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2238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docx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A】A.货币B.资金C.资本D.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D】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B】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A】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信用货币D.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C】A.天然贝B.大理石C.贵金属D.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D】A.银圆B.铜钱C.金属刀币D.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C】A.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C.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D.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C】A.投放的现金B.回笼的现金C.流通的现金D.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D】

A.M0B.M1C.M2D.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C】

A.M0B.M1C.M2D.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14.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15.货币在支付租金、赋税、工资等的时候发挥的职能是【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16.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A】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17.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A】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1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A.银本位B.平行本位C.双本位D.金本位

19.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是【B】A.美国B.英国C.中国D.德国

20.人民币是【D】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金属货币D.信用货币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ABCD】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E.商品价值形式

2.货币充当一般等的价物的特征是【ABCE】A.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B.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C.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D.必须是有形的物体E.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3.出自银行的货币其主要形态有【ABCDE】A.现钞B.银行存款C.信用卡D.储值卡E.电子钱包4.以货币流动性为主要依据进行货币层次划分,必须把握的原则是【AB】

A.现实性B.可测性C.真实性D.准确性E.动态性

5.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B】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6.货币基本的职能是【ABCD】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7.狭义货币包括【ABCD】A.现金B.企业结算账户存款C.机关团体活期存款D.部队活期存款E.居民活期储蓄存款

8.广义货币包括【ABCDE】A.现金B.企业结算账户存款C.机关部队团体活期存款D.企业定期存款E.居民储蓄存款

9.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A.货币金属B.货币单位C.通货的铸造D.通货的发行与流通E.准备制度

★10.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其形式有【ABC】A.金币本位制B.金块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金条本位制E.金两本位制

2

三、计算题

1.假定中国人民银行某年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为:

单位:

亿元

(一)各项存款:

113650企业存款:

38038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32356企业定期存款:

5682

机关部队团体存款:

575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63243其他存款:

6610

(二)金融债券:

330(三)流通中现金:

23894(四)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3910

M1=M0+企业结算账户存款+机关、部队团体存款=23894亿元+32356亿元+5759亿元=62022亿元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62022亿元+63243亿元+5682亿元=130934亿元四、简述题

1.简述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

2.简述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举例说明“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它是这样产生的:

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例如,金银的法定比例是1:

15,而当市场上金银比价为1:

16时,按法定比价,金币价值低估,银币价值高估,实际价值较高的金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较低的银币成为劣币。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不断地从流通中取走金币,熔化成金块,再按1:

16的比例换成银块,铸造成银币,然后在流通界按1:

15的比率换成金币,如此循环一周,就可以得到1份白银的利润,不断循环下去,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直到最后金币从流通界绝迹,银币充斥市场。

4.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3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

(1)一般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2)货币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是能兑换成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限制;

(3)货币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领域;(4)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5.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内容及其类型。

(金融学专业要求)

(1)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

(2)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

(3)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有:

国际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管理浮动汇率体系、区域货币一体化等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答题要点:

(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的债务凭证。

(2)信用货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人民币也是信用货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币产生的经济基础和信用关系。

银行在提供货币时伴生一种信用关系,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第二,人民币产生的程序和信用关系。

我国人民币产生的程序是:

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凭借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派生存款。

第三,人民币的运动过程与信用关系。

人民币的运动过程,无论是存款变现金,还是现金变存款,对银行来说都是债务形式的转变,对持有者来说都是债券形式的转变。

(3)货币的发行、流通、回笼都是通过信用方式来实现的,它具备信用货币的特点。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信用是【D】

A.买卖行为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货关系的总和2.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C】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3.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A】A.发行政府债券B.短期借款C.长期借款D.自愿捐助4.信用最基本特征是【C】

A.平等的价值变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予或援助

5.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形式是【A】A.赊销B.按揭C.分期付款D.预付款

4

6.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是【D】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7.利用信用卡透支属于【D】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

8.下列不属于直接融资工具的是【D】A.商业票据B.股票C.债券D.保险单

9.下列必须承兑的票据是【C】A.商业期票B.商业本票C.商业汇票D.银行汇票

10.既可以取现,又可以转帐的支票是【A】A.现金支票B.转账支票C.划线支票D.平行线支票

11.下列属于基准利率的是【D】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国债利率D.再贴现率

12.预期通货膨胀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称为【A】A.费雪效应B.马太效应C.流动性陷阱D.收入效应

13.利率的调高会令企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更加谨慎地使用资金。

这是利率D功能中的【D】A.分配收入B.激励C.积累资金D.约束

14.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是放开【A】A.同业拆借利率B.债券市场利率C.存款利率D.贷款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信用的特征有【ABCDE】

A.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B.以还本付息为条件C.以相互信任为基础D.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E.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2.按照授受信用的主体不同,可将信用分为【ABCDE】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E.国际信用3.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有【ACD】A.严格的方向性B.稳定性强C.产业规模的约束性D.信用链条不稳定E.债权债务人可以是银行

4.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有【ADE】A.赊销B.按揭C.透支D.分期付款E.预付款

5.政府债券按照期限的长短可分为【ABC】A.国库券B.国债券C.公债券D.金融债券E.公司债券6.消费信用的主要方式有【ABD】A.赊销B.消费贷款C.发行债券D.分期付款E.预付款7.信用风险的特征有【ABCD】A.客观性B.传染性C.可控性D.周期性E.可测性

8.信用工具按照融通资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AB】A.直接融资工具B.间接融资工具C.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D.有限可接受性工具E.长短期信用工具

9.商业票据的特点有【AB】

A.不可争辩性B.背书转让C.必须承兑D.必须担保E.都可以贴现10.按照盈利的不同分配方式,可将股票分为【CD】A.记名股票B.不记名股票C.优先股股票

5

①凯恩斯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为需求决定论,强调引发通货膨胀的是总需求,而不是货币量。

②后凯恩斯学派用“成本推进”来解释通货膨胀,认为主要是由于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物价上涨。

③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胀的唯一原因。

④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在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

只有深入到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才能找到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2)通货膨胀成因的实践解释:

①银行信用膨胀;②财政赤字;

③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④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⑤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⑥经济效益低下。

(3)通货膨胀的对策:

①控制需求: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收入政策

②改善供给:

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是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

政策主张:

降低税率;实施适度融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改善货币流通状况;发展对外贸易。

③收入指数化政策:

是按物价变动状况自动调整收入的一种分配方案。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调控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中国长期奉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C】A.充分就业兼国际收支平衡B.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C.稳定币值和发展经济D.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2.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是【D】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稳定物价D.国际收支顺差

3.下面哪种表述不准确【B】A.稳定币值是指稳定货币的价值B.稳定币值是指物价的绝对稳定C.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是指稳定货币购买力D.稳定币值等于稳定物价

4.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业是【C】

A.临时性失业B.非自愿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

5.作为一个政策变量,与社会总供需之间总是沿着相反方向运动的中介指标是【A】

A.利率B.货币供给量C.基础货币D.超额准备金

6.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中央银行的直接操作对象是【D】A.基础货币B.超额准备金C.利率D.货币供给量7.当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B】A.可贷资金量减少B.可贷资金量增加

36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8.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的【A】A.可贷资金量减少B.可贷资金量增加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9.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A】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定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10.一般来说,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B】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定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11.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时,意味着货币政策【B】

A.放松B.收紧C.不变D.不一定

12.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有价证券时,意味着货币政策【A】

A.放松B.收紧C.不变D.不一定13.在下列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C】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央行卖出债券

14.下面属于直接信用工具的是【C】A.法定存款准备金B.优惠利率C.信用配额D.公开市场业务

15.下面不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D】A.消费者信用控制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C.优惠利率D.窗口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有【BCD】A.货币政策杠杆B.货币政策工具C.货币政策中介指标D.货币政策目标E.货币政策作用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有【ABCE】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稳定货币D.货币供应合理E.国际收支平衡3.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具有的特征是【ABDE】A.可测性B.可控性C.稳定性D.抗干扰性E.相关性4.中央银行实际操作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ABCDE】A.利率B.货币供给量C.超额准备金D.基础货币E.银行信用规模5.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BCD】A.信用配额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C.再贴现政策D.公开市场业务E.优惠利率

6.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的特点是【ABCE】A.公开性B.灵活性C.主动性D.被动性E.直接性

7.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CE】A.对经济震动太大B.反应快C.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致D.力度大E.对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

8.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ABCD】A.消费者信用控制B.优惠利率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7

D.不动产信用控制E.窗口指导

9.中央银行使用的直接信用工具主要有【ABCD】A.规定利率最高限额B.信用配额C.流动性比率D.直接干预E.窗口指导

10.中央银行使用的间接信用指导办法主要有【BCE】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B.道义劝告C.窗口指导D.消费者信用控制E.金融检查三、简述题

1.简述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答: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

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去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和局限性。

答: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2)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表现在它对所有存款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通常称它是一帖“烈药”。

(3)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力度大、反应快,所以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①对经济的震动太大,不宜轻易采用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的工具;②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如提高法定准备金,可能使超额准备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从而迫使中央银行往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

3.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答:

(1)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通过再贴现率的变动影响货币供给量、短期利率以及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金,达到中央银行既调节货币总量又调节信贷结构的政策意向。

(3)再贴现政策的缺点在于:

①中央银行固然能够调整再贴现率,但借款与否和借款多少的决定权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一政策难以真正反映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向。

②当中央银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上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它可能导致再贴现贷款规模甚至货币供给量发生非政策意图的波动。

③相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说,贴现率虽然比较易于调整,但调整频繁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预期。

4.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

答:

(1)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①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②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

38

过于猛烈的冲击;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也有其局限性:

①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②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5.如何完善中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答:

(1)构建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将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经营和资产合理配置融合在一起,这要求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是真正的自负盈亏的企业。

(2)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

公开市场业务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言,虽具有较多明显的优点,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最明显的是操作效果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而削弱,所以,必须注重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运用。

①与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相配合。

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增减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量来影响其信贷创造能力,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可见,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超额准备金量是公开市场操作最直接的影响对象。

②与再贴现业务相配合。

(3)注重与国债发行和交易相配合。

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以国库券为主。

作为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载体,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与公开市场业务相互的配合尤为重要。

①国债的发行要与公开市场业务的适度规模相适应。

②以短期国债为主。

③采取直接业务、回购协议和售购搭配交易技巧,来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4)注重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合。

中央银行要正常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必须进行以下几方面改革:

①改革财政融资机制;②改革商业银行机制;③发展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④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⑤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制度。

(5)注重与外汇市场的操作相配合。

四、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①稳定币值。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就是稳定货币购买力,货币购买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买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保持不变。

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就是物价,所以,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发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

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

但人们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愿意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一个有报酬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了,就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为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两者难以兼顾。

②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

一般而论,这两个目标是可以相辅相成的,稳定币值有利于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也有利于稳定币值。

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

39

3.试述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的内容。

答: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的比率上缴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存款比率达到收缩或扩张信用的目标。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银行体系总体信用创造能力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工具。

②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央行通过正确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投资成本,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它具有双重效力,它既能起到引导信贷注入特定领域以增加流动性总量的作用,又能对社会信用结构、利率水平、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等方面发挥调节作用。

③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它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