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368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docx

浙江省高中化学学考专题练习考点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

浙江省高中化学专题练习

考点22平衡标志判断、化学反应速率

1.(浙江202001学考)22.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

3C(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n/mol

t/min

n(A)

n(B)

n(C)

0

2.0

2.4

0

5

0.9

10

1.6

15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in用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1·min−1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C.平衡状态时c(C)=0.6mol·L−1且不再发生变化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2.(浙江201906学考)22.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和3molY,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X(s)+3Y(g)⇌2Z(g)∆H=-akJ·mol-1(a>0),3s后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1.2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零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0~3s,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l·s-1

D.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akJ

3.(浙江201901学考)2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时

A.t=6minB.c(NH3)=0.4mol·Lˉ1

C.容器内的气体分子数N(N2):

N(H2):

N(NH3)=1:

3:

2D.H2的正反应速率等于N2的逆反应速率

 

4.(浙江201806学考)22.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

A(g)+2B(g)

3C(g)。

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浓度/mol·Lˉ1

时间/min

c(A)

c(B)

c(C)

0

1.0

1.2

0

2

0.8

4

0.6

6

0.9

A.0~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1mol·Lˉ1·minˉ1

B.2min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ˉ1

C.4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D.4~6min内,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5.(浙江201811选考)22.已知:

2SO2(g)+O2(g)

2SO3(g)△H=-197.8kJ•mol—1。

起始反应物为SO2和O2(物质的量之比为2:

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

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K

压强/(105Pa)

1.01

5.07

10.1

25.3

50.7

673

99.2

99.6

99.7

99.8

99.9

723

97.5

98.9

99.2

99.5

99.6

773

93.5

96.9

97.8

98.6

99.0

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6.(浙江201804选考)22.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O2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0.10和0.06,发生化学反应2NO(g)+O2(g)

2NO2(g),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压强/(×105Pa)

温度/℃

NO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s

50%

90%

98%

1.0

30

12

250

2830

90

25

510

5760

8.0

30

0.2

3.9

36

90

0.6

7.9

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1.0×105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时反应已达平衡

D.若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amol,反应速率以v=Δn/Δt表示,则在8.0×105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50%增至90%时段NO的反应速率为4a/370mol·sˉ1

7.(浙江201704选考)21.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随时间(min)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0~20min内,I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B.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

C.在0~25min内,III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II大D.由于Cu2+存在,IV中M的分解速率比I快

8.(浙江201610选考)21.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涑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0.030mol·L—1·min—1

B.对比30℃和10℃曲线,在50min时,R的分解百分率相等

C.对比30℃和25℃曲线,在0~50min内,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和10℃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比实验探究温度、浓度、pH、催化剂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在15min内M的降解速率为1.33×10-5mol/(L·min)

B.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降解速率增大

C.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越高,越不利于M的降解

D.实验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10.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

N2+CO2+2H2O。

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入0.50molCH4和1.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别①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1·min-1

B.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

C.40min时,表格中T2应填的数据为0.18

D.0~10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

11.反应X(g)

4Y(g)+Z(g),在200℃和T℃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mol·L-1)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200/℃

0.80

0.55

0.35

0.20

0.15

0.15

T/℃

1.00

0.65

0.35

0.18

0.18

0.18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200℃时,4min内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125mol·L-1·min-1

B.T℃下,6min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

C.根据上表内X的浓度变化,可知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从表中可以看出T<200

12.CO(g)和H2O(g)以1:

2体积比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时H2O的量/mol

平衡时CO2的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A

650

4.00

1.30

50

B

900

2.00

0.40

10

C

650

2.00

0.65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实验数据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实验A中,在0~10min内,以v(H2)表示的反应速率大于0.013mol(L·min)-1

C.从生产效益分析,C组实验的条件最佳

D.比较实验B、C,说明C实验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

 

浙江省高中化学专题练习

考点23教材实验的基本操作

1.(浙江202001学考)2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催化剂对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

两支试管中均盛有5mL4%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人少量MnO2,比较实验现象

B

探究SO2的还原性

向盛有SO2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

C

比较Mg和Al的

金属性强弱

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除去氧化膜、大小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再各加入2mL2mol·L−1盐酸,比较实验现象

D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纯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

2.(浙江201906学考)23.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石油得到多种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沸点较低的汽油比沸点较高的柴油先馏出

B.蒸馏烧瓶中放人沸石可防止蒸馏时发生暴沸

C.冷凝管中的冷凝水应该从a口进b口出

D.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和蒸馏烧瓶支管口下沿相平

3.(浙江201901学考)23.配制500mL0.100mol·Lˉ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用的仪器有:

天平、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

C.容量瓶需要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4.(浙江201806学考)23.某兴趣小组进行碘的提取实验:

首先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取得到含碘离子的水溶液,再用硫酸酸化、加氯水氧化得到少量碘水,最后以CCl4为溶剂将碘单质从中提取出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的目的是为了使海带灰化,除去有机物,以便于碘离子的浸出

B.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C.海带灰浸取液中的碘离子可用淀粉溶液检验

D.CCl4溶剂还可用苯、酒精代替

5.下图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a先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先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先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先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6.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

若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B.Ⅱ图:

证明新制氯水只有酸性

C.Ⅲ图:

产生了棕黄色的雾D.Ⅳ图: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7.已知:

2FeSO4

Fe2O3+SO2↑+SO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乙、丙、丁中的试剂是足量的)。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丙、丁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BaCl2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

B.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C.若丙中盛装的是酸性KMnO4溶液检验SO2气体时,则SO2表现出还原性

D.为了检验甲中残留固体中含有Fe3+,取少量固体加入稀硝酸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

 

8.有关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四氯化碳

B.进行如图1操作后,实验现象为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C.利用如图2装置可以分离四氯化碳和水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不溶于水

参考答案

CDBDBDDDDBCA

DCDACDB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