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615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docx

财政学考试重点及模拟试题

现代远程教育

 

《财政学》

 

作者:

黄慧敏

2008年12月

 

本课程简介:

《财政学》是财经类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应用理论学科,又是财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财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对财政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的综合能力。

为今后专业课学习及从事实际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准备主要是《经济学》及相关知识。

《财政学》的内容体系由七部分组成:

1、理论基础

2、支出规模和结构

3、收入规模和结构

4、国债

5、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6、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7、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包括:

1、基础理论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

3、财政支出理论

4、财政收入理论

5、国家预算理论;

6、上下级政府间分配关系理论

7、财政宏观调控理论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3、勤思考多练习

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1、财政职能理论

2、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3、财政政策

导论

一、学习目标:

主要是了解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了解财政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财政与国家的本质联系,初步认识财政和财政学,以及本学科的内容体系及理论框架。

目的是通过对财政内涵和财政学研究对象的分析,为以后各章节内容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理解财政的概念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两个基本问题;了解财政产生、发展过程。

三、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

2.财政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3.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财政职能

一、学习目标:

通过对市场机制的缺陷和弊端的认识,把握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能就在于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进而理解财政的职能。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市场失灵的表现;政府职能的内容;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的关系。

三、复习与思考:

1.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特征。

2.公共物品的分类及内容。

3.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标准。

4.市场失灵和缺陷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5.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

6.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7.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8.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标:

掌握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把握如何提高公共物品提供的效率和效益,以及财政支出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公共物品的特征和供应方式、成本效益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公平和效率的含义及关系

三、复习与思考:

1.财政支出的效率?

2.财政支出的公平?

3.为什么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4.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学习目标:

掌握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认识和分析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状况、存在问题以及变化趋势。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概括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在二元财政体制下(预算制度和预算外资金制度并存)分析我国财政规模和结构变化问题的思路。

三、复习与思考:

1.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哪些?

2.按经济性质进行财政支出分类的意义及结构。

3.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4.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原因。

5.瓦格纳法则及主要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6.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

一、学习目标:

掌握财政社会消费性支出主要项目变化、影响因素及完善措施。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两类支出的根本性区别;文科卫支出存在的问题

三、复习与思考:

1.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含义及意义。

2.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支出的具体内涵。

3.社会文教费支出的现状与问题。

第五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学习目标:

掌握财政投资性支出主要项目变化、影响因素和完善措施。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根本性区别;投资性支出的内容及重点。

三、复习与思考:

1.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3.基础设施投资的含义及意义。

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财政投融资的含义及特征。

6.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措施。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一、学习目标:

了解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和内容,重点掌握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内容。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改革现状和趋势;税收支出的概念和性质。

三、复习与思考:

1.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和经济意义。

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点。

3.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近年来的改革举措。

4.财政补贴的含义、性质及分类。

5.税收支出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一、学习目标:

了解财政收入的分类方法,数量界限以及对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分析方法。

了解财政收入的基本原理。

把握财政收入的规模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等问题。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我国财政收入的特殊格局;财政收入规模状况;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三、复习与思考:

1.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及原因。

2.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3.我国分配政策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影响。

4.价格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5.收费与税收的区别和收费的特殊作用。

6.我国预算外资金的现状及加强管理的措施。

7.根据本章内容分析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第八章税收原理

一、学习目标:

掌握税收的基本理论:

包括税收的概念、要素、分类、原则、负担、转嫁等内容。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税制基本要素;累进税率;税收原则的衡量标准;税负转嫁的原因、条件及方式。

三、复习与思考:

1.税收的“三性”。

2.税收的效率类原则。

3.税收的公平类原则。

4.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学习目标:

了解税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及税收的经济影响,认识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税收中性;拉弗曲线

三、复习与思考:

1.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拉弗曲线”原理及其重要经济意义。

3.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十章税收制度

一、学习目标:

了解税收制度的概念、组成、历史;掌握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等现行税制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税收制度的概念;税收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的区别;主要税种的基本要素规定。

三、复习与思考:

1.税收制度的一般发展过程。

2.商品课税的含义及特征。

3.所得课税的含义及特征。

4.增值税的优点及主要内容。

5.所得课税的优点和缺点。

6.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的一般特征。

7.增值税转型的意义和影响。

8.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的意义和影响。

第十一章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一、学习目标:

了解税制改革的有关理论:

公平课税论、最适课税论、财政交换论;理解新《税收征管法》体现的新理念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最适课税论;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新《税收征管法》体现的新理念

三、复习与思考:

1.简述什么是税收最适论?

2.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3.我国税制改革的方向。

4.新《税收征管法》体现的新理念。

第十二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一、学习目标:

掌握国债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债的性质、结构、负担、功能、效应及市场管理制度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国债的功能;国债限度指标;国债市场的功能

三、复习与思考:

1.国债的政策功能。

2.国债的负担包括哪些方面?

3.国债的限度指标及影响因素。

4.国债利率的确定及制约因素。

5.国债市场的功能。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一、学习目标:

把握国家预算的基本理论、我国国家预算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把握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和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内容、进一步完善的思路等。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国家预算的原则;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完善的思路。

三、复习与思考:

1.国家预算的原则。

2.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及其基本内容。

3.政府采购制度及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

4.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内容。

5.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6.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及功能

7.简述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的效果及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一、学习目标:

通过考察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问题,认识财政赤字的原因和影响。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对财政平衡的理解;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三、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赤字与赤字财政。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

一、学习目标:

掌握财政政策的主体、目标、工具、类型;了解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解财政政策选择的有关问题。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财政政策选择;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问题。

三、复习与思考:

1.财政政策的目标。

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5.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方式。

第十六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一、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税收的实质、税收管辖权及其交叉或冲突、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税收饶让、出口退税等开放经济下涉及的财政问题及WTO与我国的关税政策协调。

二、考核要求与考点: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

三、复习与思考:

1.国际税收的含义。

2.税收征管权及其冲突。

3.国际重复征税及其消除方法。

4.税收饶让的含义。

(说明:

各章复习与思考题答案见教材)

考试样题:

《财政学》课程试卷(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说明: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后面的括号内,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也不扣分)1.下列物品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是:

()

A.国防B.花园

C.卫生保健D.桥梁

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

A.经济权力B.政治权力

C.管理权力D.分配权力

3.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税收B.国债

C.行政性收费D.公产收入

4.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哪种税制会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让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

()

A.定额税B.比例税

C.累进税D.累退税

5.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义务人B.征税对象

C.税率D.纳税环节

6.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是:

()

A.纳税义务人B.征税对象

C.税率D.纳税环节

7.以下税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是()

A.土地增值税B.资源税

C.企业所得税D.个人所得税

8.下列属于价外税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B.增值税

C.消费税D.营业税

9.国债利息支出属于()

A.积累性支出B.消费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D.转移性支出

10.减税属于下列()

A.扩张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D.均衡性财政政策

二、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说明:

认为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在括号内打“×”)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决定着政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及其职能范围。

()2、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属于纯公共产品。

()3、只要存在通货膨胀现象,就会存在所得税征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4、我国现行消费税属于价内税,且主要放在消费环节征收。

()5、国债既是财政范畴,又是信用范畴。

()6、200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800元调整为1600元。

()7、国家预算的法定执行机关通常是政府财政机关。

()8、在通货紧缩的背景下,政府应实行结余预算政策。

()9、政府投资决策标准中,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不利于扩大就业。

()10、在财政政策工具中,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是税收。

()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

()12、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

()13、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税款不易实现前转嫁。

()14、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

()15、我国国家预算实行的是跨年制预算年度。

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共物品

2、瓦格纳法则

3、拉弗曲线

4、转移支付制度

5、预算管理体制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税负转嫁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区别

五、论述题:

(15分)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财政发挥“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机制和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