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1824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2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2页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2页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多选题.docx

安全生产多选题

法律法规类多选题

000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BC),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B.安全生产责任制

C.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D.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0002.下列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是(ABCD)。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000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包括(BCD)。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C.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D.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0004.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AB)的意见。

A.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各班组长

D.从业人员

000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AC)。

A.安全生产知识

B.隐患排查能力

C.管理能力

D.应急能力

0006.生产经营单位采用(ABC)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A.新工艺

B.新技术

C.新材料

D.新方法

0007.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保持“三同时”,“三同时”是指(ABD)。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竣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0008.建设项目的(BC)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建设单位

B.安全设施的设计人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0009.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AC),方可投入使用。

A.安全使用证

B.合格证

C.安全标志

D.安全认可证

0010.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ABD),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检测

B.评估

C.监察

D.监控

001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AD)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A.教育

B.监督

C.指导

D.督促

0012.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ABC)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A.项目

B.场所

C.设备

D.器具

001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ABC)等内容。

A.责任人员

B.责任范围

C.考核标准

D.福利待遇

001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BCD),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A.岗位职责

B.危险因素

C.事故应急措施

D.职业危害

0015.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ACD)。

A.批评

B.评价

C.检举

D.控告

0016.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BC)。

A.职责

B.权利

C.义务

D.权限

0017.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AC),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A.资质证书

B.企业代码

C.营业执照

D.税务登记证

0018.企业应当根据(ABC)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企业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化工工艺

B.装置

C.设施

D.企业从业人数

0019.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BCD)的效力。

A.审核

B.使用

C.评审

D.修订

0020.企业的(AB),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业人员

D.劳务派遣人员

0021.下列不得上岗作业的人员包括(ABC)。

A.未经安全教育培训

B.未经安全培训考核

C.安全培训考核不合格

D.经培训且考核合格

0022.在新工艺和(BCD)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A.新方法

B.新技术

C.新材料

D.新设备

0023.企业安全设备设施不得(ACD)。

A.随意拆除

B.维修

C.挪用

D.弃置不用

0024.企业应对生产过程及物料(ABCD)等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A.设备设施

B.器材

C.通道

D.作业环境

0025.企业实施作业许可管理的作业活动包括(ABD)。

A.动火作业

B.受限空间内作业

C.一般生产作业

D.高处作业

(ABC)0026.作业许可证应包含()等内容。

A.作业负责人

B.危害因素分析

C.安全措施

D.作业人员作业资格证书信息

0027.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BC)。

A.安全标语

B.警戒区域

C.警示标志

D.危险因素公告牌

0028.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AB)。

A.安全生产责任

B.义务

C.具体管理人员

D.管理方法

0029.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BCD)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A.单独检查

B.综合检查

C.专业检查

D.季节性检查

0030.企业隐患治理措施包括(ABD)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整改措施

D.教育措施

0031.工业企业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ABD)主要内容。

A.本企业、本车间和本岗位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

B.应对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

C.关于企业的保密信息

D.事故应急的针对性保护措施

0032.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BC)的程序、职责及权限。

A.计划

B.提取

C.使用

D.储蓄

0033.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行集中(AC)。

A.管理

B.规划

C.使用

D.外借

0034.企业不得(ABC)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其取得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A.出租

B.出借

C.买卖

D.复制

0035.消防产品质量认证(AC)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

A.消防设施检测

B.消防隐患排查

C.消防安全监测

D.标明安全通道

0036.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或者应急救援任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速度(ABC)的限制。

A.行驶路线

B.行驶方向

C.指挥信号

D.交警

0037.(BCD)应经过消防职业培训,持证上岗。

A.保安人员

B.消防安全管理人

C.消防控制室值班员

D.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

0038.消防档案应包括(BCD)。

A.消防安全培训计划

B.消防安全基本情况

C.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D.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0039.以下做法错误的有(ABD)。

A.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B.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

C.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D.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0040.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有(BCD)。

A.保证每一个人都会正确使用灭火器

B.保障疏散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C.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D.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004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

消防档案应当包括(AC)。

A.消防安全基本情况

B.火灾事故情况

C.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D.消防安全培训情况

004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ABCD)消火栓或者占用消防火间距。

A.埋压

B.圈占

C.遮挡

D.损坏

0043.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包括(ABC)。

A.配电室

B.锅炉房

C.厨房

D.值班室

0044.单位应根据(BCD)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A.消防设备

B.人员集中

C.火灾危险性

D.重点部位

0045.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ABD),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

A.安全管理人员

B.检测人员

C.维修人员

D.作业人员

0046.《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锅炉、气瓶、氧舱、(CD)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A.电梯

B.起重机械

C.客运索道

D.大型游乐设施

0047.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ACD)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A.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

B.安全技术说明书

C.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D.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

004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AC)报告。

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B.周围工作的人员

C.单位有关负责人

D.特种设备维护人员

0049.(CD)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A.电梯

B.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C.客运索道

D.大型游乐设施

0050.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ABC)。

A.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B.有与充装和管理相适应的充装设备、检测手段、场地厂房、器具、安全设施

C.有健全的充装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处理措施

D.至少有两名专职安全工程师

0051.(AB)的瓶口螺纹和阀门出气口应当设计成不同的左右螺纹的旋向和内外螺纹的结构。

A.易燃气体气瓶

B.助燃气体气瓶

C.可燃气体气瓶

D.不燃气体气瓶

0052.研制、开发气瓶及其附件新产品,应当进行(AD)。

A.型式试验

B.技术测试

C.安全检验

D.技术评定

0053.气瓶及其附件制造单位必须对设计、制造的气瓶及其附件的(BD)负责。

A.可靠性

B.安全性能

C.可用性

D.产品质量

0054.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有(ABD)。

A.技术人员

B.充装设备

C.监督方案

D.有健全的充装管理制度

0055.从事为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提供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BCD)。

A.注册资金在100万以上

B.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人员

C.有与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

D.有健全的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0056.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压力容器的(ABC)。

A.安装

B.改造

C.维修

D.保养

0057.锅炉、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维修单位,应当有与特种设备维修相适应的(BCD)。

A.专业知识

B.专业技术人员

C.技术工人

D.必要的检测手段

0058.锅炉(ABCD)和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以及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改造、维修,必须由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

A.压力容器

B.电梯

C.起重机械

D.客运索道

0059.电梯制造单位委托或者同意其他单位进行电梯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的,应当对其安装、改造、维修活动进行(BC)。

A.安全检查

B.安全指导

C.监控

D.监测

0060.电梯的安装、改造、维修活动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AC),并对其结果负责。

A.校验

B.检查

C.调试

D.测试

006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的内容有(ACD)。

A.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

B.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不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C.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D.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006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ABC)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A.安全附件

B.安全保护装置

C.测量调控装置

D.设计文件

006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报废的特种设备包括(ABD)。

A.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B.无改造、维修价值

C.出现故障

D.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

0064.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BCD)。

A.检测

B.润滑

C.调整

D.检查

0065.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在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ACD)。

A.进行试运行

B.操作人员培训

C.例行安全检查

D.检查确认安全装置

0066.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AD)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A.安全注意事项

B.合格证

C.安全标识

D.警示标志

0067.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ABCD)。

A.检验检测人员

B.检验检测仪器

C.检验检测设备

D.检验检测管理制度

0068.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BCD)和无损检测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取得检验检测人员证书,方可从事检验检测工作。

A.安全检验

B.监督检验

C.定期检验

D.型式试验

0069.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不得从事特种设备的(BC)。

A.设计

B.生产

C.销售

D.维修

0070.北京市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的职责有(BD)。

A.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B.妥善保管电梯层门钥匙

C.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D.进行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

0071.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ABC)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重要会议或者重大活动场所的电梯实施重点安全监察。

A.学校、幼儿园

B.机场、车站

C.体育场馆、展览馆

D.小区、别墅

0072.根据《北京市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范》,下列属于锅炉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职责的有(CD)。

A.编制锅炉定期检验计划

B.编制有关锅炉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C.每季度至少一次到锅炉房进行现场巡查

D.设置锅炉安全管理机构

0073.根据《北京市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范》,锅炉使用单位交接班制度应包括(AC)。

A.交接班时间

B.岗位上应做的工作

C.交接班时发生事故的处理

D.岗位应知应会内容

0074.根据《北京市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范》,锅炉使用单位安全培训与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CD)。

A.锅炉、水处理基本知识

B.设备及安全附件的构造与正常操作

C.安全防范

D.锅炉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0075.从事气瓶(BC)的人员,应当经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A.设计

B.焊接

C.无损检测

D.生产

0076.(BCD)和使用气瓶的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并有专人负责气瓶安全工作。

A.生产

B.运输

C.储存

D.销售

0077.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对制造的特种设备的(AC)负责。

A.质量

B.可靠性

C.安全技术性能

D.实用性

0078.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未取得(BC)不得制造相应产品。

A.安全许可证

B.相应产品生产许可证

C.安全认可证

D.安全审批证

0079.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包括(ABC)维修保养和应急措施等在内的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运营的管理制度。

A.技术档案管理

B.安全操作

C.常规检查

D.不定期报检

008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包括(ACD)。

A.特种设备安装人员

B.特种设备采购人员

C.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D.特种设备维修保养人员

008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ABD)等常规检查制度。

A.年检

B.月检

C.周检

D.日检

0082.电梯出厂时,必须附有制造企业关于该电梯产品或者部件的(ACD)等出厂随机文件。

A.出厂合格证

B.检验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

C.使用维护说明书

D.装箱清单

0083.电梯制造企业承担自己制造电梯的(BCD)业务时,应当按《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要求,申请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A.运输

B.安装

C.维修保养

D.改造

0084.起重机械出厂时,其合格证上的内容包括(ABD)。

A.主要参数外

B.主要部件的型号

C.主要部件的使用期限

D.主要部件的编号

0085.游乐设施的使用与运营单位,在游乐设施每日投入营运前,必须进行(CD)。

A.维护

B.安全审核

C.试运行

D.安全检查

0086.游乐设施的所有者与运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与标准配备(ACD)。

A.适用的救护设施

B.检测设备

C.满足需要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监护人员

D.满足需要数量的经过专业培训合格的救护人员

0087.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ABD)工作实行统一监管、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A.考核

B.发证

C.审核

D.复审

0088.已经取得(BCD)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事与其所学专业相应的特种作业,持学历证明经考核发证机关同意,可以免予相关专业的培训。

A.初中

B.职业高中

C.技工学校

D.中专

008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ABC)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

A.申报

B.培训

C.考核

D.审查

0090.生产经营单位不得(ABD)特种作业操作证。

A.印制

B.伪造

C.扫描

D.倒卖

0091.特种作业人员不得(ABCD)和冒用特种作业操作证或者使用伪造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A.伪造

B.涂改

C.转借

D.转让

009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的内容包括(BD)。

A.技术等级考试

B.安全技术理论考试

C.职业技能标准考核

D.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0093.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容器本体及其安全附件、(ABCD)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A.装卸附件

B.安全保护装置

C.测量调控装置

D.附属仪器仪表

0094.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每次(ABD)作出记录,并由参加监督检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A.监督检查的内容

B.发现的问题

C.被检查单位的配合情况

D.处理情况

0095.下列属于特种作业的有(ABD)。

A.电工作业

B.焊接与热切割作业

C.气瓶作业

D.有限空间作业

0096.下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正确的有(ABC)。

A.及时更换过期的护品

B.按时报废过期的护品

C.及时报废失效的护品

D.使用自制的护品

0097.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AB)。

A.报告

B.举报

C.检举

D.揭发

0098.以下情况中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的包括(ABD)。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D.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0099.下列属于无效的劳动合同的有(ABC)。

A.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B.劳动者在非自愿的情况的签订的劳动合同

C.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D.双方协商签订的以现金代替劳动防护的合同

0100.用人单位不得安排(BCD)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A.正式员工

B.未成年人

C.孕期的女职工

D.哺乳期的女职工

0101.劳动者有权在正式上岗前从用人单位获得的资料有(ABD)。

A.作业场所使用的有毒物品的特性、有害成分、预防措施、教育和培训资料

B.有毒物品的标签、标识及有关资料

C.有毒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D.可能影响安全使用有毒物品的其他有关资料

0102.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ABC)。

A.防止事故扩大

B.减少人员伤亡

C.减少财产损失

D.保证物料完好无损

0103.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AB)。

A.破坏事故现场

B.毁灭相关证据

C.传播现场事故信息

D.打电话报警

0104.根据《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本单位可能存在较大危险性的(BCD)等,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A.重点人员

B.重点部位

C.重点工作岗位

D.重要设备

0105.《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规定,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的(ABD)。

A.危害程度

B.影响范围

C.形成原因

D.应急措施

0106.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BCD)。

A.与隐患接触的人员的情况

B.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C.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D.隐患的治理方案

0107.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ACD)。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信息

C.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D.事故的简要经过

0108.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包括(BC)。

A.病人家族病史

B.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C.病人的职业史

D.病人个体体质诊断

0109.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BCD)。

A.同时报废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0110.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BC)。

A.英文警示说明

B.警示标识

C.中文警示说明

C.禁止标识

0111.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AB)。

A.应急撤离通道

B.必要的泄险区

C.呼吸室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