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5633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docx

110kV电缆产品说明书电缆产品说明书0001110kV交联电缆产品介绍交联电缆产品介绍一执行标准一执行标准本产品执行GB/T11017-2002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及IEC60840-2004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一一试验方法和要求等标准。

二型号及名称二型号及名称型号名称类型铜芯铝芯普通型YJLW02YJLLW02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YJLW03YJLLW03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YJLW02-ZYJLLW02-Z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YJLW03-ZYJLLW03-Z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阻燃型ZR-YJLW02ZR-YJLLW02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ZR-YJLW02-ZZR-YJLLW02-Z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防FY-YJLW02FY-YJLLW02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蚁型FY-YJLW03FY-YJLLW03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电力电缆FY-YJLW02-ZFY-YJLLW02-Z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氯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FY-YJLW03-ZFY-YJLLW03-Z交联聚乙烯绝缘波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电力电缆三三电缆额定电压的表示方法电缆额定电压的表示方法电缆的额定电压用Ub/U(Ud表示,均为有效值,单位为kV。

即Ub/U(Ud=64/110(126)U0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与屏蔽或金属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设备最高电压(使用设备的系统最高电压的最大值)四使用场合型号使用场合YJLW02YJLLW02YJLW03YJLLW03适用于室内、隧道、管道等场所敷设,可承受压力作用,并能承受一定的牵引力,电缆具有可靠的径向阻水功能。

YJLW02-ZYJLLW02-ZYJLW03-ZYJLLW03-Z适用于室内、隧道、管道等场所敷设,可承受压力作用,并能承受一定的牵引力,电缆具有可靠的纵向和径向阻水功能。

ZR-YJLW02ZR-YJLLW02适用于有防火要求的场所敷设,可承受压力作用,并能承受一定的牵引力,电缆具有可靠的径向阻水功能。

ZR-YJLW02-ZZR-YJLLW02-Z适用于有防火要求的场所敷设,可承受压力作用,并能承受一定的牵引力。

电缆具有可靠的纵向和径向阻水功能。

FY-YJLW02FY-YJLLW02适用于有防蚁要求的场所敷设,可承受压力作用,并能承受一定的牵引力,电缆具有可靠的径向阻水功能。

FY-YJLW03FY-YJLLW03FY-YJLW02-ZFY-YJLLW02-ZFY-YJLW03-ZFY-YJLLW03-Z适用于有防蚁要求的场所敷设,可承受压力作用,并能承受一定的牵引力,电缆具有可靠的纵向和径向阻水功能。

五产品规格五产品规格型号(包括阻燃型及防蚁型)芯数导体标称截面(mm2)YJLW02YJLLW021240-1600YJLW03YJLLW03240-1600YJLW02-ZYJLLW02-Z240-1600YJLW03-ZYJLLW03-Z240-1600六使用特性六使用特性1最高额定温度最高额定温度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90C,短时过负载最高工作温度为105C,短路时(短路时间为5S)最高工作温度为250Eo2安装要求安装要求电缆敷设时不受落差限制,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E,如环境温度低于0E,应对电缆预热。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安装时:

20D0;运行时:

15D0注:

D0为电缆外径实测值。

电缆安装时的轴向最大允许牵引力T(不考虑转弯处的径向侧压力)导体:

T=KX导体截面(kg)式中系数K值为,铜导体K=7kg/mrf,铝导体K=4kg/mrK电缆弯曲时的允许最大侧压力PP=T/RW500(kg/m),式中T为轴向牵引力,R为弯曲半径。

七主要技术性能七主要技术性能额定电压(U0/U)KV64/11020r导体直流电阻(Q/km)符合GB/T3956-2008规定工频耐压试验试验电压(kV)160试验时间(min)30试验结果不击穿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电压(kV)试验结果无绝缘热延伸试验试验条件2003C、15min、20N/cmf负载下最大伸长率(%110冷却后最大永久变形率(15弯曲试验后的局部放电试验弯曲试验弯曲半径25(D+c)+5%弯曲次数三次局部试验试验电压(kV)试验结果无热循环后的局部放电试验热循环试验施加电压(kV)128热循环周期加热8h,自然冷却16h试验电压(kV)环周期次数20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电压(kV)试验结果无冲击耐压后的局部放电试验冲击耐压试验试验条件导体加热到95-100C试验电压(kV)10次550试验结果不击穿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电压(kV)试验结果无介质损耗角正切tg试验条件导体加热到95-100C试验电压(kV)64试验结果-45X10电缆的电容(测量值-标称值)/标称值w8%老化前后半导电层电阻系数导体屏蔽层(Q.m)1000绝缘屏蔽层(Q.m)500绝缘层中的微孔和杂质25卩mWd150卩m的微孔,w30个/50卩mWdiw125卩m的杂质和焦烧,w10个/半导电层界面微孔w501m半导电层界面突起w125im纵向阻水试验水头高度1m加热温度95-100C加热循环时间加热8h,自然冷却16h为一周期循环次数10次试验结果两端无水分渗出八电缆结构图八电缆结构图九电缆结构参数九电缆结构参数64/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标称导体绝缘标铝套外护铜芯截面(mn2)直径(mm)称厚度(mm)厚度(mn2)套厚度(mm)近似外径(mm)近似重量(kg/km)YJLW02YJLW02-ZYJLW03YJLW03-Z2409079877499300918620812640092957690775009410636101256309812234116388001011399613380800(分割)102139961338010001081662515965120011218957181991400115210692028916001192316122360标称截面(mn2)导体直径(mm)绝缘标称厚度(mm)铝套厚度(mnm)外护套厚度(mm)铝芯近似外径(mm)近似重量(kg/km)YJLLW02YJLLW02-ZYJLLW03YJLLW03-Z24090649960113009167606266400927096659750094753670256309883287732800101903684201000108104259765120011211517107591400115123891160916001181324112440十电缆持续载流量1.持续载流量依据IEC60287计算2.安装条件:

1)电缆导体工作温度90C2)环境温度:

空气中为40C,土壤中为25C3)土壤热阻系数CW4)敷设深度为1000mm5)电缆的轴间距:

平行敷设时S=250mm品字型敷设S=D(D为电缆外径)6)频率:

50Hz7)负荷率:

100%电缆持续载流量表型号YJLW02-ZYJLW03-Z等敷设方式品字型排列平行排列单端接地或交叉互连双端接地单端接地或交叉互连双端接地标称截铜芯铝芯铜芯铝芯铜芯铝芯铜芯铝芯面mni空气中敷设电缆载流量240700545670530775600695565300795625750600885690780635400910720850690103080587572550010408309557851185935975820630118596010658901375109010809258001395111511659951630128012051040100015601265126511001855147013201155120016851390133511752030162514051245140018051500140012452205177014851330160019101600145013052355190515551400土壤中敷设电缆载流量24050039547038055042546038030056544552042062048050042040063550557547570555054546550071557563553080063059051063079565069058690572063056080091574073063510508256806051000100582577068511709307206551200106589080072012551010750690140011309508257501340108578072016001175100084577514101150800745导体工作温度(C)土壤温度(C)1一载流量修正系数导体工作温度(C)空气温度(C)10152025303540455090不同空气温度下载流量修正系数不同土壤温度下载流量修正系数导体工作温度C)土壤温度C)101520253035404590不同土壤热阻系数的载流量修正系数土壤热阻系数(W修正系数十二电缆电性能参数标称截面(mrm)导体1秒钟允许最大短路电流(kA)20C时导体最大直流电阻(Q/km)工作温度(90C)下导体交流电阻电缆电容(卩F/m)电缆电感(mH/km)平行敷设S=250mm品字型敷设S=2D(Q/km)2403004005006308001000120014001600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试验交联聚乙烯电缆耐压试验1概述概述随着我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在城网改造和城市美化的要求,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简称:

“交联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电压的电力交联电缆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

为了检验和保证交联电缆的安装质量,在送电投运前,对交联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必要。

过去由于使用交联电缆一般长度都比较长,因此容量较高,受试验设备的限制,在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

存在两个缺点: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即“记忆性”。

一旦电缆有了由于直流试验而引起的“记忆性”,它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释放尽残留在电缆中直流电荷。

而当该电缆投入运行时,直流电荷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峰值上,产生“和电压”,远超过电缆的额定电压,使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的交流电压不同,直流电场分布受电阻率影响,而交流下电场分布与电阻率和介电系数都有关。

因此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象交流耐压一样可以准确地反映电缆的机械损伤等明显缺陷,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

由此可见,对于交联电缆采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不可取的,应予淘汰。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建议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来代替直流电压试验。

由于电力电缆对地电容量很大,在现场采用50Hz工频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难以具备,但采用调频电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是基本具备的。

根据规范现场绝缘耐压试验中使用的交流电压频率,可采用30300Hz。

2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21串联谐振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高,而电容量较小,一般可采用串联谐振方法,见图1所示。

串联谐振的等效电路当试验回路中30L=130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能在试品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高低与回路品质因数有关),如果电容C较大,试验回路电流也较大,通过电抗器的电流也较大,这时试验设备一般难以满足现场试验需要;通常该试验接线仅适用于被试品电容量较小而试验电压较高,试验变压器能满足试验容量要求而不能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情况。

对于电力电缆来说,被试设备的电容量C是固定的,要使试验回路产生谐振就要改变试验回路的电感L或频率3,即:

30=1LC或L=1302C;采用改变电感的方法来满足串联谐振需采用可调电抗器,但限于运输和在现场搬动,电抗器的体积和重量不能做得很大,因此可调电抗器的调节范围是有限的。

所以在现场试验时采用调感的方法往往由于电抗器的范围有限而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调频的方法,即当电抗器和电容固定时通过改变试验电源频率来使30L=130C来达到所需的电压,但这时需要一套调频电源装置。

22并联谐振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低而试品容量较大时,一般可采用并联谐振方法,见图2所示。

并联谐振的等效电路当试验回路中30L=1O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并联谐振,此时试品电压等于电抗器电压也等于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

由于电抗器的补偿作用,变压器理论上仅提供回路阻性电流,可以大大降低对试验变压器的容量要求。

因此该试验回路适用于试品电容量大,而电压较低的情况。

低电压的电抗器一般容易制作,试验时可采用几个低电压电抗器并联的方法或利用可调电抗器改变电感的方法来满足并联谐振要求。

如果有一套调频电源装置的话,也可采用改变试验电源频率的方法,使回路满足试验要求。

23串-并联法当试验电压较高、被试品电容量较大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都难以满足试验要求,主要是试验设备难以满足要求:

一是合适的高电压大容量的电抗器一般单位都不具备二是不同长度的电缆电容量不相同,需要的电抗器也不一样,即使是可调电抗器也往往由于可调范围有限而难以满足试验要求。

因此仅靠配备合适的电抗器来满足试验要求就比较困难,所以国内外进行长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一般均采用串、并联调频谐振方式。

串-并联谐振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在试验回路中串入电抗器产生串联谐振来提高被试品试验电压,在被试品两端并联电抗器使被试品电容电流大部份由电抗器来补偿,从而使通过串联电路中电抗器的电流大为减少,从而降低试验对电抗器、试验变压器的要求。

采用调频电源装置来改变试验频率使30L=130C,使试验回路产生谐振。

这样试验设备就比较容易满足试验要求。

举例来说,如一条110kV交联电缆长为2km其每km的电容量为卩F,每一相电缆总电容量大约为,采用的补偿电抗器为4个并联,每个电抗器的电感量为200H左右,串联电抗器电感也为200H左右,在电抗器1串4并的串并联谐振接线情况下,通过变频电源尽量使试验频率接近于50Hz,计算的试验频率大约为48-45Hz,计算被试品电力电缆的电容电流大约为,4个电抗器补偿电感电流为,每个补偿电抗器通过的电流不到2A,而串联回路中的电抗器电流仅为,这样每个电抗器只需要耐压150kV电流大于2A;升压变压器的变比为K=18000V/400V=45,输出电压为18kV,电流也只需要2A就能满足试验要求。

被测相谐振频率试品电流试验回路Q值(Uc/U)ABC电抗器5节,1串4并注:

在电缆芯导体和金属屏蔽层间施加试验电压110kV,持续5min,试验结果全部通过。

1)从试验中可以看出,“串-并联谐振法”实质上仍然是串联谐振。

这次试验主要还是利用L-C谐振原理与传统的串联谐振不同之处在于,电抗器L不是简单的与被试品电力电缆电容Cx构成串联谐振,而是与电抗器L1-L4和被试电缆电容Cx的并联回路产生串联谐振,谐振电压为Uq并联电抗器L1-L4主要起补偿作用。

2)由于有了L1-L4的补偿作用使得流过励磁变压器高压侧及串联电抗器L上的电流I减小电抗器L的体积和重量将大大减轻以及励磁变压器容量也将大大减少相对提高了调频谐振装置的带负载能力。

使得原本很难进行的试验项目,相对变得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