内部的高管人员中,每逢高管人员离任,就会在账务上暴露很多问题。

而下一任的高管人员,为了撇开关系,推卸责任,就会对往年的账务进行修改、清理。

所以说为了更多的政治利益和推卸责任,企业出现财务欺诈也是常有现象。

三、企业财务欺诈治理的难点

前面提到,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经济市场,防范财务欺诈,但是财务欺诈现象仍然频频发生屡禁不止。

在此问题上,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来阐明对于财务欺诈问题治理方面的难点。

(一)企业财务欺诈治理的难点

1、企业审查审计系统归属于企业自身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部门审查审计系统,目前大多数企业也确实设立内部的审计审查制度,同时也设置了对应的职责制度,但是实际情况是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职能,简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求有良好的独立部门,应该雇用行业专职的审计工作人员,董事会给内部审计人员全程审计监督,对企业部门独立行使审计监督,并定期监督,形成定期的监督机制,并使这一部门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一边有效地预防和组织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所以审查审计系统归属于企业自身是企业财务欺诈难以治理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

2、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当前,由于我国有关经济的法律建设并不健全,仍然存在着漏洞。

现如今,我国实际上已经存在针对企业财务舞弊和欺诈所指定的法律,比如《经济法》、《会计法》、《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财务欺诈舞弊的判定仍然具有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进行认定和处罚。

并且在我国经济监管中有时还必须依赖各种行政手段倘若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尽其所能,充分发挥工作职能,甚至对各种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就会给财务欺诈等行为的产生提供一个法律环境的条件,没有良好的经济秩序。

对于企业层面的法律来讲,应该建立联合审计制度,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财务舞弊的审查方面具备较强的优势,但是国家进行审计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会将重点只放在某一个地区,国家也需要统筹兼顾,综合合理地进行审查。

另外,由于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是一些民间审计组织的法定业务,所以我国审计机关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独特的主导地位,真实有效地组织并进行审计。

既要发挥在财务欺诈审计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审计的积极性。

由此看来,审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缺失和不完善,也是企业财务欺诈治理中的一个重大难点。

3、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伸缩性

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的人员,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执行标准,因为会计准则的实施会使会计信息失真,这给舞弊者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这些会计人员自己使用的会计准则会使企业会计舞弊者提供更好的和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提供者会选择使用对自己有利的范围内实施会计准则来提高自己的绩效和其他对会计有利的方面。

同时会计标准制定和更新的速度远远慢于会计舞弊技能的发展速度,这就导致客观上为舞弊者提供了舞弊的机会。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高度集中的股权中,使一部分的大股东控制公司的重大决策,使得大股东在客观上为财务舞弊者提供了舞弊的可能和渠道。

再者企业的董事会的内部人员的控制问题也相当地严重和突出,董事会的成员内部互相谦让,导致董事会不仅没有发挥监督制约机制,反而对管理者操作股票上市及共同控制提供了条件。

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监事会的成员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而监事会由经营者决定,导致监事会难以承担对财务的监督责任。

4、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股权更加分散而且股权的转让流动较快,大量的小额股东实际上并不关心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反倒是倾向于投机套利。

与此同时,很多公司内部监管角色重合,并没有“三分开”和“五独立”,这就使财务欺诈者抓住了机会,形成了“弱股东,强管理层”的状况。

上世纪20年代,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就已经开始从以股东为中心的模式向以董事会为中心转变。

而这种模式近些年来又进一步演化为以CEO为主导的企业管理模式。

并且通常情况下董事会主席都是由首席执行官CEO兼任,这就让经营者的权利得以强化,经营者权力过大,就让自身摆脱了应有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财务欺诈案件的发生。

四、企业财务欺诈的治理对策及防范措施

基于上述案例以及财务欺诈案件的治理难点,我国相关部门必须从政府、社会、媒体以及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