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4420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docx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3.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4.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教学指导书

5.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6·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7.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8.“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9.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位

D.能力本位

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为、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11.一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内容——“浊”这个字,而“浊”字右边的“虫”,正好是今天学的字“茧”的下面的部分。

于是当学生再学“茧”这个字时就容易多了。

这位语文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

A.环境

B.教育

C.社会

D.实践

13.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4.奖励和惩罚属于德育方法中的()。

A.比较法

B.榜样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15.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6.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8.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19.下列关于活动课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20.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21.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

22.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有()。

A.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B.提出教育飙会均等的口号

C.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D.强化教育的国家控制

E.教育精英化的实现

23.培养人的活动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和受教育者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

在()。

A.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人的潜能的开发者

D.人的精神的指引者

E.人的思想的导航者

2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

是()。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2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区教育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小题。

每小题l.5分。

共15分)

26.学校制度是随便制定的,对国家和青少年的发展没有多大的影响。

()

27.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

28.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

29.杜威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

30.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

31.只要牢牢把握教学这一中心点,学校就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

32.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

33.教学过程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无关紧要。

()

34.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体本位论。

()

3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述教学的意义。

简述开展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简述小学德育的意义。

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要求。

论述题(6分)

论述讲授法的含义及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案例分析题(9分)

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的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年师表。

问题: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

运用所学袁莉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终身教育”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正式提出,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2.A【解析】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观点有:

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3.B【解析】l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4.A【解析】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由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决定的,它表现为教育独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不是意识所决定或规定的,而是教育这种社会活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生成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在已有的教育事实基础上对教育特性的抽象和概括,是教育本身所固有的。

5.C【解析】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6.D【解析】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教育的历史。

7.D【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8.B【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时要注意:

(1)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9.A【解析】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10.C【解析】教育目的分为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

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11.B【解析】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

12.D【解析】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础,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

组织和指导好学生的课外个人活动,是课外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13.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14.C【解析】陶行知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

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5.D【解析】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这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16.A【解析】盂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他把动物本能和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同有意识的教育混为一谈。

17.B【解析】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形象生动,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18.C【解析】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19.B【解析】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包括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

20.D【解析】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正确和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填空题

2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22.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23.教育24.行为方式

25.身心发展规律26.变化结果27.富有感情

28.思想人格29.教学大纲教科书30.强制性普遍性

三、名词解释

31.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32.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33.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34.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四、简答题

35.【答案要点】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是:

(1)面向全体学生;

(2)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3)让学生主动发展。

36.【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②学生

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

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②学生思想的提

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能动性;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7.【答案要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

中。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表现在: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相互转化。

38.【答案要点】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

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领导下,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促使本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五、论述题

39.【答案要点】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

①统一性:

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知是基础,情是动力,意是支柱、杠杆,行是关键。

②矛盾性:

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情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教师在向学生进行总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案例分析题

40.【答案要点】

(1)张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问答法,即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问答法的原则有:

①适时原则;②因材施教;③反馈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