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3276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x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教科版

 

 

课题

第一课使用工具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

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

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

(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

(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

(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

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

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

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

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

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

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

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全课总结:

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课题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

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

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导入新课

活动:

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

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

二、认识杠杆

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

——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

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

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观察P4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

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 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 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 教师问题的提出:

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5、 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

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

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教师进行总结:

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

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

 

 

 

 

课题

第三课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科学概念:

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趣味引入

游戏:

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

(合适)

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

哪种是费力的?

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

(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

为什么 ?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7、小结:

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

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

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

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

1、俗话说:

“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

(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

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祥见教参P17~18)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

(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

(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题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课题

第四课 轮轴的秘密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

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轮轴的作用,以及轮轴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课堂生成记录

(一)教学引入

谈话:

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滑轮两种简单机械,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种简单机械。

首先让我们各组来做一次比赛,看谁力量大。

分组实验。

(每二人一组、一人手握螺丝刀柄,一人手握螺丝刀金属杆,二人向相反方向扭,看谁力量大。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轮轴的构造

(1)讲解:

刚才的比赛中,凡手持螺丝刀柄的一方都取胜了,并不是这些同学力量都大,而因为他们利用了螺丝刀这简单机械省力的原理,而取胜对方。

那么这种简单机械叫什么呢?

螺丝刀柄粗大,就像汽车方向盘的轮,而金属棍,就像汽车方向盘和轮连接的轴。

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板书课题)凡是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都叫轮轴。

(2)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应用轮轴?

2.指导学生研究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讨论:

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知道轮轴有什么作用?

(2)实验1(轮轴省力实验)。

①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认识实验用轮轴的轴和轮,介绍穿线的方法,在轮和轴的引线上分圈挂钩码。

比较轮和轴上力的关系。

②分组实验(使用轮轴直径比为2:

1的轮轴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当轴上挂二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一个钩码,便保持平衡或轴上挂四个钩码时轮上只挂二个钩码便保持平衡了。

④讨论:

这说明什么?

(说明手握轮那部分工作时省力,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⑤填写P50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轮轴省力多少与轮的大小的关系

(1)讨论:

要想使轮轴更省力,这个轮轴应是什么样的?

(轮更大、轴更细)

(2)实验2。

①出示实验用轮轴。

与实验1中轮轴比较,两个轮轴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