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636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咨询公司甲级资质编写.doc

**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省农业工程咨询公司

**县农牧局

2012.03.03

-18-

目录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回顾…………………………………1

(一)取得的成绩…………………………………………….1

1、农业主要指标高速增长……………………………………1

2、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

3、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

4、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发展壮大……………………………3

5、农业科技推广全面开展……………………………………3

6、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4

(二)存在问题…………………………………………………4

一是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4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较低……………………5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5

四是产后服务意识淡薄,产品销售组织偏少…………………5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环境分析………………………….…5

(一)有利条件……………………………………………….5

1、环境区位优势……………………………………………….5

2、政策扶持优势……………………………………………….6

3、工业反哺优势……………………………………………….6

4、品牌效应优势……………………………………………….7

(二)制约因素…………………………………………………7

1、思想观念落后………………………………………………7

2、科技人才缺乏………………………………………………7

3、生产人员减少………………………………………………7

4、发展资金短缺………………………………………………7

三、“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任务…8

(一)指导思想…………………………………………………8

(二)发展原则…………………………………………………8

1、坚持项目承载原则………………………………………….8

2、坚持集约经营原则………………………………………….8

3、坚持板块推进原则………………………………………….8

4、坚持产业化开发原则……………………………………….9

5、坚持资金整合原则………………………………………….9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9

(三)目标任务…………………………………………………9

四、重点工作……………………………………………………10

(一)实施“四大工程”,做强主导产业……………………10

1、粮食单产提高工程…………………………………………10

2、畜牧收入倍增工程…………………………………………10

3、千亩设施蔬菜工程…………………………………………11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11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12

(三)培育龙头企业,提升竞争能力…………………………12

(四)发展农村经营,拓展销售渠道…………………………13

(五)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14

(六)强化行业监管,维护群众利益…………………………14

五、“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重点项目………………………14

(一)农业生产项目……………………………………………15

1、良种补贴项目………………………………………………15

2、小麦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15

3、植物保护项目………………………………………………15

4、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15

5、地膜玉米创高产项目………………………………………15

6、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15

(二)基础建设项目……………………………………………15

1、农村沼气能源建设项目……………………………………16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16

3、农业信息网站建设…………………………………………16

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16

5、畜牧技术推广项目…………………………………………16

(三)观光农业项目……………………………………………16

六、保障措施…………………………………………………17

(一)政策扶农…………………………………………………17

(二)项目强农…………………………………………………17

(三)法制护农…………………………………………………17

(四)改革兴农…………………………………………………18

(五)考核促农…………………………………………………18

附:

1、**县农牧局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指标一览表

2、**县“十二五”规划项目征集表

**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讨论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这一时期农业发展规划,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业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步伐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初具雏形,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了新的面貌。

(一)取得的成绩

1、农业主要指标高速增长。

2010年,预计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是2005年3.4亿元的2.21倍,年均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是2005年1550元的2.9倍,年均增长23.7%。

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7万吨,比2005年的5.5万吨净增1.5万吨;实现畜牧业生产总值2.2亿元,是2005年0.9亿元的2.4倍;大家畜存栏达到5.6万头,比2005年的4.99万头净增6100头;生猪存栏达到11.2万头,比2005年的6.1万头净增5.1万头;羊存栏达到6.3万只,比2005年的5.2万只净增1.1万只;家禽存栏达到46万只,比2005年的28万只净增18万只。

全县发展设施蔬菜1020棚,实现产值1300万元;劳务输出达到3万人(次),年创造现金收入3.95亿元。

2、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万亩以上,总产量始终稳定在5万吨以上;蔬菜面积稳定在2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4万吨;苹果面积发展到22.5万亩,粮、经作物播种比例基本达到1:

1;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7处,规模养殖村61个,养殖大户7680户,千头生猪养殖厂3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300吨、3500吨、13500吨,畜牧总产值达到2.2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9%,比2005年的26%提高了3个百分点。

积极实施“一村一品”示范工程,涌现出了以苹果、畜牧养殖、烤烟、蔬菜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要产业的“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18个,初步形成了“品种优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格局。

3、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投资5780.5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其中:

投资889万元新建农业综合大楼、苹果非疫区监测站办公楼各一栋;投资95.5万元新建和续建乡镇兽医站11个;投资1500万元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764台(套);投资2976万元建成农村沼气池9929口,“一池三改”率达到95%以上,建成农村沼气后续服务县级站1个、乡级站11个、村级站41个,初步建成“畜—沼—果”、“畜—沼—粮”、“畜—沼—烟”、“畜—沼—菜”等“三位一体”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村6个,示范户220多户;投资320万元建成农业信息化县级服务站1个、乡镇服务站5个、村级服务站199个。

4、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全县共培育和扶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个(省级2个),年销售收入2亿多元,年净利润2000多万元。

其中:

果业企业6个,带动全县果树种植4万多户,占全县果农总户数的98%;畜牧养殖类1个,带动规模养殖场18个;粮食类2个,带动粮食生产基地15.8万亩。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5个,带动发展社员5000多人,建立各类农产品销售中介组织460个,从业人员1000多人,带动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年销售额1亿余元,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农户”、“市场+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5、农业科技推广全面开展。

全县建成种养业县级示范村50个,示范户700户,市级示范户313户,省级示范户22户。

实施麦油标准化“四改技术”,以“长旱58”为主的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年均达到10.53万亩、200多万斤,良种覆盖率达到98%。

建立地膜玉米超高产创建示范方1400多亩,辐射带动地膜玉米高产栽培5.5万亩。

培育小麦新品种3个,建立千亩“长旱58”良种示范田11处,辐射带动小麦标准化生产11.5万亩。

全县麦油化除面积年均达到10万亩,累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4万亩、肥效试验60次,采集野外土样2950个,建成长期定位监测点33个;开展果树病虫害“五统一”统防统治21.5万亩,亩均节约成本40多元,推广果树、玉米、小麦、蔬菜配方肥8000吨。

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7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237%,机耕率由2005年的40.5%提高到85%,机播率由2005年的30%提高到95%,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平均达到90%以上。

大力推广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建设正大模式标准化圈舍80多栋,全县生猪标准化圈舍从无到有,引进杜洛克、长白、约克等良种种猪200多头,全县生猪良种覆盖率由2005年的40%提高到70%。

6、农民技能培训不断加强。

积极开展“科技之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以农作物科学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畜禽科学饲养和动物疫病防治等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培训力度,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升了农民群众外出务工层次。

2005年以来,开展果树、农作物、畜牧、特色种植等专业培训1000余场(次),培训农民10.75万人(次),完成“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2723人,就业2515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2%,年创造经济收入4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我县农村经济基础较差,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23元,加之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导致农民发展生产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产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以苹果种植为主,产业单一,缺乏后续产业支撑。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层次低,带动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干旱、冰雹、霜冻是影响我县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仍未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现有设施严重老化,缺乏维修维护,不能有效服务农业生产。

四是产后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发展注重产前、产中服务,轻视产后服务,虽然成立了蔬菜、养殖、果业等协会,但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品牌少,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基本仍以初级产品进入消费领域,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

二、“十二五”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天下富。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县农业的发展面临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