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1799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贴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招贴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招贴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招贴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招贴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贴设计》教案.docx

《《招贴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贴设计》教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贴设计》教案.docx

《招贴设计》教案

 

《招贴设计》教案

 

刘丹

 

第一章招贴设计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从广泛的角度理解招贴设计的概念,了解此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招贴的社会功能

1.1招贴的广义定义

招贴,英文名称为“poster”,法语名称为“Affiche”,德语名称则是“Plakat”,最早指的是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也是最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

中文名称“招贴”二字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招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

招贴设计是信息传达的艺术,在完成其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同时也注重其艺术性的表达。

招贴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2招贴的功能

(一)传达信息,树立观念

传达信息是招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其他几个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和前提。

商业招贴传达的信息多是商品的功能、特性、质量、用途、价格、使用方法、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对其企业的理念进行介绍,以求与其他企业或商品有所区别。

公益类型的招贴,多是传达某种社会道德理念,以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招贴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种有效设计艺术,对新产品的上市,社会公共信息的传递,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塑造形象,利于竞争

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企业或者商品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时刻的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良好印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消费的品牌忠诚度。

广告招贴作为广告媒介传播的一种有效形式,可以通过夸张或趣味性的表现手法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对消费者进行即时的提示、引导、说服,唤起人们对传播内容的兴趣,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或者树立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有利于企业或者商品迅速的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视觉诱导,艺术价值

招贴设计的视觉效果和创意构思,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招贴设计者总是在极力的揣摩消人们的喜爱,然后竭尽所能的将其所传达的信息与人们所欣赏或向往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通过视觉形象的可以渲染来展现理想体验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差异,制造人们心里上产生的缺失和不满足,从而按照招贴形象或信息的暗示去行动,这就是视觉潜移默化的功能。

招贴设计的艺术价值与纯艺术的艺术价值有着根本的区别。

招贴设计利用一切设计手段所创造的富有感染力的招贴形象,给广大受众留下鲜明的艺术感受,有效地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欲望,同事也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受众的审美差异的调研,使招贴设计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有助于帮助受众接受招贴的内容,引导受众的行为。

(四)审美作用,传播文化

招贴设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具有很大的审美价值。

招贴通过构图、色彩、文字和个性化的图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受众的注意,简洁而有意蕴的文案,往往直接触及受众内心的感受,引起审美共鸣,强化对招贴的记忆和对所传达信息的接受。

招贴虽然为商品或社会服务,但本身并不是商品,是介于纯艺术和实用艺术之间的桥梁,是直接为实用功能服务的一种艺术形式。

招贴设计不仅传递信息,同时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也在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建设,对人们的精神范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艺术的魅力,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深化了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招贴的历史发展

纵观招贴发展史,可以看到前人的作品在其所代表和反映的时代以及设计观念、表现形式与审美情趣方面的演变,可以感受到作品所透射出的深层文化底蕴,并由此去探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贴的密切关系,从而了解招贴的起源、发展和风格流派的形成。

它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和借鉴前人的经验,理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扩大视野;有助于我们在优秀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满怀信心地去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

2.1招贴的产生与发展

2.1.1招贴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的招贴是埃及的一张寻人文字广告,这张3000年前的招贴写在用尼罗河上游的芦苇类植物(纸莎草)精制成的纸上,当时这种手工纸很昂贵,纸幅尺寸为20cm×2.5cin,只有富商才用得起它。

招贴文字表述的意思是:

招贴主愿意悬赏一个金币捉拿“逃跑的奴隶”。

目前,这份古老招贴仍保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国外最早一张通过印刷手段完成的招贴是在中国的印刷术于中世纪传入欧洲后,德国人古登堡(Gutenberg,1387—1468)于1450年发明活字印刷后才出现的。

当时英国第一个印刷家廉·凯克斯首先采用了印刷手段制成招贴,并将这种招贴沿伦敦大街和教堂门口张贴,以向牧师兜售复活节用的教规书籍,从此印刷形式的招贴大为流行。

据美国“AdvertisingDesign”一书记载,15世纪时,招贴成了口头宣传外的唯一广告形式。

然而,据我国考古发现,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张印刷招贴比英国印刷家威廉·凯克斯创制的印刷招贴还要早400年左右。

这张中国招贴是11世纪(宋朝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物。

目前,这一广告物的印刷用铜版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铜版有10cm见方,上面雅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正中为一抱着针的白兔图形,两边写着“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下部是说明产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七行二十八字。

这一印刷招贴又兼作为针的包装纸用。

2.1.2招贴的发展

13世纪:

中国的木刻版印刷技术引入西方,彻底改变了欧洲在布料上印刷图形的历史,木刻版印刷的图形和文字在社会各阶层广泛传播。

15世纪:

德国人古登堡在木刻版印刷的基础上于1450年研制成活版印刷,这种在纸张上使用活版印刷的技术,使招贴向作为大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迈

开了坚实的一步。

1473年,英国印刷家威廉·凯克斯印制成一些有关出售祈祷书的招贴并张贴于伦敦的大街和教堂门口,这是国外最早用印刷工艺制成的招贴。

从此,采用印刷形式的招贴开始流行,招贴成为向大众传播信息最主要的媒介之一。

16世纪:

人们不断探索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在图形和字体设计领域开始运用数比法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开始注重对观念的表达,在图形设计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近乎现代超现实主义的倾向。

合理的比例、装饰字体的设计、精美的插图,在法国巴黎形成了优美典雅的“国际风格”并很快流行于西方。

为适应社会对印刷设计的大量需求,欧洲很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印刷图形设计中心,图文印刷设计在欧洲得到了普及和提高。

17世纪:

欧洲工业使印刷图形材料和制作成本大为降低,招贴广告也从初始时期进入到发达时期。

招贴在促销商品、促进生产,提高生活质量,普及教育和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方面发挥了空前的作用,同时印刷家兼具图形设计师的技能和生产技能的时代已被机械化带来的分工所冲破,招贴设计成了一种独立的创造性专业。

18世纪:

许多适合招贴印刷的新字体产生,使埃及体、爱奥尼亚体、透视体、克拉伦登体、拉斯康体、多利安体、哥德体、珍珠体等字体,在比例、分量和美学上更趋完善。

除了字体,还出现了数百种学科的符号系统,包括数字、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为现代招贴广告的产生奠定了新的语言形式基础。

19世纪:

随着铸铁印刷机、蒸汽动力印刷机、造纸机的出现,高速印刷形式替代了古登堡时代的手动印刷形式,机器生产的纸张淘汰了手工制作的纸张,使招贴的印刷效率提高了30倍左右。

继之,摄影术的出现及彩色石印技术的产生,又使招贴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一大批优秀的美术家也开始从事招贴广告设计。

20世纪:

观念形象设计对于世界招贴设计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页。

它丰富了设计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设计上的个人和社会个别群体的观念的表达,将良好的视觉传达功能和艺术手法,针对大众的视觉传达效果和个人的表象结合起来,从而把招贴设计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复杂且多样化,通讯技术的日趋完善,媒介的多元化,都对招贴设计形成了新的促进和压力,招贴设计开始向更新的未来发展。

2.2早期工业招贴

2.3新艺术运动与装饰风格

2.3.1新艺术运动

19世纪末,法国产生了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这是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派生出来的新型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主张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传统的装饰风格进行反思。

提倡师法自然,从自然形态中去提取新风格的视觉表现元素,如从动物、植物的生长规律等方面去发掘其本质的形态。

新艺术运动在形象的塑造上采用装饰性的平面的形和色,对形象作一定的夸张和变形,并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来拓展其内涵。

追求创新设计的美感,追求绘画装饰效果以及线的表现力;否定直线,用富有内在活力的曲线和有机形态来表现形象。

新艺术运动的很多图形都是从自然形态中抽象出来的,其蜿蜒交错的曲线和运动的形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韵律感。

新艺术运动对欧美艺术和招贴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多元化的装饰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名称也不尽相同,法国、美国、英国称之为新艺术,而意大利称之为自由派风格,奥地利维也纳称之为分离派风格,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又被称为工艺美术运动。

阿尔丰斯·穆查(AiphonseMucha),法国著名设计家。

他的招贴作品体现了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如非对称的动态构图,曲线为主的表现形式,华丽明快的装饰色彩,高度概括的形象,在主观上强调装饰美的因素等。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用平面化处理的理想化女性形象,各种民间图案(如拜占庭镶嵌图案),各种动物、植物、花卉(如棕榈枝叶、葡萄藤蔓、玫瑰、鲜花、孔雀、鸟)等。

富有活力的曲线在画面中按审美需求缠绕,不同明度的物象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重叠、穿插处理,从而产生了丰富的层次美。

突出线的变化,注重大的动态线并用线来统一画面,具有类似工笔重彩的装饰效果。

画面中的字体醒目突出,具有很好的信息传达功能。

他在驾驭装饰艺术语言方面得心应手,创作出了大量的招贴作品,是法国新艺术运动杰出的代表。

2.3.2装饰风格

20世纪的上半期,欧洲的招贴设计基本上是沿着19世纪招贴设计的路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政府和社会对于政治招贴的需求,促使招贴设计得到很大的进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出现了另外一个影响世界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ArtDeco)运动。

在政治变革和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冲击下,现代主义艺术的各种风格流派标新立异,成因错综复杂。

这种向传统观念挑战的新思潮,深刻影响了招贴设计家的创作理念。

他们扬弃了旧有的设计模式,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互为交融,取长补短。

创作出了具有装饰艺术、构成主义、包豪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种风格的招贴,并使之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招贴开始步入历史性的黄金时代。

其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的招贴设计运动出现在德国,被称为“招贴风格”运动。

在受到立体主义、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多重影响下,德国的招贴设计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涌现出几个非常杰出的新设计家,他们运用非常简明扼要的方式,准确而鲜明地表达视觉主题,一方面为商业服务,逐步发展到为德国的政治服务,这个运动的新风格和形式,对于日后的现代商业招贴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1)招贴风格运动

招贴风格运动是影响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运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德国的一个以招贴设计为核心的平面设计运动,它的德文名称是"plakastil"是由"招贴"和"风格"两个单词合成的.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设计的中心内容是招贴.这个运动大约开始于1898年,是因为德国日益繁荣的经济和商业需求而促成的.他的形式特点主要是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的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在招贴设计和其他的平面设计上运用简单的图形,平铺的色彩,鲜明的文字,来达到商业招贴和其他商业平面设计的宣传目的.这个运动主要是在20世纪初期,由围绕在德国一个石板印刷公司----霍勒布劳与史密特公司及周围的一批平面设计家为核心绿动的。

德国招贴风格运动的奠基人是鲁西安·伯恩哈特(LucianBernhard),他为德国的招贴风格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鲁西安·伯恩哈特为普莱斯特火柴工厂设计的火柴招贴广告,成为新一代招贴设计的基础。

简单的图形,突出产品和公司的名称,简明扼要,目的鲜明;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而且具有有力的视觉传达功能,成为日后德国商业广告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模式。

从此,鲁西安·伯恩哈特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广告设计生涯。

他基本利用相类似的风格设计招贴,比如1912年为斯蒂勒公司(Stiller)作的皮鞋招贴等,都是采用突出商品,强调公司名称这种简单到无以复加的方式,达到很好的广告目的,他成为德国广告设计的重要人物。

在他的影响之下,德国招贴广告设计界形成了一个遵循鲁西安‘伯恩哈特方式而发展的设计运动,称为招贴风格运动。

招贴的风格,不但仅仅用于招贴,也广泛运用在平面设计的其他范畴中。

(2)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ArtDeco),1925年起源于法国并流行于世界,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主导设计风格之一。

装饰艺术运动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很大,无论从材料的使用上,还是从设计的形式上,都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

装饰艺术,特别是法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虽然在造型、色彩、装饰动机上有新的、现代的内容,但是它的服务对象依然是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这与强调设计民主化及强调设计的社会效应的现代主义立场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虽然这两场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互相也有影响,特别是现代主义对于装饰艺术运动的形式和材料方面的影响,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有各自的发展规律。

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展览。

这个展览旨在展示一种新艺术运动之后的装饰风格。

展览的名称后常被用来特指一种特别的设计风格和一个特定设计发展阶段。

但是,“装饰艺术”这一术语,实际所指的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它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从20世纪20年代的色彩鲜艳的所谓“爵士”图案到1930年的流线型设计式样,从简单的英国化妆品包装到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大厦的建筑风格,都可以说是属于这个运动的。

它们之间虽有共性,但是个性更加强烈,因此,把装饰艺术单纯看作一种统一的设计风格是不恰当的。

从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来看,装饰艺术运动是反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的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因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更加积极的时代意义。

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国际性设计运动,不少欧美国家都卷入其中,尤以法国、英国和美国的设计成果较具代表性。

它同时还影响到许多欧洲其他的国家,大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出现,一直发展到1935年前后,是20世纪中延续时间比较长的一项设计运动。

装饰艺术重视色彩明快、线条清晰和具有装饰意义,同时非常注意平面上的装饰构图,大量采用曲折线、成棱角的面、抽象的色彩构成,产生高度装饰的效果。

法国不仅是招贴的发源地,也是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盛行的中心,这就使装饰艺术可以吸取当代各种流派(如维也纳分离派、包豪斯、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的装饰特点,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平面化处理的形象、夸张变形的造型、明快的色彩、不对称的几何图形、抽象的构成形式、综合性的表现技法、强烈的装饰性和时代感等。

装饰艺术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体现在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中。

卡桑德尔(Cassander),装饰艺术运动时期最负盛名的设计家。

他以高度概括的形体,强烈明快的色彩,粗壮醒目的字·体,多角度的视点和透视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形式感,构成了卡桑德尔招贴设计的独特风格。

法国不仅是招贴的发源地,也是各种不同风格流派盛行的中心,这就使装饰艺术可以吸取当代各种流派(如维也纳分离派、包豪斯、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的装饰特点,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平面化处理的形象、夸张变形的造型、明快的色彩、不对称的几何图形、抽象的构成形式、综合性的表现技法、强烈的装饰性和时代感等。

装饰艺术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体现在后现代主义的风格中。

卡桑德尔在1927年创作的《北方之星》,是一幅为巴黎至阿姆斯特丹的“北方之星”夜班火车所作的招贴(图1.9)。

用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成功地体现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空问感。

卡桑德尔将形象简化到近乎图解的符号,并以抽象元素来表现和深化主题。

他把文字作为视觉传达要素融入画面,并与图形一起做由下而上的渐变,将视线导向纵深的北方之星,视觉流程合理、通畅,信息传达明确、清晰。

他的另一幅作品《北方特快》,从夸张的仰视角度很好地表现了速度感,他将构成主义、未来主义等风格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探索高度简洁的形与明快的色彩对比产生的感情表达,倡导对时代生活的感受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他用强调透视等手法来表现列车疾驰的速度感和画面的空间感,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机器、力量、速度的赞美,这种风格化的表现使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适应了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和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受到当时公众的高度评价,确立了卡桑德尔作为招贴设计大师的地位。

他在1931年创作的旅游招贴《诺曼底号),采用了正面仰视的角度,使由简洁的几何形构成的巨大船体形象直逼观众。

他把空间设计成一个紧张的力场,通过大小、

疏密、宽窄、黑白等强有力的对比,造成形体向四周扩张的力度感。

这种左右对称的静态构图,使单纯化的巨轮具有多义的象征,堪称“重量级”的巨作。

哈尔伯特·马特(HerbertMatter),瑞士著名设计家。

他的作品受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画面呈现明快的装饰风格。

他对现代设计的视觉语言和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对现代设计技法,驾轻就熟,他在应用摄影蒙太奇手法和黑白照片、手绘图形、字体等设计要素的合成方面,更具有非凡的创造性才能。

他为瑞士国家旅行社设计的招贴,使他闻名于世。

保尔·考林(PaulC0lin),法国最多产和最富创造力的著名招贴设计家、画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他的招玷作品遍布巴黎,累计约达2000种他坚持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并结合后立体主义等多种艺术风格进行创作。

注重空间比例的分割和构图变化,用透叠、复叠等多种技法使主体形象突出。

其图形追求简洁和绘画特点,被认为是极有价值的艺术品。

他的招贴作品,对设计界产生了持久性的影响。

2.4现代艺术运动、包豪斯、立体主义的影响

2.4.1现代艺术运动

结合了20世纪各种现代艺术运动的特征,包括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野兽派的风格,招贴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在设计上也成为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结合的典范。

波兰的政治招贴使现代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融合在一起,为世界招贴设计界树立了榜样。

(1)产生背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

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发展。

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也带来了很大冲击。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针对工业技术带来的必然结果——工具、机械、设备的现代设计都没有得到相应发展。

现代工业的发展迫切的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真正的设计观念和设计风格的出现,这促使了更新和变化的发展进程。

受此影响,二十世纪初,欧洲大陆兴起了一场革命性的艺术运动,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风格和主义。

其中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主义、构成主义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最为明显。

(2)机器美学的观点:

工业时代人们的文化观念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对机器和技术的看法,形成了机器美学思想和技术至上论,这是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基本观念。

自近代以来,对于“征服自然”的机器文明的崇拜,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一种根本的精神,甚至文学和哲学都是如此。

在17世纪,笛卡儿说“动物是机器”,18世纪的拉美特里甚至说“人是机器”。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一种根本的哲学观念,是一种世界观,因此,它的影响也是至深至巨的。

到后来,这种观念在文学艺术以及设计中,更是被赤裸裸地演绎和泛化。

1904年,法国美学家苏里奥(PaulSouriau,1852—1925年)出版专著《合理的美》(LaBeauteRationnelle)。

苏里奥说,机器是我们艺术的一种美妙产品,人们始终没有对它的美给予正确的评价。

一台机车,一辆汽车,一条轮船,直到飞行器,这是人的天才在发展。

在唯美主义者们蔑视的这沉重的大块的自然力的明显成就里,与艺术大师们的一幅画或一座雕像相比,有着同样的思想智慧。

因此,他强调:

合目的即真正的艺术。

荷兰风格主义艺术家陶斯伯格曾经也说:

“机械的新的可能性已经创造出我们时代的一种美学观,即我曾经称为的‘机械美学’(MachineAesthetic)。

造型看起来像机械(如未来主义画家乐加的抽象作品)和看起来是由机器所制造的物品即毫无装饰的几何实体如球形、立方形、圆筒形等被产生出来,即使它们与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并无必要的联系。

”机器美学观不仅表现在风格主义中,而且表现在其他许多艺术流派中,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等等,更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主导性美学观。

①表现主义:

20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首先产生了表现主义,理念是将建筑艺术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例如画家心目中认为天空是蓝色的,他可以不顾时间、地点,把任何天空都画成蓝色。

马可以是红色的、可以是蓝色的,一切都取决于画家主观“表现”的需要,他们的目的是引起观者情绪上的激动。

在这种艺术观点的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表现主义的建筑。

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形体来表现某些思想情绪,象征某些时代精神。

在造型艺术中,表现主义只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和强烈感情的表现,从而导致在方法上对客观形象作夸张、变形乃至怪诞的手法处理。

②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流行于欧洲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流派之一。

它首先产生在欧洲的南端意大利,波及英、法,而后盛行于俄罗斯。

这种思潮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中,西方的未来主义也反映在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等各个文艺领域。

它以反对文学中的唯美主义为先导,承认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909年,马里奈蒂和他的朋友联名在巴黎的《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这一思潮流派的正式诞生。

代表人物有马里奈蒂、坎基乌罗以及画家塞维里尼、博乔尼等等。

未来主义者认为,二十世纪的工业、科学、交通的发展突飞猛进,使人类世界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已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

因此,他们宣称追求未来,主张和过去截然分开,否定以往的一切文化成果和文学传统,鼓吹在主题、风格等方面采取新形式,以符合机器和技术、速度和竞争的时代精神。

他们深感机械已征服了空间和时间,动力已成了世界的主宰,只有都市化、工业化和高速这三个要素,才足以体现出时代的新精神。

马里奈蒂在〈《未来主义宣言》中指出:

"最新科学上的种种发明使人的感受性非常敏锐,在实际上不能不用新的感情以代替旧的感情了。

新的感情必定用新的表现形式来表达。

"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就是未来主义。

他们设想要把艺术从消极的颓废引向积极的抗衡,从象征转到现实,从过去带到未来,这就是未来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

未来主义者崇尚支力主义,赞扬机械美和速度美。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应以动力为核心,力学、机械运动和高速度是最值得赞美的。

未来主义者声称:

“世界之光只靠一个新的速度美而展开”,“一辆疾驰汽车,要比撒摩得拉斯的胜利女神像美得多。

”总之,速力已成未来主义者崇拜的新宗教。

他们要以机械美代替艺术美和自然美,以机械化代表爱情。

因此,机械的喧嚣,电气的沸腾,现代城市生活的骚扰动乱,炸弹的毁灭性的威力,就成了未来主义者灵感的源泉。

未来主义者蔑视一切文化遗产,主张否定过去,毁灭艺术传流。

马里奈蒂宣称:

"要捣毁博物馆,封闭图书馆,威尼斯要炸得粉碎,意大利的一切古迹都应该铲平。

"俄国的未来主义者则宣扬将普希金、陀斯妥耶夫斯基、托斯泰的语言加以废除,代之以街头俗语。

他们还否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盲目地狂热地讴歌战争,认为只有战争才是唯一拯救人类社会的办法。

未来主义者声称“战争是最好的卫生学。

”战争,是把现代的种族精神,从过去主义的腐败酵素中,从一切个人的琐细归依里解放出来的东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