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素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3007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议论文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议论文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议论文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议论文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素材.docx

《议论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素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素材.docx

议论文素材

议论文素材

开头:

引名句,起点高远  

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可以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唤起读者的阅读情趣,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熠熠生辉。

 

(1)“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

(江苏考生《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2)“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古语云:

“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

波兰的谚语也说: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

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

(山东考生《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

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

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问世间情为何物》)  

(4)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

“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

”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

(《旋转这只万花筒》)  

(5)古人云:

“仁者乐山,知者乐水。

”乐山之挺拔峻秀,乐水之轻盈灵动。

无怪乎一条青溪会引来诸如李白杜甫的驻足凝视,会令众多得志或不得志的文人骚客甘愿在此了却一生,不原再“误入尘网中”。

(《水的联想。

》)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孟子曰:

“若所行似善而非善,毋宁不为;若所行似恶而非恶,毋宁为之。

”匆匆的人生路途,匆匆的行路脚步,匆匆的心灵选择。

在这来去匆匆之间,又应点燃一盏怎样的心灯?

(《心星点灯》)

高中议论文论据素材:

名人事例

1、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

“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

“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分析: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话题:

“国难见忠心”“国家与个人”“忠君与爱国”

2、一次成功就够了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

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

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

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

“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3、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

“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

“责任”“爱国”

4、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

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

“忠贞”“持之以恒”

5、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

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

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

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

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

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

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

“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6、于右任的临终诗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分析:

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是华夏儿女永恒的愿望。

于右任的临终诗之所以能打动无数人的心,还在于他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话题:

“故乡情”“月是故乡明”“殷殷爱国情”

7、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台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

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他声明:

“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分析:

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话题:

“心中的丰碑”“祖国的呼唤”

8.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

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

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分析:

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话题:

“遗愿”“爱国——永恒的话题”

9、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

“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

“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10.80美元环游世界

有一位叫罗伯特·克里斯托夫的美国人,想用80美元来周游世界,他坚信只要有信心,有诚意,任何目的都能达到。

年仅26岁的罗伯特完成了准备后,他就在口袋里装好80美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旅行。

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罗伯特为什么能成功?

全在于他有积极的心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人一旦定下目标,就得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分析:

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罗伯特的经历印证了一句俗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只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就没有完不成的事情。

话题:

“成功的魔杖”“梦想与坚持”“信念”

11.我竭尽全力

一天,戴尔·泰勒牧师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

谁要是能背出《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那是许多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

但是,《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有一天,一位11岁的学生竟然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原文背诵了下来,没出一点差错。

泰勒牧师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最虔诚的信徒能背诵的也很少有,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牧师在惊叹他有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

“你是如何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的呢?

”这个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竭尽全力。

16年后,这个孩子成了一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名叫比尔·盖茨。

分析:

人们在做事之前,往往总是强调困难的因素,而不愿动手,其实,这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惰性找一个借口。

大多数时候,不成功仅仅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罢了。

话题:

“立志与成功”“人生的奋斗”

12.左思立志坚韧不拔

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

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

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

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

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

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

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分析:

认准行动目标,不为外人所动,坚持就是胜利,挺住就是一切。

话题:

“磨砺与成功”“如何对待别人的嘲笑”

13.普罗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为人类造福而献身的神。

他出于对人类的同情,为使人类免遭毁灭,把天火偷来送给人类,并把科学、艺术和医药等知识传授给人类,使人类从此能够战胜危难,并变得文明起来。

他因此而惹怒了众神之王宙斯。

宙斯用铁镣把他铐锁起来,钉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让神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

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对奉命来逼降的神使赫耳墨斯说:

“我决不会用自己的痛苦,去换取你奴隶般的命运;我宁肯被缚在崖石上,也不愿作宙斯的忠顺奴仆。

”马克思推崇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而献身的精神,称他为“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分析:

对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来说,任何加诸肉体的痛苦都无法战胜灵魂对自由的追求。

话题:

“对自由的追求”“对信念的坚持”“理想与牺牲”

14.“这是我的权力”

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

“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

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

“这是我的权利!

”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

她坚定地说:

“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

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

“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15.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

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

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

惟许衡不为所动。

有人问:

“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

“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

”那人笑他迂腐:

“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

它已没有主人了。

”许衡说:

“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

心灵需要自我维护。

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话题:

“心灵的维护”“追求完美人生”

16、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分析:

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

鲁迅选择了后者。

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话题:

“理想和现实”“选择”

17.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

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

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

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

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

“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可贵的信仰”

18.相信自己是第一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

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母亲报告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

“妈!

”他冲进家门,“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

”他母亲回答道。

“但是,妈!

”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是很好的事情吗?

“理查!

”母亲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别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一直称霸赛车界。

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有被打破。

分析:

能正确地激励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的人,往往就能获得成功的青睐。

话题:

“激励的价值”“成功与自信”

19.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

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

“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

他的回答是: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钱学森的誓言最终实现了,中国卫星上天了,洲际导弹可以同外国“比武”了,载人航天事业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分析: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国心,是不可能成就伟大事业的。

话题:

“成功的因素”“爱国心”

20.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他大声说:

“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

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

“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

21.区区此心可誓天日

1911年的“三二九”广州起义,是一次极其悲壮的起义。

起义部署工作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原计划一千多人兵分十路的起义军,到了起义的当天只剩下了黄兴带领的一百多人,势单力薄的黄兴毅然打响了起义的枪声。

这是一场明知道要失败而为之的起义,黄兴率领着这一百多人与百倍于他们的清军展开了破釜沉舟的决死斗争,起义勇士几乎全部遇难。

黄兴何以要飞蛾扑火?

因为他要给为此次起义捐款的华侨一个答复,他不能让起义流产,他更要给全国沉睡的人民敲响警世钟,唤醒人民推翻满清。

“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以此当绝笔。

”这就是黄兴当年写下的遗书,一封寄给了孙中山,一封寄给了为此次起义募捐的南洋华侨。

分析: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任性,偏执,但有时却是一份不知前途却要义无反顾的执著。

它折射出一种壮怀激烈的悲剧精神和美学原则。

话题:

“诚信”“执着”

22.为自己定长远目标

董建华1937出生于上海,10多岁时移居香港。

因不会讲广东话,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被取笑。

董建华人小志气大,主动与同学们交谈,一字一句地学习广东话,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消除了语言障碍。

17岁时又到英国读书,父亲寄给他的钱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

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

“不会说广东话要学,不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

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

定下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

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分析:

很多人都希望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在羡慕别人的机遇与成就时,不妨先学习董建华,为自己定一个长远的人生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它。

话题:

“成功之路”“目标与实践”

攻坚素材:

1.在困境中著书

我国清代杰出文学家吴敬梓,生活贫困。

在他创作《儒林外史》时,经常因为家中无米下锅而挨饿。

有一次一连两天吃不上饭,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气,还向妻子要笔继续写书。

妻子流着泪劝阻他。

恰好此时,有亲戚送来三斗米、两千文铜钱。

吴敬梓吩咐妻子点火做饭,自己立即从床上爬起,走到桌前奋笔疾书。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作家伏契克被德国法西斯关在牢房里,他受尽酷刑,遍体鳞伤。

昏迷几个星期,刚一清醒,他就向同情他的狱座克灵斯基要来纸笔,趴在床板上写文章。

每写好一章就托克灵斯基秘密带出监狱。

他忍受着浑身伤口的疼痛,额上黄豆大汗珠,滴湿了稿纸,浸湿了床板,仍坚持写下去。

他牺牲后,他写的书出版了,就是现在人们读到的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

2.受挫不馁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意志坚强,演艺精湛。

一次演《花蝴蝶》折断左臂,演《狮子楼》又跌折右腿,后来又接错断骨。

他在一连串挫折面前,毫不气馁,为了艺术,他毅然把接错的腿骨打断,重新接人事。

他这种不怕挫折,通往直前的精神,终于铸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流派。

3.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向噩运低头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决心写长扁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开始时,他口授,让人记录。

后来他想老是让别人代劳总不是个事。

于是,他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用手摸着框子写。

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咬着牙一页一页地坚持写下去。

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

名句:

1、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毛泽东《愚公移山》

2、不退步,不悲观,不绝望。

——鲁迅《两地书》

3、没有爬不上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

——朝鲜谚语

4、不断去收获,不断去追求,永远学习苦干和等待。

——[美]朗费罗《生命颂》

恒心素材:

1.爱迪生的恒心

爱见面礼生被世人誉为“发明大王”,他一生为人类提供了约二千项大小发明。

他成功的秘廖就是“勤奋”加“恒心”。

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他先后试用了大约六千种纤维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丝。

第一盏竹丝灯虽然亮了1200个小时。

但他继续不断探索,持之以恒,不断改进,最后发展到钨丝灯,前后花了20年时间。

他为了把容易腐蚀的硫酸电池改造成镍铁感蓄电池,他从1900年开始坚持不懈地进行试验,花了10年时间,进行了近五万次的试验才获成功。

2.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教诲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19世纪作家莫泊桑,到30岁时,作的作品却一篇没有发表。

他开始丧失信心,不再练习写作,想改行经商。

他姐姐批评他缺乏恒心,并建议他去拜访比他年长29岁的福楼拜。

福楼拜当时是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他和蔼地接待了来访的莫泊桑,把莫泊桑让进书斋,指着自己的作品说:

当初我也跟你一样灰心过,动摇过,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恒心。

回家后,莫泊桑继续埋头练习,勤作不辍,不久就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羊脂球》,比此便一发而不可收了。

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名句:

1、万事从来贵有恒。

——谢觉哉

2、坚持不懈地前进,才能保持荣誉;罢手不干,便会像一套久搁生锈的铠甲,过时的式样,会成为世人揶揄的资料。

——[英]莎士比亚《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3、在坏事上的固执在好事上则是持之以恒。

——[英]布朗·T《一个医生的宗教信仰》

4、不断去收获,不断去追求,永远学习苦干和等待。

——[美]朗费罗《生命颂》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古可镂。

——《荀子·劝学》

6、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不怕失败。

摔倒了,爬起来想一想,再前进。

——华罗庚

立志素材:

1.鸿鹄之志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出身贫穷,年轻时在农村当雇工,替人耕田种地。

当时他就立志将来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在一起当雇工的伙伴都笑话他,认为替人耕田种地的下等人,还想干一番大事业,真是癞哈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

陈涉看到自己的宏大抱负,不能被一些眼光短浅的人所理解,感叹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意思是说,小小的燕雀,是不可能知道天鹅的大志的。

后来陈涉终于成了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由他首先发难,将秦王朝推翻了。

2.鲁迅弃医学文

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

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科——细菌学。

教学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

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

有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

鲁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到,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

最紧要的,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

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

终于成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3.为了中华之崛起

新学年开始了,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

读书是为什么?

有的回答:

“为家父而读书。

”有的回答:

“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回答: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魏校长指着坐在后排的一位学生说:

“周恩来,现在你谈谈为什么要读书?

”“为了中华之崛起。

”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楚,于是周恩来又沉着有力地重复了一遍: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了一生。

名句:

1、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

——陶行知《佘儿岗自动小学三周年》

2、为人能立三分志,不怕龙门万丈高。

——中国谚语

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5、谚云:

世界无难事,只畏有心人。

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任弼时《言志》

宽容素材:

吕端大度宋朝宰相吕端,一生宽厚多恕,别人冒犯了他,他从不介意.别人误会了他,或为了排挤他,到皇帝那里告他的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