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3389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东汉卫宏《汉旧仪》载:

“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

至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

”该材料反映了

①世官制开始于西周,结束于秦王朝

②西周开始实行家国合一的政治体制

③西周分封制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结合

④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

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

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

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

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

3.明代谢肇浙《五杂俎》记载:

“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

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

”由此说明草市

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

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

4.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道:

“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

代代相承,变化微渐。

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

”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做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9—158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这说明了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才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C.几次战争完全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6.1911年11月,袁世凯面谒各国公使,探询其对中国政体选择的意向。

各国公使“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

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

该材料说明

A.袁世凯己被列强选为新的代理人

B.各国对清廷己普遍失望

C.列强同情理解中国革命

D.革命己危及列强在华制益

7.下表为浙江部分年份生丝和丝织品出口统计。

此表反映了当时丝织业

年份

1750

1850

1875

1895

生丝出口

数量(担)

1397

1万5千

7万9千

11万

税率(%)

9.43

3.97

丝绸出口

数量(担)

18229

1万2千

6千

228

税率(%)

3.11

4.17

 

A.仍然保持传统生产的优势

B.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C.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原料生产的均衡发展

8.下列是某年某日《人民日报》头版的部分内容提要。

据此判断当时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赫鲁晓夫写信警告艾森豪威尔,侵犯中国就是侵犯苏联

♦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人民誓作解放台湾的坚强后盾

◊各国社论继续谴责美国侵略者对我国挑衅

♦石景山钢铁厂十四天建成一座煤矿炼钢车间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赫鲁晓夫写信警告艾森豪威尔,侵犯中国就是侵犯苏联

♦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人民誓作解放台湾的坚强后盾

◊各国社论继续谴责美国侵略者对我国挑衅

♦石景山钢铁厂十四天建成一座煤矿炼钢车间

 

①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严重

②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③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

④台湾海峡两岸局势时有紧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西塞罗说: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对西塞罗提到的“法”理解有误的是

A.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

B.成为判断是否违法的具体标准

C.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

D.奠定古罗马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10.19世纪50年代卡尔霍恩提出以一致多数取代联邦宪法中的简单多数从而赋予南方以绝对否决权,以双元首制保障南方的特别利益,形成联邦行政权的内部平衡。

如此,则美国将从历史时间1787年倒退回1781年,这遭到林肯的坚决抵制。

林肯反对的原因是其

A.可能导致美国联邦的和平解体

B.违背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C.维护了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

D.违反了1787年的宪法的规定

11.有历史学家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3个国家:

荷兰、英国和美国,这3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中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A.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12.下图的信息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内容。

据此推断,这部著作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史》

B.《社会主义史》

C.《新全球史》

D.《国际关系史》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杨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

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

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

——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

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赈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泛。

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设戎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间公益组织。

从1915年到1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

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李永军《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变化

(3)分析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变化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大名商人出身的北方汉族财相卢世荣主持财政期间,向忽必烈提出一条改革意见,其内容是:

用官钱购南方棉帛运到北方牧区换取羊、马,然后把这些羊、马交给当地牧民订合同放牧取利。

合同规定皮毛、筋角、酥酪等的十分之二给牧民,其余由官府出售。

“马以备军兴,羊以充赐予”。

忽必烈听罢卢氏建议后说,这是“祖宗时欲行之而未果”的计划。

他要求卢世荣尽快推行。

卢世荣死后他的其他许多经济管理意见在忽必烈那里并没有因人废言,这条意见也是没废弃的。

卢世荣之后的财相藏族人朵哥执政间创建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至元二十四年复忽必烈同意忻都(蒙古贵族)以新钞11.06万锭,银1593锭、金100两付江南各省与民大规模互市;次年九月桑哥请示忽必烈批准营造五个库于禁中贮币韦,当与这个农牧南北大贸易蓝图的实际实施相关。

——摘编自张岱年等主编《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得以实施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农牧南北大贸易”的影响。

三、论述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随着美洲及太平洋,大西洋的地理大发现,随着哥白尼的宇宙新发现,人类理智中蕴含的另一种力量——对抗宗教神学,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力量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这就开始了人类认识自身的大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五百年代(即十六世纪),西方著名文化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之为“人的发现”的伟大时代。

——摘编白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

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人类认识自身的定位”,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①“皆世官位”只能说明西周实行世官制,但不能体现世官制开始于西周,错误;②材料与家国合一无关,错误;③材料“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体现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正确;④“秦始皇帝,灭诸侯为郡县,不世官”反映了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说明执政集团权力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正确。

故答案为C项。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A

【解析】

从唐朝宰相之间的相互牵制发展到了元朝的只有一个中书省,说明了元朝时相权是相对集中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加强而非削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皇权一直是独尊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3.B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这一问题,故可排除A;依据“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可知当时的“集”与“市”是相互结合的,故选B;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宋代,故可排除C;材料体现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但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所以据此不能说当时的草市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故可排除D。

4.D

【分析】

根据“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结合所学,“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是明末清初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故D项正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民本思想,时间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是南宋时期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是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倡民主,反对孔教的主张,时间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结合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分析解答。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5.D

【详解】

根据“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近代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震动作用,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反思与前进,故D项符合题意;AB项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