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022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docx

江苏省电子设计大赛A题微弱信号检测装置设计报告

2012年江苏省TI杯模拟电路设计竞赛论文

参赛学校:

三江学院

参赛题目:

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作者:

李亮王尧王慧

指导教师:

徐伦龚秋英

2012年8月

 

摘要

本作品使用TI公司的OPA134运算放大器、INA2134PA音频差动放大器、OPA2228、IF353等芯片为主要控制器,辅以电源、MPS430系列单片机、LCD显示等电路,实现了设计并制作出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其中锁相放大器(lock-in.Amplifier简称LIA)在此作品中就是检测淹没在噪声中的微弱信号,它可用于测量交流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有极强的抑制干扰和噪声的能力,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测量毫微伏量级的微弱信号。

首先通过把噪声源放大,使之输出的均方根电压值满足要求;然后使用加法器将函数发生器产生的有用信号与放大之后的噪声源叠加成为一个信号。

之后通过纯电阻网络进行衰减,再通过锁相环放大电路进行检波滤波,最后通过单片机AD采集相敏检波得到的直流信号电压通过滤波算法从而得到准确的幅值信息并在12864上显示出。

关键词:

微弱信号峰值检波锁相放大MPS430

 

一、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1、赛题分析

本作品的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在强噪声背景下已知频率的微弱正弦波信号的幅度值,并数字显示出该幅度值即峰值。

正弦波信号源是由函数发生器来代替。

噪声源采用给定的标准噪声(wav文件)来产生,通过MP3的播放器播放噪声文件,从音频输出端口获得噪声源,噪声的幅度通过调节播放器的音量来进行控制。

2、系统结构

本作品以TI公司生产各种芯片为主要控制部件,设计并制作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

系统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MSP430单片机最小系统、放大器、加法器、纯电阻分压网络、微弱信号检测电路以及增强后继驱动能力的跟随器。

通过单片机对微弱信号的处理在LCD12864上显示出信号的峰值。

系统整体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方框图

3、实现方法

首先通过把噪声源放大,使之输出的均方根电压值固定为1V

0.1V;然后使用加法器将函数发生器产生的有用信号与放大之后的噪声源叠加成为一个叠加信号。

之后通过纯电阻网络将其衰减100倍,再通过锁相环放大电路进行检波滤波,最后通过单片机AD采集相敏检波得到的直流信号电压通过滤波算法进而得到更准确的幅值信息并在12864上显示出。

4、方案选择

方案一:

选用带通滤波滤除频率远大于和远小于中心频率1KHZ的噪声信号。

但是对于与有源带通滤波来说,有源滤波器不需要电感,能够提供增益,同时还可以与电压跟随器相结合使用,使得滤波器每级与电源和负载阻抗的影响隔离开,这种隔离允许独立设计滤波起各级,然后级联起来实现所要求的传递函数。

但是,一般只有理想化的带通滤波才能完全滤掉干扰信号,而现实的滤波器不能。

方案二:

选用锁相放大电路滤除噪声信号。

锁相放大器是一种对交变信号进行相敏检波的放大器。

它利用和被测信号有相同频率和相位关系的参考信号作为比较基准,只对被测信号本身和那些与参考信号同频(或者倍频)、同相的噪声分量有响应。

因此,能大幅度抑制无用噪声,改善检测信噪比。

此外,锁相放大器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信号处理比较简单,是微弱信号检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用锁相滤波,通过相敏检波得到关于相位差和原始信号幅值的直流信号,通过计算可得原始信号幅值。

两种方案的缺点:

由于衰减后信号强度很小,滤波完成后得到的直流信号也很小,加之电流源对电路带来的工频信号参杂在直流信号里使得得到的信号浮动大,进而使测得的幅值精度大大减小。

因此本次作品是以两种方案相结合的方式,先用有源带通滤波进行一级滤波,然后再通过锁相放大进行二级滤波。

但是,方案一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对于它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在滤波时增大运放增益,使得目标信号强度增强,从而减小工频信号的影响。

这样就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测量幅值。

所以综上所述,经过综合考虑将方案一二结合运用。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1、理论分析

基础部分

因为1KHZ的正弦有用信号参杂噪声之后如果仅仅使用带通滤波,虽然可以滤到一部分杂波,但由于是微弱信号直接滤波效果不明显,于是决定先使用带通惊行一次滤波之后再采用锁相环放大电路滤波可以滤出更多的杂波得到有用波。

因为对后继电路需要有更大的驱动能力,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多个跟随器,提高其带负载的能力。

2、关键电路分析

1)有源带通滤波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只允许某一段内的信号通过,因此,它具有两个截止频率(即上限截至频率和下限截止频率),只要将高通滤波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进行适当组合,即可获得带通滤波电路。

如下图(a)图中所示为二阶压控电压源带通滤波电路,电路中R、C组成低通电路,C1、R3组成高通电路,要求RC

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o、品质因数Q以及通频带BW分别为

Q=

BW=

式中,

=1+

为同相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同样要求

<3电路才能稳定工作。

当f=

时,带通滤波电路具有最大电压增益称为通带电压增益,用

表示,它等于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带通滤波器的各元件参数:

R1=31.83KΩ,R2=11.10KΩ,R3=30.78KΩ,R4=R5=61.50KΩ

C1=C2=0.01uF

(a)带通滤波电路图

2)锁相放大电路

锁相放大器(Lock-inAmplifier简称LIA)是以相关检测技术为基础,利用互相关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同步相干检测仪。

它是一种对检测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相关运算的电子设备,利用参考信号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关,与噪声频率不相关,从而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

它不同于一般的带通放大器,它所输出的信号并不是输入信号的简单放大,而是把交流分量放大并变成相应的直流信号输出。

使用锁相放大器是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的重要手段。

可理解为:

把待测信号中与参考信号同步的信号放大并检测出来。

一般锁相放大器的组成分为三部分:

信号通道、参考通道和相关器(相敏检波器)。

其核心部分是相敏检波器(phase-sensitivedetector简称PSD),它实际上是一个乘法器。

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分别加在相敏检波器的两个输入端。

图锁相放大器结构框图

(b)调相器电路图

(c)锁相放大电路图

锁相放大器的最基本原理是相关接收原理,在相关接收中,可以把两个信号的函数f1(t)和f2(t)的相关函数表示为:

其中f2(t)为参考信号,

为测量信号,S(t)为需要检测出来的信号,f2(t)与S(t)频率相同。

下面详细讨论这一原理是怎么具体应用在锁相放大器的设计上,锁相放大器又是如何通过直接计算相关函数来实现从噪声中检测淹没信号的。

三、电路设计

1、电路机理

1)噪声放大模块

根据虚短虚断的原理可以求出其增益,进而可以得到想要的放大程度的信号。

如下图所示,此图上的电路是采用OPA134芯片搭建反相可调增益的集成运放电路,可以通过调节电位器达到放大电路信号的目的。

(d)噪声放大电路图

2)加法器模块

加法器是产生数的和的装置。

如下图所示,此图上的电路是采用INA2134芯片搭建同相加法器电路。

可以将输入的信号叠加成一个新的叠加信号后输出,达到混合多个信号的目的。

并且INA2134的带宽超过1M符合题目要求。

(e)加法器电路图

3)纯电阻分压模块

采用纯电阻串联的方式进行分压,其原理是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路总电压。

可知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小于电路总电压,故串联电阻分压。

如下图所示,采用高精密的电阻进行分压,衰减的倍率为

(f)纯电阻分压电路图

4)低通滤波模块

低通滤波(Low-passfilter)是一种过滤方式,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

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程序(目的)而改变。

它有的时候也被叫做高频去除过滤(high-cutfilter)或者最高去除过滤(treble-cutfilter)。

(g)低通电路图

5)跟随器模块

跟随器是一种电子线路,其输出信号基本等同于输入信号,但提高了带负载能力。

电压跟随器,就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是相同的,电压跟随器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阻抗高,而输出阻抗低,可以显著增强对后继的驱动能力。

(h)跟随器电路图

2、各部分电路实现的功能

1)OPA134音频放大

通过使用OPA134芯片搭建的放大电路来放大噪声信号。

2)INA2134PA加法器

由于该芯片内部就有电阻所以不用再外接电阻,这样使得电路简化。

用该芯片构成的加法器主要是将正弦波信号源和放大后的噪声源叠加。

3)OPA134跟随器

在加法器后接跟随器为了增强对后继电路的驱动能力

4)纯电阻分压网络

此电路的功能是为了衰减放大后的噪声源与正弦波的叠加信号。

5)带通滤波电路与锁相放大电路

滤除噪声信号,从而得到所要检测的微弱信号。

6)微弱信号检测电路

检测到微弱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滤波后的波形图,读出波形的峰值。

四、程序设计

1、软件功能结构

AD采集信号

算法滤波

LCD显示

2、主模块实现流程

通过定时检测AD端口,采集数据,再通过去抖进一步消去抖动。

再进行程序内部算法转化得到幅值,通过LCD12864显示出来。

 

五、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测试仪器

示波器、函数发生器、数字万用表、

12V电源

2、测试方案

首先经过小组讨论在草稿纸上先设计出滤波电路图及其初步参数,用学校的实验箱搭建先前所设计的电路,对照题目要求,对A,B,C,D,E五点分别进行检测,逐步完善电路的缺陷,改良精度。

将改良好的电路按模块焊接在板子上,完成微弱信号的检测的装置。

3、测试结果与分析

1)A点检测:

因为是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的频率为1khZ,幅值为1V正弦波,所以A测试点显示完整的频率为1khZ,幅值为1V正弦波。

2)B点检测:

用交流毫伏表检测,因为经测,原始的噪声源的均方根的电压值达不到所要求的1V

0.1V,所以采用集成运放,将噪声信号放大3.6倍,经交流毫伏表测得其均方根电压值就可以满足要求,如下图所示: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值

交流毫伏表测得放大后噪声的均方根的值(V)

0.92

1.02

1.08

1.01

分析与结论:

噪声源经放大后均方根的电压值固定在1V

0.1V,符合题目要求。

3)C点检测:

用示波器对C点进行检测,测得经过加法器叠加信号的上下限的频率,求出其差,得出其带宽大于3MHz。

分析与结论:

C点检测符合题目要求。

4)D点检测:

用万用表对D点进行检测,未分压前电压为1.02V分压后电压为9.9mv,衰减系数为103.

分析与结论:

理论设计值的分压衰减系数是(10000+100)/100=101.因为103>101,符合题目要求。

因为在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前面接了跟随器,其输入电阻接近无穷大,大于等于1MΩ,故D点检测合格。

5)E点检测:

使用示波器对E点进行检测,经测,将伏每格旋钮调至最小,E点测试在示波器上显示一条带有略微上下振动的直流信号水平线,其幅值与输入是正弦信号源的幅值误差不大,符合要求。

分析与结论:

经测试E点出显示正常。

综上所述:

此微弱信号检测装置可以有效的去除噪声信号,并且尽可能的通过的有用信号,说明此装置测试成功。

六、设计总结

1、存在的问题

1)由于电路中采用了带通滤波电路使得原始信号的频率范围受到限制,最好采用中心频率可调的带通滤波器,使得此微小信号检测电路能够更全面的应用于更广的频率范围。

2)电路板过于分散、导线来连接过多,从而对整个系统又引进许多噪声,增加了滤波难度。

3)电源处理不够精细给整个系统又引进较大的工频信号,且工频信号一旦引入很难清除。

2、设想展望

本作品主要针对微弱信号检测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被噪声污染的微弱信号的时域检测。

该作品以MPS430单片机为最小系统,通过对噪声源放大后与正弦信号的叠加、衰减、滤波、检波及到最后的显示,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微弱信号检测装置系统。

完成了基本要求(基本要求3实现的不太理想),以及发挥部分的一些要求。

当然,除了之外,在题目的基础上有做了点延伸,让最后微弱信号检测出来的峰值在LCD显示屏上显现的更加直观化。

通过这次为期四天的竞赛,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也清楚的认识到好多事情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从理论到实践,在这四天中,可以说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学到的知识。

通过这次的竞赛使我们懂得了理论与实践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值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过,我们在竞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同时在这过程中也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不过,虽然有很多困难,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很多的乐趣。

而且,此次竞赛还培养了我们分工合作的精神,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树立了信心。

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对我们有很大的裨益,成为我们学习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最后感谢学校和竞赛组提供这样的平台,让我们在实践中汲取知识,不断的丰富自己。

七、参考文献

[1]黄争,李琰.运算放大器应用手册——基础知识篇[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李桂安,葛年明,周泉.电子技术实验及课程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昊,李昕,集成运放应用电路设计36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胡宴如,耿苏燕.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八、附件

1、电路设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