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38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docx

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可研报告

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成多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

成多县卫生局

三、项目承办单位

成多县医院

四、项目建设地点

成多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成多工程咨询公司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

一、卫生部、国家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卫规财发[2000]340号文《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项目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二、国家发改委《关于编报2000年卫生项目中央专项资金投资计划的通知》

三、国家和成多省有关政策、法规、规定

四、有关设计规范

五、当地有关部门或单位出具的有关证明

六、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二、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三、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四、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与节能

六、工程招标

七、实施进度

八、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九、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十、社会效益分析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以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建设规模

1

总床位

2

建筑面积

m2

建筑层数

基础占地面积

m2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

万元

其他费用

万元

预备费

万元

建设工期

第五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为成多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建筑面积为5000m2。

项目基础占地1050m2。

本项目在院院内建设,不需要新征土地。

本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500万元,其他费用万元,预备费万元。

资金筹措渠道为:

拟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万元,其余由成多县医院自筹解决。

本项目从2001年2月开始实施,至2001年6月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建设期暂定为18个月。

本项目作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指示精神和要求。

项目建成后,随着门诊综合楼规模的扩大和条件的改善,群众住院难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病患者的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成多县发展概况

成多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0年,成多县实现生产总值(GDP)40亿元,同比增长10.5%。

人均生产总值12000元,增长8%。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000万元,增长10%。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0万元,增长12%,总量及增幅均创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00万元。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亿元,外汇旅游收入150万美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以卫生事业为例,2000年,成多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保健服务网络不断完善。

年末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0个,床位800张。

其中:

医院5所,床位1200张;卫生院10处,床位500张;防疫机构2处;妇幼保健机构3处。

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200人,其中执业医师200人、执业助理医师300人、注册护士400人。

 

第二节成多县医院情况简介

成多县医院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为特色的县级医院。

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200m2,其中危房建筑面积800m2。

现有在职职工200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60人。

医院现开放床位40张,年门诊量10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5000人次。

1980年被确定为成多省重点院建设单位。

医院十分重视专科人才队伍建设,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人才梯队建设。

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名师承工作和临床医师导师制度。

开展基础知识竞赛,巩固和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

此外,该院还开展了优秀中青年骨干选拔培养工作,对名优和业务骨干给予提拔,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工作上给予重用,在分配上给予倾斜。

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医院的人员结构日趋合理,人才梯队逐步完善,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建设。

近几年,该院加大医疗设备投资,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先后购置了美国生产的螺旋CT机、美国GE多普勒彩超、意大利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R数字X线影像系统、日本产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瑞典产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美高仪动态心电图、12导心电图,瑞典产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凝仪、血流变仪、脑地形仪、眼科AB超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设备,设备总值达1300万元。

经过五十年的蓬勃发展,成多县医院已成为淮南地区最大的一所集医疗、康复、科研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为特色的综合医院。

第三节项目提出的背景

中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目前仍与西医共同承担着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任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药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药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促进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了对药的支持力度。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的研究,保护和发展药,大力发展中药产业,药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成多县医院始建于1960年,是目前成多县唯一的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主导,为特色的综合医院,担负着全县不同人群的医疗保健和科研的诊治任务。

自建院以来,在防病治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要求,该院加大资金投入,在医疗用房、设备改善、高层次医疗技术的引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医院的各方面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资金相对短缺,医疗条件改善的步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医疗需求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随着门诊量的逐年增加,门诊病房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医院仅有业务用房面积2000m2,其中门诊楼1000m2,建于1980年,由于使用时间长,出现房漏、墙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就医和住院环境。

医院现开放床位40张,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业务的开展和整个医院的长远发展。

为促进医院业务的长足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全县及周边地区人民健康服务,项目单位根据自身发展规划,综合考察,多次研究论证,提出建设门诊综合楼项目。

成多县人民政府对门诊综合楼的建设非常重视,并承诺在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根据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多达工程咨询院承担了本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

中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扶持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国家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保护和发展药,加强临床研究基地和医院建设,推进药标准化、规范化。

《成多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继承、创新和发展药事业,加快推进药现代化。

”为了促进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国家和成多省分别制定了中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促进药事业发展具体要求和措施。

成多县医院根据发展需要,确定建设门诊综合楼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的指示精神,符合国家、省、市关于药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二、有利于促进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药是世界上四大传统医药体系中唯一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而生存下来的完整的医药体系,它不仅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为繁衍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健康的保障,而且正在大步走向世界。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来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失调,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激增,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转变,医疗费用直线上升,近几年来,一个“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大潮汹涌而至,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和人民,不约而同地把希望投向了我国的药,药进入医疗主流体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国家和各级政府对药事业的发展都非常关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政策,制定了《条例》,从法律上予以保障,从财政上给予倾斜,从政策上给予支持,为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成多县医院正是抓住这个机遇,加强门诊综合楼建设,改善医疗条件,对于促进成多县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是进一步加快院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水平、质量以及就医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作为目前成多县唯一的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的医院,门诊及病房紧张的状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制约该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预测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医院门诊急诊人数将处于一个相对增加的状态。

本项目建成后,随着医疗业务用房条件的改善,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同时,为医院内部医疗科室之间业务用房的调整、调剂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较好地满足各医疗科室对业务用房的合理要求,优化部门、科室布局和诊疗路线,大大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章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本项目为成多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是成多县重要的医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条件,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服务。

为此,本项目的建设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医疗单位的特点,体现时代精神,本着精简节约和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以满足医院的服务功能为基本要求。

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完善、提升院服务功能作为重点,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之成为功能齐全、条件优良、技术先进、现代化的医疗基础设施。

能够基本满足院提供药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和对乡村两级开展药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人员培训的要求。

三、项目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规范要求,突出特色,做到规模适度,功能适用,装备适宜,经济合理。

既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资金筹措的可能,做到精打细算,量力而行。

四、项目的建设要科学规划、周密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节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成多县医院的服务人口约50万人(其中:

本县约45万人,周边县区约5万人),现有床位80张,本项目拟新增床位40张,总床位达到120张,基本符合卫生部、国家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卫规财发[2000]340号文发布的《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项目医院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也符合卫生主管部门关于医院编制床位120张的批复要求。

根据国家确定的建设标准,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