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94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docx

完整版中考作文审题训练的例子和范文

初中作文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

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

“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

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

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

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解析】

学生们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

第二种立意:

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严于律己、讲求诚信等。

第三种立意:

勿忘本、本性、初衷、信仰、雄心、梦想、善良、仁义、永恒等;富贵不能淫,权力不能移。

第四种立意:

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

第五种立意:

自己做不到,别指责别人。

第六种立意:

做大事不拘小节。

第七种立意:

既要追求理想,更要尊重“人无完人”的现实,认识到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第一种立意显然跑题。

第二种立意流于表面。

小溪说到了,也就想做到,但“水往低处流”,它身不由己,只能按大河的方式前进。

实际上,山洪暴发只是特殊情况,无论是小溪还是大河,大部分时间都是像小溪憧憬的那样理想。

因此,黄河和长江再发洪水,也还是人们歌颂的母亲河。

所以,前五种立意的共同失误在于对小溪变成的大河持了否定态度。

就像2006年全国一卷作文题,一旦侧重于认同乌鸦可爱便错了。

因为现实中的大河,没有不淹死生灵的;如果淹不死羊,也称不上大河。

第三种立意只抓住了次要方面。

小溪的理想,在大河的现实面前,已退居末席。

第四种立意有误。

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算重蹈覆辙。

恰恰相反,重蹈覆辙的是那个牧童,是他两次损失了羊。

但牧童不是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最佳立意不能从他身上总结。

第五种立意也掉进了陷阱。

它和第二种立意有共同点,认为小溪做不到,但又强调“别指责”。

它的前一句错,后一句对,但“别指责”即便理解为“别指责百利之一弊”也是不恰当的。

第六种立意跳出了陷阱,比较好。

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认识到这则寓言的象征意义。

若把小溪比作小孩,把大河比作大人,说当了大人干大事时不拘小节也不合适。

所以,把这句话改为“为大德不免一眚,做大事难拘小节”更好。

说的通俗些,就是第七种立意。

反思一下,一切认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才能适时反向思维,脑筋急转弯,在陷阱前悬崖勒马。

追求理想先要尊重现实

黄科锋

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

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理想总是美好,现实似乎糟糕。

其实,大河破坏力虽大,但对自然和人类的益处更大。

它虽有所淹没和冲毁,也不过是疏通河道的需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更何况,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小溪像小孩,大河像大人。

单纯的小孩认为自己不会犯大人的错误,长成大人后却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体上大人还是比小孩强。

秦始皇是个典型。

他痛恨诸侯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立志于统一中国,并有建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理想。

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秦始皇虽焚书坑儒、实行暴政,但他平定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郡县制,还是功不可没。

楚霸王步其后尘。

项羽小时候看到秦始皇,脱口便说:

“彼可取而代也。

”他力能扛鼎,气吞山河,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分封诸侯,却以暴易暴,火烧了千万人民的劳动成果——阿房宫。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阿房宫多壮美啊,只是太短命了。

怪不得人们说项羽是“沐猴而冠”呢。

项羽纵然是个失败的英雄,却也算历史天空的明星。

当长江只是一条小溪,她也有美好的理想。

但当她发起洪水,人民的死伤和损失可谓大矣。

但更多的时候,她作为一条大河,还是静静地流淌着,默默地奉献着,仍被当作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之一。

小孩也许有美好的理想,要保护美羊羊。

但他可能忘了,他早上喝的就是羊肉汤。

所以,我们追求理想,但我们更要尊重现实。

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在生活的旋律中,理想是弹钢琴,现实却可能要长期面对电子琴;理想只是曲子,现实才是歌词。

2.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解析】

学生写这篇作文,主要有下列立意:

第一种,抓住“一步一个脚印”,写“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

这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片面了。

第二种,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并重。

或写散文,说“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值得追求,但真登不上山顶也就算了,爬了就好,踏实就好。

或发议论,有的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各论证400字左右;有的各论证三分之一,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论证三分之一;有的摇摆不定,不明确表态支持谁的观点,只说要努力登山。

我们说,两位教授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若二者并重,则哪一种都写不好,文章的中心都得不到突出;虽然全面理解了材料,却并未选角度。

所以,这些立意都不好。

第三种,百分之百地论证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对另一教授的观点只字不提,既不引用,也不置可否。

这也不太好。

第四种,侧重于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进行论证。

这样才对。

贵在不虚此行

黄科锋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

“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于丹强调登上最高点,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实。

于丹重视结果,易中天重视过程。

二者当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赏易中天的观念。

因为人生有太多变数,所以要享受过程。

先说李白。

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原来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

所以他只是在庐山脚下望了望,便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飘逸的诗句。

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四海为家,李白一路潇洒。

再说杜甫。

他经过泰山,写下《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尾联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

但实际上,杜甫并未登到山顶,他只是把诗一首一首地写实在,充分地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他从未有过“我为峰”的感觉,却成了诗圣。

另有安石。

他在游褒禅山后写道: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一次过程不够尽兴的游览让王安石后悔莫及。

总结教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

虽然司马光尽废新法,但王安石已问心无愧。

且看苏轼。

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骛远,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旷神怡。

他“划然长啸”,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潜呼应,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描写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欢他写攀登所见的“苍山负雪”、“居雾若带”等句子。

一生能登顶几座高山?

所以说“爬了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就好。

李贺怀铅提椠(qiàn,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终成诗鬼;梅尧臣带布袋,天下闻名。

有心登顶虽好,不虚此行更妙。

3.阅读田地的这首小诗《我是○》(节选),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我是空虚;我是饱满。

我是静止;我是发展。

我能成为锁链;我能变成花环。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我的对立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解析】

除了跑题的立意之外,学生习作主要有以下情况:

第一种立意:

空虚与饱满、静止与发展、锁链与花环。

第二种立意:

完整与对立、对立统一。

第三种立意:

人是对立统一的完整个体,既空虚又饱满,既静止又发展,既有锁链又有花环。

分析一下,材料内容呈典型的分总关系,第一种立意舍本逐末,第二种立意提纲挈领,第三种立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怀念鲁迅,追忆英雄

黄科锋

《我是○》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了这位民族的英雄。

“我是空虚;我是饱满。

”在《社戏》中,社戏表面上热闹,却让鲁迅感到空虚无聊,这反映出当时国人精神生活的贫乏。

在《闰土》中,闰土的形象就像那金黄的满月一样饱满,但一声“老爷”,却让鲁迅童年的旧梦变成空虚。

“我是静止;我是发展。

”《〈呐喊〉自序》里提到,因为创办《新生》失败,鲁迅开始静下心来研究古代小说。

这表面上是静止,实际上是发展。

有意无意之间,鲁迅成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鼻祖。

《呐喊》如惊雷,《彷徨》似飓风,《故事新编》像滔天巨浪,震动了国人的神经。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静止时思考,发展时创新,才有路可走。

“我能成为锁链,我能变成花环。

”鲁迅用自己的笔,变出锁链,把阿Q押赴刑场,深刻揭示了精神麻木的恶果,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使中国小说的面貌为之一新。

鲁迅用自己的笔,变出花环,放到夏瑜的坟上,略微抚慰一下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使本质上的悲剧不那么心酸,即便自知那花环是凭空出现。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自己的对立面。

”《一件小事》里,鲁迅榨出了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来。

他就是这样,总是把解剖刀无情地伸向自己。

在《记念刘和珍君》里,他称自己为“苟活到现在的我”,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批判自己。

他不断地“烧梦”:

怀疑庸医,钻研西学,剪掉辫子,弃医从文,弃文言创白话……他对自己没有手软过,他以自我批判为基础去批判国民劣根性,这样的人怎能不伟大?

但鲁迅也是一个完整的自己。

他是金刚怒目的英雄,也是关爱青年的导师。

他曾留学日本,也曾破帽遮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

同时他也曾是妥协退让的孝子。

为了让母亲满意,他作为新青年却娶了原本不认识的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朱安,拜天地时还戴上了假辫子。

他把名存实亡的婚姻维持了十几年。

鲁迅给自己的人生判过很多○分,但他最终得了个最高分。

鲁迅是○,曾空虚,曾饱满,曾静止,曾发展,曾舞锁链,曾编花环……

4.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小猴子、山羊、驴和笨手笨脚的熊,准备来一个四重奏。

它们咿咿呀呀地拉着弓弦,乱糟糟地一阵吵闹,天哪,不晓得是什么名堂!

“停奏吧,弟兄们!

”小猴子说道,“像这样是奏不出好音乐的,你们连位置都没有坐对!

”于是大家按猴子的想法调整了位置,可是根本不管用。

它们又坐成一排,结果更糟了。

它们的吵嚷声吸引来了一只夜莺。

它们向夜莺请教怎样才能合奏出动听的音乐。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

”夜莺答道,“换个坐法也好,换个乐器也罢,对合奏出优美音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解析】

除了跑题的立意之外,学生的主旨主要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类:

有才能、实力、基础才能成功。

第三类:

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第四类:

掌握技术才能成功。

第五类:

技术加团结才能成功。

第六类:

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团结,其次是技术。

第七类:

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技术,其次是团结。

第一种立意较笼统。

第二种立意对“技术”进行了过度引申。

第三种立意偷换概念,把“技术”窜改为“技巧”。

第四种立意忘了次重点“团结”。

第五种立意虽全面,但两个要点未分主次。

第六种立意主次颠倒了。

第七种立意才算全面、准确。

当然,例文在论证时,“团结”所占比重还是太大。

更重要的是没有深化主题。

如果能提到“建设和谐社会,科学技术仍是第一生产力”就把题目写透了。

联系学生的实际,也可谈同学间应该团结合作,以便掌握好科学技术。

团结与技术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

”夜莺答道,“换个坐法也好,换个乐器也罢,对合奏出优美音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猴子、山羊、驴和熊为合奏出优美音乐,在猴子的指挥下,团结一致,精神可嘉。

但它们根本不懂演奏的技术,所以失败了。

要想成功,它们必须首先掌握演奏的技术。

当然,掌握了技术后,团结一致的精神也不能丢。

齐宣王爱听合奏。

他的宫廷乐师大都有高超的演奏技术,再加上团结一致,效果肯定是气势恢宏。

纵然有一个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破坏演奏阵势的一致,也混了不少日子。

齐缗王爱听独奏。

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真正的演奏技术,只好溜之大吉。

由此看来。

掌握技术是立身之本、合作之基。

建筑需要技术。

看那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看那滕王阁,“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这些建筑,都是劳动人民团结协作的技术结晶。

纺织需要技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三日断五匹,大人固嫌迟。

”花木兰和刘兰芝若没有纺织技术,形象估计会受损不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传说织女负责织朝霞和晚霞,其技术自然是没的说。

但王母娘娘把人家搞得两地分居,这朝霞和晚霞也就出得有一搭没一搭了。

演奏需要技术。

有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有的“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有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窃窃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技术成就了美好生活。

从钻木取火到登陆火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更需要每个人都掌握过硬的技术。

5.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只小狗发现了一大块肉,都想据为己有,吵得不可开交。

这时,正好有一只狐狸经过,说自己可以当它们的公证人。

狐狸故意把肉分成大小不均匀的两块,然后看了看说:

“这样可不行,好像右边的大了些。

”说着便从右边那块肉上咬下了一口吃了。

站在右边的小狗急的直叫:

“不行啊,现在左边的肉比我这边的大了!

”狐狸点点头,又从左边的肉上咬下一块。

可是这回站在左边的小狗又不乐意了。

狐狸就又从右边的肉上咬下一块吞了下去。

就这样,狐狸把肉左咬一块,右咬一块,肉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小狗们终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两份肉,但是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许多。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解析】

我以这则材料为例,说一下审题立意的方法。

首先,要站对立场。

所谓立场,也就是替谁说话。

当然要替主人公说话,替好人说话。

狐狸象征着一种坏人,是配角。

若从狐狸的角度写“有方法才能有所得”,甚至把狐狸的狡猾说成聪明,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那块肉不属于狐狸,而它却假公济私,利用两只小狗想绝对公平的心理大占便宜。

其次,要注重结果。

若从过程分析,“都想据为己有”揭露了小狗们的贪婪、自私;“吵得不可开交”说明它们不够团结,不讲和谐,不懂谦让。

但它们请公证人说明它们还是想妥协;它们的贪婪、自私与狐狸相比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

所以,若从反对贪婪、自私,或提倡团结谦让立意,都只是抓住了细枝末节。

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而结果却确定无疑,最具说服力。

这则材料的结果有两个要点。

一是小狗们终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两份肉,实现了公平;二是它们得到的肉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许多。

有的同学由此立意,写“不要因小失大”或“切忌得不偿失”,却有点笼统,没有指出这其中的“小”或“得”是公平,更没有指出这其中的“大”或“失”是实惠,是最大化的切身利益。

第三,要主次分明。

材料中,公平问题显然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双输的惨痛教训呼唤着双赢这个重点。

所以最佳立意可以概括为“要公平,更要双赢”。

第四,要深化主题。

深化的方法是从政治的高度在文章临近结尾时写一小段。

这则材料典型地体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危害,提示人们大同社会的关键是共同富裕。

第五,可联系对比。

两个男孩分橙子的材料与此有相似之处,但那则材料讲的是“要公平,更要节约”,里面有个男孩只需要橙子皮,却造成了资源浪费。

按一般情况,两个男孩“分者后挑”的方法的确实现了相对的公平,说他们没有双赢不准确。

但“分者后挑”的方法正好可以解决这两只小狗的问题。

下面就是相关试题及我的作文。

公平的真谛——双赢

狐狸把肉左咬一块,右咬一块,肉变得越来越小。

最后小狗们终于得到了大小一致的两份肉,但是比起分肉之前小了许多。

小狗们想要绝对公平的心理被狐狸利用,结果都吃了大亏。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小狗们最后得到的大小一致的两份肉,如果进行精确的称重,也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生活中的斤斤计较是不必要的。

当初它们若商量好,一个分肉,另一个先挑,就能保证相对的公平,两全其美。

因此说,公平的真谛是双赢。

二桃杀三士令人警醒。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人面对仅有的两个桃子,虽然意识到是晏子的挑拨离间,还是不由自主地争起功来,结果在自尊心的驱使下,全部自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其实得不到桃子,也不怎么吃亏,相对于他们丰厚的俸禄而言,一个桃子算得了什么?

为了公平而被人算计,实在不值。

范蠡泛五湖可为楷模。

勾践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自得其乐;更以畜牧积累起大量财富,人称“陶朱公”。

范蠡不求分茅裂土,他明白,在封建专制时代,是不可能与国君讲公平的。

对于只可与其共苦、不可与其同甘的孤家寡人来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家常便饭,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是理所当然。

所以范蠡功成身退,在隐居中过上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游哉优哉的美好生活,与国君双赢。

廉颇蔺相如终成佳话。

因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表现,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觉得不公平,大放厥词。

后来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于是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避免了两虎相争,实现了双赢。

杯酒释兵权堪称经典。

赵匡胤怕他的手下也会黄袍加身,便在酒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将领们纷纷称病或者告老还乡。

皇帝独揽了大权,也赐给他们很多财物,君臣不疑,大家都过上了好生活。

大锅饭导致共同贫穷。

邓小平于是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带领全国人民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进军。

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看似不公平,实际上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

思想解放了,中国正向着既公平更富裕的大同世界发展。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需要辩证分析,改为“患不均更患寡”更为合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个孩子得到一个橙子,他们争来争去,最终达成协议,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先选择切好的橙子。

他们按照商定好的办法各自取得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一个孩子回家后,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了,把果肉榨成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出来扔了,把皮留下来磨碎,将其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公平与节约

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另一个先选择切好的橙子,这是保证公平的绝妙方法。

但实际上,一个孩子只需要果肉,另一个孩子只需要果皮,所以与其一人二分之一,不如当初各取所需,一个全要果肉,另一个全要果皮,以避免浪费。

现在,国家厉行节约,倡导节能。

而材料中的分配方法看似公平,实际上资源只利用了一半。

因此,公平不一定是机械地平分,有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特别是要保证节约。

当国家需要时,《无衣》的作者决定与犹豫的战友同袍、同泽、同裳。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不认为这样对自己不公平,因为到了战场上,面临的就是生与死,何惜一条裤子?

朱元璋给官员规定了“四菜一汤”的最高标准,意在使社会更公平,使官员更节约。

毛泽东有一件睡衣补了几十次,穿了二十年,还主动降过自己的工资,也是同样的道理。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只要美人有意,茅草也很珍稀。

所以作者并不觉得不公平,反而很高兴。

这也是一次节约型恋爱。

而现在很多青年的婚礼往往导致倾家荡产。

不过近来又兴起了“裸婚”,就是不买房子、不买汽车、以民政局登记为主要内容、只在小范围庆祝的结婚方式。

他们不去追求豪华,不在婚礼方面追求所谓“公平”,婚礼后在经济上不是更从容吗?

我国恢复中考后,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公平;但现在过长的教育周期却不利于节约。

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从7岁入学到大学毕业,一般23岁。

可实际上,由于我国的大学往往是“严进宽出”、60分万岁,所以在大学虚掷青春的现象不少。

大学毕业后,他们又会发现,剩下的工作岗位对文凭的要求往往并不高,工资又低,所以很多人高不成低不就,这不是对社会资源和劳动力的浪费吗?

毛泽东曾说: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这虽是“文革”中说的话,但在今天还是有重提的必要。

一个聪明的父亲或母亲,会给爱坐船的孩子分一个游泳圈,会给爱坐飞机的孩子分一个降落伞,会给爱骑车的孩子分一个安全帽,会给爱画画的孩子分一块调色板。

这看似不公平,实际上才是真正的智慧。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

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仙女感到陶醉了。

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

仙女问:

“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玫瑰回答:

“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

”仙女续问:

“你为什么这样想,漂亮的孩子?

”玫瑰说:

“上苍给了我刺。

”仙女说:

“上苍没有给你刺。

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

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

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

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我的立意】

【解析】

这则材料好像不难,有的同学就对主题作了简单化处理,或写“要自信”、“要乐观”,或写“要善于发现自身优点”、“要善于发现美”,或写“要扬长避短”、“要扬长补短”,或写“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十全九美”等。

“只有十全九美”和最佳立意很接近,但并不一样;题目的意思是“十全九美”时人们只会记住美。

所以,就这则材料而言,可以抓住中心句进行“翻译”,即把含蓄的话变成直白的话,从而得出最佳立意。

中心句是“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其中的“美丽”指优点,“刺”指缺点。

另外,材料中的事情都是个案,总结时变成公理,把“你”变成“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