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884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8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docx

包西线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书仅供学习交流

存档号:

学号:

201001022039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隧道实训报告

 

包西线某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系别:

交通系

学生姓名:

王雷

专业名称: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指导老师:

林宝龙

 

二零一三年一月

 

摘要

本文以包西线某隧道施工为背景,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设计。

本设计区段隧道位于黄土高原侵蚀低山沟壑区,属新建铁路包西线XXX标段,工程范围内不良地基较发育,多湿陷性黄土。

施工中采取新奥法理念,确定隧道结构的支护参数及支护形式。

分析选择隧道的施工方法以及各施工工法之间的转换方式,控制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

根据不同施工方法选择现场监控量测方式及量测内容,反馈修正设计、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对本工程施工方法的分析,为湿陷性黄土围岩地基施工积累宝贵工程经验。

 

关键词:

设计依据及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特点;施工方案

第1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1.1设计原则

(1)隧道建筑限界参照"隧限-2B"、"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439号)"、"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暂行)"重新绘制,双线隧道线间距4.8m,设置双侧救援通道,救援通道宽1.6m,高2.2m,外侧距离同侧线路中线2.2m。

经断面拟定,隧道轨面以上内净空面积为93.94平方米。

曲线地段隧道线间距和衬砌内轮廓不考虑加宽。

(2)隧道内采用重型轨道。

3公里以上长大隧道采用长枕埋入式无碴轨道整体道床,轨面至道床面高度为0.66m;其余隧道采用碎石道床,内轨顶面至道床面的高度暂为0.766m。

(3)隧道各级围岩均采用复合式衬砌,设计根据喷锚构筑法的基本原理,衬砌结构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组成,本图各级围岩衬砌断面参照《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和类似工程实例,并辅以理论分析确定设计参数。

双线Ⅲ~Ⅴ级围岩采用带仰拱的曲墙式衬砌,Ⅱ级围岩采用不带仰拱的曲墙式衬砌。

1.2采用标准及依据

(1)新建铁路包西线XXX标段至XXX标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合同。

(2)新建铁路包西线XXX标段至XXX标段土建工程招标文件、补遗书和答疑书。

(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439号)

(4)《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83(隧限-2B)

(5)《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1J117---2001

(6)《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1

(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J159---2002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暂行)》(铁科技[2004]157号)

(11)《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修订稿)

(12)现场踏勘所采集的资料。

(13)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执行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包西线XXX标段XX隧道工程,施工段里程桩号为ⅡDK344+690~ⅡDK345+480,全长790m,主要施工内容为隧道,隧道位于黄土高原侵蚀低山沟壑区,穿越北西向展布的脊状山梁,两端为沟谷。

地面高程1711m~1872m,相对高差约155m,自然坡度20~30°,局部陡峻。

2.2地形地貌

1、地质构造隧道位于亦资孔向斜东翼的单斜地层中,隧道涉及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冲积砂质黄土,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三叠系上统砂岩夹页岩;隧区内岩层产状为N15~45°E/18~60°NW。

节理产状分别为:

N10°E/90°、N80°E/90°,较规则,呈共轭X型,以构造型为主,节理间距多数小于0.40m,多呈密闭型,部分为微张裂隙,少有充填物。

节理发育,岩体被节理切割成块状。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3.1工程地质条件

1、隧道涉及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冲积砂质黄土,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中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及三叠系上统砂岩夹页岩。

其岩性特征相述如下:

砂质黄土(

):

分布于隧道进口及浅埋处及洞顶斜坡上,为溜塌体物质,厚1~5m,灰黄色,松散,硬塑,Ⅱ级普通土。

砂质黄土(

):

分布于隧道出口冲沟中,厚约5—11.2m,浅黄色,土质不均,含沙量较高,间有薄层粉砂,硬塑,Ⅱ级普通土,具湿陷性,

细砂(

):

分布于隧道出口冲沟中,厚约2.5~3m,浅黄色,砂质不纯,潮湿,松散-中密,Ⅰ级松土,

砂质黄土(

):

全段分布,厚5~15m,局部达25m。

淡黄-浅灰黄色,土质较均一,具孔隙及虫穴,垂直节理较发育,直立性较好。

坚硬-硬塑,具湿陷性,Ⅱ级普通土,

~150kpa

砂质黄土(

):

分布于洞身风积砂质黄土下,厚10~80m,深黄色,土质较均一,垂直节理较发育,直立性较好。

坚硬-硬塑,Ⅲ级硬土,

砂岩夹页岩(

):

下伏于黄土之下,灰黄-灰绿色,中薄层构造,砂状结构,钙质胶结,节理较发育,强风化-弱风化,风化层厚3~5m,Ⅳ级软石。

风化层

,风化层以下

本区无大的地质构造,岩层起伏不大,产状近于水平,节理裂隙较发育。

2.3.2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范围内地表水不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其中第四系地层孔隙潜水,由大气降水补给,经黄土孔隙下渗至相对隔水的基岩面上,在河岸、沟坎以渗流形式排泄,水量较小;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节理中,局部呈滴状,片状流出。

本次勘探揭示出的地下水位于隧道基底以下,对工程没有影响。

2.3.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工点范围内不良地质发育,对隧道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主要是隧道进口、洞身浅埋段的溜塌。

进口段的溜塌分布于ⅡDK344+720~+774,长80m,宽30吗,厚1~5m。

洞身浅埋段也有溜塌,分布于ⅡDK354+020~+163,为两处溜向沟心的溜塌,后1~5m,隧道在此埋深10m(距拱顶)。

工点范围内特殊岩土为湿陷性黄土。

根据挖探取样实验结果,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

2.4地震烈度及气象资料

2.4.1地震烈度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隧道所属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级。

2.4.2气象资料

本区年平均气温9.7℃,最冷月平均温度-7.2℃,年平均降水量392.6mm,年平均蒸发量1422mm,最大冻结深度120cm

 

第3章施工方案

3.1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本隧道的地质条件,可选的施工方案为新奥法

3.1.1新奥法的基本原理

(一)围岩岩体是隧道承载的主要部分

(二)用最小的支护阻力设计支护结构

(三)控制围岩的初始变形

(四)适应围岩的特性,采用薄形柔性的支护

(五)采用量测来检验设计并指导施工

3.1.2施工顺序

(1)开挖

为了充分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尽力采用大断面进行开挖,地质条件差时可采用台阶开挖。

开挖时,一次开挖的长度应根据围岩条件和开挖方式决定。

(2)初期支护

包括的工序:

一次喷射混凝土,打锚杆,设置钢筋网,必要时架设钢支撑,二次喷混凝土等。

(3)构筑防水层

在初期支护完成后,临近二次衬砌前构筑防水层。

防水层设置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其形式和材料根据设计而定。

防水层中的水可通过积水管排出。

(4)二次模筑混凝土衬砌

当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收敛后,用模筑混凝土构筑二次衬砌。

 

第4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4.1预加固措施

锚杆、小大管棚

表3-1预加固措施

类型

主要作用

技术要求

适用条件

大管棚

管棚与型钢钢架组合成预支护系统,以支撑和加固自问能力较低的围岩,对防止较弱围岩的下沉、松弛和坍塌等有显著效果。

沿隧道拱部外缘设直径89或108长度大于10㎝的花管,管内注浆或管内增设钢筋笼,管外端支于钢架上。

ⅴ级围岩无自稳能力,或浅埋地段及地面有主要建筑物等。

锚杆

拱部超前锚杆用以支托拱上部临空的围岩。

沿隧道拱部外缘设直径25中空注浆锚杆。

ⅳ、ⅴ级围岩地下水不发育地段。

4.1.1仰、边坡加固

临时坡面采用锚喷网形式,临时仰坡开挖成型后,先在仰坡面喷射一层2~3cm厚20#砼,后布置锚杆,挂网复喷砼。

锚杆梅花形布置。

在主洞钢支撑架外圈20cm处设水平中空超前注浆导管,用φ50圆钢管(δ=0.35mm)制作长4.0m,环向间距30cm,外露20cm~50cm焊接在环向钢架上,如不能直接焊接,可用φ22螺纹钢横向连接在钢架上,锚杆与衬砌中线平行以6°外插角打入拱部围岩内。

(视围岩情况必要时可设置二排)

在进、出口边坡刷至设计坡率后,将表面松散碎石及浮渣清理干净。

紧接着以2~3cm厚20#喷射砼封闭岩面,后布置锚杆。

φ22砂浆锚杆长度出口左侧边坡为300cm,右侧为150cm,200×200cm梅花形布置,挂φ6直径20×20cm钢筋网片,复喷20#砼7~8cm厚,其中进口线左标高1444.28m以上。

具体工艺:

(1)、清理坡面:

按设计坡度修整坡面。

(2)、钻锚杆孔:

深度和孔径按设计。

(3)、制作锚杆:

按设计长度下料。

(4)、安装锚杆,压力注浆:

砂浆配比及标号按设计,注浆压力0.4~0.6Mpa,并将注浆管插入锚杆底部。

(5)、编钢筋网:

按设计间距编扎,并用厚度为3cm的砂浆垫块将钢筋网架离地面。

(6)、放排水管:

排水管φ5cm,长100cm,每3m×3m放一根,在管壁上钻φ10mm小孔若干,呈现梅花形布置。

(7)、喷砼:

砼配比、标号和厚度按设计。

(8)、锚杆上端部处理:

在锚杆内注浆约3—5天后,用水泥砂浆对锚杆端部作防腐处理。

4.1.2截水沟施工

根据仰坡坡口位置,结合洞门构造图,定出截水沟开挖位置(截水沟天沟采用人工开挖),截水沟用7.5#浆砌片石砌筑。

4.1.3中导坑及侧导坑开挖、支护

洞门轮廓施工放样完毕后,可用机械将进口段中导开挖轮廓范围内仰坡坡率降至1:

0.2—1:

0.5后,按上下台阶法施工。

1、中导开挖及支护

 

 

中导开挖支护作业流程:

在开挖过程中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根据围岩稳定情况合理确定开挖步骤和及时调整循环进尺,避免放大炮。

支护施工时贯彻“强支护、及时护、标准护”的要求进行施工,抑制围岩变形。

Ⅱ、Ⅲ类围岩段以I16工字钢架进行强支护,开挖后经检查断面合格后,先初喷3—5cm砼,再按中线架立钢架,就位后随即打锚杆、挂网,I16工字钢架相互之间用φ22螺纹钢纵向焊接,环向间距100cm。

环向砂浆锚杆与钢架之间通过连接筋焊接固定。

杆体采用φ22螺纹钢制作,梅花型布置,外露0.15m。

钢筋网采用φ8钢筋先预制好,安装时相邻网片之间要搭接1—2个网孔长,网片随受喷面起伏铺设,钢筋网与受喷面的间距以3cm左右为宜,并和锚杆、钢架全部焊接成一体,构成联合支护。

钢拱架安装要点:

(1)、安装前分批检查验收加工质量;

(2)、钢拱架的拱脚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并必须落在原状土上。

(3)、清除干净脚底处浮渣,超挖处加设钢(木)垫块,其中间段接头板用砂子埋住,以防砼堵塞接头板螺栓孔;

(4)、按设计焊接定位系筋及纵向连接,段间连接安设垫片拧坚螺栓。

(5)、严格控制钢拱架的中线及标高尺寸;

(6)、钢拱架与岩面间安设鞍形砼垫块,确保岩面与钢拱架密贴、牢靠、稳固。

(7)、钢拱架要安设垂直,其垂直度允许误差不得大于±2°。

超前小导管施工要点:

(1)、安设前要检查小钢管材质、加工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超前小钢管要平直,尾部焊箍。

(2)、钻孔前,由测量员准确布置孔位,孔位误差不得大于5cm。

在钻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超前小钢管外插角,外插角误差不得大于±2°。

(3)、小导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小于导管长度的90%。

(4)、纵向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少于100cm。

(5)、注浆之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压力。

注浆顺序由拱顶对称向下进行。

注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如遇窜浆或跑浆,可间隔一孔或数孔灌注。

注浆结束后,要用止浆阀保持孔内压力,直至浆液凝固。

(6)、单孔注浆量不得少于平均注浆量的80%,否则必须补管注浆。

如孔口压力达到规定值而注入量不足,应停止注浆,防止压裂开挖面。

(7)、在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注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8)、在正常温度下,每次注浆8h后才能开挖。

开挖时,应保留1.5—2.0m的止浆墙,防止下一次注浆时孔口跑浆。

2、侧导开挖及支护

双连拱隧道全长范围内设置侧导,在施工环境与中导不相互重叠,可选择在不影响主导进度的前提下施工,且侧导面积较小,可选择在中墙顶部回填完成后,进行全断面开挖。

4.2主要开挖方法及施工工序

隧道施工方法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资料,开挖断面大小、衬砌类型、隧道长度、工期要求及环境制约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

对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隧道,选用的施工方法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当需要变更施工方法时,以工序倒换简单和较少影响施工进度为原则,一般不宜选用多种施工方法。

4.2.1主要开挖方法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台阶法、中壁(CD)法、中壁交叉(CRD)法、弧形导坑法等。

大断面黄土隧道的开挖施工控制重点主要是要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因此围岩的情况决定了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

大断面隧道开挖控制变形保证围岩稳定的方法原则上就是化大为小,采用分步开挖。

断面开挖时,如果掌子面稳定,无较大掉块、垮塌,无推移和挤出现象,初期支护刚度足够,则可以采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开挖的方法。

如果掌子面开挖后不稳定则应缩小断面,加设中隔壁即CD法,在CD法的基础上再加设横撑就变为CRD法。

对于埋深较大的IV级老黄土围岩,由于黄土具有直立性好、宜成型的特点,在适用短进尺的条件下,有一定的围岩稳定时间,保证在围岩未有大的变形掉块的情况下有足够的立架和喷锚作业时间,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可采用弧形导坑法;

洞口浅埋段及V级围岩主要是新黄土,竖向节理发育,土质松软,土颗粒间黏性差,围岩自稳能力差,土体受扰动后产生应力重分布,上部土体宜沿破裂面形成楔形漏斗,造成拱顶失稳,为了保证安全开挖断面应尽量缩小宜采用CRD法。

4.2.2具体的施工工序

Ⅳ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必要时留核心土

施工工序:

(1)开挖1部台阶。

(2)施作1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即出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

(3)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底部喷10cm混凝土封闭。

(4)上台阶施工至适当距离后,开挖2部台阶,接长钢架,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及封底,可参见工序1进行。

(5)开挖3部台阶,及时封闭初期支护。

可参见工序2进行。

(6)灌注该段内Ⅳ部仰拱。

(7)灌注该段内Ⅴ部隧底填充。

(8)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Ⅵ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Ⅴ级围岩采用CRD法施工工序

(1)利用上一次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主体结构超前支护。

(2)分台阶开挖1,2,3部。

同时,逐步施作导坑周边的主体结构的初期支护和中隔壁临时支护,即出喷混凝土,架立隧道钢架和接长临时钢架,钻设径向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同时,每台阶底部及时喷射10cm混凝土封闭,并设锁脚锚杆。

(3)分台阶开挖4,5,6部。

除中隔壁部分临时钢架已施工完毕,其余步骤均参见第1步工序。

(4)拆除开挖尾部靠近二次衬砌仰拱6-8m范围内临时中隔壁钢架,灌注该段内Ⅶ部仰拱。

(5)灌注该段内Ⅷ部隧底填充。

接长中隔壁临时钢架,使得钢架底支撑于仰拱填充顶面。

(6)上述步骤逐步循环。

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步拆除临时钢架,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Ⅸ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见下图(图3-2)

图3-2CRD法断面图

4.2.3开挖注意事项

本隧道黄土层具轻微湿陷性,应做好地表水引排设施,防止地基湿陷对隧道产生危害。

隧道开挖时应采用小型机械或人工开挖,坚决杜绝爆破。

开挖进尺应严格控制在满足两木品钢架之间的距离,随挖随支,及时喷锚,约束围岩早期变形,防止隧道产生坍塌。

衬砌紧跟,缩短衬砌与开挖距离,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及时施做仰拱,形成封闭受力结构。

1、洞身位于黄土地段二次衬砌施工时,不能脱模过早,并要定期检查衬砌拱架和模板台车的刚度,以防止因其变形造成衬砌开裂。

2、如地表对线路有影响的陷穴,陷坑应及时回填;加强施工用水管理,保持洞内排水通畅,山顶水池应远离线路。

洞内用水管理有序,排水应通畅,严防软化地基出现坍塌。

3、在施做支护时,钢架地基应平整压实,设混凝土垫块,必要时在拱腰和最大跨部位加设横撑,防止由于下部开挖拱脚失稳,引起隧道坍塌。

4、黄土地段施工应密切观察垂直节理,并评价垂直节理对隧道工程的影响,为控制初期支护的变形量应尽早对黄土隧道进行仰拱封闭,黄土底层变形过大或初期支护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补强时,可设置临时仰拱或横撑一以封闭开挖面,必要时可提前施做二次衬砌,以确保围岩和支护结构稳定。

4.3初期支护方式

4.3.1初期支护定义

为控制围岩应力适量释放和变形,增加结构安全度和方便施工,隧道开挖后应立即施做刚度较小并作为永久承载结构一部分的结构层,称为初期支护。

4.3.2初期支护形式

初期支护一般由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钢筋网等及其他门的组合组成它是现代隧道工程中最常用的支护形式和方法。

初期支护是永久衬砌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期支护的形式主要有:

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喷锚网(纤维)支护、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拱部)和一般砂浆锚杆(边墙),使用时应保证注浆的饱满。

钢筋网采用Q235钢筋,钢筋直径%%c8mm,网格间距200~250mm,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钢架采用钢筋焊接成的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

4.3.3初期支护的作用

初期支护主要是迅速封闭围岩,避免围岩因为长时间的裸露受水、空气等的影响发生风化、水化等而坍塌。

提高作业安全性和作业效率,并能适应软弱和膨胀地层中隧道的开挖,还可用于整治塌方和隧道衬砌的破损

4.3.4初期支护的特点

(1)灵活性

(2)及时性(3)深入性(4)柔性(6)封闭性

4.3.5初期支护的施工

⑴锚杆施工

1超前锚杆外插角为10~20,纵向相邻两排锚杆水平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m;超前锚杆应置于格栅钢架的腹部,以增加共同支护的作用。

②径向锚杆钻孔方向宜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其孔径与深度按设计施工;钻孔应园而直,砂浆锚杆孔深误差不宜大于±50㎜,孔径应大于杆体直径15㎜,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50㎜。

锚杆孔应吹洗干净。

③沙浆应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沙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④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分钟时,应用水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

⑤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⑥注浆孔内沙浆应饱满。

⑦锚杆杆体宜对中插入,插入后应在孔口将杆体固定。

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其外露长度不宜超过10㎝。

⑧有水地段锚杆施工采用普通水泥沙浆锚杆时,如遇孔内有水,应在附近另行钻孔,确认无水后再安设锚杆,并获批准。

⑨锚杆安设作业应在初喷砼后及时进行;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⑵钢筋网施工

1钢筋使用前应清污出锈,宜在现场预制点焊成网片,也可就地绑扎。

②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砼后,随受喷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间隙一般为3㎝;成品钢筋网安设时,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20cm。

③钢筋网应与锚杆、钢支撑等连接牢固,喷射砼时钢筋网应不晃动;钢筋网喷射砼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2㎝。

⑶格栅钢架施工

1在钢筋加工房将钢筋按设计图加工成格栅形式,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②格栅钢架支撑垂直隧道中线安设,其上下、左右偏差应小于±5㎝。

格栅支撑倾度应小于2,安设时间应不超过围岩开挖暴露后2小时。

③格栅安装间距按设计要求为0.67~1m,格栅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连接,钢支撑与围岩受喷面之间应尽量接近,留2-3㎝间隙作为保护层。

④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应用土石回填,而应设置钢板进行调整,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加固基底,当拱脚围岩承载力不够时,应向围岩方向加大拱脚接触面。

⑷湿喷砼施工

①采用湿式喷射机人工喷射,砼标号为C20,宜采用中砂,其细模量宜大于2.5,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灰比0.4-0.5,且添加速凝剂,以达到早强和少回弹的目的。

一次喷射厚度控制为6㎝以上,第二层喷射在初喷砼终凝以后进行。

②喷射砼分段、分片自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超过6m,喷砼前先清理喷射面,使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发现松动的石块等及时清除,然后采用湿喷机进行喷射砼作业,喷射时,喷嘴正对受喷面作均匀顺时针方向螺旋转动,螺旋直径20-30㎝,以使砼喷射密实。

喷嘴与受喷面尽量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其距离取0.8-1.0m。

当岩面有较大坑洼时,先凹处找平。

喷射时在砼内插入长度大于设计长度60㎜的铁丝,每1-2m一根,作为检验喷层厚度用。

后一层喷射在前一层砼终凝后进行,新喷射的砼按规定洒水养护。

③湿喷法喷射砼工④施工准备施工人员到位,材料试验合格,机械设备进场,供风、供电能满足施工要求。

在喷射砼前,检查隧道开挖净空尺寸,凿除欠挖部分,对喷射面所有的开裂、崩解破损岩面进行清除和处理。

⑤施工程序A、喷射机械安设调整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杂物;同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吹洗岩面,清除岩面尘埃。

B、喷射时,先加外加剂,后开风,再送料。

以易粘结,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

C、初喷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先墙脚后墙顶,先拱脚后拱顶,避免死角。

料束呈螺旋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蛇形状。

喷嘴正对受喷面(距离控制在0.8-1.0m)以使砼喷射密实。

当岩面有较大坑洼时,先喷凹处,然后找平。

初喷厚度,掺速凝剂时,拱部达到5-8㎝,墙部7-10㎝。

喷射时,可插入比喷射砼厚度大6㎝铁线,约1-2m设一根,作施工控制用。

D、复喷复喷在初喷终凝后进行,如时间超过1h,受喷面用风、水清洗。

以与初喷时相同的方法复喷至设计厚度。

E、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即应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面处于湿润状态为度,养护一般不少于7天。

F、喷射砼需紧跟工作面,下次爆破距喷射砼完成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4小时。

G、喷射砼完成后,由质检工程师对喷射砼强度、喷层厚度、砼与表面粘着力及喷射砼外观质量进行综合检查,合格后填写隧道工程喷锚支护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报监理工程师现场签认。

4.3.6初期支护注意事项

初期支护参数和采用的施工工法密切相关,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根据超前预测预报结果,并及时分析整理监控量测结果,反馈支护及围岩状态信息,以指导现场施工,并优化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及结构安全。

初期支护和围岩为暗挖隧道主要受力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办理,尽量保护围岩并确保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并加强施工地质工作,若发现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及时提出,避免盲目施工,以确保安全。

4.4二次衬砌施工

4.4.1二次衬砌施工工艺图

工艺流程图

4.4.2二次衬砌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2)在围岩监测中满足一定条件方可进行二次衬砌施工

(3)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