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487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8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docx

沈阳市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

沈阳市2019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最早引进外资、技术设备、管理办法、科技信息等,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地区是    ()

A.长株潭城市群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东北地区

2.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东端的地区

D.重要的热带水果基地

3.读下图,完成下题。

四条河流中,结冰期最长的是()

A.a河

B.b河

C.c河

D.d河

4.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自然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地形崎岖

D.气候温和湿润

5.下列地点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750E,250N

B.150W,230S

C.650E,670N

D.1100W,310S

6.读图,甲图与乙图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大

B.乙图的比例尺大

C.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D.乙图表示的范围较小

(2016四川峨眉山调研)电视纪录片《第三极》首次聚焦青藏高原,与南北两极相比,它是唯一有着人类生存活动的“极地”地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原因是()

A.高寒

B.干旱

C.湿热

D.炎热

8.图中①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昆仑山脉

C.阿尔金山脉

D.天山山脉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9.以下给图中四点标注的经纬度,正确的是()

A.①(20°N,20°W)

B.②(60°N,40°E)

C.③(20°S,0°)

D.④(40°N,20°W

10.图中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201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说明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交通中心

D.对外交往中心

12.中国在南极间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原因是2月份南极地区()

A.属于暖季,极昼

B.冰雪融化,地表出露,方便选址

C.极夜,风雪减少

D.极夜,气候严寒,地基坚固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举办。

读“俄罗斯和卡塔尔两国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两国共有的优势能源是()

A.风能和水能

B.煤炭和生物能

C.石油和天然气

D.核能和太阳能

14.关于卡塔尔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居民主要使用英语

B.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地形平坦种植业发达

D.水资源丰富促进地区和平

15.俄罗斯和卡塔尔的垦殖指数(指一国或一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都不高,其中俄罗斯垦殖指数低的原因是()

A.气温偏低,冻土广布

B.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工业发达,占用耕地多

D.平原面积狭小

读我国山脉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6.与湖北省接壤的山脉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7.关于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B.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C.山脉北侧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

D.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18.来自俄罗斯的一位留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你认为可信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

B.有世界第一大河伏尔加河

C.平原面积广大,农业地区专业化程度高

D.横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有关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人口稠密地区

C.我国最北的地区

D.最广泛的黄土分布区

20.乙地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量大

B.临近香港、澳门

C.水热充足

D.地形平坦开阔

21.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淡水养殖业

B.节约水资源

C.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

D.解决跨流域调水

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K㎡,占国土总面积的27.3%,且荒漠化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460K㎡的速度扩展,吞噬着我们许多可利用的土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工业污染

B.农业污染

C.不合理利用土地

D.工矿企业滥占土地

23.不能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途径是

A.保护天然林木和草场

B.控制交通发展,少占耕地

C.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

D.营造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

24.某实验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在讨论四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方案,其中哪位同学的方案不合理()

A.乐乐

B.贝贝

C.玲玲

D.丁丁

二、解答题

25.辨析区域。

受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要素的影响,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巨大,人文特征不尽相同。

阅读地图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6.观察图,回答问题:

(1)萨尔瓦多是巴西第三大城市,从图中可看出,它附近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

(2)从纬度位置看,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

(3)巴西东部相邻的大洋A________洋。

(4)在巴西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下列属于巴西文化的是________。

①狂欢节②桑巴舞③街舞④足球⑤斗牛

27.读东南亚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洋 B______洋C_______半岛D_______群岛

(2)E是_______海峡,位于_______半岛和_______岛之间,是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3)甲、乙两图中与C地区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______图,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与D地区气候类型相对应的是_____图,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28.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山顶的海拔是_______米。

(2)村庄甲位于村庄丁的_______方。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填“①”或“②”)线路,理由是_______。

 

(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理由是_______。

 

(5)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戊处修建水电站。

选坝的理由是_______。

29.国家制订的“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

“沙棘扶贫”是多地“精准扶贫”中采取的成功策略之一。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左图是2017年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图。

材料2:

沙棘是一种沙生植物,耐寒、耐旱、耐贫瘠,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好帮手。

同时沙棘被誉为“高原圣果”,海拔越高,昼夜温差越大,空气越洁净,其营养和药用价值越高。

用沙棘加工成的沙棘油、果汁、食品和药品等在国内外市场都很受欢迎。

我国沙棘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5%以上(右图)。

(1)读左图可知我国贫困地区的分布状况。

从海陆位置看,   面积较大,  面积较小;从地形类型看,多分布于     ,较少分布在    ;从地势看,    级阶梯分布最少。

(2)左图中,地理界线a(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   界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A.该界线体现了我国人口东密西疏的特征           

B.该界线体现了我国地势东高西低的差异

C.沿线及西部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地区较多

D.甲地自然资源丰富,所以没有贫困人口分布

(3)读右图,A、B、C三地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地区和

地区。

(4)在A、B、C三地中任选一地,说出当地有哪些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促使人们选择种植沙棘(至少两项)              、              。

  

(5)在A地,种植沙棘对环境的作用是   。

当地利用沙棘脱贫致富的办法有    。

30.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

(1)耕地属于________资源(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________区。

2001至2005年,我国耕地数量呈________趋势,人口总量呈________趋势。

(2)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解决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上图为某地区的土地利用简图。

该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

在图中A、B、C、D、E五地中,准备规划一处蔬菜基地,人们最终选择了B地,试分析选择B地的理由是什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