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3376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宣诗坛点将录.docx

光宣诗坛点将录

光宣诗坛点将录民国汪国垣

(曩与义宁曹东敷同客南昌,又同寓简庵、思斋昆仲家,昕夕论文,极友朋之乐。

东敷诗学黄陈,颇为当代名流所推许,与愚一见即定交。

盖愚早年言诗,夙服膺元佑诸贤,与所论不谋而合也。

东敷言:

“并世诗人,突过乾嘉。

昔瓶水斋主人曾有《乾嘉诗坛点将录》之作。

子于并世诸贤,多所亲炙,盍不续为之,亦艺林一掌故也。

”愚即具草,至媲拟洽合,万不可移易处,东敷、简庵、思斋皆抚掌不置。

竭一昼夜之力,而当世诸诗人,泰半纲罗斯册矣。

乙丑在都门,章行严取而布诸《甲寅》周刊。

后十年,上海《青鹤》杂志又据而转载。

日人及山西原某,并有为笺注者,皆漏略不具。

愚亦不复忆及之。

及避寇居渝州,行严、旭初偶谈及此,乃取箧藏原稿覆按之,觉有原稿合而刊本不合者,亦有刊本漏略而今本宜补入者。

寇锋日挫,受降匪遥,心境恬适。

一夕,被酒初醒,乃援笔逐一厘定,并各系赞语,或论人,或论诗,遇感辄书,难以例范。

要之,别有事在,非无谓而作也。

百年之间,国运之盛衰,人才之消长,以及诗派之变迁,略系于此。

昔叶自阝园氏早年于败纸中得瓶水旧录,诧为秘籍,一再刊布。

又感时异事迁,旧录诸贤,非唯篇章散佚,取证末由,即姓氏里籍,亦难尽审。

乃走厂甸,蒐集乾嘉两朝诗别集读之,乃知比拟之工,措语之巧,真令人轩渠绝倒也。

晚年发箧,葺《乾嘉诗坛点将录诗徵》若干卷。

自熹甚至,以为可备一代艺林掌故。

然则前人视为游戏兴到之作者,傥亦觇世运、徵文苑者所不能废欤?

乙酉 六月)

诗坛旧头领一员

托塔天王晁盖 王闿运 (附严咸、邓辅纶、高心夔、陈兆奎、夏寿田、杨庄)

我欲避君天不肯,不然捶碎湘绮楼。

(湘绮论近人诗句,谓严咸也。

)当仁不让乃如此。

似我者拙,学我者死。

(湘绮自云:

“今人诗莫工于余。

余诗尤不可观,以不观古人诗,但观余诗,徒得其杂凑模仿,中愈无主矣。

”)吁嗟乎!

遏八音,曾头市。

(袁思亮云:

“湘绮为湖湘派领袖,然及身而后,阒乎不闻,而散原私淑遍天下。

以湘绮配晁天王,百世莫易矣。

按:

本《录》诸贤或论人,或论事,或论诗,随所感及之,不可一一例均也。

陶堂老去弥之死,晚主诗盟一世雄。

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启宗风。

湘绮老人,近代诗坛老宿,举世所推为湖湘派领袖也。

享名六十余年,入民国,尚蒲轮入京,出长国史。

项城权势倾一时,而湘绮玩之股掌,且称为袁世兄矣。

其诗致力于汉魏八代至深,初唐以后,若不甚措意者。

学赡才高,一时无偶。

门生遍湘蜀,而传其诗者甚寡。

迄同光体兴,风斯微矣。

(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湘潭人。

咸丰乙卯举人,晚钦赐翰林院检讨。

入民国,任国史馆馆长。

民国五年卒,年八十五。

有《湘绮楼全集》、《杜若集》、《夜雪集》、《八代诗选》、《唐诗选》、《湘绮楼日记》。

严咸,字受庵,溆浦人。

咸丰□□举人。

年二十五,自经死。

邓辅纶,字弥之,武冈人。

咸丰辛亥附贡生,官浙江候补道。

光绪十九年卒,年六十六。

高心夔,字伯足,号碧湄,一号东蠡,又号陶堂,湖口人。

咸丰己末进士,官江苏吴县知县。

光绪九年卒,年四十九。

有《陶堂志微录》。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湘绮宁为蜀秀楼,故山箘桂及身休。

平生却善帝王学,亲见门人作故侯。

(故侯,谓杨度也。

频将红线当华簪,省识周妈买弄心。

六十余年谈笑惯,祁门洹上等闲寻。

名家人属杜陵孙,黼黻三唐别有源。

搜得东川作元后,陈词应愧两当轩。

(唐诗推挹东川,裁抑杜陵,乃湘绮得意之笔。

唯黄仲则《诗评》云:

“杜固诗之祖,而李东川实可谓祖所自出。

后人法门亦遂无所不备。

篇幅虽少,而浑然元气,已成大观矣。

”见《两当轩集》。

不知湘绮曾见之否?

千帆谨按:

三首属王湘绮。

善焫王翁一办香,五言高浑跨潇湘。

餐诗须得疗饥骨,俊语飞扬服海藏。

(君赠海藏诗云:

“世人无此骨,餐之不疗饥。

”)

早炫声华万象侵,晚穷经论入沈深。

倦游一到乌尤寺,暗把词心换直心。

(资州变后,君游乌尤寺,有词,自号直心翁。

(千帆谨按:

二首属夏午诒。

诗坛都头领二员

天魁星及时雨宋江 陈三立

见一善,尝挂口。

退而视之无所有。

江湖上,归恐后。

阅世高谈辟户牖。

撑肠万卷饥犹餍,脱手千诗老更醇。

双井风流谁得似,西江一脉此传薪。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修水人。

右铭中丞子。

光绪丙戌进士,官吏部主事。

戊戌革职,任南浔铁路总办。

民国二十七年卒,年八十六。

有《散原精舍诗集》、《续集》、《别集》、《文集》。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诗癖堂堂徵在今,新诗改罢复长吟。

骨头输与海藏叟,大戟长矛相向森。

(海藏为诗,一成不改,自言:

“骨头有生所具,任其支离突兀。

”)

山公知赏语肫肫,迈迨文章各有种。

三世亲承君子泽,并看躬拜振奇人。

(光绪丁酉,湖南时务学堂招考,中丞公监临收卷。

吾交卷时,公诏语移晷。

“振奇人”,先生挽外舅北山先生所用语。

来吊时,跪拜涕泣,口呼彦复,观者均极感动。

羔雁何能尽玮奇,枝辞苦语偶难知。

至情不碍开云手,第一青庐谒墓时。

(千帆谨按:

一本“玮”作“瑰”。

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郑孝胥

慷慨北京卢俊义,金装玉匣来深地。

太平车子不空回,收取此山奇货去。

(卢俊义旗上语。

)吁嗟乎!

日暮途远终为虏,惜哉此子巧言语。

肯向都官拜路尘,花间着语老犹能。

只缘英气平生误,未信寒蛟竟可罾。

苏戡急功名而昧于去就,陈弢庵、张[E152]之尝论及之。

(陈弢庵见后。

张[E152]之,名孝谦,商城人。

光绪丙戌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盖以自托殷顽,而不知受庇倭人,于清室为不忠,于民族为不孝。

吾友程穆庵闻郑死,有句云:

“片语救亡臣有策,终身为虏我何尤。

”严于斧钺矣。

(千帆谨按:

先君《哀郑重九》云:

“高名一代海藏楼,晚节千秋质九幽。

片语救亡臣有策,终身为虏我何尤。

宁将国命酬孤注,未必行藏不赘疣。

谁识南台起长夜,陆沈久已志神州。

”注云:

海藏早岁读书福州,有诗云:

“山如旗鼓开,舟自南台下。

海日生未生,有人起长夜。

”“夜起”之号,盖以此也。

)若就诗论诗,自是光宣朝作手。

《海藏》一集,难可泯灭。

孔子不以人废言,兹仍旧录。

而并为著论于此。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诗人边帅不嫌狂,汉箭朝飞事岂常?

王道纵知非乐土,后清未必胜宏光。

(先生每以建立后清自诩,然非满洲国也。

八里庄前傅相祠,蒲荷重气净秋期。

松萝百尺无安处,愿作青青涧底丝。

(指天津李园登高事,吾学诗始于是时。

也曾高咏气横秋,劣企苏黄与共游。

开口便云数千岁,苏黄应是客西周。

(吾以《示侄》五古一首呈先生,极承推许,谓与苏甚近。

二十年中未见此作。

赠诗有“不妨即以文为诗,勿与时贤较升斗”,乃指此。

唯散原叹赏范伯子《中秋玩月》诗云:

“吾生恨晚数千岁,不与苏黄数子游。

得有斯人力复古,公然高咏气横秋。

”苏黄去今不过千岁,乃云数千,未解何故。

千帆谨按:

一本“劣”作“敢”,“开口便云”作“但若早生”,“是客西周”作“使拜前修”。

又按:

《散原精舍诗》卷上《肯堂为我录其甲午客天津中秋玩月之作,诵之叹绝。

苏黄而下,无此奇矣。

用前韵奉报》起句云:

“吾生恨晚生千岁”,非“数千岁”也。

章先生偶误记耳。

掌管诗坛机密军师二员

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陈宝琛(附黄楙谦)

胸藏万怪貌姁姁,是大宗师,是德充符。

闽海词坛郑与严,老陈风骨更翩翩。

诗人到底能忠爱,晚岁哀辞哭九天。

(陈可毅)

弢庵太傅,高风亮节,士林楷模。

当溥仪被挟至津门,弢庵伏地陈七不可,且言:

“上必去,臣亦不能相从矣。

”痛哭而返。

有诗数首,词至哀恸。

盖深知托命倭人,匪唯速亡,且无以对宗邦、上父母丘陇也。

弢庵诗,初学黄陈,后喜临川。

晚以久更世变,深醇简远,不务奇险而绝非庸音,不事生造而决无浅语。

至于抚时感事,比物达情,神理自超,趣味弥永。

余尝以和平中正质之,弢庵为首肯者再,以为伯严、节庵所未道也。

(弢庵太傅有手录《沧趣楼诗》七巨册,余乙丑侍太傅,曾命余细阅一过,分别存芟。

余谢不敏,因原稿有散原、节庵批注也。

此稿,余携至张家口,留一月,乃还之。

陈宝琛,字伯潜,号弢庵,又号橘隐、听水老人,闽县人。

同治戊辰进士,官至太保。

民国二十四年卒,年八十八。

有《沧趣楼诗》。

黄楙谦,字嘿园,永福人。

宣统己酉拔贡,民国官总统府秘书。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清议同光一簇新,螺江应是主盟人。

篑斋眨死圭庵殁,老眼频低看《甲寅》。

(辟疆语余:

《甲寅》杂志,弢庵通阅一过,并称周刊之文视杂志有进。

唯作官与办报为二事,不当同时兼营。

槛虎笼猿剧可怜,只观校猎不张弦。

多应解协沧州趣,收取诗名六十年。

太邱门户绝宽饶,亭馆平原亦见招。

文似不须凭客荐,傥缘无论美新朝。

(弢庵而外,赵次帅亦见赏《甲寅》,曾向余云:

“《甲寅》除谈墨学,殆无一字不读。

”)

八十缘何不杖朝?

有人持议诮文饶。

小朝廷内分牛李,诗派相同却解嘲。

(“八十杖朝真好汉”,苏戡美王雪澄诗也,同时即以不赞同满洲国咎弢庵。

张国陈郑两派,显同牛李。

弢庵逝后,郑作《陈文忠公挽诗》,仍有微辞。

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清道人李瑞清

玉梅庵,紫虚观。

有时绝唱入云汉。

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

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

(陈可毅)

海云写影一黄冠,来往金陵岁月宽。

四海声名归把笔,劝君古调莫轻弹。

梅庵于清逊国后,服道士服,往来宁沪间,鬻书画自给,署清道人。

儿童走卒,皆知有李道士矣。

诗五古最高,七言绝句有东川、龙标格意。

惜为书名所掩,人亦不能尽知也。

(李瑞清,字梅庵,临川人。

光绪甲午进士,官江宁布政使。

民国九年卒,年五十四。

有《清道人遗集》。

一同参赞诗坛军务头领一员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武 陈衍

取威定霸,桐江之亚。

《近代诗钞》,《石遗诗话》。

一灯说法悬孤月,五夜招魂向四围。

记取年时香宋句,老无他路欲何归?

石遗老人初治经,旁及许洨长,多可听。

中年以诗名,顾非甚工。

至说诗,则居然广大教主矣。

朱武在山寨中,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

(陈衍,字叔伊,又字石遗,号匹园,侯官人。

光绪壬午举人,官学部主事。

民国任福建通志局总裁。

民国二十六年卒,年八十二。

有《石遗室诗文集》、《石遗室诗话》、《近代诗钞》、《元诗纪事》、《辽诗纪事》、《宋诗精华录》等。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众生宜有说法主,名士亦须拉揽人。

石遗老子吾不识,自喜不与厨师邻。

(石遗编《近代诗钞》,大半与己唱和之作,以厨师张宗杨之诗殿焉。

(石遗诗非极工,而论诗却有可听,自负甚至。

余早年遇于回子营郑叔进座上,谈及编《元诗纪事》甚悉。

及甲戌来金陵,一日余与石遗登豁蒙楼煮茗,因从容询曰:

“君于有清一代学人位置可方谁氏?

”石遗曰:

“其金风亭长乎?

”时黄曾樾亦在座,因问余:

“君撰《光宣点将录》,以陈先生配何头领?

”石遗不待余置答,遽曰:

“当为天罡耳。

”余笑。

石遗岂不知列彼为地煞星首座耶?

殆恐佘一口道破耳。

时座中仅三人,想荫亭尚能忆及之。

此一事与《点将录》有关,因记之以谂来者。

──方湖注。

掌管钱粮头领二员

天贵星小旋风柴进 宝廷 (附子寿富)

金枝玉叶,美无度兮。

琨瑶竹箭,丰其获兮。

梦觉高唐(借用),自朝暮兮。

吁嗟小旋风,无赫赫之功,甘送老于一筇。

亲贵中能诗者,前有红兰主人,(蕴瑞,字兼山,号红兰主人。

安和亲王子。

有《玉池生稿》。

)近则推偶斋侍郎也。

偶斋门人,多当代豪俊,郑苏庵、陈石遗、林畏庐、吴彦复、康步崖尤有名。

柴进在山寨中亦平平。

其能为人所推许者,亦以广收亡命,济人缓急也。

(宝廷,字竹坡,号偶斋,满州镶蓝旗郑献亲王济尔哈朗八世孙。

同治戊辰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光绪七年,授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右侍郎。

出典福建乡试,还途纳妄,自劾罢。

光绪十六年卒,年五十一。

有《偶斋诗草》。

(寿富,字伯茀,宝廷长子。

光绪戊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光绪二十六年殉难,卒年三十六。

有《读经札记》、《菊客文集》。

天富星扑天雕李应 李慈铭

锦障百步,落雕侍御。

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余事为诗竟不群,别才非学总难论。

清词合配金风长,月转觚棱梦未温。

越缦诗,在小长芦、春融堂之间,雅洁舂容。

且书卷外溢,尤熟史事。

孙同康谓与两当并雄,推为正宗,誉过其实矣。

(李慈铭,字К伯,号莼客,会稽人。

光绪庚辰进士,官山西道监察御史。

光绪二十年卒,年六十六。

有《越缦堂集》、《白华绛跗阁诗》及日记等。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谁把文章谒后尘,掉残书袋向人人。

东南名士幽燕客,成就狂名笔有神。

大言终不出喧卑,政事文章故异宜。

越缦漫将湘绮比,高文疑并小儒为。

(千帆谨按:

“高文一何绮,小儒安足为。

”江文通《杂体诗》句。

壬老《湘绮楼记》引之以释以绮名楼之义云:

“余好为文,而不喜儒生。

绮虽未能,是吾志也。

”越缦、湘绮夙相轻,故云。

(越缦自是江左派魁杰,其以金石考证入诗,则沿复初斋也。

此亦英雄欺人,或将以傲潘龟巢欤?

──方湖注。

马军五虎将五员

天勇星大刀关胜 袁昶

地上虮虱臣,未若髯之绝伦而逸群。

太常忠义世所许,诗歌乃摩黄陈垒。

渺绵声响独所探,光莹奥缓相依倚。

渐西村人诗,硬语盘空,遣词命意,不作犹人语。

或有议其僻涩者,要非定论。

句如“大千人为物之盗,十二辰虫如是观。

”知为训母猴,则不嫌生造也。

(袁昶,字爽秋,又署重黎,桐庐人。

光绪庚辰进士,官户部主事,徽宁池太广道,江宁布政使,至太常寺卿。

庚子以言拳民不可恃,外衅不可启,忤载漪、刚毅,被诛,年五十五。

谥忠节。

有《渐西村人集》。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林旭

断头旭,血化碧。

其心苦,其词迫。

百夫之特。

东市朝衣更莫论,弃繻才气误高轩。

当前苦语谁能会,咳唾人天万刦存。

晚翠轩诗,精妍博赡,虽从后山、涪皤入手,渐亦浸淫蝉蜕于昌黎、临川之间。

偶为晚唐,不让韩致光。

精思健笔,世罕其俦。

(林旭,字暾谷,号晚翠,侯官人。

光绪癸巳解元,官内阁中书。

戊戌参与新政,加四品卿衔,充军机章京。

政变诛,年二十四。

有《晚翠轩诗》。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厚重吾乡杜翰林,喜擎初桂炫知音。

苍茫闽海东升日,射似长沙万里阴。

(光绪癸卯,吾读书长沙乡塾社翰林宅。

翰林名本崇,与吾家有连。

是岁主闽闱,得十六岁生作解头,以程墨寄归,炫耀乡里。

题为“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一节。

时吾年已十三,为亡兄钜年刻责,文思颇进。

死名夸士本堪珍,晚翠题轩亦胜因。

吾信端人李元礼,同舟定是垫巾人。

(太炎著论,谓林旭素佻达,先逮捕一夕,知有变,哭于教士李佳白之堂。

此说近刻,疑未必然。

元礼,指李拔可。

(往过京沽访傅彩云,余询曾见暾谷否?

傅曰:

“从海外归来,在上海见过。

”拔可云:

“君王自失河南地,颜色能骄西海花’,即林为傅作也。

但暾谷却无佻达事。

”不知其人视其友,当可信。

──方湖注。

天猛星霹雳火秦明范当世(附妻姚蕴素,子罕,王宾基、李刚己、王守恂)

当其下手风雨快,谁其敌手花知寨。

霹雳列缺,吐火施鞭。

(扬雄《羽猎赋》。

又赞。

盘空硬语真能健,结论能窥万物根。

《玩月》诗篇成绝唱,苏黄至竟有渊源。

(散原见无错《中秋玩月》诗,叹为苏黄以来,六百年无此奇矣。

(范当世,原名铸,字肯堂,又字无错,南通州人。

岁贡生。

光绪间客直督李鸿章幕。

光绪三十年卒,年五十一。

有《范伯子诗集》、《文集》。

(姚蕴素,桐城人。

姚永概姊,当世妻。

有《蕴素轩诗集》。

(范罕,字彦殊。

当世长子。

有《蜗牛舍诗》。

(王宾基,字叔鹰,号堇庐,海盐人。

光绪癸卯荐举经济特科,官江西石城县知县。

有《堇庐遗稿》。

弟{宀隽}基亦能诗。

(李刚己,字刚己,南宫人。

光绪甲午进士,官山西大同县知县。

肯堂弟子。

民国三年卒,年四十三。

有《刚己遗集》。

(王守恂,字仁安,天津人。

官河南巡警道。

肯堂弟子。

有《王仁安集》。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陈琳书记有平生,霸气千秋共一鸣。

五十年间余事了,劣容诗客出桐城。

秋老梧寒动客悲,诗为境缚亦何辞。

两当轩内寻知己,奇数君优偶逊之。

(千帆谨按:

二首属范肯堂。

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张之洞

指麾若定,清真雅正。

抱冰堂上坐人豪,时复商量一字高。

尽扫淫哇归雅正,不妨苏海得韩涛。

(广雅每劝人由坡公直溯韩杜,又句云:

“政无大小皆有雅,凡物不雅皆是妖。

”)

广雅尚书诗,才力雄厚,士马精妍。

至使事精切,坡公、亭林外,无与抗手。

或有以纱帽气少之者,亦兴到之论,非定评也。

(张之洞,字孝达,又字香岩,号壶公,又署广雅,无竞居士,晚号抱冰老人,南皮人。

同治癸亥探花,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

宣统元年卒,年七十三,谥文襄。

有《广雅堂诗集》。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使尽平生纱帽气,耗尽眉间精悍色。

搜罗少作付磨光,一笔稿成才易篑。

(文襄涂改少作,俾成一色。

病亟促刊,仍然不及。

从者只得陈诸灵几而已。

达官名士一身兼,一味矜名却又嫌。

见说冠下客,不教陈衍炫依严。

(集中无与石遗诗,闻己诗亦不令陈和。

天立星双枪将董平 樊增祥

细写朝云,篇篇绮密,多应秀师呵叱。

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樊美人,殆若人之俦欤?

(董平箭壶上小旗,有“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十字。

樊山诗尚侧艳,自少至老,不变其体。

京沪间多称为“樊美人。

”又赞。

天琴老人诗,整密工丽,能取远韵,诗篇极富,合长庆、娄东为一手。

晚年尤恣肆,亦犹风流双枪将有名于山东河朔间也。

(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又号樊山,又号天琴,恩施人。

光绪丁丑进士,官至江宁布政使。

民国二十年卒,年八十六。

有《樊山集》、《续集》。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郁律蛟蛇四万篇,子孙无力任雕镌。

《彩云曲》外寻余味,差抿卢仝《月蚀》贤。

白发摩登却未闻,老余双鬓绿如云。

只嫌生择文姬婿,董祀粗材不解文。

(白发摩登,《彩云曲》中语。

君八十余,发无白者。

婿指桐城张某。

马军大骠骑兼先锋使八员

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陈曾寿

用如健鹘风火生,学语小儿知姓名。

杜陵老子歌花卿。

谏果回甘味逼真,呕心字字出艰辛。

百篇脱口吾能诵,万卷撑肠笔有神。

每见泪痕悲象魏,晚完臣节许逃秦。

怀贤一代推曦发,抗手诗雄只二陈。

(谓沧趣、散原两丈。

──程康《题苍虬阁诗》。

漫说渊源出二陈,临川深婉李精纯。

□中风雅垂垂尽,天启斯文作替人。

苍虬为太初裔孙。

诗屡易其体。

中年以后,取韵于玉溪、玉樵,取格于昌黎、东坡、半山。

晚年身世又与王官谷、野史台为近。

忠悃之怀,写以深语,深醇悱恻,辄移人情。

沧趣、散原外,唯君鼎足焉。

(陈曾寿,字仁先,自署苍虬,薪水人。

光绪癸卯进士,官监察御史。

一九四九年卒。

年七十二。

有《苍虬阁诗》。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本是龙虎掷身,翻成寂寂度残春。

空王礼罢无人觉,风送钟声报了因。

好诗不在钝根中,绝世聪明却爱聋。

灰已寒时拨宁益,欢从堕处拾何从。

(此读君《旧月词》,有感而作。

天佑星金枪手徐宁 曾习经

钩镰枪,敦敢当?

连环马,仆且僵。

何以致之时与汤。

解道情兼雅怨工,交亲义重涕何从。

偶然唾诸天上,未信风人不可踪。

由玉溪入手而能上穷明远、宣城,下揖黄陈者,唯蛰庵一人。

世人不能知,则以为异乎吾所闻。

蛰庵诗工力最深,由后山而上溯少陵、玉溪、鲍、谢(宣城)。

近体绵丽清刚,自然意远,非貌袭玉溪生者可拟也。

有手写诗一卷,叶玉虎曾影印之。

(曾习经,字刚父,号蛰庵,揭阳人。

光绪己丑举人,庚寅进士,官户部主事、度支部左丞。

民国十五年卒,年六十。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二樵不出名天下,蛰庵宦游人罕知。

南海潮音动虚牖,十年静写馆坛碑。

(梁任公告余:

刚父酷嗜馆坛,闻余有佳拓,恨未得见。

月下高吭彻清昊,风前远籁荡愁阴。

平生刚者何曾见,刻画秋痕尔许深。

天暗星青面兽杨志 沈曾植

十八般武艺高强,有时误走黄泥岗。

寐叟诗,初学涪皤。

陈石遗在武昌,劝其诵法宛陵,诗境益拓。

劬书嗜古,淹博绝伦,晚年出入杜、韩、梅、王、苏、黄间,不名一家,沈博深厚,斯其独到也。

唯喜用僻典,间取佛书,使人知其宝而莫名其器。

散原尝语余:

“子培诗多不解,只恨无人作郑笺耳。

”予谓并世能胜此任者,只有李证刚,散原为首肯者再。

今《海日楼诗集》全稿尚庋证刚处。

(沈曾植,字子培,号乙庵,其署尚有寐叟、东轩、巽斋、乙僧、癯禅、睡翁、持卿、余斋、皤,抱遗、孺庵,嘉兴人。

光绪庚辰进士,官至安徽布政使。

民国十一年卒,年七十三。

有《海日楼诗》。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歌哭无端赖自持,湔愁诉梦有谁知。

姓名从不向人道,却肯亲书郭泰碑。

丈《高阳台》词起句云: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

”入民国后,丈自称寐叟,不用己名,唯先外舅墓碑直署嘉兴沈曾植书。

鹤头书好闭门居,欹枕探经落蠹鱼。

太息衢尊不重饮,周墙宇我趑趄。

(在沪,吾与丈同寓新闸路)

天空星急先锋索超 周树模(附左绍佐)

十荡十决,万人之杰。

六辔不惊挥翰手,也能恣肆也能闲。

泊园诗骨知谁似,上溯遗山与半山。

达官能诗者,广雅而外,当推泊园老人。

其诗于奔放恣肆之中,有冲澹闲远之韵。

长篇险韵,尽成伟观。

王梅溪评昌黎诗所谓“韵到窘束尤瑰奇”者也。

竹勿与泊园唱和极多,诗在昌黎、东坡之间。

(周树模,字少朴,号沈观,天门人。

光绪己丑进士,官至黑龙江巡抚。

民国官内阁总理。

氏囤十四年卒,年六十六。

(左绍佐,字笏卿,又署竹勿,应山人。

先绪庚辰进士。

官广东南韶连道、雷琼道。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北城松竹杂蓬蒿,随分诗情挂郁陶。

七世将家三楚少,(用樊山句。

)茶陵而后泊园高。

(己卯中丞出京诗云:

“桑下转头增恋惜,北城松竹是吾园。

”樊山诗云:

“七世将家三楚少,独吾投老恋青毡。

”)

(千帆谨按:

右一首属周少朴。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赵熙

飞石打人,绝于等伦。

(原作“投石拔距,绝于等伦。

”用《甘延寿傅》语。

应劭曰:

“投石,以石投人也。

”张晏曰:

“拔距,超距也。

”)其才捷,其技神。

天留一老镇西川,谏草焚余任世传。

人数贞元朝士后,梦回光绪太平年。

香宋诗苍秀密栗。

其遣词用意,或以为苦吟而得,实皆脱口而出者也。

石遗、昀谷咸极推服。

张清一日连打十五将,日不移影。

香宋有此神速。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荣县人。

光绪庚寅进士,官御史。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陈杨都到西川去,善颂西川第一人。

入境在官均应尔,流传嗤点却非真。

(陈谓石遗,杨谓昀谷。

八字宗风有服膺,赵岐笃老说师承。

后先枉噪同光体,初解袁枚最上乘。

(四年前君到渝,对称诗者以高格、正宗、古韵、雅言相标榜。

曾履川请示有清诗家谁为第一,君曰:

袁枚。

事异王维过郢州,却从理路厄诗流。

浩然归去题襟黯,会看高亭出一头。

(君谓佘云:

“高二适理路不清,定辜负君之奖借。

”高亭在独石桥。

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梁鼎芬

其髯戟张,其言妩媚。

梁格庄,小衙内。

眼中事,心中泪。

今疑纸上未曾乾,诗爱冬郎带泪看。

别有缠绵孤往抱,只怜高处不胜寒。

梁髯诗极幽秀,读之令人忘世虑。

书札亦如之。

(粱鼎芬,字星海,号节庵,番禺人。

光绪庚辰进士,官湖北按察使。

民国八年卒,年六十一。

有《梁节庵先生诗》。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个个王恭柳影翻,诸生挟策向梁园。

菱湖桃李风飘尽,只剩阿刘忆扫门。

(刘成禺《题节庵师菱湖种树图》云:

“髯师桃李种多门,今见菱堂节后孙。

世变已无湖上树,江树君子几人存。

”)

晚岁矜名渐自然,崇陵臣跪夕阳边。

饣长饣皇嘉荐登盘了,意比芜蒌豆粥贤。

(赵芷生《节庵饷崇陵供饼感赋》云:

“石马森森汗未乾,饣长饣皇嘉荐又登盘。

天涯万里君臣泪,只作芜蒌豆粥看。

”)

天微星九纹龙史进 沈瑜庆

进于史矣,是为诗史。

涛园之言如是尔。

(涛园《题崦楼遗稿》云:

“人之有诗,犹国之有史。

国虽板荡。

不可无史。

人虽流离,不可无诗。

”崦楼名鹊应,字孟雅,瑜庆女,林暾谷妻。

异代相知野史亭,燎原终感是星星。

平生自有征南癖,秘记金銮绝可听。

爱苍名父之子,熟于《左》史。

其诗结束精严,尤多名作,其小序可备掌故。

(沈瑜庆,字爱苍,号涛园,葆祯子。

光绪乙酉举人,官至贵州巡抚。

民国七年卒,年六十一。

有《涛园集》。

(附)论近代诗家绝句 章士钊

心非庙议弃河湟(指台澎),烟柳斜阳总断肠。

四十一年心事了,未须亲见复余皇。

(君集中《余皇篇》,伤割台也。

烂熟征南著癖书,一生大义力匡扶。

传家少许儒酸气,可奈诸孙媚贾胡。

(儒酸二宇本郑苏戡怀沈文肃诗。

天究星没遮拦穆弘 杨增荦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