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441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平原教授演讲.docx

陈平原教授演讲

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

2009-08-20

主讲人:

陈平原 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双聘教授、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

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

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种。

  今天的演讲,就从一首小诗说起。

 

  现代诗人卞之琳在上世纪30代写了一首长诗,改来改去不满意,最后长诗不要了,截取其中一段,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名的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短诗《断章》,只有这么四句: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毫无疑问,在这首诗里,“风景”是个关键词。

只是该如何解读,当时的文坛众说纷纭。

批评家李健吾站出来,说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

卞之琳听了,说不对呀,“装饰”不是着重点,我想强调的是“相对”。

主客之间互相对立、互相借景、互相装饰,这才是我要表达的。

 

  请记住,这是一个北大英文系出身、对哲学很有兴趣的现代诗人,有对社会人生、万事万物普遍存在着关联性的哲学思考。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和“青山”之间,互相对峙,互相观赏,“青山”是我的风景,反过来,“我”也是青山的风景。

马上,你又会想到一篇名文《西湖七月半》。

那是明末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则。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的人,可分为五类:

有人看风景,有人看人,有人希望人家注意到他在看风景……也就是说,不管你有心招摇,还是无意表演,你都成为人家的风景。

 

  我想强调的是,在一个注重知识、欣赏休闲、标榜品味的年代,“读书”会成为风景,“行旅”会成为风景,“踏青”也会成为风景。

这一道道靓丽风景的背后,蕴含着我们对于知识、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新理解。

当然,“风景”有大小、高低、雅俗之分。

就让我们沿着这个思路,讨论这一道道“风景”是如何酝酿、怎样浮现、可否转化,以及是不是“即将消逝”的。

  “读书”为何成为“风景”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谋取功名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样的“读书”,方称得上“风景”;这样的“风景”,方值得你我好好追怀。

就好像今天,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发现身边无所不在的、让人感动不已的“阅读”场面。

 

  先说“读书”是如何成为“风景”的。

抗日战争中,在重庆,有一天国民党元老陈铭枢请学者熊十力吃饭。

熊十力面对浩浩长江,大发感慨,而陈铭枢则背对长江,看着熊十力。

熊觉得很奇怪,说这么好的风景你怎么不看?

陈答曰:

“你就是最好的风景。

”熊十力听了很高兴,哈哈大笑。

 

  北大百年校庆时,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题目叫《即将消逝的风景》。

说的是,那些学养丰厚、有精神、有趣味的老学者,是大学校园里最为靓丽的风景。

当年我念中大、念北大,都看到过很多这样的风景。

老教授们在校园里闲谈、漫步,望着他们的身影,你会特感动,觉得这校园很有文化。

对于学生来说,在大学念书,不仅阅读书本,也阅读教师。

某种意义上,教师也是学生眼中的“文本”,要经得起他们的鉴赏或挑剔,还真不容易。

我们这一代教授,是否还能成为学生们茶余饭后的审美对象?

不知道,反正我有点担心。

当然,这里有技术原因,中年以下的教师,大都住在校外。

再过若干年,大学校园里,再也没有老教授的身影了。

因此,明知“江山代有才人出”,我还是感叹,这道风景即将消逝。

现在看来,这话得略为修正:

只要有心且努力,老教授是风景,青年学生也可以成为风景;大学校园里有风景,郊野乡下的读书场景,同样可以成为风景。

但有一点,这些风格迥异的“风景”,需要有心人去发掘、去鉴赏、去追怀。

 

  当然,我说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谋取功名而“头悬梁锥刺股”,而是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全凭个人兴趣的“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样的“读书”,方称得上“风景”;这样的“风景”,方值得你我好好追怀。

 

  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因为,在我看来,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阅读史”,一部人类借助书籍的生产与阅读来获取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历史。

加拿大学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写过一本书,叫《阅读史》。

这书讲的是人类——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当代——是怎样读书的,以及读书又是如何成为整个知识生产的中心的。

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再到我今天着重讨论的,将“读书”这一社会行为作为审美对象。

换句话说,我关注的不是图书的生产过程或阅读效果,而是“读书”是怎样成为“风景”的,这道“风景”又是如何被文人所描述、被画家所描摹、被大众所记忆的。

 

  先从庞贝古城的一幅壁画说起。

我们都知道,庞贝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经由考古发掘,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的生活场景,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

你看,这位女性手持纸莎草纸制作的“书籍”,正在认真地阅读。

可见,古罗马人已将“读书”视为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

只有当人们觉得“读书”这姿态很优雅时,才会将其作为壁画题材。

 

  下面这几幅图,同样值得品味:

16世纪曾出版过一本叫《各种人工机械装置》的书,其中提到这么一个发明,可同时阅读多本书的转轮。

这发明人肯定是书痴,读一本不够,还希望同时读好多本书!

不仅广搜博览,还希望一目十书,这是多么疯狂的阅读梦想!

18世纪法国版画“当众朗读”,不只看书,还要讲书。

之所以当众朗读,可能是为了传播知识,但也可能是炫耀自家的阅读能力。

总之,“读书”是一个很美好的场景,你看,这是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弗拉戈纳的绘画:

阅读中的少女,场面静谧,光线柔和,举止优雅,引诱你再三凝视。

跟这构图很接近的,是20世纪法国女作家科莱特在花园里读书的照片。

搬一把椅子,在花园里坐下来,手捧一本书,请照相师给拍照,为什么?

就因为这场面感人。

 

  不管是壁画、版画、油画、照片,将“读书”这一瞬间凝固下来,作为风景,悬挂在书房或卧室中,时刻提醒你,“读书”,这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好事。

相比之下,下面这幅照片更让我震撼:

1940年10月22日伦敦遭德军轰炸,很多房子倒塌了,这间西伦敦荷兰屋图书馆,墙壁也已倾颓,地下满是砖石,竟然有人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书架前翻检自己喜爱的图书。

或许,越是这种艰难时刻,越需要书籍作为精神支撑。

这照片录自我刚才提及的《阅读史》。

可惜这位加拿大学者对中国历史很不熟悉,整本书中,只用了一幅中国插图,那就是16世纪的木刻“秦始皇焚书”。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人更多的时候是写书、刻书、读书,而不会只是“焚书”。

就好像今天,只要你愿意,随时可以发现身边无所不在的、让人感动不已的“阅读”场面。

 

“行旅”同样可以入画 

  匆匆忙忙的一生里,只有在途中,才能真切体会人生的实况。

“旅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审美过程,一种生命境界,本身就有独立价值。

 

  与“读书”相似,“行旅”也可以入画。

为什么?

因为旅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对于风景的发现、知识的收获,以及阅历、美感等的形成,都是很重要的途径。

若从文化史角度考察,你会发现,旅行需要凭借各种工具,乘车船,骑毛驴,坐飞机,不同时代旅行工具的变化,带来一系列感知及审美方式的差异,这同样值得关注。

陆游的“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不同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更不同于你我的今日北京明日纽约。

黄遵宪之所以写《今别离》,也是意识到交通工具的进步,影响了旅行者的心态,改变了旅行这一行为的社会意义。

 

  古人旅行很危险,路上可能遭遇各种妖怪,必须配带辟邪的灵药——这跟我们今天出门上路,需要带点常用药品大致相近。

这很有意思,看得出一个时代的知识水准。

江绍原写《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专门讲古人旅行时的迷信,比如碰到鬼、妖的可能性,以及各种回避的办法,包括如何借佩带各种灵药来辟邪。

有关旅行的文化史著述,还可以举出地图研究。

今天资讯很发达,我们出远门时,照样习惯带上地图。

古代更是如此,千山万水,乡野驿站,你怎么上京赶考,或外出经商?

出门第一站,该走到哪里,有多少路程,中间长亭短亭,晚上歇什么地方,住宿的店铺以及酒菜的价格等,这些信息都很重要。

这种实用性很强的图书,不入高人眼,但出门时必带。

唐宋我不清楚,翻看明代类书如《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等,有各种简要地图及详细的资讯。

古人远行确实不易,难怪有悲悲切切的“长亭送别”。

 

  到了晚清,社会发生巨大变迁,很多人自愿或被迫远游海外。

这种海外游历,大大拓展了中国人对世界地理及人类文明的理解与想象。

所谓“开眼看世界”,很大程度是借助旅行来实现的。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上路”不再是一件特别可怕的事情了。

很有仪式感的“长亭送别”,也随之逐渐消失了。

不知不觉中,“旅行”变得没有风险,很舒服,也很优雅,甚至让人心旷神怡。

这样一来,“旅行”竟成了重要的“象征资本”。

每当有人向你喋喋不休地讲述其远游见闻时,千万别打断。

不说人家在炫耀,起码也是自我表彰——它代表着闲暇、金钱、眼界、趣味等。

 

  那么,文人学者是如何看待“旅行”这一社会行为的?

就以三个现代中国作家为例,看“旅行”是如何成为热门话题的。

北大英文系高材生梁遇春,英年早逝,著作不多。

1935年开明书店版散文集《泪与笑》中,有一则《途中》,大意是说,我们平时都很忙碌,只有在路上,在没有到达目的地之前,我们的步伐是悠然的。

匆匆忙忙的一生里,只有在途中,才能真切体会人生的实况。

在这个意义上,车中、船上、人行道,这是人生博览会的三张入场券。

可惜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利用它,把它当废纸扔掉,空走了一生的路。

旅行不仅让我们了解人生、亲近自然,而且,旅行本身很有诗意,像雨雪霏霏,杨柳依依,都很浪漫。

这种境界,只有有福的人才能享受。

作者开列了一大堆中外书名,说明很多杰作都是以“旅行”为骨架的。

跟爱情一样,旅行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另一个著名散文家,也写《旅行》,可他把话倒过来,称“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

我说的是梁实秋。

这篇《旅行》就出自他四十年代末刊行的《雅舍小品》。

中国人之所以怕旅行,那是因为“真正理想的伴侣是不易得的”。

朋友见面聊天,很容易相谈甚欢;可长途旅行就不一样了。

太脏了不行,洁癖也不行;睡觉打呼噜不行,整天沉默也不行;油头滑脑不行,呆头呆脑也不行。

“要有说有笑,有动有静,静时能一声不响的陪着你看行云,听夜雨,动时能在草地上打滚像一条活鱼!

这样的伴侣那里去找?

”换句话说,作者不是低估旅行的价值,而是希望旅行者调整心态——包括对旅伴的要求。

 

  说到旅行者的心态,我推荐冯至的《山村的墓碣》。

这位北大德语系毕业、后曾留学海德堡大学的“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四十年代出版散文集《山水》,中间就收录了这篇《山村的墓碣》。

文章很短,说的是德国和瑞士交界处,到处是山谷和密林,林径中有一墓碣:

“一个过路人,不知为什么,走到这里就死了,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请给他作个祈祷。

”蜿蜒的林间小路,静静地躺着一块墓碑,记录着一个生命的消逝,一段旅程的终止。

那人是谁?

因何死去?

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这就是人生,或万里无云,或波涛汹涌,最终都将消失在旅途中。

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乃诗人对于“在路上”这一人生境况的体会与思索。

 

  读书人足不出户,单靠冥思苦想,是很难成就大学问的。

这一点,古人很清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

古今中外的读书人,都曾借助“上路”来求学问,交朋友,并传播自己的名声。

可是,“行路”不一定非跟“读书”结盟不可。

某种意义上,“旅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审美过程,一种生命境界,本身就有独立价值。

不说诗文,就说绘画吧。

在中国,山水之所以入画,很大程度是因为旅人。

先有“旅人”,后才有“景观”。

不妨欣赏宋人范宽《溪山行旅图》、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以及明人戴进的《关山行旅图》,表现的对象是山水,题名却都是“行旅”,就因为旅人的眼光赋予了山水审美的意义。

旅人不是一般的动物,景观也并非简单的地貌,二者相逢,互相对峙与对视,方才有所谓的“风景”。

重峦叠嶂,山路蜿蜒,中间有一赶路人。

别看这小人在画面上很不起眼,却是点睛之笔。

好山好水,好树好屋,可观可赏,可居可游,这是中国山水画的特点。

 

  2004年春天,作为“中国文化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在巴黎大宫博物馆举办了《神圣的山峰——中国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众多精彩展品中,就包含清人黄向坚的组画。

黄向坚是苏州人,比他的善画山水更有名的,是他的万里寻亲。

黄向坚的父亲在昆明当小官,明清易代,其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于是,黄孝子从苏州出发,于干戈载道之中,跋涉山川,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把父母接回老家奉养。

清人顾公燮《消夏闲记》中,记载此万里寻亲故事;诗人归庄据此撰有《黄孝子传》,戏剧家李玉则编有《万里圆》传奇,后者还进入各种文学史。

至于黄向坚本人,其所撰《寻亲纪程》、《滇还纪程》,兼及图文。

作为山水册页的特例,这组兼及叙事功能的《寻亲纪程图》,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这位万里寻亲的孝子,一路诗文,一路画画,而每幅山水里,都有一个挟着雨伞步履匆匆的行人,那就是他本人。

跟他的同乡徐霞客借“游记”摹写大好河山好有一比,同时代画家中,难得有黄向坚那么“见多识广”的——万里寻亲的另一面,便是饱览了西南大好河山。

若“丽江花甸”的入画,若“莲峰旭日”的绚丽,都让人刮目相看。

 

  撇开“孝子寻亲”的道德意义,单是作为纪录旅程的山水册页看待,黄君的《寻亲纪程图》也值得珍惜。

而我关注的是,“旅人”之所以“入画”,就因为旅行这一社会行为,对于“风景”的发现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暮春者,春服既成 

  春游中,我们对外发现了自然的美,对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最近两年,因先后在云南大学、安徽师大、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和华东师大等处演讲“文学课堂的追怀与重构”,屡次提及汪曾祺所撰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如《泡茶馆》、《跑警报》、《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中文系》等,蓦然间想起,汪先生去世已经十多年了。

我喜欢汪先生的小说、散文及评论文字,当然,更喜欢他那作为“最后一个士大夫”的生活姿态。

 

  还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汪先生写过一篇小文,题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

文章有一节讲的是中国人的“生活趣味”:

“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

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

《论语》中的孔夫子是一个活人。

他可以骂人,可以生气着急,赌咒发誓。

”汪先生的自我概括很有趣:

“我大概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

” 

  “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这说法不是很准确,但有味道。

记得九十年代初,有一回在北京郊区给文学青年上课,他讲小说创作,我讲文学评论。

晚上,汪先生喝了点酒,随意捡起一根破毛笔,给我写了幅中堂,是抄他的旧作。

诗好,字好,更好的是那种洒脱的精神状态。

不端架子,不讲纸笔,不避重复,不假思索,写完了,还自己欣赏了好一阵子,问我:

怎么样,还不错吧?

此情此景,如在眼前。

一直想写点怀念汪先生的文字,只是苦于不得其门而入。

忽然想起刚才提及的汪先生那篇自述,其中提及:

“我很喜欢《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以为这是一种很美的生活态度。

”文章还引述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树,依依墟里烟”、宋儒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等,都是一些充满生气与诗趣的“人境”。

 

  暮春三月好天气,新缝单衣上了身,约上弟子若干,结队前往沂水边游玩歌咏,乘兴而去,兴尽而归,确是极高的乐处,也是最大的风流。

在大学教书,我原本也喜欢带学生踏青,因北京的春天来去匆匆,格外值得珍惜。

可如今不敢贸然,因学校再三提醒:

带学生出游,不管远近,安全第一,最好预先买保险。

确有大学生外出游览时不幸遇难,家长兴师问罪的,难怪学校胆战心惊。

 

  说到这里,岔开去,讲点文人逸事。

据说诗人陈梦家当年在西南联大教书,每回讲《论语》,朗读到“暮春者,春服既成”时,便挥动双臂,长袍宽袖,飘飘欲仙,很有魅力。

有调皮的学生故意请教:

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人,有几人结了婚?

几人没结婚?

这问题本来无解,没想到陈梦家信口回复:

“冠者五六人,五六得三十,故三十个贤人结了婚;童子六七人,六七得四十二,四十二个没结婚,三十加四十二,正好七十二贤人。

”此番对答,虽是歪解,却一时传为佳话。

 

  这与陆侃如的故事很相似:

据说当初在法国博士考试时,导师问:

为何“孔雀东南飞”?

才思敏捷的陆侃如随声应曰:

因为“西北有高楼”。

二者都是《古诗十九首》中名句,谁都知道,这只是起兴而已;如此巧对,更多的是表现学者的才情。

“逞才使气”中,也可见那一代读书人的自信、潇洒与从容。

 

  又到了“暮春三月”,想起了丰子恺一幅彩色漫画《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画题借用韦庄的《思帝乡》,画面上桃红柳绿,扶老携幼,踏青去也。

为什么要踏青?

硬要说是为了“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实在多余;不为什么,就是喜欢。

正是在其乐融融的春游中,我们对外发现了自然的美,对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专深很好,博雅更佳 

  教育的主要目标:

到底是培养专家,还是养成人格。

 

  读书、行旅、踏青,有何意义?

硬要辩解,都可说是为了获取知识。

但在我看来,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趣味”与“心情”。

这就回到了教育的主要目标:

到底是培养专家,还是养成人格。

 

  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无论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调整思路及立场。

我的立场很明确:

大学应该与职业学校拉开距离,上岗前培训一下就行的专业技能,大学不该教。

所谓“专业对口”,社会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不是好趋势。

关键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脑袋是否灵活,肯不肯学习,有无接受或创造知识的能力。

因此,我反对人文学科往实用方面转。

至于为了“生产自救”,在校园里打“国学”旗号办各种“董事长训练班”,更不是长远之计。

目前的状态是专业化成为潮流,反而是另一句话,即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博雅君子”,基本上落空了。

 

  目前中外大学授予的最高学位是博士。

所谓“博士”,在我看来,最名不副实,不是指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博闻强记、博物君子,而是指“术业有专攻”。

按我的语感,在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中,最好听的是“学士”。

因为,汉语的“硕士”二字,除了是第二级学位,还有就是品节高尚、学问渊博之士。

至于“博士”和“学士”,在古代都曾经是官名。

明清两代,讲官衔,“学士”比“博士”大多了。

 

  还有一点,在古代中国,“博士”有时是指具有某种技艺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有点像我们今天称的“师傅”。

比如,明清小说中常见的“酒博士”、“茶博士”,就不是官。

说“学士”,不会有这样的误解。

另外,在古代,“学士”有时泛指读书人。

这多好,管你是不是博通古今,只要肯读书,就可以叫你“学士”。

所以,我很喜欢“学士”这个称呼,因其不势利,指向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

 

  刚才说了,“学士”最好,指向读书的心境,不讲功名,故多有趣味。

可大部分情况下,“读书”这一行为,还是跟某种特殊利益,比如升官发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学问渊深的专家,很可能并非博雅君子。

现在大家推崇的,都是专业成就,看重各种虚虚实实的头衔,比如博士生导师呀,科学院院士呀,诺贝尔奖获得者呀,等等。

只要有了这些耀眼的光环,从政府到企业,到处有人请你“莅临指导”。

正因此,请大家关注鲁迅的忠告:

“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的”;“专门家除了他的专长之外,许多见识往往不及博识家或常识者的”。

这是鲁迅1935年在《名人和名言》中的说法。

此外,鲁迅还不止一次对“专家”表示不以为然。

 

  周氏兄弟,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最为博学深思的“读书人”。

我把“读书人”看得比“专门家”还高,除了学问,还有趣味。

周作人《我的杂学》分20节,总结自己一生所学,从《诗经》、陶诗到中国旧小说,从希腊神话到文化人类学,从生物学到性心理学,从医学、宗教学到妇女学,从日本俗曲到佛经文本,几乎每个领域周作人都有论述。

周作人说自己“国文粗通,常识略具”,这样的“常识”,可不容易具备呀。

至于鲁迅的读书趣味及知识结构,可参看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以及周启明的《鲁迅的青年时代》。

不仅周氏兄弟,清末民初很多读书人,在古今中西之间挣扎、奋斗、求索,大都眼界开阔,趣味广泛,志向高远,很值得今人追怀。

 

  这个时候谈“博览”,当然是别有幽怀,主要针对正变得日益机械化的学术生产机制。

为自己,也为别人;为学问,也为文章;为研究业绩,也为生活趣味,请大家关注那些有专业能力而又趣味广泛的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为什么说“晋人不可学” 

  所谓“不可学”,可能那东西不好,怕你学坏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东西太好,你学不来。

大体说来,法度技艺可学,才情韵致难以承传,故不可学。

 

  不知是哪位同学,在网上披露我在北大课堂上的说法:

“记得好像是陈平原老师讲过,宋人可学而晋人不可学。

魏晋风度,是从性情里出来的,是自然的,所以一学必歪,放到现在就跟有精神病一样,而宋人讲究理性礼制,也就是规矩、规范和法度,就是现在所说的按套路出牌,所以宋人是可以学的。

”这话确实是我说的,大意没错。

学生们或许心存疑虑,我写过《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为什么会说“晋人不可学”?

 

  其实,可学与不可学,有时是价值评判,有时是工作策略。

所谓“不可学”,可能那东西不好,怕你学坏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东西太好,你学不来。

有的东西事关天赋,强求不得。

谈诗词,讲书法,常有“可学”与“不可学”之分;大体说来,法度技艺可学,才情韵致难以承传,故不可学。

 

  清人钱泳《履园丛话》中的《书学》,力贬宋人书法,其“宋四家书”条云:

“总之,宋四家皆不可学,学之辄有病,苏、黄、米三家尤不可学,学之不可医也。

”苏东坡天分绝高,随手写去,修短合度,是其不可及处。

可那东西不可学,一学就“毛疵百出”。

至于米书过于纵,蔡书过于拘,都不可学。

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可不予置评。

我只是说,钱泳所理解的“不可学”,属于价值判断。

 

  可还有另外一种“不可学”,不是不好,而是境界太高,浑然天成,常人达不到,故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有格”、“规矩”、“正道”作为模仿对象。

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就说:

“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

”辛弃疾(字幼安)的词为什么不可学,就因其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而模仿者往往只得其粗犷滑稽。

 

  诗词书画,为什么有的可学,有的不可学,明人董其昌《画眼》说得很明确:

“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

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这是从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那边套过来的。

换句话说,有些东西,跟天赋、才情、境界有关,不能靠“巧密”和“岁月”而习得。

就像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靠的是天资神悟,而不是学习与积累。

 

  记得十几年前读明人笔记《假庵杂著》,对其中一句话印象很深,那就是“宁为宋人毋为晋人”。

由此,我才推导出宋人可学,晋人不可学——后者之旷远、放达、率真,天成,很好,永远值得追怀,但常人学不到,一学就歪。

也就是说,在我看来,文人学者中,有积累型的,也有天才型的,二者所走的路大不一样。

 

  明清史专家谢国桢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印《瓜蒂庵藏明清掌故丛刊》,已刊明黄宗会《缩斋文集》和明归昌世《假庵杂著》等22种。

谢先生为后者作跋:

“读归文休先生之《假庵杂著》,如读张山来《幽梦影》;而其谓为人当有偏至,而不可为中庸,尤有见地。

”归昌世字文休,号假庵,乃著名古文家归有光的孙子。

据说十岁能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