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338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新型建筑材料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建设新型建筑材料基地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市场预测

第三章产品方案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地点

第五章生产工艺

第六章环境评价

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综合评价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新型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2、项目地址:

3、实施单位:

隶属于,该公司是一家具有建筑工程总承包二级资质的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年平均人员达2000人,其中有技术职称的178人。

该公司年产值8900万元,每年承揽建筑工程13万平方米。

自2000年以来,先后承建了、小区、北京市天区、天小区等多个施工任务,因此接触了许多新型建筑材料,主要有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隔墙板、微晶玻璃等。

在国家大力提倡使用节能型材料的今天,新型材料的市场越来越宽广,因此为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成立。

4、项目法人代表:

5、用地规模:

占用土地面积180亩

二、项目的必要性及意义

1、调整建材行业结构,发展新型建材建筑材料属于基础原材料工业。

目前建材行业总体生产能力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建材产品占居主导地位,多数产品技术合量少,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部分产品生产污染严重,浪费土地,威胁生态环境,难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是建材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型建材是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合量高,功能多样化;生产与使用节能、节地,综合利用废弃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适应先进施工技术,改善建筑功能,降低成本,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良好发展前景。

特别是用新型墙体材料替代以实心粘土砖为主体的传统墙体材料,对于长期以来传统的建材生产观念和建筑方式将是重大变革。

但是,国内新型建材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不高,加之推广应用力度不够,发展缓慢,在建材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不足20%,生产技术和产品应用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发展新型建材,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带动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从根本上调整建材行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和提高人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建材和建筑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2、为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用新型建筑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已成为我国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沿用几千年的“秦砖汉瓦”将很快退出历史舞台。

传统墙体材料实心粘土砖的大量使用,不仅毁坏耕地,破坏土地资源,而且浪费能源,烧结生产的SO2也污染环境;同时我国大量的固体工业废渣,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严重污染环境。

因此,保护土地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新型建材,已成为国家明确的发展方针,特别是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大力开发新型墙体材料,既治理了环境,又节约了土地。

天然石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现代化建设需求量的增大,资源会逐渐枯竭,而且天然石材具有放射性元素,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但天然石材的美感却使很多人难以放弃,因此亟待有新型环保材料能够替代。

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是由适当的玻璃颗粒经烧结和晶化,制成由结晶相和玻璃相组成的质地坚实、微密均匀的复相材料。

经打磨抛光,其表面具有天然石材的光泽和纹理,色彩繁多,色调纯正,质地均匀细腻而华贵。

它既有天然石材的装饰效果,又有吸水率等于零等各项理化指标优于天然大理石和花岗岩的优异性能,没有放射性污染,被称为21实际新型绿色建筑装饰材料。

它既能做成大型板材,又可以弯曲成弧形板材,是天然石材的理想替代品。

中国国家建材局把微晶玻璃列为“十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属于当前可重点鼓励类项目,投资建设生产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是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

3、经多方调研论证,我公司拟开发“混凝土多孔砖、工业灰渣混凝土隔墙板及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等一系列新型建材产品,这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与建筑材料发展趋势相吻合,尤其在节约能源、保护土地资源等方面意义之大不言而喻,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新型墙体材料包括了空心砖、块、板三类,其性能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是一项直接对砌筑施工及砌体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指标。

规格尺寸达不到标准要求,如规格尺寸偏大、偏小,或同一批制品尺寸大小不一,在砌筑时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制品实际砌筑用量

和设计计算用量有很大出入;砌筑时制品与制品之间的灰缝宽度不能保持一致,宽窄不一;一(皮)层制品铺贴后铺贴面不平整,高低不一;偏差过大砌筑成墙体后,轻则使建筑设计计算和预算方面增加不确定性,重则对结构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砌筑,影响结构承载,并会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抗震性能。

国家标准对制品的尺寸偏差所涉及的长度、宽度、高度(层厚)作了详细的规定。

2、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是直接影响砌筑施工和砌体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

产品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有:

表面的杂质凸出、完整面、表面疏松、层裂,缺棱掉角、裂纹、无完整面、弯曲、肋壁内残缺、欠火、酥哑、雨淋等;装饰用时还有饰面色泽、花纹、颜色等外观质量要求;外观质量不严重时,只对砌筑进度、墙体表面(观)质量有影响,外观质量严重超标时,同样会增加建筑施工,如垒面、抹灰方面的工程成本。

重则同样会对结构产生大量的不均匀砌筑,影响结构承载及大幅度降低建筑物抗震性能。

而欠火、酥哑、雨淋制品如果达不到标准要求,将对砌筑墙体产生的后果则更为严重,轻则几年内墙体风化损毁,重则会造成建筑坍塌的严重恶性事故。

因此,国家标准对上述指标都做出了严格规定。

3、强度性能

强度是墙体材料评价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指标,是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项,是结构承载的必备条件。

其强度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因此,国家标准对此项性能指标规定极为严格。

砖和块类产品通常都采用制品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强度等级,用平均抗压强度控制每批制品的整体抗压强度水平,用抗压强度标准值或抗压强度最小值来控制每批制品的离散程度不得超过建筑结构的承载要求。

一般情况下,承重制品强度不得低于MU10级,即平均强度不得低于10.0MPa;非承重制品不得低于MU1.5级,即平均实测值不得低于1.5MPa。

板类制品通常通过抗弯破坏荷载、抗冲击强度及单点吊挂重量三个指标来评定制品的强度性能,标准规定板类制品抗弯破坏荷载不得低于自重的0.75倍,抗冲击强度30kg砂袋重心提高500mm自由落体冲击三次不得出现裂纹等破坏现象,吊挂80公斤重的砂袋单点吊挂不得出现裂纹等破坏现象。

标准还规定各项指标必须同时满足标准指标要求,才能评定强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或满足建筑设计强度要求。

4、泛霜性能

制品在露天放置下经风吹雨淋后干湿循环,其表面出现有白色粉末、絮团或絮片状物质的现象称为泛霜,这是制品内的可溶性盐类通过制品的毛细管在制品表面产生的盐析现象。

泛霜对制品本身和砌筑的墙体都会产生严重破坏作用,可引起制品及砌筑的墙体粉化或剥落破坏。

特别在干湿循环区域及盐碱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轻则使得墙体及装饰层剥落或产生严重污染,重则会使墙体松散、风化而坍塌。

因此国家标准严格规定烧结制品优等产品不允许出现泛霜,一等产品不允许出现中等泛霜,合格产品不允许出现严重泛霜。

中等泛霜产品不能用于如基础、卫生间、水房等潮湿部位的建筑。

5、石灰爆裂

石灰爆裂是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因有害杂质含有(Ca、MgCO3的杂质)经过焙烧,在制品内部形成固相颗粒状活性生石灰(Cao),这些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固相体积增大近一倍造成制品爆裂的现象。

轻的石灰爆裂会造成制品表面破坏及墙体面层脱落,严重的石灰爆裂会直接破坏制品及砌筑墙体的结构,造成制品及砌筑墙体强度损失,甚至崩溃,因此国家标准对烧结制品严格规定了石灰爆裂破坏情况的评定指标,严格控制制品石灰爆裂的发生。

6、耐久性能

耐久性能也称抗风化性能,是指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多种自然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稳定不变的能力,并以保持其使用期限来度量。

一般影响耐久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和化学两大方面,且更多的是物理作用,如干湿交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气候对制品的破坏作用。

墙体材料的耐久性能好坏,一般是通过饱和系数及冻融试验来判定的,饱和系数通过沸煮5h时吸水率与24h浸泡吸水率之比来测试制品的通孔多少,测量烧结程度或水化密实程度好坏,从而判定抗风化破坏作用的能力。

冻融试验即把制品放入自然水中浸泡吸充足水后,放入-15℃左右(各类制品试验方法略有不同)冷冻箱中冷冻一定时间后,取出再放入常温水中融解,这样反复进行冻融试验一定次数后 一般情况烧结制品要经过15次冻融循环试验,非烧结制品要经过25次冻融循环试验 ,冻融试验后的制品是否出现冻裂、缺棱掉角等冻坏现象,或冻后制品强度下降、冻后干质损失等情况来判定耐久性能好坏。

耐久性能是墙体材料的一项最重要指标,耐久性能不合格的材料根本不能满足建筑物各方面性能及使用要求,轻则会在几年内造成建筑物风化损毁 重则会造成结构坍塌的严重恶性事故。

它属极重要质量特性检验项目,因此各类制品的标准都对耐久性能(标准一般称抗冻性能或抗风化性能)有详细的指标要求。

7、干燥收缩值

干燥收缩值是制品在干燥气候条件下体积收缩变化,干燥收缩值大,砌筑墙体后,墙体在气候干湿变化过程中因体积收缩而容易导致墙体开裂,影响墙体强度和耐久性能。

建材行业标准规定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干燥收缩率≤0.06%、粉煤灰砌块干燥收缩值≤0.9m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干燥收缩值≤0.8mm/m。

其它各类制品干燥收缩较小,对墙体影响可忽略不计,标准中均无干燥收缩指标要求。

8、孔洞率、孔型、排列及密度级别

孔洞率、孔型、排列及密度几项指标是为了满足建筑物空间围护使用的隔热保温、隔声吸音、减轻自重负荷和节能省土等方面特性要求而设立的,这几项指标实测结果不理想,直接影响到新型墙体材料轻质、高强及建筑节能的特点,如按照国家建筑节能标准来设计及应用这类产品,轻则使建筑物功能大幅下降,如建筑隔声吸音、隔热保温,很难达到节能标准要求,重则设计与实物质量不符,造成建筑结构负载超标,进而对建筑埋下严重质量隐患。

因此,国家标准对这几项指标做了严格规定,通常孔洞率要求:

承重类不小于25%,非承重类不小于40%;密度都不应大于1000kg/m3;孔型要求矩形条孔或矩形孔、交错排列,以保证建筑节能、隔热保温及隔声吸音等性能。

9、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

吸水率是制品吸水饱和后增加的重量与制品干重的比值,相对含水率是制品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吸入空气中水分后增加的重量与制品干重的比值。

吸水率和相对含水率的大小是判定产品密实程度的一项指标,也是建筑设计载荷的一个重要动载指标,一般来说,吸水率、相对含水率越小,制品越密实,强度也就越高,内在质量也越好。

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大的则反映出其内部结构孔隙多,在产品质量耐久性方面差,所以吸水率指标不容忽视,其合格与否各类产品标准都有详细的判定指标。

10、软化性能和碳化性能

软化性能是产品浸泡水后,强度下降的情况,碳化性能是指产品内部含有一部分像熟石灰一样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造成制品内部结构收缩或膨胀,引起结构承载下降的情况,这两类缺陷主要是硅酸盐水化制品容易发生。

轻则会造成制品强度下降,重则会造成砌筑墙体开裂损毁。

因此,这类产品标准对此都做了严格规定,通常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碳化系数不应小于0.80。

11、粘结性能

对部分覆面的板材产品,粘结性能指标是为了测试芯材与外覆材料相互粘结的性能。

若粘结性能不好,就会出现坍顶或顶鼓现象,严重影响美观和装饰质量。

因此,这类标准对此项性能做了严格规定。

12、耐火极限(遇火稳定性、燃烧性能)

耐火极限检验主要是指产品遇火后不燃及稳定性,这是墙体材料遇火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