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368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docx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

临床医学检验高级职称题-临床血液检测

1、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类白血病反应

H.骨髓纤维化

2、为了确定诊断,需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A.胸部X线

B.腹部B超

C.骨髓细胞形态学

D.细胞化学

E.细胞免疫表型

F.染色体核型分析

3、检查结果显示: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类:

原始细胞0.58;表达CD33,CD117;NAP积分0.12,MPO(++),α-NBE(-);Ph(+)。

从而诊断为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G.类白血病反应

H.骨髓纤维化

4、原始细胞MPO染色阴性,可能性最大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F.红白血病

G.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5、有关免疫化学检测,正确的是(提示 患者MPO染色,氯乙酸AS-D萘酯酶染色,α-乙酸萘酯酶(α-NAE)染色阴性,PAS染色原始细胞呈粗大颗粒或块状阳性反应,需进一步做免疫分型。

A.常规免疫化学染色主要技术有APAAP法,ABC法和免疫荧光法

B.ABC法特异性好,不易受内源性酶的干扰

C.免疫化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化学染色和免疫电泳技术

D.免疫固定电泳可用于鉴定冷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轻链类型

E.流式细胞技术对于骨髓组织学标本检测十分方便

F.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多色标记,荧光不容易减退

G.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必须严格对照实验

6、有关流式细胞技术(FCM)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是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的一种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技术

B.不仅具有高特异性,也有高敏感性的特征

C.仅可测定样本中某一种细胞所占的比例,不能用于绝对细胞计数

D.测定血细胞表达的分化抗原,为白血病确诊与鉴别提供依据

E.可早期探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变

F.可用于细胞凋亡检测

G.不可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

7、有关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正确的是

A.只能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

B.培养时应加入一定量的植物血凝素,以促使细胞分裂

C.加入秋水仙素的量和时间将影响分裂象的数量和染色体形态

D.培养基pH值,小牛血清质量及培养箱温度是培养成功的关键

E.混匀细胞时,吹打频度和力度要适宜

F.滴片的距离,滴加量会影响染色体分散效果

G.染色体标本制备后宜立即进行G显带

H.若发现染色体畸变,宜采用更多的显带技术深入研究

8、下列疾病除哪项外,不可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恶性组织细胞病

C.MDS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骨髓纤维化

9、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17-OHCS()

A.四氢皮质醇

B.雄酮

C.皮质醇

D.皮质素

E.四氢皮质素

10、关于图中所示的红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可能是胞质中的脂蛋白变性所致

B.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

C.该异常结构为核残余物

D.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

E.铅中毒患者也可见这种红细胞结构

11、红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红细胞膜抗原性

B.红细胞膜变形性

C.物质运输

D.对淋巴细胞的调控作用

E.红细胞对中性粒细胞的调控作用

12、下列情况红细胞增多,哪项不是由于血液浓缩()

A.高山居民

B.反复腹泻

C.连续呕吐

D.咄汗过多

E.大面积烧伤

13、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有()

A.I,II,III型超敏反应

B.I,III,Ⅳ型超敏反应

C.I,II,Ⅳ型超敏反应

D.II,III,Ⅳ型超敏反应

E.II,III,Ⅴ型超敏反应

14、下列有关止血血栓理论中错误的一项是()

A.血小板只参与止血而不参与凝血过程

B.因子Ⅳ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

C.血管壁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

D.血管壁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

E.内源性,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时,都需要因子Ⅹ参与

15、下列哪项叙述符合骨髓生理()

A.红骨髓主要有脂肪细胞组成

B.黄骨髓主要由造血细胞组成

C.分为黄骨髓,红骨髓和白骨髓

D.黄骨髓具有造血的潜能

E.白骨髓主要为支架细胞

16、关于血红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胚胎时期最早出现的血红蛋白是HbGowerI1

B.HbGowerI1由一对ζ链和一对ε链组成(ζ2ε2)

C.在胚胎时期,主要血红蛋白有3种

D.HbPortland在HbGowerI2出现之后出现

E.HbPortland由一对α链和一对γ链组成(α2γ2)

17、关于血红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红蛋白是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的

B.血红蛋白是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的

C.血红蛋白是由胆红素和珠蛋白组成的

D.血红蛋白是由原卟啉Ⅸ和亚铁原子和珠蛋白组成的

E.血红蛋白(Hb)是一种结合蛋白

18、关于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bA2α2δ2

B.HbGowerI1ζ2ε2

C.HbAα2β2

D.HbFα2ε2

E.HbPortlandζ2γ2

19、有核红细胞期合成的血红蛋白比例是

A.70%

B.60%

C.65%

D.75%

E.55%

20、关于血红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bF5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B.成人血红蛋白HbA(α2β2)占95%~97%

C.新生儿期内HbF(α2γ2)较高,出生后2~4个月渐下降

D.HbGowerI1仅见于胎儿期

E.根据珠蛋白肽链组合的不同而形成3种血红蛋白,即HbA(α2β2),HbA2(α2δ2)和HbF(α2γ2)

21、关于叶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酸是水溶性B族维生素

B.叶酸性质稳定

C.叶酸是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组成

D.叶酸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E.叶酸广泛分布于绿叶蔬菜中

22、关于体内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pH为7.0时,铁对运铁蛋白的亲和力最大

B.从衰老红细胞中释放出来的铁80%以上被重新再利用

C.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只储存在骨髓

D.当体内铁负荷过多时,每天可排出4mg的铁

E.正常情况下,仅1/3运铁蛋白的铁结合点被占据

23、有关体内总铁,正确的是

A.肌红蛋白铁+易变池铁+组织铁+转运铁

B.易变池铁+组织铁+转运铁+贮存铁

C.贮存铁+肌红蛋白铁+易变池铁+组织铁

D.贮存铁+组织铁+肌红蛋白铁+转运铁

E.贮存铁+肌红蛋白铁+易变池铁+组织铁+转运铁

24、关于红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并不存在蛋白质合成酶系

B.在红细胞中全部葡萄糖的代谢都经过EMP途径

C.红细胞在体内能维持120d左右的寿命

D.EMP作用是合成ATP,保证代谢所需的能量供应

E.红细胞正常能量代谢主要依靠多种酶

25、血涂片中可同时出现basophilicstipplingcell,cabot’sring,Howell-Jolly’sbody,nucleatederythrocyte和polychromatic5种红细胞的贫血类型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地中海贫血

D.IDA

E.PNH

26、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最符合轻型地中海贫血诊断的是

A.RBC3.6x10/L,Hb90g/L,RDW13%,WBC5.2x10/L

B.RBC2.1x10/L,Hb90g/L,RDW19%,WBC3.2x10/L

C.RBC3.6x10/L,Hb70g/L,RDW23%,WBC5.2x10/L

D.RBC3.1x10/L,Hb920g/L,RDW16%,WBC3.2x10/L

E.RBC2.1x10/L,Hb90g/L,RDW19%,RC3.2%

27、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最符合溶血性贫血诊断的是

A.RBC3.6x10/L,Hb90g/L,RDW13%,WBC5.2x10/L

B.RBC2.1x10/L,Hb90g/L,RDW19%,RC1.2%

C.RBC3.6x10/L,Hb70g/L,RDW23%,WBC5.2x10/L

D.RBC3.1x10/L,Hb920g/L,RDW16%,WBC3.2x10/L

E.RBC2.1x10/L,Hb90g/L,RDW19%,RC3.2%

28、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最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的是

A.RBC3.6x10/L,Hb90g/L,RDW13%,WBC5.2x10/L

B.RBC2.1x10/L,Hb90g/L,RDW19%,WBC3.2x10/L

C.RBC3.6x10/L,Hb70g/L,RDW23%,WBC5.2x10/L

D.RBC3.1x10/L,Hb920g/L,RDW16%,WBC3.2x10/L

E.RBC2.1x10/L,Hb90g/L,RDW19%,RC3.2%

29、关于髓外造血,应该选下列正确的是

A.髓外造血时脾,肝,淋巴结增大,

B.幼稚血细胞可以在脾,肝,淋巴结内增殖分化

C.髓外造血是当急,慢性失血时脾,肝,淋巴结执行代偿性造血功能

D.多见于婴幼儿时期,亦可见于成人

E.髓外造血时末梢血象可出现幼稚红细胞及粒细胞

30、不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是

A.一般肝脾肿大

B.骨髓至少有一个部位增生减少或不良,非造血细胞增多

C.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增多

D.排除其他伴有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E.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31、骨髓增殖性肿瘤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见

A.巨核细胞增殖伴有血清EPO水平降低

B.巨核细胞增殖和异形性改变,伴网硬蛋白或胶原纤维增多

C.巨核细胞增殖伴有血清EPO水平增高

D.巨核细胞增殖伴有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和胞体增大

E.巨核细胞异常增殖且原始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32、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最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诊断的是

A.RBC3.6x10/L,Hb90g/L,RDW13%,WBC5.2x10/L

B.RBC2.1x10/L,Hb90g/L,RDW19%,WBC3.2x10/L

C.RBC3.6x10/L,Hb70g/L,RDW23%,WBC5.2x10/L

D.RBC3.1x10/L,Hb920g/L,RDW16%,WBC3.2x10/L

E.RBC2.9x10/L,Hb90g/L,RDW16%,RC3.2%

33、造血细胞培养根据扩增细胞克隆类型而选择不同的造血生长因子组合,扩增红系祖细胞为

A.IL-3,GM-CSF,M-CSF,G-CSF,MGF,IL-6

B.IL-3,TPO

C.IL-3,EPO,MGF,IL-6

D.IL-3,CSF-GM,EPO,TPO

E.SCF,IL-1,IL-6,EPO

34、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最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是

A.RBC3.6x10/L,Hb90g/L,RDW13%,WBC5.2x10/L

B.RBC2.1x10/L,Hb90g/L,RDW19%,WBC3.2x10/L

C.RBC3.6x10/L,Hb70g/L,RDW23%,WBC5.2x10/L

D.RBC3.1x10/L,Hb920g/L,RDW16%,WBC3.2x10/L

E.RBC2.1x10/L,Hb90g/L,RDW19%,RC3.2%

35、不支持PNH诊断的是

A.血浆结合珠蛋白(HP)减低,血红蛋白减低与HP值呈正相关

B.Rous试验呈阳性

C.骨髓象大多数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D.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

E.NAP积分增高

36、患者女,64岁,因贫血,面色苍白入院。

查体:

贫血貌,胸骨压痛(+),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

实验室检查:

WBC1.61x10/L,Hb95g/L,PLT20x10/L,骨髓“干抽”,骨髓组织检查,造血组织所占比例(Vol)为0.92,此患者骨髓活组织增生程度是

A.明显活跃

B.活跃

C.极度活跃

D.减低

E.重度减低

37、根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国内分期标准,慢性期是

A.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C.骨髓中原始细胞(I1+I2型)<10%

D.骨髓中嗜酸粒细胞>20%

E.(骨髓中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90%

38、AML-M7原始细胞扫描电镜下特征为

A.表面出现皱膜,也可有少许嵴样突起

B.表面有一些结节状突起,一般无绒毛和皱折突起

C.表面有高而窄的嵴样突起

D.表面光滑,相对光滑或出现短微绒毛

E.表面出现长而多的微绒毛

39、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见

A.巨核细胞增殖伴有血清EPO水平降低

B.巨核细胞增殖和异形性改变,伴网硬蛋白或胶原纤维增多

C.巨核细胞增殖伴有血清EPO水平增高

D.巨核细胞增殖伴有成熟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和胞体增大

E.巨核细胞异常增殖且原始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40、患者女,46岁,面色苍白,乏力2年,实验室检查WBC2.5x10/L,Hb62g/L,PLT36x10/L,骨髓原始细胞0.22,MPO染色12%阳性,此患者应诊断为

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1、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细胞诊断依据是

A.Gaucher细胞

B.Langerhans巨细胞

C.Downey细胞

D.Niemann-Pick细胞

E.Pelger-Huet细胞

42、患者男,23岁,因皮肤黏膜出血,牙龈肿胀入院。

查体:

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胸骨压痛(+),肝未及,脾肋下2.5cm。

血常规:

WBC3.46x10/L,Hb65g/L,PLT16x10/L,骨髓细胞检查原始(幼稚)细胞0.815,细胞化学染色:

MPO0.12,氯乙酸AS-D萘酯酶5%,α-乙酸萘酯酶65%,能被氟化钠抑制,免疫分型CD2,CD3,CD10,CD19阴性,CD34,CD38,HLA-DRCD13,CD14,CD15,CD33阳性,此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A.M2

B.M3

C.M1

D.M5

E.M6

43、检测中性粒细胞细胞储备功能的试验是

A.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B.墨汁吞噬试验

C.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D.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E.泼尼松试验

44、患者男,72岁,因乏力,消瘦入院。

查体:

贫血貌,胸骨压痛(+),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脾肋下3.5cm,肝未及。

实验室检查:

WBC2.14x10/L,Hb105g/L,PLT120x10/L,血涂片淋巴细胞75%,骨髓涂片中淋巴细胞68.5%,免疫分型CD10,CD19,CD34,CD38,HLA-DR阳性,CD2,CD3,CD13,CD14,CD15,CD33阴性,扫描电镜下该细胞表面有波浪式宽大皱膜,同时还有少数嵴样突起和较长的绒毛,有时形似鞭毛或长发,该患者应诊断为

A.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B.脾边缘带淋巴瘤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D.多毛细胞白血病

E.Burkitt淋巴瘤

45、患者男,38岁,高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实验室全血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及骨髓片可见淋巴样细胞,其胞质呈云雾状,胞核可见隐,显不一的核仁,血小板易见,部分畸形,细胞化学染色5’-核苷酸酶,ACP和PAS均为阳性。

免疫学分型CD41,CD42呈阳性表达,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T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B.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6型

C.B原始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D.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

E.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7型

46、与血小板黏附功能有关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C.b-血小板球蛋白

D.肌球蛋白

E.肌动蛋白

47、正常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正确的是

A.因子Ⅸa,Ⅴ,PF3,Ca组成凝血活酶

B.凝血酶激活因子称为凝血酶的自我催化作用

C.始动因子Ⅶ的被激活,止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形成

D.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激活始于纤维蛋白的多聚体形成

E.外源性凝血过程第一阶段不需要PF3参与

48、如图所示的异常红细胞增多可见于()

A.α地中海贫血

B.β地中海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PNH

49、能使尿中HCG增高的疾病有()

A.恶性葡萄胎

B.绒毛膜上皮癌

C.妊娠

D.睾丸畸胎瘤

E.异位妊娠

50、可使血小板数升高的因素有( )

A.剧烈运动

B.新生儿

C.饱餐

D.妇女月经前

E.脾功能亢进

51、下列描述哪些组合是正确()

A.失血性贫血--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正常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红细胞大小不均

52、某患者血涂片和骨髓涂片分别见图,该患者可能为()

A.巨幼细胞贫血

B.再障

C.缺铁性贫血

D.慢性失血

E.急性失血

53、关于红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细胞能吞噬病菌

B.红细胞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红细胞能运输氧和部分的二氧化碳

D.红细胞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54、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A.造血组织和血液的基础理论

B.造血组织和血液的临床疾病

C.造血组织和血液疾病的实验诊断

D.造血组织和血液的生理,生化

E.造血组织和血液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55、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是

A.实验前因素

B.实验中因素

C.实验后因素

D.设备条件

E.技术条件

56、T淋巴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结果可以是()

A.肉芽肿形成

B.皮肤局部红肿硬结

C.移植排斥反应

D.剥脱性皮炎

E.肺结核空洞形成

57、血液学检验的研究重点主要是

A.检验的技术/方法

B.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

C.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

D.检验仪器的自动化

E.检验试剂的商品化

58、机体内铁的功能包括

A.合成血红蛋白

B.合成含铁酶

C.参与重要代谢

D.贮存铁

E.合成肌红蛋白

59、血红蛋白电泳正常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E.溶血性贫血

60、关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正确的是

A.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

B.消化系统疾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肝脾疾病等

C.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可以血清维生素Bl2水平测定相鉴别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E.溶血性贫血

61、RDW不明显增高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62、蔗糖水试验正常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轻型地中海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E.溶血性贫血

63、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国内诊断标准包括

A.血小板计数>1000x10/L

B.血片中血小板成堆,有巨大血小板

C.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体积大,胞浆丰富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增加

E.血小板肾上腺素和胶原的聚集反应增强

6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的表现是

A.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B.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C.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D.在血和(或)骨髓中,原始细胞(I型+I2型)>10%

E.CFU-GM培养无集落生长

65、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错误的是

A.40岁以上多见

B.白细胞计数一般>50x10/L

C.红细胞大小不等,常见泪滴状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多为减少或消失

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正常

66、造血干细胞的特性有

A.少数处于G0期或者静止期

B.对称性有丝分裂

C.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

D.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

E.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2%以上

6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不良因素包括

A.巨脾

B.白细胞数过高

C.血小板数过高或低于正常

D.存在Ph染色体以外的核型异常

E.老年患者

68、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WHO,2008),正确的是

A.Hb男>18.5g/L,女>16.5g/L

B.存在JAK2V617F或相似突变

C.骨髓三系增殖

D.内源性红系集落生成

E.血清EPO水平降低

69、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是

A.血红蛋白检验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B.新检测技术的研究

C.现有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D.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E.实验室人员能力评估

70、评价检验结果的常用指标主要是

A.灵敏性

B.特异性

C.ROC曲线

D.准确度

E.Cutoff值

71、依据ISO15189,发生不符合项,必须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纠正

B.如不符合检验影响患者的治疗,立即通知申请检验的临床医师

C.终止检验,停发报告

D.根据发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E.采取预防措施

72、个别项目质控品失控与多数项目失控的差别是

A.有无分析系统状态的改变

B.可以基本确定分析仪工作状态

C.是否质控物中的一种物质变性

D.是否受到一类物质干扰

E.是否有质控品变更

73、血小板在止,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有

A.黏附作用

B.凝聚作用

C.与FⅩa,Ca,FⅤa形成凝血活酶

D.与FⅨa,Ca,FⅧa组成复合物激活FX

E.血块收缩作用

74、患者男,58岁,以右下肢骨痛入院。

查体:

贫血面容,乏力,食欲减退。

肝,脾,淋巴结未及。

右下肢皮肤正常,有按压痛,运动后疼痛加剧,病理征阴性,左下肢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Hb50g/L,总蛋白121g/L,白蛋白40g/L,zongR(魏氏法)98mm/h,血清免疫球蛋白IgA38g/L。

X线检查右下肢溶骨性病变,为了确诊,该患者还应做的检查是

A.骨髓细胞学检查

B.骨髓组织检查

C.骨钙素检查

D.尿本-周氏蛋白检查

E.血清蛋白免疫电泳

75、诊断ITP的依据是

A.临床以出血症状为主,贫血与出血情况一致

B.血小板减少,BT延长

C.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D.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多

E.脾肿大

76、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有

A.类白血病反应可有明确的病因

B.类白血病反应血象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一般正常

C.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中毒性颗粒和空泡

D.类白血病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明显减低

E.类白血病反应没有染色体异常和BCR/ABL融合基因

7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WGM,2008)定义的原始髓细胞形态为

A.高核质比

B.易见核仁

C.胞核形状不定,通常核染色质细致

D.胞质中嗜天青颗粒可有可无

E.有Golgi区

78、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

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79、对维持血小板形态,释放和收缩起重要作用的是

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80、可以中和肝素的是

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