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474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docx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

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开拓创新

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校长涂清云

(2014年12月1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全体教职员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取得了显著进步。

一、学校办学定位进一步明确

学校办学定位关系到一所高校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办学特色,是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找准定位、确立发展路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通过反复研究与讨论,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办学定位,将发展目标定位为“开放式、有特色、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学校为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应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将以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应用研究为主;学校将致力于培养具有优良人文科学素养、扎实学科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校知名度和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本科招生录取依然火爆,明年起在广东省升2A批次招生。

2014年,学校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的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5800人,最终实际录取6455人;文理录取最低分超过二本线40分以上的省份10个;广东文理录取平均分均在2A线上,文科录取平均分高出2A线4.3分,理科录取平均分高出2A线10.96分;录取考生的平均分超过2A线的分差与2012年、2013年相比,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第一志愿录取考生的比率较2013年提高0.32个百分点,达99.66%,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的省份达16个;此外,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学校所有专业自2015年起在广东省普通高校第二批本科A类录取批次招生,且不分区域全省招生,成为广东2B院校中第一个也是今年唯一一所获批的院校。

社会关注度显著提升。

学校先后举办了中央电视台“中国创业榜样”走进北师大珠海分校、余光中讲座、第三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公益华夏》栏目走进北师大珠海分校、第二届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吸引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南方日报》、香港《文汇报》、《羊城晚报》、《珠海特区报》、珠海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诸多媒体的关注,共发布和学校相关新闻报道近150篇,学校曝光率与媒体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塑造了积极正面的学校形象;举办招生咨询暨校园开放日活动、在京工作校友座谈会、留学校友座谈会、校友返校讲座等活动;组织拍摄首部学校形象片,在校友圈和社会公众中广受好评。

三、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创新强校工程稳步推进。

完成并上报《创新强校工程2014-2016年建设规划》、《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协同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案》;建立创新强校工作制度与工作机构,并筹建创新强校工程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今年9月初完成学校创新强校自评工作,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好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协同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方案》经过专家评审,亦得到好评,等级为良好。

教学质量常抓不懈。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小学期、国(境)外游学项目、多样化考试等改革内容;认真总结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培育教学成果,评选教学成果奖,“自主选择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成立新一届学校教学督导组,从常规听课、专项检查、教学巡查三方面展开教学督导;成立新一届学生督查组,进行课堂教学纪律等督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学业预警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和加强帮扶工作;组织2014年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展2014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51个校级项目获准立项建设,27个省级项目获准立项建设。

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

组织申报2013年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为广东省第一批获得立项的6所本科高校之一,是同类院校中的唯一入选者;推进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应用;扩充网络教学平台硬盘空间,有效保障平台数据的安全;制作教师比赛录像视频、培训录像视频,增加网络课程数量,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开通“教师在线学习中心”网站。

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学校初次就业率96.49%,高于全省近2个百分点;委托第三方麦可思公司编制学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四、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4年是学校作为依托单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第一年,共获批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高级别科研项目上,学校获批1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973”课题;董文杰教授、袁文平教授在《自然—通讯》、《自然气候变化》各发表论文一篇;刘振环教授牵头申报的《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研究》获珠海市重大招标课题立项,是学校首次获得珠海市政府重大招标课题;此外,学校还获批了省市各级课题68项;获得纵向课题92项,项目经费322万元;获得83项横向课题,项目经费584万元。

科研平台和队伍建设力度加大。

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未来地球研究院,由董文杰教授担任院长;建设“863”课题项目气候-环境-生态综合试验站;举办“第七届模糊信息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中俄青年学者国际学术论坛”,与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简称APN)联合举办了“亚太城市空气污染防控国际专家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培育青年科研人才,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扶持和服务;加强珠海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珠海市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考核工作;继续开展科研成果出版支持计划,共有7名教师科研人员的专著出版获得学校专项资金支持,共资助金额19万元。

研究生工作进一步加强。

北师大研究生院珠海分院已具备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五个专业学位类别十二个专业方向的培养资格,在籍研究生251名,8个学科专业申报新增导师28人;制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章程》,将研究生课程纳入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制定研究生创新模式方案,积极组织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举办学术报告、讲座40余次;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100%。

五、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

按照高水平、高质量标准,聘任与引进教师38人,职员14人,其中,新聘教师中,副高级职称有8人,中级职称有19人,学历上,博士学位有22人,约占新聘教师人数的60%;聘用外国专家85人次,其中4人次为访问学者,81人次持有外国专家证。

干部队伍建设有序推进。

发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学单位干部换届(调整)暂行办法》,推动干部换届的制度化、规范化;顺利完成了校级职能部门的干部换届;完成了信息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法律与行政学院、通识教学中心的班子换届工作;组织新任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学校管理骨干参加澳大利亚暑期培训。

教职员考核与服务持续完善。

修订新的教职员考核文件,开展教职员考核工作;合并工资系统和人事系统,逐步开放人事系统的各级端口,开通教职工网上查询工资功能;正式颁布并实施《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职员补充养老实施办法》,已有24人开始领取补充养老金;丰富教职员生活,举办各类文体赛事活动14项;推动校内群众性文体协会和教职员社团的发展,目前我校共有11个教职工社团。

六、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

中外合作办学再获突破。

今年9月,学校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与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顺利实施;学校申请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与德国品牌学院——汉堡传播与管理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这是学校第二个获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是2014年广东省获批的两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一。

大力实施“走出去”。

2014年,学校共有1081名学生赴境外学习,其中,714名学生赴境外攻读学位,367名学生赴境外修读学分课程;开展了首届英国牛津大学小学期项目、首届澳洲莫纳什大学小学期项目和第三届加拿大小学期项目;各学院组织了268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和台湾等地区游学;派出多名教师赴国外大学进修;此外,共有62批166名教师出境(国)访问交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积极开展“引进来”。

举办第三届国际中国学项目和第三届国际青年领袖成长营项目;接收交换生14名,接收外国留学生157名,其中29名为学历留学生,128名为非学历留学生;接待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及团体61次,来访总人数达到197人。

七、社会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基础教育领域服务范围扩大。

建立基础教育合作与服务平台,培育珠海分校基础教育服务品牌,开拓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项目及对口服务工作;筹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肇庆附属学校;与广州碧花园房地产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举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州附属学校合作办学协议;组织召开了北师大平果附属学校、北师大南奥附属实验学校的教学研讨会;举办了基础教育高端研训班,广东省内的民办中小学以及北师大基础教育附属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等参加了研讨;组织相关人员着手开展教育产用品的研究与开发;建立附校联盟专家库,组织专家定期指导并服务附属学校的教育教学。

政校企协同创新程度加深。

成立珠海市南方社会建设研究院,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扩大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影响,加强与学校产学研联盟单位珠海华发股份有限公司、高栏港经济开发区和中海油惠州炼化公司、横琴新区等的联系,就教育培训、教育产用品的设计和开发等工作进行洽谈;承办了珠海、增城、顺德、清远等多地地税、国税部门公务员培训;与斗门区人民政府签订《人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促进政校协同创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基金会在2014年度共接受“学生援助基金”捐赠金额近30万元;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为学校首期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慈善学院大楼项目已完成签约。

八、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育人工作成绩斐然。

2014年,学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有:

2014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挑战杯•创青春”2014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一项,人居署城市住房复兴国际竞赛中国赛区一等奖,第九届广东省高校法学辩论联赛冠军,“新马·吸引”第十五届青少年艺术交流盛典金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以及在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等等;校自强社参加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温暖行动”爱心包裹劝募活动,荣获“年度优秀社团”和“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劝募成绩名列全国高校第7名。

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学生社区服务进一步改善,建立了学生社区办事大厅、学生宿舍住宿档案、学生网上投诉与信息反馈平台、家校互通机制,为学生事务的一站式服务奠定基础;推进学生自主课堂建设;开设学生社区常开式自习室,正式开放社区阅览室“书巢”;开展新志愿者与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专业培训,进一步强化学校心理健康四级工作网络建设;开展全校辅导员培训工作。

学生党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全面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办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培养各学院(部)班团骨干;继续加强珠海市镇村战略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培训班建设,举办珠海市镇村战略后备人才培训班,为珠海市幸福村居建设培养优秀战略后备人才114人;严把质量关,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开展中国梦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办2014级新生党员培训班、学习研讨会和彩色党课。

九、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项工作制度化。

结合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学校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调整了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财经工作委员会、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校园规划与建设委员会组成人员;成立了人事工作委员会、科研工作委员会、招生工作委员会、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合作拓展委员会;完善学校学术管理体系,筹建学校学术委员会,开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工作;对建校以来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制定了学校有关规章制度23项;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开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章程》制订工作、推进学院制的建立与完善;规范日常管理,推进依法治校;优化合同审批流程,落实责任制,防范风险,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制度监督与执行得到强化。

制定并发布《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督察督办工作办法(试行)》,加强督察督办工作;搭建学校师德建设投诉举报平台,设置举报箱,及时受理师生举报投诉;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开展职能部门和学院专项审计工作;开展合同及工程项结算审计工作;加强对各单位采购立项审核,加强对大宗采购的制度约束;加强财务管理,改进预决算工作,严格执行预算,制定资金理财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教风学风进一步改进

加大对优秀教师、学生先进事迹的报道力度,推出“BNUZ人物”、“BNUZ师德标兵”等系列专题报道,推动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形成;加大对学术不端等违反师德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反师德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开展教风建设专项活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和技术保障,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加大教学工作常规督查力度;2013-2014学年学校督导听课225门次,进行教学巡视72次;学生督察员累计抽查课堂917次;2013-2014学年总计处理教学事故67起,其中重大教学事故13起,较大教学事故17起,一般教学事故37起;对266名学生进行了试读的学业预警;严抓考风考纪,共处理各类考试违纪学生179人;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教风学风明显改善,教学事故从上学期的63起下降为本学期的4起;2013-2014学年教师申请修改学生成绩人次较2012-2013学年减少252人次;本学期教师按时提交教学日历、考试成绩等教学文件的比例几乎100%,因未按时提交教学文件受教学事故处理的人数由上学期的7人下降为本学期的1人;本学期的教学检查的情况表明,学校课堂教学秩序良好,教师按时到岗,学生的出勤率普遍在90%以上;在2014年6月举行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我校第一次无一起违规、作弊情况发生;2014年共有20名学生获得27项学术成果奖励,同比增长35%;共有255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得名次,较上一年翻一番;学生自主开设“素质拓展”类课程391门,参与学生超过26000人次,同比增长近42%;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彰显,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109人,占全校获奖总数的20%。

十一、条件保障进一步改善

学校硬件设施及校园环境得以改善。

学校完成并原则通过了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修编方案;完成理科楼5号楼土建及室内装修工程;完成粤华苑外教公寓、综合楼、气象观测塔、网球场、电瓶车停车场的建设及装修改造工程;完成学生宿舍及教学场所维修工作;改造教师/研究生阅览室、理科阅览室和多媒体阅览室;按照国家技术标准改建了图书馆机房;进一步充实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启动了移动阅读系统的应用尝试;加强京师家园物业服务监督和小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清理教师公寓违规租住人员,开展京师家园群租隐患排查;解决了女教职工哺乳期周转房以及青年教师公寓续住问题;加强校区内商铺的监管,加大对经营行为、食品安全、噪音及排污方面的监督力度;完成了校区一、二期物业管理招标及整体交接工作,实现了教学相关物业的统一管理。

服务师生水平层次提升。

学校启动设置学生宿舍的门禁系统;使用新一代校园卡系统;建设了图书馆VPN(虚拟专用网)系统,解决居住在校外的读者无法访问图书馆资源的问题;建立学生作业支持中心,为教师教学和指导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完成课业提供帮助和支持;加强食堂安全卫生管理,构建学生参与的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学校清真食堂;增加17台电瓶车,增设校名石电瓶车停靠点与老教师免费通勤车;加强财务工作内部控制管理,提高财务对外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组织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检查、培训、讲座、宣教活动、防暴恐专项演练和校园安全专项调研等行动,为“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今年,学校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这条主线,聚焦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和台账,解决了一批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

(1)校领导班子转变作风制度化;

(2)改造教师休息室,增设教师午休设施;(3)解决女教职员哺乳期周转房;(4)解决学生“选课难”问题;(5)建立学生事务网上受理平台;(6)完成清真餐厅建设;(7)建设校园电瓶车候车亭;(8)建设机关部门“四牌”标识;(9)解决青年教师公寓续住工作;(10)搬迁青教公寓旁边垃圾房;(11)修缮综合楼教学设施;(12)改造校园内涝排水系统;(13)改造校园灯光照明系统。

同时,编制学校办事指南、改造学校监控系统和建设学生宿舍门禁系统、推进荔枝岛问题执行等3个项目也正在努力办理中,争取按计划完成。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形势和任务都比较清楚,就是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开放式、有特色、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新强校工程”为抓手,提升培养质量,加强协同创新,统筹资源配置,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内涵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面推进创新强校工程

构建学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地区之间、国际之间相互合作的外部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建立健全校院之间、学院之间、管理部门之间、教学单位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内部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在重点建设各级各类协同育人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建设各级各类协同创新中心;在重点构建学校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与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学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协同机制与体制,为学校创新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学校创新能力。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各类“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建设为平台,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构建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形成一套富有特色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建成一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进一步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争取立项建设多个国际交流与合作省级建设项目;加强对现有校级、市级、省级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创新平台;争取省级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现有基础上显著增加。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通过“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等项目平台,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定位,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依托北师大百年名校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教学科研资源,发扬珠海特区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突破学校发展瓶颈,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开放式、有特色、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在全国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中争创一流,把学校建成在全省以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建设新型广东,打造南方教育高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应有贡献。

二、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

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分委员会,加强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指导;大力扶植特色鲜明和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积极推进重点学科建设,不断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和学科专业群;适时出台专业设置与调整办法,开展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和2016年新专业申报工作;开展对二级学院的教学状态评估;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双语课程、实验实践类课程、新设专业、特色专业等的专项评估,促进学校课程、专业结构更加合理,提升课程及专业建设质量。

探索教学资源配置改革。

完善资源配置机构,探索资源配置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围绕“创新强校工程”全面系统、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配置机制,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根本保障。

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对现有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及时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完成《教师教学工作手册》和《教学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加强学院教学督导组建设,加强院校两级督导的沟通协调,完善教学常规检查、教师督导和学生督察以及学生评教等工作。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完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深入推进教师培训、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等工作,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支援中心建设;加强在线培训课程建设,完善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完成高清晰精品课程录制平台建设,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和使用培训,提高平台利用率。

抓好招生就业工作。

加强对历年生源情况的数据分析,科学合理制定各专业分省招生计划;加强招生宣传、招生咨询活动的针对性,努力提高学校生源质量;完善艺术类考试管理工作,并重点做好广东省首次2A批次招生和视觉传达设计(中德合作项目)的招生工作;修订就业创业评估奖励方案,切实做好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加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工作,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加强就业工作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加强研究生工作。

积极推动实施《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研究生培养改革与创新方案》,建设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推进个性化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和实施研究生学业档案制度;规范正常的教学、导师和课程评价管理;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研究生教学督导团作用,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全程督导和评估;加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增选与学科专业相关的行业专家作为硕士生导师,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推进专业实验、实证教学设施设备的建设,对招生、就业前景良好且培养质量高的专业加大投入;改进实习管理制度,调整实习时间安排,加强校内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作用。

三、完善大学内部管理机制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大学章程,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和监督体系,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支持各专门委员会、教代会、工会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促进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

加强学院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院制相关制度,明确学校和学院两级责、权、利,规范学校和学院管理运行,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院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加强督查督办工作。

对上级文件、学校重要会议议定事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建立工作台帐,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工作。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

统筹规划、分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不断加大校园数字化硬件、软件建设,强化数字化管理,促进数字化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四、扎实推进科学研究工作

加强科研平台与队伍建设。

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团队和标志性成果培育计划,力争在优势科研领域,实现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重大课题和国家高层次奖励的突破;集中优势力量,整合全校资源,加强横向合作,力争实现省级甚至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的突破;实行科研力量与资源聚集,打造院系两级科研平台,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立科研创新团队,强化科研团队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和对接;培育若干个成果突出、梯队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实现科研团队建设的新突破;充分发挥校本部优势学科特色,加快学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