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论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610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理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化理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化理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化理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化理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理论研究.docx

《文化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理论研究.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理论研究.docx

文化理论研究

文化理论研究

绪论

第一节人与文化

•“在大地上所有的生物中,没有哪一种比人更痛苦的了。

•“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我乃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说:

人是能运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

一、个人与文化

•文化先于个人存在。

每个人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他不断地从周围的文化中学习,被文化环境进行着改造和加工。

这个过程被称为“文化化”。

•“文化化”是一个使人习得特定类型的社会人格的过程。

通过文化化,个体对外界形成一整套特定的反应模式,如言语、观念、知识、礼节、生活方式等,也表现出特定文化上的才智、技艺和德行。

•文化化的早期场所首先是家庭,

•其次是与游戏伙伴的接触,

•再次是学校的教育(如果他所在的文化中已经有了学校这种机构的话)。

•晚期场所,是个体自己所身处其间的各个心理集团。

美国女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个体生活的历史中,首要的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

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使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

到呀呀学语时,他已是所属文化的造物,而到他长大成人并且参加该文化的活动时,社群的习惯使已是他的习惯,社群的信仰使已是他的信仰,社群的戒律亦是他的戒律。

二、民族与文化

•“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个陶杯,他们从各自的陶杯中饮入了自己的生活。

”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酋长曾这样说。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经过许多代人无意识的集体选择而形成、积淀起来的。

•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传统,就会对该民族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文化性格昭示了她的命运。

三、人类与文化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代:

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

•三个时代有三种不同的文化。

•现代人面临着三重疏离。

•首先是与大自然的疏离。

•其次,现代人也与社会疏离。

•最后,现代人也与信仰疏离。

•在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的许多冲突皆由文化引起。

民族战争、宗教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肆虐,人权之争硝烟四起……都往往包含着文化冲突的因素。

第二节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功能与发展的规律

一、文化的定义

(一)生活中对文化的理解

1.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

2.道德、伦理、修养等个人素质;

3.语言文字、思想学术、文学艺术,以及各种出版物。

(二)典籍中关于文化的解读

 “文”、“化”的合用,见于《周易·贲卦·彖传》: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刘向《说苑·指武》: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萧统《昭明文选》:

以文化辑和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

从自然的纹理中,逐渐引申、演化出自然规律,从纹理一样繁富的人际关系中,可以找出教化人群的规律。

(三)中外学者对于文化的解读

在西方,Culture的早期意思和汉语相近,源于拉丁语Cultura,含有耕作、垦殖、育种之义,后来泛指农业和园艺。

以农业、园艺一词作为词根,引申出神明祭祀、性情陶冶、品德教化。

把文化当做精神、人文,西方最早记载于1510年的《牛津词典》。

从上述情况可见,文化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人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创造性劳动使人从依靠本能的自然人成为改造自我、主动创造的文化人。

1871年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启示下,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提出: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原始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指出:

文化由外层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的价值。

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中国学者如是说

著名学者钱穆主张: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

国学大师梁漱溟认为: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拥有不同的文化。

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人的文化化,是离开动物本能的人的思想和创造的集合。

《大英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书》则标明文化概念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

“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文化”的定义众说纷坛,总的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

•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狭义的文化强调与社会经济基础相对应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的结构

(一)表层文化(又称为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物质生产过程及其物质生产的实体性、器物性成果,它们当中也凝聚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精神因素,但主要显示物的实体性质,它在物质生产领域内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客观化程度。

物质文化主要包括:

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构成的现实生产力和满足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的消费资料。

(二)中层文化(又称为制度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以及在人际交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风俗习惯,构成人类的制度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指人类依据一定的思想观念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还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其结构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规章、条例等。

•行为文化是在制度文化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族的、地域的风俗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和节庆典礼等。

这种行为文化从属于一定文化体系,往往超越制度文化的变更而更具有历史性。

(三)底层文化(又称为精神心理文化)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长期孕育而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因素构成。

反映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潜伏在整个文化系统的深层。

精神心理文化又分为与制度文化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层,与风俗习惯行为文化相对应的社会心理文化层。

•意识形态文化包括政治理论、法权观念等基础意识形态和更高地“悬浮”在空中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更具观念特征的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文化是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社会形态下长期形成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

是风俗习惯等行为文化的内化方式。

它特别表现为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宗教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不同。

文化层级间的关系

•表层和中层反映着底层的内涵,底层内涵渗透于表层和中层。

•表层和中层的变化渗透到并影响着底层,底层引导并制约着表层和中层的变化。

•表层和中层相互影响最为直接,它们相互牵动和制约。

•总之,表层、中层和底层是彼此交互的。

•从理论上讲,文化的三层应该是完整的一体。

•社会是复杂的、文化是复杂的,这三个层次就不会是完整的。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层级之间要容纳不同的东西。

但是,如果各个层级之间出现断裂的话,就要造成社会的断裂。

三、文化的特征

(一)人为性与群体性

•文化的首要特征是人为性。

它是人创造的,人工实现的,它只与人、人的活动及结果相关。

•文化是在人类的群体活动中体现的,是为满足群体的需要而创造,为群体所享用,通过群体而传播与继承的。

(二)普同性与多样性

•文化的普同性由人类的类本质所致,表现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民族、时代、阶级的背景中,存在着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文化现象。

•而另一方面,文化在不同条件下又有相当的差异,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如民族性、阶级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等。

(三)继承性与变异性

•文化一经产生,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在特定群体中代代相传。

对个体来说文化是后天习得的,也就是说,文化是继承的。

然而,人类的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空间及其他条件的变化,文化会不断发生变迁,这又是它的变异性。

(四)功能性与系统性

•文化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任何文化必有特定的功能。

失去了功能的文化,迟早会变异或消亡。

•人类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

文化系统是由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文化要素按一定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四、文化的功能

(一)记录功能

•当文字还没有出现时,人们就通过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观念口耳授受,代代相传。

各民族的文学几乎都是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认知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规范的。

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界的。

•人们还通过文化,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质认识工具,并创造出新的物质认识工具,从而使自己认识的能力不断扩大和深入,质量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

(三)传播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现象,它在社会交往中产生和发展,就会在社会交往中得到传播。

(四)教化功能

•文化被创造后就成了人们生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称之为文化环境。

文化一旦产生就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发挥其教化功能。

•文化不仅自觉教化人,而且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着人,使之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的人。

文化环境发生变化亦可使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发生变化。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化教化功能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五)凝聚功能

•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得到教化,从而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而紧紧团结在一起,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

(六)调控功能

•任何社会群体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都会要求其成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使人们明是非、辨善恶,使某种价值观、审美观趋向一致。

这就是文化的调控功能。

•文化的调控功能主要靠精神型文化和行为型文化来实现。

五、文化发展的规律

(一)变动不居

•文化变化的速度与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成正比。

•文化变化的速度是国家活力的表现。

文化发展慢,反映国家活力不足。

•文化相对停滞和过速都是危险的。

文化相对停滞,国家就处于相对危险的时期了。

但文化发展过快也不好,在快速发展中最容易丢失的就是精神和传统,就要迷茫和迷失。

•文化变动的动力,从社会上说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但是,文化作为复杂的系统,还有其内动力,这就是层级和系统内部的彼此冲撞。

•文化的外动力,就是异质文化的接触和冲撞。

(二)多元多彩

•文化多元多彩是必然的,这也是文化发展所必须的。

多元多彩是文化内动力的基础。

•如果文化发展停滞了,多元多彩的性质就会减弱。

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时代是不是多元多彩,可以从文化是快速发展、还是相对停滞中看出来。

(三)吸收异质

•基于不同地理、历史、文化、生产等因素而形成的文化就是异质文化。

“质”的差异有程度的不同,近缘和远缘的不同。

•远缘可以变近缘。

•“质”的差异最主要在底层,越趋向底层“权重”越大。

•异质文化的接触和冲撞有战争、商贸和移民三种方式。

(四)雅俗互动

•雅文化与俗文化是互动的,二者没有高低之分。

所谓高级与低级的区分,在于百姓是否欢迎,内容是否引人向上,是否能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

雅文化加工精细,欣赏者少;俗文化加工比较粗,和原生态距离不远,容易取悦受众,欣赏者多。

俗文化是艺犬的源头之一,雅文化是在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

(五)表动底静

•底层就是本性,最为稳定;表层、中层要向下渗透,久则撼基,其中中层尤其关键。

一个社会文化的断裂与否,主要要看中层和底层的关系。

•如果中层文化和底层文化相抵触,这个断裂就将形成社会的危机,

第三节文化学的兴起

一、文化学的性质与分支学科

•文化学是一门以人类文化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文化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

•1.文化学原理

•2.文化志与文化史

•3.文化学说史与方法论

•4.分支文化学——包含两种方式的研究:

一种是从文化现象的各个子系统出发,研究该子系统与文化整体之间关系的学问,如民俗文化学。

另一种是从文化学的整体规律出发,将文化学理论应用于特定的文化子系统的研究,如文化政治学。

二、文化学的倡导与建立

•一门学问的兴盛,一是时势需要,二是条件允许。

•文化学建设的一个有利条件,是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已有非常深厚的学术积累。

•曾任美国人类学学会会长的怀特,1949年出版了《文化的科学》一书,也提出要建立一门独立的文化学。

由于他在倡导和促进这门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面的贡献,他被人们称为“文化学之父”。

三、学习文化学的基本方法

•1.“他者”的眼光

•对于一个学习和研究文化学的学生来说,他首先要使自己从这种以“我”为中心观察世界的心理习惯中独立出来,将“我”的眼光改为“他者”的眼光。

所谓“他者”眼光,就是用被研究者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文化,追求一种人类学家所谓“文化的互为主体性”的境界。

•“‘文化的互为主体性’指的是一种被人类学家视为天职的追求,这种追求要求人类学家通过亲身研究‘非我族类,来反观自身,推人及己’不是‘推己及人’地对人的素质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解。

”王铭铭:

《人类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参与观察法

•对职业的文化人类学家来说,必须进行科学的田野工作训练与实践,在参与特定文化社区的生活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文化现象,感受特定文化的心理体验。

•对于学习文化学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条件像职业文化学者那样进行专门的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文化现象留心观察与思考。

•3.历史溯源方法

•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小同时期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面貌,因此历史溯源方法是认识文化的常用方法。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不仅可以使我们能看到不同时期的文化形态及文化变迁的轨迹,而且能增进我们对文化的理解。

•4.跨文化比较方法

•对学习文化学的学生来说,跨文化比较方法是打破自我文化中心主义的一条必由之路。

通过接触不同民族的文化,我们对人类文化的多元特征会有更多感性认识,有利于我们对不同文化形态、不同文化价值(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念)的理解和宽容。

第一章文化的符号与象征

第一节文化符号

一、符号与文化符号

(一)符号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

符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一方面它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

另一方面它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

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

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

符号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抽象性2、普遍性3、多变性

(二)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指人类借助语言和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文化内容的标志。

•符号与文化存在一种天然的联系,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符号,而符号则是文化的形象化或抽象化。

•符号是人类全部文化的体现;符号是人类所特有的,即是人类一种最为独特的文化形态。

文化符号既可表示一种集合,也可指称具体的、直接的事物。

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系是由一个社会的象征符号(如语言及其结构、事物及人物的称谓、宗教意识等)表现出来的。

二、文化符号系统

★人类的文化符号系统非常丰富、非常复杂,几乎所有的文化行为都可视之为文化符号,如语言、行为及各种综合的形态。

★文化符号系统的作用

●记录文化;

●传承文化;

●交流文化。

★文化符号只有在运用的特定语境中,才显示出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一)文化符号系统的主要形式

1.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系统在人类的文化符号系统中占有最重要的作用和位置。

•语言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

•人类为什么选择用声音做表达材料作为交际的工具?

•简便、容量大、效果好

(1)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体

(2)语言的符号的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的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强制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2.非语言符号系统

(1)内涵:

指人类在交往过程中除语言之外能表情达意的各种外在的具体的形态标记。

(2)分类:

Ø体势符号——脸部表情、手势、姿态;

Ø实物符号;

Ø艺术符号——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

体势符号的特点:

•第一,体势符号的意义具有鲜明的文化背景,即有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文化内容;

•第二,体势符号是一种既可单独也可综合地加以表达的文化符号;

•第三,体势符号具有外显性和多意性,需在特定语境中解读。

实物符号的特点:

第一,实物符号具有固态性(相对于体势符号而言,其变化少);

第二,实物符号变化性(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第三,实物符号的文化意义大于实物本身;

3.综合符号系统

含义:

一种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并对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了的综合结构式的文化符号系统。

综合符号系统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不可或缺的形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分类:

电影符号、电视符号、多媒体及网络符号

“中国文化符号”,就是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突出而具高度影响力的象征形式系统。

文化软实力正是通过文化符号表现出来。

第二节文化象征

一、文化具有象征性

●象征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能力,象征行为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而这种象征行为是通过使用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实现的。

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义,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

而象征行为的特点正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转化。

二、符号化和象征化是现代文化的一大特色和发展趋势

(一)现代社会文化不断的充满着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性原因:

•第一,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

•第二,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二)文化象征活动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带来的问题

1、文化象征活动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1)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2)现代文化的象征性现象的丰富多彩及各种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充分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且众多象征符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体现了时代特色,也是时代精神的注脚。

•(3)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及人们生活和现状的各个方面的历史留下了切入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2、文化象征活动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首先,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其次,随着现代文化的象征性和符号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我们会完全过分地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从而我们最初所创造的语言就回到了原点,甚至,我们有可能会渐渐地失去这种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文化象征的具体分析

●形态(形式)和表意(内容)是建立象征的必要条件。

文化符号从象征来看,其意义大于形态本身。

●象征在现实生活和社会组织中普遍地存在。

●象征的表示:

Ø语言符号系统中的数字、语言(谐音);

Ø非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姿态、色彩、行为。

●象征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得尤为丰富;非语言符号的象征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象征文化的存在表明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之外,还表明人类文化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第二章文化的时间与空间

引言

简介:

文化环境是人的存在和社会发展赖以依托的各种文化条件的总和,是由人创造的、与人发生效应的人的境遇。

时间与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更是人的生命和文化的展开方式。

文化时间和文化空间是构成文化环境的两个维度。

第一节文化的时间

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的时间性直接表现为文化的时间性。

作为个体的人,他的一生是划分为阶段的,作为人类的总体同样以阶段来划分。

到目前为止,人类至少已有300万年的历史,经历若干发展阶段。

文化时间并不在人与文化之外,而是内涵于人的文化存在方式中,文化时间与人的生命存在即人的文化存在内在一致。

•每个民族或地域,都有着由自身的历史生态、人伦和宗教等因素共同建构起来的“文化生物钟”,它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保证和协调着生产生活的运行。

一、文化的时间观

在文化出现的早期,人类对于事件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在时间表述上,没有具体的过去。

这从神话中可以感知到。

例如,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人类社会进入文字时代后,时间观念开始有极大地改变。

每种文化形态或文化类型都保留着自身原始文化对于时间观念的影响。

人类最早的时间观念来自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与认知,首先有日和月的单位概念;在对寒暑,雨旱以及草木枯荣,动物迁徙等的观察与模索中,产生了年的时间单位,同时发展了对星象的观测与计量。

二十四节气七言句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蜇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现代世界中的时间生活和时间制度往往是多元并存的,不同的文化时间表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发挥着各自的文化功能,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文化层

1.概念的提出:

1904年,德国文化学家格雷布纳——《埃塞俄比亚文化圈及文化层》

(1)文化圈是一个分布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由若干文化元素或物质组成的文化丛,丛内的各种文化特质均散布于该文化圈的地理空间之中。

(2)文化圈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中部分重叠,部分分离,而相互重叠的文化圈便形了文化层。

(3)文化层的层序反映文化发展的时间顺序和传播路线。

2.定义:

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

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

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

叠压、打破、共存三种。

•叠压关系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总的原则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

•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如灰坑、井等经常出现打破关系。

•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域,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址、遗迹的关系。

•一般地说,人类的文化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质到异质不断向前发展的。

•愈是远古的文化层,其文化特质愈简单、粗糙;愈是离现代较近的文化层,其文化特质就愈复杂、精细。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文化史比作一个逐级建造的殿堂,你拾级而上就会发现人类文化的创造愈来愈奇特,愈来愈美妙。

按出土器物分4个文化层

第1文化层、第2文化层、第3文化层、第4文化层

从本质意义上说,文化层是文化积累的结果。

文化层所代表的是一个历史时期,其重心是指向时间维度,它反映着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程度

3、文化层形成、演变的动因

•首先,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也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其次,地震、洪水、瘟疫等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

•再次,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