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热点难点突破.docx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热点难点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热点难点突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热点难点突破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
1.材料从1904年开始,英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足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需要,在当时40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22个是英德联合公司。
在大战爆发前4个月,英国《泰晤士报》刊登长文说,“所有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战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
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
在维也纳、彼得堡、柏林、巴黎和伦敦,战争的爆发将欢呼的爱国者人群带到大街上。
罢工停止了,抗议取消了,工人阶级聚居区的路障也拆除了。
这就是亚瑟·朗索姆描绘的“将一个民族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时刻”。
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
英国政治家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
1916和1917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
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
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
——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盛行“战争不可能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民众与政府对战争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答案】
(1)世界经济连接为一体,作为矛盾主要双方的英德两国之间经济依赖程度很深;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将引发大灾难,人们相信这可以防止战争爆发。
(2)看法:
欧洲民众支持本国政府参与大战;政府认为战争是短期的,本国能获得战争胜利。
影响:
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开始传播;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2)第一小问看法,由材料“在维也纳、彼得堡、柏林、巴黎和伦敦,战争的爆发将欢呼的爱国者人群带到大街上。
罢工停止了,抗议取消了,工人阶级聚居区的路障也拆除了。
这就是亚瑟·朗索姆描绘的‘将一个民族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时刻’”说明欧洲民众支持本国政府参与大战;由材料“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
英国政治家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可知政府认为战争是短期的,本国能获得战争胜利。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史实可知一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开始传播;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2.材料1924年至1929年是欧洲和平与和解的时期之一。
1924年,《道威斯计划》一项有关赔款支付的协商是这一稳定过程的第一阶段。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人承担战争责任,要求德国人答应赔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
在凡尔赛,对赔款支付的数额和时间表没有达成协议。
在以后几年中,这一问题不仅是协约国与德国之间,而且是各协约国之间长期不和的根源。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三个主要协约国不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之间问题导致的结果。
【答案】
(1)表现:
法国希望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英国不同意法国过分肢解德国;美国更关心建立国际组织来控制和干预国际事务。
(2)结果:
协约国强迫德国签订了割地赔款的条约,德国社会对此怀有摆脱条约束缚的复仇情绪,后来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与此密切相关。
3.材料一战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灾难,战后法国对德国一直采取强硬政策,力图最大限度削弱德国。
法国社会厌战和恐德思想并行,各阶层纷纷组织反战活动。
鲁尔危机后,根据道威斯计划,解决德国问题的主导权由法国转归美国,法国所获赔偿额大大减少,道威斯计划体现了英国打击法国扶植德国的意图,法国在欧洲舞台上日益孤立。
希特勒为避免与英法等国过早直接对峙,上台伊始就公开宣称反对布尔什维主义,英法等国虽对德国扩张抱有戒心,但最终相信了希特勒的表态,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迟迟不能建立。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法国政府无人过问此事;1938年9月法国总理达拉第参加了慕尼黑会议,会议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1939年8月,德国与苏联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至此,希特勒完成开战的准备。
——摘编自夏洪亮《法国推行对德绥靖政策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在20世纪三十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一战后法国产生反战思想(和平主义思想);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丧失德国问题主导权;英国(大陆均衡政策)对法国的牵制;希特勒的欺骗宣传。
(2)影响:
打击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德国的侵略野心;牺牲了小国利益;加速了二战爆发;二战中法国消极抵抗,迅速亡国。
4.材料孤立主义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实际上在解答一个问题:
怎样才可以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长期以来以维持欧洲均势为原则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英法沦为二流国家,实力大为削弱,德意处于战败国地位,处境颇为尴尬,欧洲支配世界的时代终结了。
美国则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
它已不需要任何的托词和掩饰,开始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是谋求对整个世界的领导权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
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
因此,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
——杨永红《当前美国孤立主义之探索》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全球谋求霸权的主要表现。
【答案】
(1)原因:
欧洲已失去世界经济政治中心地位;德国成为战败国,英法沦为二流国家;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表现:
对苏联实行冷战,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集团;在亚洲实行热战,在中国导致国共内战,发动朝鲜战争;在美洲和欧洲与苏联展开激烈争夺,出现古巴导
弹危机和德国的分裂。
5.材料20世纪50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经常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反美浪潮此起彼伏,而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形象。
1960年,肯尼迪在他的竞选演讲中提到,不发达国家有许多领域急需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专家,而在莫斯科、北京、布拉格和东柏林,成百上千的科学家、教师、工程师、医生和护士正在为海外工作接受训练,这些苏联援外人员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不惜在海外度过一生。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部门中素质低下的大使和衣着考究的门外汉,他们对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一窍不通,在那些训练有素的苏联援外人员面前败下阵来。
对于这样的挑战,只有愿意为自由事业服务的美国青年男女用他们的技术和奉献精神献身于自由事业,才能回去并完全有能力制止赫鲁晓夫先生的使者削弱自由世界的尝试。
1961年3月1日,肯尼迪总统签署了建立和平队的特别行政命令。
和平队成立的最初四个月里,总部共向加纳、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九个国家派遣了124名志愿者,包括地质学家、测量员、土木工程师、教师和医生等,和平队的历程由此拉开帷幕。
——摘编自[美]凯琳·史微姿《你能为你的
国家做些什么:
和平队的口述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肯尼迪“和平队”主张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和平队”的作用。
【答案】
(1)背景: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导致发展中国家掀起反美浪潮,美国国家形象受损;美苏在冷战中夺中间地带即第三世界;肯尼迪赢取竞选的现实需要;美国外交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2)维护美国战后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文化及价值观念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增进了国际合作,促进了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解析】
(1)根据“艾森豪威尔政府经常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反美浪潮此起彼伏,而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也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国家形象”得出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导致发展中国家掀起反美浪潮,美国国家形象受损;根据“肯尼迪在他的竞选演讲中得到”得出肯尼迪赢取竞选的现实需要;根据“不发达国家有许多领域急需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和专家”“制止赫鲁晓夫先生的使者削弱自由世界的尝试”得出美苏在冷战中夺中间地带;根据“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外交部门中素质低下的大使和衣着考究的门外汉,他们对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一窍不通”得出美国外交部门工作人员素质低下。
6.材料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实质上美国的战略意图是通过攻打伊拉克,推翻中东地区的反美领头羊——萨达姆政权,让中东国家知道,如果持续挑战美国的霸权,将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征集动员庞大的民间后备支援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
为避免资源浪费,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提供准确、适量的物质保障,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
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
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所承包的项目,如营房维修、军人服务社、伙食供应、语言交流、娱乐项目、环境清扫、物流等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美军主要用合同方式规范其行为。
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如士兵背囊的顶端,设计了靠枕。
美军单兵的供应标准,也是非常周到。
如肥皂、洗手液、剃须刀、剃须膏、香烟,事无巨细。
这一后勤动员保障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
——摘编自李超《美军在伊拉克
战争中的后勤动员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后勤动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爆发的背景。
【答案】
(1)主要特点:
注重后勤动员保障的精确性;将后勤保障的工作承包给地方公司;通过后勤保障激励士气。
(2)背景:
世界格局呈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美国中东输出价值观遭到伊拉克的带头抵制;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解析】
(1)根据材料“与其科学合理的后勤动员体制密不可分的。
为避免资源浪费,美军提出精确后勤思想”可推知伊拉克战争中后勤保障科学合理,保障准确,得出注重后勤动员保障的精确性;根据材料“美军认为,许多后勤动员工作完全可以由当地市场以及国际资源承担起来。
在美英联军后勤基地中,几乎所有领域都有私营公司所承包的项目,……大都是外包给地方服务公司”可知很多后勤工作由当地公司负责,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得出将后勤保障的工作承包给地方公司;根据材料“美军对单兵后勤装备的设计,无不反映出人性化思想……对于提高美军士兵在战斗中的士气,起到了其他方面难以堪比的激励作用”得出通过后勤保障激励士气。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讲同样的语言”,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意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与独立,“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
”
——[美]汉森·W·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
材料二“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了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
它往往从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和利益出发,充分肯定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排斥或否定其他民族的利益。
因此民族主义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它具有反对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