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3612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docx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础专科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

共120题,每题1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世界最成功的劳动者是B

A综合型人才B全面发展的人C高素质的人D德智体兼备的人

2.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最早在D

A.19世纪2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20世纪30年代

3.幼儿社会性是在__的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A

A生物特征B气质特征C人与人交往D心理特征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A整体——系统性B社会制约性C统一性D能动性C

5.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作为母系统,包括__个子系统。

B

A7B6C5D4

6.一个人最初的社会性发展就是A

A亲子之情B安全感C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D积极情感

7.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是D

A调节自己和外界的关系B自我控制的产生C认识和了解世界D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8.自我意识不包括下列哪一项C

A自我体验B自我评价C自我认识D自我控制

9.研究人员运用照镜子的方法研究幼儿的自我意识,这种方法起源于达尔文和_C_

A阿姆斯特丹B丽西娜C普莱尔D米德

10.根据刘金花的研究结果,儿童自我意识产生在_B_个月之后。

A20B21C22D23

11.幼儿已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__岁组儿童开始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行为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好坏。

B

A3B4C5D9

12.下列哪一项对幼儿的能力自评和品德自评影响不大C

A教师评价B同伴评价C主观选择D客观标准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A

A自主活动B榜样示范C讲明行为规则D评价外部行为

14.幼儿自我评价明显的表现为对自己D

A个别方面的评价B多方面的评价C内心品质的评价D外部行为的评价

15.幼儿自信心的结构主要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独立性和_B_

A积极性B主动性C主观体验D恰当性

16.幼儿自信心在_A_年龄组发展最快

A3至4岁B4至5岁C5至6岁D6至7岁

17.3岁多的儿童多以成人的评价为自我评价,称之为C

A外部行为的评价B个别方面的评价C依从性评价D多方面评价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D

A体验的作用B家庭因素C幼儿园教育D自我认识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C

A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B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

C增强幼儿的自尊心D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20._C_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A自尊心B自信心C自我控制D延迟满足

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的发生和发展A

A对身体的控制B对动作和运动的控制

C对认知活动的控制D对情绪情感的控制

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结构C

A自觉性B自制力C言语指导D自我延迟满足

23.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年龄在A

A3-4岁B4-5岁C5-6岁D6-7岁

2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B

A生理因素B规则意识C父母控制模式D言语指导

2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基本要素D

A外部活动情境B幼儿活动的动机C成人的指导D幼儿的习惯

26._A_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但不是抑制幼儿的行为,不是消极地克制行为,而是主动的调控自我,使自己融入到集体和社会生活中。

A游戏B生活C教学D基础性

27.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整个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着_A_关系

A正相关B负相关C没有D调节

28.婴儿可以用微笑、啼哭、咿呀作语以及身体动作等发起与母亲的社会交往活动,这种母婴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C

A亲子关系B依恋C母婴依恋D印刻

29.研究表明,母子之间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儿童B

A自尊心的形成B自我概念的形成C自信心的形成D自我控制的形成

30.3岁以前儿童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3岁以后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儿童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可以说,3-6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是其_B_发展的重要环节。

A社会性B社会化C情感D安全性

31._D_和他的同事,在乌干达和巴尔的两国母婴关系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从而把婴幼儿的依恋分为三种类型

A皮亚杰B鲍尔比C洛伦兹D安斯沃斯

32.在陌生的环境中,如果母亲在身边,儿童会有安全感,当母亲离开时,儿童的探索行为会受到影响,当母亲回来时,他们会寻求和母亲的接触,并很快平静下来,这类幼儿属于A

A安全性依恋B回避性依恋C反抗性依恋D依恋障碍

33.儿童对母亲在身边或不在身边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没有特别紧张,母亲回来时,他们也往往不理会,这类幼儿属于B

A安全性依恋B回避性依恋C反抗性依恋D依恋障碍

34.儿童在母亲将要离开时就显得警惕,如果母亲离开,就表现出极度反抗,但当母亲回来时,他们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母亲的接触,这类幼儿属于C

A安全性依恋B回避性依恋C反抗性依恋D依恋障碍

3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依恋形成的原因B

A儿童的气质特点B儿童的活动C母亲的态度D母亲的行为特征

3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安全依恋儿童母亲的特点D

A对儿童信号敏感B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C充满爱心D不稳定

3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回避性依恋儿童母亲的特点A

A对儿童信号敏感B与孩子身体接触少C感情冷淡D拒绝孩子

3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抗性依恋儿童的母亲的特点D

A对儿童有兴趣B有时不能正确理解儿童的信号

C对儿童行为方式不稳定D感情冷淡

39.目前心理学界比较普遍认为_C_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

A儿童B气质类型C母亲D教养方式

40.澳大利亚生态学家洛伦兹把小动物的依恋过程描述为B

A母禽依恋B印刻C本能D依恋

41.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年龄差异,年龄越小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越强,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即他们的攻击性是B

A敌意型攻击B工具型攻击C破坏型攻击D冲突型攻击

42.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年龄差异,年龄越大的幼儿,则更多表现为以人为中心的攻击,即他们的攻击是A

A敌意型攻击B工具型攻击C破坏型攻击D冲突型攻击

43.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在儿童出生后_B_就开始了

A11月B12个月C13个月D14个月

4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D

A对儿童的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B阻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C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D阻碍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

4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C

A生物因素B家庭的影响C活动方式的影响D电视

4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视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方面的影响A

A群体影响B教给儿童攻击性行为方式

C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D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

4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A

A玩具数量不足B同伴的交往

C幼儿认知水平搞D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

4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控制C

A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B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C增强幼儿的自信心D给予榜样示范

49.真正做到减少和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应做到A

A耐心仔细的听孩子讲话,并对其作出反应B对孩子进行行为控制

C压制孩子的不良行为D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50.矫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点不在于训斥、批评,而在于使孩子B

A宣泄不良情绪B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和方法

C了解受害者的痛苦D自我反省

5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称为DA道德行为B利他行为C利他主义D亲社会行为

52.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是个体_B_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A社会性B社会化C道德品质D认知

53.儿童用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社会认知技能,称为C

A依恋B印刻C角色采择D移情

54儿童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称为D

A依恋B印刻C角色采择D移情

55.下列哪一项不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A

A依恋B角色采择C移情的作用D父母的抚养方式

56.下列哪一种情况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A

A父母的榜样B游戏C助人观念的灌输D自我强化

57.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

A性别化B性别角色C性别差异D性别标准

58.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或女性)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被称为AA性别化B性别角色C性别差异D性别角色标准

59.社会成员所公认的适合于某一性别的价值观、动机、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被称为D

A性别化B性别角色C性别差异D性别角色标准

60.在同一社会文化和不同文化之间,公认的性别角色行为为标准有着相当大的一致性,即是所谓的CA性别化B性别角色C性别相适行为D性别差异

61.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使男女儿童在个性上表现出明显的D

A性别化B性别角色C性别相适行为D性别差异

6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男女儿童的性别差异

A女孩的语言能力强于男孩B女孩比男孩更富有同情心

C男孩在视觉空间能力上优于女孩D男孩在身体和言语上比女孩更富有攻击性

63.儿童对其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识和接受,被称为B

A性别同一性B性别角色观C性别相适行为D性别差异

6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性别同一性的发展D

A正确使用性别标签B理解性别的稳定性

C理解性别的坚定性D理解性别角色观的发展

65.幼儿的性别自认大约发生在B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66.儿童对不同性别行为模式的理解,被成为B

A性别同一性B性别角色观C性别相适行为D性别差异

67.儿童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和掌握有赖于_A_的形成

A性别同一性B儿童人知的发展C性别概念的发展D性别差异

68._C_是男女儿童认知、个性发展的一个转折期

A3-4岁B4-5岁C4-6岁D5-6岁

69.幼儿的性别化行为主要表现在B

A性别差异行为上B性别相适行为上C社会性行为上D性别同一性行为上

70.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因素A

A活动方式B父母C幼儿园D电视

7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D

A父亲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基础

B父亲性别行为榜样的作用是促使儿童性别化健康发展的保证

C父亲作为社会力量的象征是推断儿童性别发展的决定因素

D没有父亲对儿童性别化发展会有不利影响

7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儿童良好_B_的关键期A品德B道德品质C道德行为D道德情感

7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C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判断D道德行为

7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品德的特征D

A品德形成是以道德观念的指导为基础的

B品德和道德行为是密切联系的

C品德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点

D品德的最终目的是形成道德行为

75._A_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6._B_是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别人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A道德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