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478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docx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重点知识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1.黏性土,砂土的的性质指标

黏性土的可塑性性质指标包括塑限,液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标,含水比等

塑限Wp:

指土由固态变到塑性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液限Wl:

指土由塑性状态变到流动状态时的分界含水量。

塑性指数Ip=Wl-Wp:

指液限与塑限之差。

液性指标:

指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对塑性指数之比。

含水比:

指土的天然含水量与液限的比值。

砂土的密实度性质指标包括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

最大干密度:

指土在最紧密状态下的干质量。

最小干密度:

指土在最松散状态下的干质量。

2.我国测定黏性土的液限采用锥形液限仪法美、日测定黏性土的液限采用蝶式液限仪法

3.土的大体分类包括岩石,碎石土,砂土,黏性土。

4.基坑地下水控制方式包括集水明排法、降低地下水位法、回灌和截水等。

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集水眀排法是应用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经济的方式。

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之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

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底0.3~0.4m。

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

集水眀排法:

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它适用于粗粒土层,也可用于渗水量小的黏性土。

但当土为细沙和沙粉时,抽出的地下水流会带走细粒而发生流砂现象,造成边坡坍塌、坑底隆起、无法排水和难以施工,现在应该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式。

降低地下水位法:

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周围设必然数量的滤水管,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基坑底以下,同时在基坑开挖进程中持续不断的抽水,使所挖的土始终维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避免细沙和粉砂本地货生流砂现象,改善挖土工作的条件;另外,土内的水分排出后,边坡度可变更,以便减小挖土量。

土方开挖挖方上边缘至土堆坡脚的距离,当土质干燥密实时,不得小于3m,当土质松软时,不得小于5m。

在挖方下侧弃土时,应将弃土堆表面平整至低于挖方场地标高并向外倾斜。

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很多于30m,以防塌方。

基坑开挖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离基坑上部边缘很多于2m,堆置高度不该超过1.5m。

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软土地域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基坑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离应大于10m。

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5.逆作法的工作原理,分类,特点

工作原理:

在土方开挖前,第一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利用于两墙合一状况)或建筑物周围(地下持续墙只用作支护结构)浇筑地下持续墙,作为地下室的边墙或基坑支护结构的围护墙,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多为地下室结构的柱子或隔墙处,按照需要经计算肯定)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撑柱,也称中柱桩。

然后开挖土方至地下一层顶面底面标高处,浇筑该层的楼盖结构(留有部份工作孔),如此已完成的地下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持续墙刚度专门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

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能够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分类:

封锁式逆作法,敞开式逆作法,半逆作法(局部逆作法)

特点:

缩短工程施工的总工期;基坑变形小,减少深基坑施工队周围环境的影响;简化基坑的支护结构,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施工期间楼面恒载和施工荷载等通过中间支撑柱传入基坑底部、紧缩土体,可减少土方开挖后的基坑隆起。

同时,中间支撑柱作为底板的支点,使底板内力减小,而且无抗浮问题存在,使底板设计更趋合理。

不足:

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锁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散布有必然数量的中间支撑柱和降水用井点管,使挖土的难度增大;有时需增设一些垂直运输土方和材料设备的专用设备;在地下封锁的工作面内施工,特别应注意施工安全。

6.深基坑土方开挖方案包括:

放坡挖土,中心岛式挖土,盆式挖土,逆作法挖土。

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者皆有支护结构。

7.脚手架

脚手架主要组成包括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扣件、剪子撑、横向斜撑、脚手板、连墙件、底座。

分类:

(1)按搭设材料分为:

木脚手架、竹脚手架和钢管脚手架,其中钢管脚手架又可分为扣件式,碗口式,承插式等。

(2)按搭设部位分:

外脚手架;内外脚手架。

(3)按用途分:

操作(作业)脚手架,又可分为结构作业脚手架(也称为砌筑脚手架)和装修作业脚手架;防护用脚手架;承重,支撑用脚手架。

(4)按构架方式分:

杆件组合式脚手架;框架组合式脚手架;构件组合式脚手架;台架等。

(5)按脚手架立杆排数分:

单排脚手架;双排脚手架;多排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满高脚手架;交圈(周边)脚手架;特形脚手架等。

(6)按脚手架支固方式分:

落地式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简称挑脚手架);附墙悬挂脚手架(简称挂脚手架);悬吊脚手架(简称吊脚手架);附着起落脚手架(简称“爬架”)等。

一般要求:

1)脚手架对基础的要求脚手架底座和基础对于脚手架安全十分重要。

A一般要求

(1)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

(2)脚手架的钢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或垫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

(3)遇有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设底梁,一般用枕木或型钢梁。

(4)脚手架地基应有靠得住的办法,避免积水浸泡地基。

(5)脚手架旁有开挖的沟槽时,应控制外立杆距沟槽边的距离,当架高在30m之内时,不小于1.5m,当架高为30~50m时,不小于2.0m,架高在50m以上时,不小于2.5m。

当不能知足上诉距离时,应该算土坡经受脚手架的能力,不足时可加设挡土墙或其他靠得住支护,避免槽壁坍塌危及脚手架安全。

(6)位于通道处的脚手架底部垫木应低于双侧地面,并在其上加设盖板,避免扰动。

B一般做法

30m以下的脚手架,其立杆大多处在基坑回填土上。

回填土必需严格分层夯实。

垫木宜采用长2.0~2.5m,宽不小于200mm、厚50~60mm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也可用长4.0m左右平行于墙放置,在脚手架外侧挖一浅排水沟排除雨水。

C架高超过30m的高层脚手架的基础做法

采用道木支垫;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渣后,铺混凝土预制块或硅酸盐砌块,在其上沿纵向铺放。

(恍如不重要,不想打了)

2)连墙件构造要求

1连墙构造的类型:

刚性连墙构造柔性连墙构造

2刚性连墙构造的形式:

单杆穿墙夹固式双杆穿墙夹固式单杆窗口夹固式双杆窗口夹固式单杆箍柱式双杆箍柱式(适用7层或高度大于20米的建筑工程)

3柔性连墙构造的形式:

单拉式(适用于3层以下或高度不超过10米的建筑工程)拉项式(只用于6层或高度不超过20米的建筑工程)

8.脚手架工程的几何参数及其术语

(1)步距:

上下水平杆之间的距离或门架的设置高度。

(2)立杆间距:

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

(3)立杆纵距:

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4)立杆横距:

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间距。

(5)脚手架高度:

自立杆底座下皮到架顶栏杆上皮之间的垂直距离。

(6)脚手架长度:

双排脚手架纵向双侧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外皮至墙面的距离。

(7)脚手架宽度:

脚手架横向两头立杆外皮之间的水平距离。

(8)连墙件竖距:

上下相邻连墙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9)连墙件横距:

左右相邻连墙件之间的水平距离。

9.脚手架其他常常利用术语

(1)敞开式脚手架:

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他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2)局部封锁脚手架:

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3)全封锁脚手架:

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锁的脚手架。

(4)半封锁脚手架:

遮挡面积占30%~70%的脚手架。

(5)模板支架:

用于支撑模板的,采用脚手架材料搭设的架子。

(6)开口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7)封圈型脚手架:

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8)主节点:

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三杆紧靠的扣接点。

(9)作业层:

上人作业的脚手架铺板层。

10.脚手架经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1)脚手架的构造形式或钢管经受能力不符合规程要求。

(2)脚手架没有形成稳固牢靠的架体,整体稳固性差。

(3)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拉结间距过大,数量不足,或是拉结的质量部符合要求。

(4)在施工中,没有合理利用脚手架,造成脚手架局部或整体超载,或超过偏心受压的限度。

(5)由于基础回填土质量不高,架设地基不稳固,造成悬空承载,或下沉。

因此,外脚手架在利用中必需严格控制施工载荷。

搭设的高层脚手架除必需严格控制施工载荷之外,还要采取卸荷办法。

11.高层脚手架卸荷办法包括:

挑脚手架卸荷,斜支撑脚手架卸荷,吊拉脚手架卸荷。

1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搭设高度:

单排脚手架高度限值为20m;双排脚手架高度限值为50m。

构件要求:

钢管最大质量不该大于25kg;脚手板质量不宜大于30kg,厚度不小于50mm。

立杆的构造要求

(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2)脚手架必需设置纵向横向扫地杆。

(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该大于2m。

(4)立杆必需用连墙杆与建筑物靠得住连接,连墙杆布置间距宜按表采用。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部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需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该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需执行。

(6)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

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7)双管立杆中副立杆的高度不该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应小于6m。

13.剪子撑的构造要求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子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子撑。

剪子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剪子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的规定肯定。

每道剪子撑宽度不该小于4跨,且不该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α

45°

50°

60°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n

7

6

5

(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需在外侧立面的两头各设置一道剪子撑,并应由底至顶端持续设置。

该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需执行。

(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持续设置剪子撑;

(4)剪子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5)剪子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原则

(1)TN-S接零保护系统原则

(2)“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原则

(3)“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原则

15.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

<1

1~10

35~110

154~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4

6

8

10

15

16.塔式起重机的分类:

按照《塔式起重机分类》(JG/T5037—93)规定,塔式起重机大体参数系列是按块装塔式起重机和非块装塔式起重机划分的。

块装塔式起重机是指整体拖运,不借助辅助吊装机械,利用本身装置的机构进行安装的塔式起重机。

非快装塔式起重机又升为自升式和固定式两种。

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是指能够依托自身的爬升机构来起落塔身高度的塔式起重机,能够安装成轨道行走式,固定式和附着式。

固定式塔身起重机是指基础固定,塔身一次性安装到位,塔身高度固定不变的塔身起重机。

1按回转方式分:

上旋转式塔机,下旋转式塔机

2按结构形式分:

固定式塔式起重机,移动式塔式起重机,自升式塔式起重机

3按变幅方式分:

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动臂塔式起重机,折臂式塔式起重机

4按架设方式分:

非自行架设塔式起重机,自行架设塔式起重机

5按起重能力分:

轻型塔机——起重力矩≤40kN.m,一般适用于楼层不高的民用建筑或单层厂房的建筑施工,如QT15,QT25,QT40等

中型塔机——起重力矩60~120kN.m,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工业厂房的综合吊装的施工,如QTG60,QT60/80,QT80等

重型塔机——适用于工业厂房,多层工业厂房,水利水电工程等施工中的大型设备吊装,如QTZ200.。

6按竖直方向分类

17.塔式起重机的性能参数:

主参数——公称起重力矩(kN.m)

大体参数——

(1)起升高度(最大起升高度)吊钩支撑面对塔式起重机支撑面的允许最大垂直距离。

(2)工作速度包括起升速度,回转速度,小车变幅速度,整体运行速度和稳固下降速度等。

最大起升速度指塔式起重机空载,吊钩上升至起升高度进程中稳固运动状态下的最大平均上升速度;回转速度指塔式起重机空载,风速小于3m/s,吊钩位于大体臂最大幅度和最大高度时的稳固回转速度。

小车变幅速度指塔式起重机空载,风速小于3m/s,小车稳固运行的速度。

整体运行速度指塔式起重机空载,风速小于3m/s,起重臂平行于轨道方向稳固运行的速度:

最低稳固下降速度指吊钩滑轮组为最小钢丝绳倍率,吊有该倍率允许的最大起重机,吊钩稳固下降时的最低速度。

(3)工作幅度(4)起重量(5)轨距(6)轴距(7)自重

18.塔机最大体的工作机构有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行走机构。

19.塔机的安全装置及作用

1)起重力矩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避免塔机超载的安全装置,避免塔机由于严峻超载而引发塔机的倾覆或折臂等恶性事故。

起重力矩限制器仅对塔机臂架的纵垂直平面内的超载力矩起防护作用,不能防护斜吊,风载,轨道的倾斜或陷落等引发的倾翻事故。

2)起重量限制器作用是保护起吊物品的重量不超过塔机允许的最大起重量,是用以避免塔机的吊物重量超过最大额定荷载,避免发生机械损坏事故。

重量限制器分为两种,电子式和机械式,可装在起重臂头部或根部等。

3)起重高度限制器用来限制吊钩接触到起重臂头部或接触到载重小车之前,或是下降到最低点(地面或地面以下若干米)以前,使起升机构自动断电并停止工作,避免因起重钩升起过度而碰坏起重臂的装置,可使起重钩在接触到起重臂头部之前,起重机构自动断电并停止工作。

4)幅度限制器用来限制起重臂在俯仰时不超过极限位置的装置,当起重的俯仰达到必然限度之前发出警报,当达到限定位置时,则自动切断电源。

5)行程限位器小车限位器用来切断小车牵引机构的电路,避免小车越位而造成安全事故。

大车限位器用来避免起重机脱轨。

6)夹轨钳用来加紧钢轨,避免起重机在大风情形下被风力吹动而行走造成塔机出轨倾翻事故的装置。

7)风速仪自动记录风速,当超过风速六级以上时自动报警,操作司机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办法。

8)障碍指示灯超过30m的塔机,必需在起重机的最高部位安装红色障碍指示灯,并保证供电不受停机影响。

9)钢丝绳防其脱槽装置用来避免钢丝绳在转动进程中,离开滑轮槽而造成钢丝绳卡死和损伤。

10)吊钩保险用来避免起吊钢丝绳由于角度过大或吊钩不妥时,造成起吊钢丝绳脱钩,吊物坠落事故的装置。

20.造成倒塔的主要原因:

超载斜吊基础,轨道不平或地耐力低风力

21.施工起落机的大体构造机安全装置

施工起落机主要由金属结构,驱动机构,安全保护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组成。

金属结构包括:

吊笼底笼导轨架对重天轮架及小起重机构天轮附墙架

电气控制系统:

电源箱,电控箱,操作台,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装置:

限速器缓冲弹簧上,下限位器上,下极限限位器安全钩吊笼门,底笼门连锁装置急停开关楼层通道门通信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

22.吊钩的标准:

吊钩常常利用优质碳素钢锻成,锻成后要进行退火处置,要求硬度达到95~135HB。

吊钩表面应滑腻,不得有剥裂、刻痕、锐角、裂痕、等缺点存在,并非准对磨损或有裂痕的吊钩进行补焊修理。

23.吊钩的报废标准:

(1)表面有裂纹、破口。

(2)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3)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扭转变形超过10°。

(4)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10%。

(5)吊钩衬套磨损超过原厚度50%,心轴(销子)磨损超过其直径的3%~5%。

(6)d危险断面与吊钩颈部产生了塑性变形。

危险断面,是指吊钩承载时弯曲应力最大的截面处,该处弯矩最大。

24.吊钩的安全利用:

(1)吊钩在钩挂吊索时要将吊索挂至钩底,直接钩在构件吊环中时,不能使吊钩硬别或歪扭,以避免吊钩产生变形或使吊索脱钩。

(2)起重吊装的吊钩不准进行补焊。

(3)应装有避免脱钩的安全保险装置。

(4)起重机构不得利用铸造的吊钩。

(5)增强利用中的检查、维修、,达到报废标准的必需当即改换。

25.千斤顶:

千斤顶在结构吊装中,用于校正构件的安装误差和矫正构件的变形,又能够顶升和提升大跨度屋盖等。

常常利用千斤顶有QL型螺旋式千斤顶和QY型液压千斤顶。

26.千斤顶利用安全要求:

(1)利用前底部必需放在解释靠得住的基础上,下面用铁板或厚木板垫平稳,顶部也需设置木板垫实。

(2)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得超过其规定顶程,以避免损坏设备。

(3)不得超负荷利用。

(4)几台千斤顶联合使历时,要做到顶升同步。

(5)在顶升进程中,为避免重物突然下降,应随物体的升高,在其下面用枕木垫好,以防千斤顶倾斜或回油而引发活塞突然下降的危险。

27.手拉葫芦:

又称倒链或神仙葫芦,可用来起吊轻型构件、拉紧扒杆的缆风绳,及用在构件或设备运输时拉紧捆绑的绳索。

28.手拉葫芦利用安全要求:

(1)起吊前,要查对吊物重量,不得超载;并仔细检查吊钩、链条等主要受力零件。

(2)要先进行试吊

(3)操作中,手拉链条时要使劲均匀、平衡,切记猛拉致使链条跳动或卡环;拉不动时不要硬拉,应当即进行检查是不是超载仍是机件损坏。

(4)应按期做好保养、润滑工作,利用3个月以上要进行拆洗,检查和加油。

29.高处作业的含义其概念为: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30.高处作业高度值:

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

31.可能坠落范围是指以作业位置为圆心,R为半径所做的圆。

高处作业坠落范围半径R,按照高处作业高度h不同,可分一下几类,并形成相应的高处作业的品级

级别

高处作业的高度(m)

高处作业坠落范围半径R(m)

一级

2~5

2

二级

5~15

3

三级

15~30

4

特级

30m以上

5

32.临边作业:

指施工现场作业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

在进行临边作业时,设置的安全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栏杆、安全网和安全门。

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包括有:

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33.悬空作业:

指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高处作业。

34.混凝土泵及泵车利用安全技术

(1)混凝土泵应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在放下支腿并调整后应使机身维持水平和稳固,轮胎应楔紧。

(2)泵送作业中,料斗中的混凝土平面应维持在搅拌轴线以上。

料斗格网上不得堆满混凝土,应控制供料流量,及时清除超粒径的骨料及异物,不得随意移动网格。

(3)泵送混凝土应持续作业。

当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停机时刻不得超过30min。

暂停时刻内应距离5~10min(冬季3~5min)作2~3个冲程反泵——正泵运动,再次投料泵送前应先将料搅拌。

当停泵时刻超限时,应排空管道。

(4)作业后,应将料斗内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数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等进行冲洗。

当用紧缩空气冲洗管道时,在管道出口端前方10m严禁站人。

(5)泵车就位后,应支起支腿并维持机身的水平和稳固。

当用布料杆送料时,机身倾斜度不得大于3°。

(6)当风力在六级及以上时,不得利用布料杆输送混凝土。

35.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

水泥土挡墙式,排桩与板墙式,土钉墙,逆作拱墙式。

水泥土挡墙优缺点:

由于坑内无支撑,便于机械化快速挖土:

具有档土、挡水的双重功能;一般比较经济。

不宜用于大于6m的深基坑。

钢板桩长处:

施工简单,可重复利用。

土钉墙:

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品级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本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办法。

逆作拱墙:

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品级为三级的,不适用于淤泥河淤泥质土场地及基坑深度大于12m。

本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办法。

36.基坑边坡稳固

山坡整体稳固的情形下,如地质条件良好,土质较均匀,高度在十米之内的边坡坡度按下表肯定。

土的类别

密实度或状态

坡度允许值(高:

宽)

坡高在5米以内

坡高在5至10米

碎石土

密实

中密

稍密

1:

0.35~1:

0.50

1:

0.50~1:

0.75

1:

0.75~1:

1.00

1:

0.50~1:

0.75

1:

0.75~1:

1.00

1:

1.00~1:

1.25

黏性土

坚硬

硬塑

1:

0.75~1:

1.00

1:

1.00~1:

1.25

1:

1.00~1:

1.25

1:

1.25~1:

1.50

浅基坑和管沟边坡稳固

(1)浅基坑和管沟边坡本地质情形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标高时,可不加支撑。

这时的边坡最陡坡度应按下表肯定。

深度在5米内包括5米的基坑边的最大坡度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

宽)

坡顶无载荷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动载

中密的砂土

1:

1.00

1:

1.25

1:

1.50

中密的碎石土

1:

0.75

1:

1.00

1:

1.25

硬塑的粉土

1:

0.67

1:

0.75

1:

1.00

中密的碎石土

1:

0.50

1:

0.67

1:

0.75

硬塑的粉质黏土、黏土

1:

0.33

1:

0.50

1:

0.67

老黄土

1:

0.10

1:

0.25

1:

0.33

软土

1:

1.00

(2)浅基坑和管沟不放边坡基坑和管沟不加支撑时的允许深度

土的类别

容许深度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

1.00

硬塑、可塑的粉质黏土及粉土

1.25

硬塑、可塑的黏土和碎石类土

1.50

坚硬的黏土

2.00

37.模板工程

必需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固性状况,基坑上口边沿1m之内不得堆放模板及材料。

当深度超过2m时,应为操作人员设置上下扶梯。

距基坑上口边缘1m内不得堆放模板。

临时堆放处离楼层沿不该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不能随意堆放拆下的物件。

38.拆除工程安全施工的一般要求

(1)施工单位项目领导必需对拆除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项目领导部应按有关规定设专职安全员,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技术办法。

(2)施工前,必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需配戴安全帽。

凡在2m及以上高空作业无靠得住防护设施时,必需正确利用安全嗲。

(4)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严禁进行拆除作业。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需依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6)严禁立体交叉作业。

水平作业时,各工位间应有必然的安全距离。

作业人员必需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应正确利用。

(7)作业人员利用手持机具时,严禁超负荷或带故障运转。

(8)楼层内的施工垃圾,应采用封锁的垃圾道或垃圾袋运下,不得向下抛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