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582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docx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电子工程系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建设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办学水平。

本着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目的,进一步推动我系的专业建设,针对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区域、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特制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电子工程系的骨干专业,也是我院的优势专业。

本专业的前身是无线电技术专业,也是学校建校之初就确定的两大主体专业之一。

二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电子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IT行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大幅度的调整,学校通过对原有的电子技术专业进行调整改造,使其成为适应电子与信息事业迅猛发展的一门新兴专业。

2003年我院升格建院后,正式举办高职高专层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本专业是我院较有发展潜力的一个工科专业,并于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自2003年开始招生,招收学生近700余人。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加强内涵建设,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和品牌求发展,努力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做好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三项工作;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的原则,立足全区,面向全国,展望世界,建立具有我院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二)建设目标

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面向市场,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实践教学,以产学研为途径,通过1~3年的努力,使本专业在校生规模达600人;专任教师达36,力争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专业。

专业建设与发展实行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的专业带头人负责制。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自身提高与聘用高技能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方法,建设一支稳定的、政治思想素质优良,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过硬,掌握现代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教学质量优良,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改造和完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境,尽量开放实验室和机房,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扩大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力争实际教学条件在国内同等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在区内同等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按照现代企业的人才理念、基本要求和培养模式,研究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按专业知识群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尽量选择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编教材。

提倡教师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专业兴趣,鼓励教师应用和开发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专业建设目标,制定了该专业的师资、教材、实验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规划。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个合格的品牌专业,必须具备一支德艺双馨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在理论水平上,在实际动手操作上,都有过硬的实力。

同时应该深刻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

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是满足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双师型人才。

从建校到现在,本专业经过二十五年来的不断淀积,特别是升入高职以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已具备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面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的要求,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1、人员不足。

一方面,现有的教师中专职教师的比例偏低;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

2、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是学历结构上,硕士学位教师数量适中,博士学位教师为零。

3、学术骨干数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全体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为此,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1、加大引进力度,学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2、吸引社会上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3、为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举办教师课件大赛,通过大赛,提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并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以提高教学效率。

4、进一步完善骨干教师制度,培养和选择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5、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研究开发能力和学历层次。

学院提供70%的学费,及笔记本电脑一台。

6、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各种学术活动,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开设短期培训和专题讲座,拓宽教师视野。

7、通过新老结对帮带,组织教改、教研及科研课题小组,促进青年教师提高。

8、通过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轮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促进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

9、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活动,通过科研课题的方式,由学术带头人负责,带动其他教师,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激发教师开展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学院的学术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力争3年以后形成一支在数量上能够满足专业办学规模的要求、在素质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结构上高级职称比例达60%左右,硕士学位达50%左右,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梯队。

(二)教学条件建设规划

1、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以培养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满足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需求为前提,以建设资金为保障,建设、改造一批现代科技含量高、工程技术氛围强、实践环境好、职业教育特色明显、教学科研服务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本专业以“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高起点、适度超前和带有示范性”为建设原则,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计划投资万元建立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电子信息实训基地,包括EDA实训室、电子产品生产工艺实训室等,特别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计划于两年内建立一个创新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进行电子创新设计实训、电子创新设计大赛训练以及无线电协会开展活动。

2、积极开展校企协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争取与区内外知名电子、通信企业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使之成为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本专业需要,先后与内蒙古TCL王牌彩电厂、内蒙古方维高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这些企业负责安排本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不定期地让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参与一些岗位工作,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受到行业实际环境的熏陶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

同时邀请这些公司的老总也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本专业改革工作和实践课程教学活动。

通过这些渠道,使我们及时了解行业中的新趋势、新方法、新技术,使专业改革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

3、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证

为了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提高学生相关职业技能水平,我院印发了《高职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每个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资格证书予以明确,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要获取—个工种的中级证书,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行业的上岗证、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等。

我系被指定为“无线电调试工技能鉴定所”,我们计划以此为基础,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面向学生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计划将“职业技能训练”作为一门实训课程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

4、实验开出率达100%

实验室、实训室的建设以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为基本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断的补充、完善、更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开出率达到了100%。

(三)教学改革与建设规划

1、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1)教材建设规划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有关教材规划的精神,我们已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联系,全面系统地规划好本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

采取选用和自编相结合,尽量选用现有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对目前没有以及不能满足和不能适用专业教学相关教材,组织力量进行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加强与生产实际的联系,编出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教材出版,解决教材的有无和不适用问题。

力争2009年底,建设完成专业教材体系,做到内容先进、特色鲜明、结构合理、专业配套、保证质量,适应专业教学需要。

(2)工作思路

先解决教材的有无问题,再实现教材的优化配套。

积极组织编写本专业系列教材,制作多媒体教材及电子教案,使教材体系具有内容新、质量高、适用性强、系统化、多样化特色。

(3)教材建设措施

①所有实训课必须自编教材。

②鼓励教师上课时写讲义,对于优秀的讲义,学院将给予奖励,作为自编教材,并联系出版社出版。

③建立教材立项编写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立项的教材在经费上给予保证。

④出台教研科研奖励政策,对于参编公开出版教材给予一定的奖励。

(4)教材选用措施

合理科学选用教材,制定了教材选用制度:

由任课教师筛选,教研室主任审定,系主任审核,教务处审批,做到层层把关。

教材选用强调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优先选用国家优秀的高职高专统编教材。

2、课程建设

为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适应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专业一直坚持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专业技能模块细分工作,使专业技能培养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设置课程体系时,着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够用适用,针对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实践、强调能力培养。

在注重教材建设的同时,着重开发与当前企业急需的相关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要求75%以上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

在五年之内,建设多门院级精品课程和2门以上的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3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加强课程建设,及时促进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的全面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树立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的观念,确保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合格课程达100%,优质课程达80%,精品课程达30%。

3、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落脚点。

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系统技术教学为主线,以电子CAD、EDA、DSP等工程训练课程为牵引,以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教学内容。

实行现场教学(实验室上课)、任务教学(布置任务学生自己完成),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内外教学结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改革的原则为:

把加强基本理论和工程训练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稳定与更新关系,保持内容的先进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根据行业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依据专业所需知识体系和教育教学规律及时修订教学计划;运用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完善和规范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重组课程结构,理论课程打破本科压缩型的传统课程设置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全面重组课程内容。

另外我们根据专家的建议,又派出一部分专业教师开展了专业调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专业教学计划,配合我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计划增加《电子组装工艺与设备》等课程;实训方面进一进加强,计划开设《电子组装工艺实训》,集中安排该专业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实习。

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改革教学模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教学观,树立学生主体、能力本位、综合素质教育思想。

在具体教学中与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相吻合。

重视理论课堂搬进实验,实训室现场,实现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强调课堂讲授演示与实验室实操相结合,培训与考证相结合,校内实习与校外实训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

教学改革都围绕着能力培养而进行,将相关课程重新整合,形成合理的梯形课程结构,通过增删、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达到“学得好、用得上、有后劲”的效果。

大力推广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积极实行启发式、案例式教学,强调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

在案例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分析案例、研究案例,通过分析、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改革考核方式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强调多层面、多难度、多方式和多层标准,学生质量评价以能力水平为主要指标,重视综合素质与知识运用的考核。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1)笔试、操作考试相结合:

改革原来只进行笔试考试的方法,实现笔试、操作考试相结合,不仅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实践动手能力。

(2)项目考试法:

有些课程利用理论考试不一定能准确地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我们积极探索新的考核方式,项目考试法就是基本之一。

(3)操作考试代替理论考试: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实行操作考试,以代替理论考试。

(4)选用合适的职业资格及高新技术考试标准题库进行考核。

(5)建立标准试题库,实行题库考核。

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鼓励教师开发和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成立分专业建设委员会,制定专业建设具体实施计划。

2、加强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年投入额不低于50万元。

3、建立专业建设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检查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