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2639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docx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

城市形态学概论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

历史形态演化

 

*******

专业:

2012级城市规划1班

学号:

**********

老师:

***

时间:

2014.11.14

 

 

一、研究背景……………………………………………………………………

(1)

二、现实意义……………………………………………………………………

(1)

历史演变过程

一、春秋战国……………………………………………………………………

(2)

二、秦汉到隋唐……………………………………………………………….(4)

三、宋元时期…………………………………………………………………..(7)

四、明清时期………………………………………………………………….(10)

五、近现代以后时期……………………………………………………..(13)

苏州和绍兴的现状………………………………………………………….(18)

总结…………………………………………………………………………………(20)

参考文献………………………………………………………………………….(21)

 

浅析苏州和绍兴城市历史形态演化

摘要运用城市形态学方法对苏州和绍兴的空间演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梳理其历史脉络、营造模式,探寻影响其演化因素,寻找其中的规律性。

关键词苏州绍兴空间结构演化机制

一、研究背景

风景名城苏州和绍兴拥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两座古城都曾是古国的古都,在漫长的岁月里,城址基本保持不变,这在中国的城建史中,并不多见。

悠久的历史使得苏州和绍兴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在1982年苏州和绍兴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苏州和绍兴的城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临着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苏州和绍兴对此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对比研究苏州和绍兴的演变过程,为苏州和绍兴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历史名城的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在经济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57%,跨过了城市化率50%这一重要临界点。

著名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两件大事,除了新技术革命外,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目前,我国共有历史名城101个,他们体现了我国5000多年璀璨的历史文化,他们不但有着重要的文职功能,因其地理条件,也具备十分重要的经济职能。

通过对于苏州、绍兴城市空间结构两干多年来的缓慢演变以及解放以来在城市规划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的迅速演变状况的研究,为古城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和保护方面提出建议,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发展规律,把握其空间发展演变趋势,这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的。

历史演变进程

古代的苏州和绍兴

一、春秋战国时期(选址、建城)

苏州:

有历史记载,苏州最初为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

相传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继位,命大臣伍子胥在诸樊所筑城邑的基础上扩建大城,周长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约合今制23.9公里),名阖闾城。

伍子胥以“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库”的计策,重筑都城,奠定了苏州古城的最早基础。

自吴国开始,秦、汉、晋、唐以来,苏州都是东南沿海人口众多、规模较大的重要城市之一。

《吴地记》:

“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

大城周回四十五里三十步。

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

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

《吴都赋》云:

‘通门二八,水道陆衢’是也。

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不开东门者,为越绝之故也。

阖闾城采用“宫城、大城、廓城”三重城的形式,大城设水陆城门八对,采用象天法地的规划模式,同时在城内设有街道、河道,通过水陆八门出城,当时的规划已基本考虑功能分区。

据清《吴门表隐》载:

“吴市在乐桥,干将坊即东市门,又东有尽市桥;西市坊即西市门,又西则市曹桥”。

 

绍兴:

绍兴是春秋越国的都城。

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490年,勾践在被俘虏后释放回国。

他一方面“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另一方面采纳了范蠡的建议,迁都会格,始筑小城。

《吴越春秋》载:

“越王日:

寡人“一欲筑城立郭,分设里间,欲委属于相国。

于是范蠡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二圆三方。

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陵门四达,以象八风,外郭筑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吴也”。

《越绝书》云:

“勾践小城,山阴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勾践小城就是历史上绍兴两城之一的山阴城,自隋朝至宋代这里又称子城,其位置在现今绍兴城内的卧龙山之南。

句践小城的建立以及随后山阴大城的建立,奠定了绍兴城市近2500年发展的基础。

小城从选址到具体布局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1)城址选择十分得当。

“负卧龙山脊,面秦望(山),带鉴湖,玉架、天柱诸峰环峙左右”,依山傍水,具有战时御敌,水患时避难等优点。

(2)城池防御功能考虑得非常周密。

为麻痹吴国,城西北虽未筑城墙,但以山为墙,且东南河道环绕,水门只设一处,若敌攻城,必备大量船只,控制了卧龙山制高点,万一城郭失守,凭借地形优势,有利于防守。

(3)布局具有发展眼光。

当小城人口聚集难于容纳时,通过城东、南、北三面放射出去的河路,很快构成了大城的骨架。

绍兴先有勾践小城,,后有山阴大城,说明城市在发展上富有“弹性”。

(4)引水人城,创造了水陆并举的交通脉络。

各条街道、水巷均匀分布,城郊车马船只进出便捷,水路联运条件便捷。

句践小城是越部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堡垒,而大城则是经济中心和生产基地。

直到解放后绍兴城内仍有大片农田和鱼荡,可以作为证明。

小城的迅速建成,为大城的修建赢得了时间;而大城的修建则保障了小城的供给,进一步巩固了小城的基础。

从此,这里成为越国牢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句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兴计划获得可靠保证。

以后的绍兴城市就在句践小城和山阴大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二、从秦汉到隋唐

苏州:

秦汉六朝时期是苏州的休整时期,秦汉时期苏州城规模有所扩大,吴市发展成为东、西两市,秦汉以前,吴地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均落后于中原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吴地经济从相对落后状态迅速向全国领先地位迈进的大转折时期,而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则是形成这一转折的历史契机。

南北文化大融合,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大量的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大量涌现,大量的私家园林也开始出现。

据同治《苏州府志》及民国《吴县志》统计,始建于六朝的寺观宫庵共107处。

目前江南最大的道观玄妙观,其前身真庆观,也始建于西晋。

魏晋士大夫糅杂儒道百家思想,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玄学。

他们“越名教而任自然”,寄情山水,“聚石引水,植林开洞”,在苏州营建私家园林。

在此时期,苏州的水运、农业、商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之后苏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是苏州的定型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吴地的土地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屡遭天灾人祸的黄河流域相比,已经占有绝对优势,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

隋初杨素因苏城地处平原“非设险之地”,将州县治所迁于城西南的横山之下,而“空其旧城”,35年后又迁回原地,这是苏州历史上唯一的迁城记载。

这次不成功的迁徙,从反面的角度验证了苏州城址的优越性。

江南运河奠基于春秋晚期,至隋炀帝时正式修通南北大运河。

它沟通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之江)四个水系,极大地方便了南北交流,也使苏州成为东南沿海沟通内外的水陆交通要冲

至唐代中叶,苏州“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已超过由“富庶甲天下”之称的扬州,成为仅次于国都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苏州此时升为江南唯一的雄州,政治地位上升,经济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城市呈水陆双棋盘格局。

八对水陆城门全部开启,“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刘禹锡)。

“城中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说明苏州城内“水陆相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已定型。

城市沿用市坊规划制度。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方”,诗中“里闾棋布”的“六十坊”在唐《吴地记》中详细地列出了具体名称。

绍兴:

秦汉时期绍兴发展比较缓慢。

公元前334年,越国战败,部族退回至钱塘江以南。

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统一江南,出于政治因素,不愿在此定都,绍兴因此失去其昔日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直至东汉时期,分郡制度被提出,吴(郡)会(稽郡)分治得以实现,会稽郡治设在山阴,这里再次成为当时浙江地区的第一大城市。

而东汉时期鉴湖的形成不仅为绍兴城内的河道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拦蓄了来自南部的洪水,基本消除了山洪对北部平原的威胁,鉴湖也为北部农业发展提供了的可靠的自流式灌溉水源,加快了山会平原的综合发展。

鉴湖及北部山会平原水网系统的形成带来了绍兴地区城镇的繁荣。

河道对于绍兴城的意义更加重大,它构成了绍兴城市的命脉。

一方面为城市的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还具有改善城市小气候、防灾以及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

绍兴城市也随着水网的演变而发展,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城市中心的变迁上。

但是总体而言,秦汉时代绍兴城市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

六朝时期的绍兴同苏州一样,因战乱因素,大量北方移民南迁,南北文化的碰撞融合,各种技术得到提升发展,宗教文化盛行,各地开始建造寺庙。

鉴湖的形成和北人的南迁是绍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大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

如果说北人南迁是外部条件的话,鉴湖的形成则是绍兴人民充分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果。

在此基础之上,绍兴的城市地位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城市人口增加,商业繁荣,城内出现了三个衙门,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城内出现了以往不曾有的功能要素——寺院。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了绍兴城发展史上的一大高峰。

隋唐时期,隋开皇年间,越国公杨素修郡大城,史称“罗城",这是自蠡城建成以来第一次有记载的城垣修葺。

在原来的勾践小城基础上扩建成10公里的子城。

城中街衢和河道依旧是呈“井”字格网状。

到了唐朝,城垣再次被重新修筑,绍兴城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新筑运道塘(纤塘路),这是绍兴有记载的第一条石塘路。

寺院在这个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宋元时期

苏州:

宋元时期,苏州的发展逐步成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是苏州城市形态的成熟期。

“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使得文学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开设学府。

宋朝苏州城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呈长方形,城墙略有弯曲,长宽比约为3:

4,共开设五门,城外有护城河,城门旁有水城门,道路呈格网状,以“井”字和“丁”字交叉为主,大小巷交叉,多为东西方向。

城内河道都是东西、南北向直线,东西方向三条、南北方向四条较大河道,即人们常称的“三横四直”。

河道与街道平行,,北部尤为明显,驳岸整齐,筑有桥梁。

子城位于中央偏东。

内分六区,有府衙,兵营等军事政治中心。

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明显的轴线上,外部设有城墙,提高保护防御功能,这是当时苏州城的一大特征。

城中的坊,与唐代的坊里制也有所不同,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只是一种管理制度。

此时宗庙建筑高耸林立,位置得当,与河道良好配合,形成对景,构成了丰富的城市立面轮廓。

宋代以前,就有较大的私家园林,有文记记载“酉丽池为治,积土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

”在南宋时期,苏州园林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后来发展成独居风格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

绍兴:

北宋时期,绍兴重新修建应天塔,大善寺内修建大善塔,至此绍兴“三山(府山、塔山、蕺山)两塔”格局正式形成。

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越州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改成绍兴府。

尽管后来南宋迁都回到临安,绍兴仍是其陵寝所在地,是宗室、学府的聚集地,成为了南宋的陪都。

由于移民,长期的围垦和淤堵,鉴湖基本已被淹没,从图上来看,绍兴府的府治、山阴和会稽两县的县治在城内的分布表示得比较明确。

绍兴府治、山阴县治都位于子城内。

城内“八山中藏”的空间格局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南宋时期,同苏州相同,绍兴也形成了河街格局和坊巷制

河街格局:

街随河走,河随街流,“一街一河”,“一街两河”,“有河无街”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坊巷制格局:

从平江图就可看出,苏州在宋朝已经开始坊巷制,绍兴也是如此,由开敞型的“坊巷"来组织,而不按封闭的“坊”来组织。

“坊”的本义已经不在了,“巷”才是真实的存在。

绍兴城内的一些坊名到清代也就逐渐被弄(巷)名所取代。

这种坊巷聚居制北宋时在以都城汴京为代表的一些城市中就己初步形成。

到南宋则更为普遍和成熟,浙江地区的城市由于经济发达,无疑又是最为典型的。

四、明清时期:

苏州:

明清时期的苏州发展达到鼎盛。

城市空间结构也臻于完善。

古城城市重心发生位移,玄妙观的落成和用地的扩大,使其成为古城新的空间中心。

水道变更,增加了河道总长,但由于后期居民堵塞1,是部分河道淤塞废弃。

城市的功能布局发生调整,达官贵人多聚集在阊门地区,社会上层人士的聚居西北部筑园营墅,平民则被挤向东北部。

商业中心也向外有所扩张。

“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园林也越来越多,号称半城园亭,达到顶峰。

明隆庆万历年间的苏州府城内河道示意图宋朝功能分区示意图

绍兴:

明代,绍兴因台风,城墙被毁,重新修葺,“高筑墙”,城外增加了5处耳称,以加强防御。

据《越中杂识》记载,明代绍兴府城内石牌华表,多建于万历、崇祯年间。

牌坊有四柱,中间二柱在街心,外面二柱跨街傍屋。

类似今天城市规划中的红线控制和建筑退界控制,既有取缔违章建筑的作用,更为街道增加了空间层次,赢

得了“天下绍兴路”的赞誉。

从明代万历年问的绍兴地图来看,府河以东南北向的河流已废。

府河作为城内的主要河流表现得比较明显,府河上桥粱众多,联系东西的会稽、山阴两县。

清朝

清朝,绍兴城内街道普遍成石板路,河道更加完善,衡河并举,街随河走,桥连街路,坊巷纵横。

城市内新增了许多文化设施。

古代的苏州城市空间结构主要为棋盘状布局,绍兴呈“鱼骨形”的七弦水结构。

古代的苏州城市形态发展可分为三时期:

以子城为中心,向北、西、东方向成片拓展,由封闭形式逐步向外开放扩张。

由状开始向星状转变。

而绍兴则基本保持在原有的大城范围内发展,逐步完善内部的街道、河道的建设,以及外城的修筑。

两者相比之下,在苏州城对外更加开放,这也为苏州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现代以后时期

苏州:

鸦片战争以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苏州经济地位下降,太平天国运动又对苏州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苏州的城市空间结构不发生很大的变化。

由于兵焚,城市东边破坏较小,商业中心东移。

受西方文化冲击,人们大肆修建教堂、豪宅、设立租界,交通方面更加优化,开通汽车火车。

辛亥革命以后,列强无暇东顾,苏州的民族工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开始建设外围交通,改造城内的街道,河流,调整商业中心。

园林建设变化,融入了西方建筑的特点,城内出现许多中西结合的建筑。

到建国时期,工业迅速发展,厂房遍布全城,传统手工业衰败,河道继续淤塞。

近代受西方城市建设思想的影响,苏州也被重新规划,保留原有的棋盘格局,丰富其内部系统,增加公园园林系统,并且向外拓张建设

后期规划:

根据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特点,近现代后苏州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化可归纳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是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新经济圈崛起,苏州开始衰败而内敛。

解放以后,苏州首先发展工业,导致建设资金匮乏,开始失衡。

到了当代,苏州开始向外扩张,主要是东西两个方向,把新城建设在东部,临近上海,有利于苏州的城市发展建设。

绍兴:

民国时期,城区基本保持清代风貌。

市中心以大、小江桥以及清道桥为枢纽,沿解放路呈线状布局的形态。

大、小江桥是城内主要河道的交汇点,一直是周边农民进城的汇集处,从绍兴四面八方来的乡村船只大都停歇在小江桥河沿及新河弄一带,形成了城乡贸易市场。

清道桥的位置是绍兴城市的几何中心。

这种“二点一线”的市中心形态符合绍兴城市服务于市民,服务周边地区的双重功能。

解放以后,尽管绍兴的府河被填,但解放路成为城内的空间主轴,“鱼骨型”的结构仍然没有变化

90年代后

90年代后期,绍兴四周城区的建设缓解了古城区的压力。

 

苏州与绍兴的规划现状

苏州:

T型双核,多组团,两带三环五楔

T型双核:

苏州主城,东部新城,

多组团:

部组团、北部组团、平江组团、吴中组团

两带:

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绿化带和吴淞江郊野公园带

三环:

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澄湖”

五楔:

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绍兴:

“一区、二组、三轴”、一心、三片、六组”

绍兴市域:

“一区”:

密集区,即绍北城镇密集区,包括越城区、绍兴县、上虞市

“二组”:

两大组群,即以诸暨市区为核心的诸暨城镇组群和以嵊州市区、新昌城区为核心的双核结构的嵊新城镇组群

“三轴”:

三条发展轴,即依托交通主干线的绍北、绍东、绍西的三条城镇发展轴

绍兴市区

“一心”:

以镜湖绿心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性城市新区

“三片”:

依托越城、柯桥、袍江形成的文化旅游名城、纺织工贸之城和成产服务新城

“六组”:

依托城市周边城镇形成的杨钱片区、安奇片区、滨海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以及福漓兰片区

金经昌先生曾经说过:

“城市规划就是绿化。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中,田野和森林把中心城和周边的田园城分隔,在田园城内部,也有大片的公园绿地。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中,也主张用绿地分隔不同的城市组团。

柯布西耶堪称“疯狂”的巴黎改建规划中,也忘不了给城市安排绿地。

从城市规划角度讲,大片的绿地一方面可以防止城市的恶性膨胀和无休止的蔓延,另一方面绿地还具有景观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为城市的活力的保持提供保障。

苏州和绍兴的现代规划借鉴了西方的规划思想,在组团布局的同时采取“间隙式布局”,构造绿色生态城市。

总结

在苏州和绍兴的历史形态演化过程中,人们逐步有意识的把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手段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引导和调整。

然而城市不可能一次设计完成,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下不断调整。

苏州和绍兴古城的城市基本结构在宋朝时期已基本定性,沿用至今,说明城市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现在的城市结构一定是在历史结构的基础上,在方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建设而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新城建设的发展是必然的,然而古城保护也是必须的。

面对向苏州和绍兴类似的历史名城,在古城保护过程中,“星型放射状”向外扩建比“摊大饼”的形式更为适合,对于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新城的空间结构应采取“拼接式”的方法,而非新旧统一空间结构,保护老城,建设新区,在古城的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处理好老城与新城的关系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11年

2.霍华德,田园城市

3.段进等,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4.陆广微,吴地记.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5、吴平;辑录.俞纪东,译注;越绝书全译.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6、桂全编,绍兴市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7、陈桥驿,绍兴历史地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8、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

9、章玉安,绍兴文化杂识,中华书局

10、陈国灿、奚建华:

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12、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编,绍兴老屋,西泠印社,1999年

13、曹婉如编,中国古代地图集·明代,文物出版社,1995年

14、史念海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赵晔,吴越春秋.南京:

江苏古藉出版社,1986年

16、陈桥驿:

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见陈桥驿主编《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

17、高泳源.古代苏州城市布局的历史发展.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

18、苏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苏州市志.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俞绳方,论古代苏州的城市规划思想.见:

建筑师编辑部.建筑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20、陈泳,古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

21、胡俊,中国城市:

模式与演进.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2、陈泳,近现代苏州城市形态演化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

23、李磊,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四川建筑,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