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1007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9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二班 王云涛 印染废水开题报告.docx

环境二班王云涛印染废水开题报告

 

能源与环境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

3000m3/d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专业:

环境工程

班级:

二班

学号:

1276808216

学生姓名:

王云涛

指导教师:

王维大

职称:

讲师

日期:

2016.4.5

能源与环境学院本科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王云涛

学号

1276808216

导师

王维大

专业

环境工程

拟用设计题目

3000m3/d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预计结果

1.处理成果:

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修改单(环

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9号)中的排放标准。

2.设计成果:

要求:

按规范绘制工艺流程图、总平面图、高程图及各主要构筑物平

剖图;在计算机制图之前应先选择4张重要图纸,首先进行手工绘图,

图纸为A3纸,经指导教师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CAD绘图;图纸量:

要求A1图纸不少于7张。

 

可行性研究及基本工作思路

一.可行性研究

1.印染工业生产基本工艺流程:

在印染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工序为染色、印花、溢流等。

⑴染色

放缝烧毛煮练、漂白定型

丝光

热熔

出厂打包(卷)检验预缩

拉幅

轧染

图1染色工艺流程示意图

⑵印花

放缝烧毛煮练、漂白定型

丝光

打底

预缩拉幅(挂剂)蒸化

烘焙

印花

检验打包(卷)出厂

图2印花工艺流程示意图

 

可行性研究及基本工作思路

⑶溢流

放缝煮练、漂白定型丝光溢流染色

预缩拉幅挂剂烧毛脱水烘干

检验打包(卷)出厂

图3溢流工艺流程示意图

2.印染工艺流程细节:

染色布——染整工艺流程练漂去除天然纤维里含有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

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沾染的污物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

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

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

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

原布准备、烧毛、

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是

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

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

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

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

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

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

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

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

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

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

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

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

水洗退除。

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

合使用。

(4)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

棉织物

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

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

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

同时,

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

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

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

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

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

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

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

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

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

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

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

双氧水漂白的漂液

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

及天然杂质。

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

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

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

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

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

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次氯酸钠和亚氯酸

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6)染色

染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同品质的布染色的工艺就不同,全棉、涤棉、

麻棉、毛纺呢绒、丝绸制品化纤制品、混纺制品、等等有的使用轧染、卷染就可以

了,有的就必须使用高温高压染色,有的只染一次,有的要多次上色。

使用不同的

染料也有不同的工艺,仅以基本的全棉布为例:

然染色通过一台轧车就可以了,但

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因为染色的颜色控制除了已知的,还有许多的未知东西在里

面,比如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蒸汽的控制,轧车压力的控制等,都是很精

细的活。

染色的长车分为两个部分,前车染色,后车固色,染色方式根据选用染料

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染料一般有活性,士林,硫化,涂料,它们各有优缺点,一

般情况下看要求的颜色而定,而且不可互相替换,其中士林的色牢度最好,但价格

贵,不适宜染深色,浅色的颜色不够艳。

除了因为染深色会增加成本,还有染深色

相对活性染料教难控制,容易出现布面花等现象。

活性的色牢度相比士林要差,但

是染浅色比较艳丽,深色教容易控制,成本相应教少。

硫化最差,色牢度不怎么好,

禁AZO还不达标,但现在有一种液体硫化(也叫水硫化)禁AZO可以达标,但价格

跟士林接近,染色不易控制还不能普及,只有少数的人追求它的褪色效果而采用。

涂料不具有可比性,它的掉色很严重,是服装洗后追求褪色效果的最佳选择。

可以

与士林,活性灵活应用,得到不同的水洗效果(一般士林或活性打底,涂料套面色,

可以解决单染涂料的白点问题,成本相应增加)。

活性,士林和硫化的染色前车基本

相同,要说差异,就是红外线预烘开一组,两组或者不开。

后车则完全不同。

活性

的采用盐和纯碱固色,士林的采用双氧水还原固色(所以士林也叫还原染料),硫化

的则要高温蒸煮固色,水温必须95度以上。

涂料的染色以后根据色牢度的褪色要

求决定是否培烘固色。

培烘温度195-210度左右。

染色不可能百分百好的,修色,

剥色再所难免。

轻微的调整比如浅了套涂料,深了用纯碱洗。

(7)丝光:

丝光是指棉织物在室温或低温下,在经纬方向上都受到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的

烧碱溶液处理,以改善织物性能的加工过程。

棉织物经过丝光后,由于纤维膨化,

纤维纵向天然扭转消失,横截面成椭圆形,对光的反向更有规律,因而增进了光泽。

纤维无形定区的增加,使染色时染料的上染率增加。

取向度的提高,使织物强力增

加,同时还有定形作用。

丝光后,一定要采用冲吸去碱或蒸箱去碱,或平洗地去碱

等方法充分去碱,直至织物呈中性。

染色染色是借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结

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色泽的加工过程。

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和所需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

染色产品应色泽均

匀,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

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分浸染和轧染。

浸染是将织

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

它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

状染色、卷染都属于此范畴。

轧染是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

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

它适用于大批量织

物的染色。

(8)后整理

后整理就是赋予服装面料服用性能和美观的纺织技术工程。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

纺织后整理的种类:

,主要设备有:

烧毛机、退浆机、丝光机、液氨机、定型机、预

缩机、轧光机、水洗机、磨毛机、抓毛机、涂层机等。

主要作用:

1、磨毛2、轧

光或者叫压光3、轧花或者叫压花4、植绒、转移烫花。

5、涂层(a,干法涂层;b,

湿法涂层;c,转移涂层也叫离心纸涂层)6、PVC压延、压花处理7、复合(a,

TPU膜贴膜PTFE膜贴膜;b,面料复合)8、洗水、石磨、喷墨、固色处理。

9、

防水、防风、防绒处理。

10、抗静电处理11、阻燃处理12、防紫外线处理13、拉

绒、磨绒、抗起球处理14、压皱起皱、发泡处理15、拉幅定型、柔软预缩等等处

理纺织后整理工艺对于开发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面料,对赋予面料特殊的功能和提

升服用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度,还会不断地出现后整理的新工

艺,新材料。

染色布-色牢度染色牢度是染色布最重要的指标。

印染纺织物经受外

界的作用而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也称色牢度。

纺织物经过染色、印花以后,有时

还要经过其他工序,如毛织物的缩绒、合成纤维纺织物的热定形等;在服用过程中

要接触大气、汗渍,经受洗涤、摩擦和熨烫等外界作用。

这些都能使印染纺织品发

生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

影响印染纺织物染色牢度的工艺主要是缩绒、炭化、氯

漂、升华等。

染料或颜料在纺织物上的染色牢度,与它们的化学结构、在纤维上的

浓度和所处状态以及纤维的性质有关。

各项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是模拟各种服用

或工艺条件制订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参照英国和美国的染化学会(SDC和

AATCC)以及欧洲大陆牢度协会(ECE)等组织(见纺织标准)所定的标准,陆续制

订了各项染色牢度的国际标准和测试、评定方法。

中国也订有各项主要染色牢度的

国家标准,如:

①日晒牢度,也称耐光牢度,分为8级,以1级最不耐晒,8级牢度

最好。

各级都有一个用规定的染料按规定的浓度染成的蓝色羊毛织物参比标样,称

为蓝色标样。

试验时,将试样和8个蓝色标样按规定条件一起曝晒相当时间后,与蓝

色标样作比较,评定试样的日晒牢度级别。

由于日晒试验的时间较长并受到气候变

化的限制,一般多采用人工光源,常用的是氙气灯和碳弧灯,氙气灯的光谱能量分

布与日光比较接近。

②耐洗牢度,分为褪色和沾色两种,分别用规定的灰色标样,

分5级进行评定,逐级的色差成几何级距。

试验时,将试样和白布叠缝在一起,在规

定条件下进行洗涤,洗后晾干。

将试样与白布分开,褪色牢度根据试样洗涤前后的

色差,用灰色褪色样卡对比评定。

1级色差最大,5级目测无色差。

将白布的沾色与

灰色沾色样卡进行对比,评定试样对白布的沾色牢度。

1级沾色最严重,5级目测无

沾色。

耐洗牢度的测试温度有95℃、60℃、50℃和40℃四种,按印染纺织物的使用

要求而定。

③耐摩擦牢度,也分为5级。

试验时,将试样按规定条件用干态和湿态

的白布分别对试样进行摩擦,然后将白布上的沾色程度与灰色沾色样卡分别比较评

定。

对干态白布摩擦所得的结果为干摩擦牢度;对湿态白布摩擦所得的结果为湿摩

擦牢度。

其他染色牢度可按照规定条件进行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灰色褪色样卡或灰

色沾色样卡对比评定级数。

3.印染废水的特点及其危害:

国外印染行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韩国釜山,日本大阪,意大利米兰及墨西哥

等地,印染行业比较集中,印染废水量比较大,同时在这些地区自然形成产业链。

及本地区及周围地区形成上游的原料生产,加工运输等行业;下游的服装运输,销

售等一系列产业链。

意大利及日本对废水的处理主要采取工厂处理及与城市污水相结合的处理方

式,在对印染废水初步处理后达到一定标准后与城市污水一起处理,这样可以提高

后续处理效果,如果印染厂多,则同时能够达到处理效果。

印染废水主要是有机物,因此主要采用生化法,但国外禁止使用硫化染料,对

于废水量少,采用设备为主,对于大水量,以构筑物为主,但从处理技术上来说与

国内差别不大,但自动化,设备质量上要高于国内。

我国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以生物处理为主,其中好氧生物处理法占绝大多数。

从现有情况看,我国印染废水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

此外,

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

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

但由于微生物对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50﹪左右,所以当

出水色度要求较高时,需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

好养生物处理对BOD5去除效果明显,

一般可达80﹪左右,但色度和COD去除率不高,而且好氧法的运行费用高并且剩余

污泥的处理或处置不好解决。

厌氧的主要处理构筑物是厌氧罐,染料中的偶氮基因、三苯甲烷基因以及单氮

基因聚合物,都能通过厌氧分解,通常在中温条件下进行,水力停留时间6小时,

主要含甲基红染料的污水颜色能完全去除。

厌氧-好氧组合法是近几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高效

去除废水中的BOD5,还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目的,同时解决了活性污泥膨胀的

问题。

采用这一方法,目前主要开发了两种工艺:

厌氧-好氧-生物炭接触工艺;厌

氧-好氧生物转盘工艺。

国内外常根据BOD5/COD比值来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即:

BOD5/COD>0.3时

易生化处理,当BOD5/COD>0.25时可生化处理,当BOD5/COD<0.25难生化处理。

而印染废水的BOD5/COD的比值大于0.3,所以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多是采用好氧

生物处理,也可先采用厌氧处理,降低污染负荷,再用好氧生物处理。

我国日排放印染废水量为(300~400)×104t,是各行业中的排污大户之一。

染废水主要由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和印花废水组

成,印染加工的四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预处理阶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

光等工序)要排出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和丝光废水,染色工序排出染色

废水,印花工序排出印花废水和皂液废水,整理工序则排出整理废水。

通常所说的

印染废水是以上各类废水的混合废水,或除漂白废水以外的综合废水。

印染废水的

水质随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印染废水一

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有害成分及色度高等特点。

一般印染废水pH

值为6-10,CODcr为400-1000mg/L,BOD5为100-400mg/L,SS为100-200mg/L,色

度为100-400倍。

但当印染工艺、采用的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变化后,废水水质将

有较大变化。

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

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

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cr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

2000-3000mg/L以上,BOD5增大到800mg/L以上,pH值达11.5-12,从而使原有的

生物处理系统CODcr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3.1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

(1)退浆废水:

水量较小,但污染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

和各种助剂。

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

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废

水,其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

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

涤棉经纱)退浆废水,C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

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

剂、含氮化合物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废水:

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

等。

(4)丝光废水:

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

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

COD、SS均较高。

(5)染色废水:

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

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较差。

有印染

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

企业

(6)印花废水:

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的废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废水,污染物浓

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等,BOD、COD均较高。

(7)整理废水:

水量较小,其中含有纤维屑、树脂、油剂、浆料等。

(8)碱减量废水:

是涤纶仿

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对苯二甲

酸含量高达75%。

碱减量废水不仅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

量工序排放的废水中CODcr可高达9万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

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4.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鉴于印染废水的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人们对印染产品

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而对印染行业以及印染废水的处理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因此,

采取有效措施,建设新的有效的处理设备,尽快消除和控制这些企业所排放的印染

废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减少污染物向地面水系的排放,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当

务之急,通过系统学习环境工程专业,具备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

能力,在进一步熟悉污染物排放标准,工艺设计规范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进一步熟悉污染物排放标准,工艺设计规范和其他规范的基础上,在完成理论学

习和其他实践环节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印染废水处理的设计,通过教师指

导和自己查阅资料,结合任务书完成印染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是可行的。

具备给

定的实际条件和规范手册,在所设计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各个构筑物的设计,

我们认为已经具备设计所需的条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基本工作思路

在对印染废水处理设计中首先应根据设计内容查阅相关资料,通过查阅有关资

料和导师的指导帮助下,了解印染的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了解相关的设计规范,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则下,考虑降低成本、提高处理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环保

的要求,从而选择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

对于印染废水处理大多采用厌氧─

好氧联合工艺(废水厌氧发酵能够产生沼气,可以降低污染物负荷,但其出水往往

不能达到污水排放标准,所以其处理水必须经过好氧处理才能达标排放),而这一处

理工艺的核心厌氧处理单位,主要可以采用厌氧消化池、厌氧滤池、厌氧接触氧化

池、厌氧流化床和UASB等主体构筑物。

1.设计的准备阶段:

分析设计任务及指导书,根据原水水质参数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GB4287—2012)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9号)中的排放标准,

确定各类指标的排放标准;并在确保达到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初步确定一个投资少

运行成本低的设计方案。

2.对各个主要处理设备和构筑物进行合理选型;

3.根据设备和构筑物的具体结构尺寸、数量计算及其水利计算;

4.对各个处理设备和构筑物高程计算;

5.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6.绘制各主要构筑物的平剖图和总平面图(手工图、CAD图);

7.提交设计成果并进行预答辩;

8.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改并完善设计成果;

9.答辩准备及答辩。

 

设计工作计划

1.了解任务,查阅相关文献:

2周(第4、5周)

2.印染废水一级处理设计计算:

2周(第6周)

3.印染废水厌氧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2周(第7、8周)

4.印染废水好氧处理工艺设计计算:

2周(第9、10周)

5.平面、高程布置及泵房设计计算1周(第11、12周)

6.绘图:

4周(第13、14、15、16周)

7.说明书撰写:

1周(第17周)

8.出图、打印说明书,准备答辩:

1周(第18周)

合计15周。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字:

日期:

注:

学生根据导师的选题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初步调研,并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尽量做到思路清晰,各阶段目标明确,各部分任务之间时间安排松紧得当,具有可操作性。

对于已提前接触和课题相关工作的学生,论文学期前所做的相关工作均可作为论文工作的一部分,并在论文工作计划中注明。

各专业教研室组织审查开题报告,凡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和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开题报告必须重写。

文献检索一:

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写下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一般分为两种:

直接检索法和间接检索法。

但是在当今“信息

爆炸”时代,单凭直接检索法不可能获得全面的资料,所以大都采用间接检索法。

间接检索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顺查法:

根据检索课题的时间范围,按由远及近,从过去到现在,从旧到新的顺序逐年逐卷地查找文献。

优点是查全率、查准率高,漏查率较小。

但这种方法费力,效率低,一般适用于那些主体比较复杂,研究范围较大,研究时间较长的科研课题。

(2)抽查法:

针对某学科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阶段,抓住该学科发展较快,文献资料较多的年代,抽出这段时间进行检索的方法。

抽查法往往是用来解决要求快速检索的课题,检索效果和效率较高,但使用此法必须了解和熟悉学科发展的特点及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

(3)逆查法:

它于顺查法恰好相反,按照检索课题的时间范围,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由近及远,由现在到过去,由近期到早期逐年逐卷地回溯查找文献。

要求获得某学科或是研究课题最新或近期一定时间内文献资料,最好采用逆查法,因为此法不仅省时省力、灵活性大、效率高,而且检索出的都是最新文献,时效性高。

但易查漏,查全率、查准率较低。

(4)追溯法:

又称扩展法、追踪法。

是不利用一般的检索工具,而是利用已经掌握的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进行逐一追溯查找“引文”的一种最简便的扩大情报来源的方法。

它可以从查到的“引文”中再追溯查找“引文”,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越来越多的内容相关的资料。

这种方法涉及的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比较迅速,并且可以不断扩大线索。

(5)循环法:

有称为综合法,它是将上述方法加以综合运用的方法。

此法兼有顺查法、逆查法、追溯法等文献检索方法的优点,可以查到较为全面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