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讲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627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游戏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间游戏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间游戏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间游戏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间游戏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间游戏讲稿.docx

《民间游戏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游戏讲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间游戏讲稿.docx

民间游戏讲稿

让民间儿童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中原油田中心幼儿园尚利琴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有关幼儿教育的一些话题。

希望能在今天的分享过程中与大家共同学习。

先给大家讲一个不算故事的小故事:

一天,一位父亲问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

“你觉得生活是什么?

”儿子认真地想了想,回答:

“生活,就是玩呗!

”我看到很多家长都笑了,这个回答也许不算精彩,但反映出的是孩子真实的内心。

我们大家想一想:

“玩”对于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是不是他们每天最愿意做的事情?

如果你对你的孩子说“来,我们来玩吧!

”孩子是不是特别兴高彩烈、特别积极主动?

对,所有的孩子都是爱“玩”的,没有哪个孩子不是在“玩”中长大。

“玩”,就是孩子生活的主题。

那么,玩什么呢?

对,游戏!

我们幼教界有名的一位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在他的著作《儿童游戏与生活》中有这样的表述:

游戏表达的是儿童的一种成长愿望,游戏达成的是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

在游戏中,儿童无法得到与真实生活过程相同的物质利益的满足,如在游戏过程中,儿童可以假装吃点心,事实上他吃不到点心,他去银行取钱,事实上他取到的不是真正的钱。

这些都说明游戏过程是不能满足儿童真实的欲望的,但就是这个过程让儿童觉得很满足,这种满足也许是短暂的,但却远远超越了吃点心和取钱,它也许与动手的乐趣联系在一起,也许与审美的感知联系在一起,也许与内心特定的愉悦或挑战联系在一起,等等。

对儿童来说,这也是他的生活。

因此,没有游戏,儿童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精彩的。

没有游戏,就谈不上儿童的幸福生活,也谈不上儿童的生命成长。

中国幼儿教育的开创者陈鹤琴老先生也认为: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他说:

儿童有四心——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游戏心。

其中“游戏心”出自于儿童的本能。

成人要学会欣赏儿童的游戏,欣赏他们在游戏中异想天开、不断生成和创造的品质。

这是对生命本身的欣赏,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的体现。

不论是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是21世纪初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强调: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可见,游戏是孩子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

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孩子的知识,发展智力。

啰里啰嗦了这么长时间、铺垫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今天发言的主题内容——《让民间儿童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说起民间游戏,我想大家耳边都会回响起许多熟悉的旋律:

“丢、丢、丢手绢儿,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这熟悉的歌曲和童谣,是不是把我们带入了童年,让我们回忆起与当年的小伙伴们玩共同嬉戏的情景?

跳房子、弹溜溜弹儿、跳皮筋、炒黄豆、炸油条、卷包菜……这些好玩的民间游戏,直到现在还让我们倍感温馨。

它们曾经风靡于弄堂小巷,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走过快乐童年,可以说这些就是我们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主旋律之一。

我记得我小时候最爱和伙伴玩的游戏是“迈大步”“弹溜溜弹儿”“跳皮筋”“挑小棍儿”“太平天国”“我们要求一个人”等等,一玩起来就没个够,也不怕被太阳晒得黑里透红,被风吹得皮肤干裂,经常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玩得不想回家吃饭,吃着饭脑子里还琢磨着下一次怎么把别的“纸面包”赢到自己手里。

冬天的时候,北风呼啸,我们一大群野孩子,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棉帽子,踩上结实的冰面,要么和同伴一前一后拉起手玩“推小车”,要么和男孩子一起用自制的鞭子狂抽“木陀螺儿”,玩得那个爽啊,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真的很感谢老祖宗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这笔珍贵的文化财富,积累了这些让我们百玩不厌的民间游戏,让我们在那个不算先进、物质匮乏的年代获得了无比的健康和快乐。

然而这些好玩的民间儿童游戏在今天的都市里却已很难寻觅。

看一看我们现在的孩子们,每天除了上幼儿园,更多的时间是被“圈”在家里,享受全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不愁吃穿,不缺少高档玩具,习惯跟电脑、电视、游戏机面对面,却不一定习惯主动去找同龄人上太阳底下痛痛快快地蹦一蹦、跳一跳、玩一玩。

物质条件好了,玩具多了,可是很多孩子却经常感到孤独,甚至患上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自我、自私和霸道;生活条件好了,营养丰富了,有些孩子却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上医院打点滴是常事儿,根本没法和我们小时候相比。

可以说,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经典的传统民间儿童游戏正在被人们所遗忘,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几乎面临缺场的窘境,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快速发展中一笔不小的遗憾。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因素

1、电子游戏的冲击。

在各类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占据着大部分游戏市场的今天,民间游戏承受着在夹缝中生存的艰辛。

2、城市化进程缩小了民间游戏的空间范围。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城市绿地的减少,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机会减少,加之居住空间变化,邻里间的交往变少,游戏地点逐渐由户外向户内转移,游戏状态由合作变得孤立,民间游戏生存的空间范围随之缩小。

(二)家长因素

1、学习时间挤走游戏时间。

不少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学习外语、绘画、乐器、舞蹈等,学习时间挤走了孩子大量的游戏时间。

2、单根独苗怕有闪失。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状况,所以常把孩子“圈”在家里玩,使孩子失去了与同伴玩民间游戏的机会。

(三)教师因素

1、不想利用。

在组织游戏时,很多老师普遍习惯于将游戏资源局限于现有的园内资源和现成的教材上,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组织游戏,有的老师认为,利用民间游戏费时费力,导致大量民间游戏资源的浪费。

2、不敢搬用。

相对于一般游戏,民间游戏的组织更具挑战性,在活动范围、活动量、活动形式上也更难控制与调整,活动起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在客观上导致教师组织民间游戏的畏难情绪。

3、不会利用。

由于教师缺乏组织民间游戏的直接经验和具体的操作策略,因此教师在着手利用民间游戏时出现了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

总之,如今孩子游戏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教师和家长越来越不熟悉民间游戏,体现民间游戏文化的精神产品日益稀少,民间游戏受课程的支持力越来越单薄……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民间游戏在孩子一日生活中缺场的窘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员,民间儿童游戏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今天这些游戏在幼儿园同样也具有推广的价值。

为了继承代代相传的民间传统文化,发挥民间儿童游戏对幼儿发展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我们中心幼儿园在2007年选择了“幼儿园民间儿童游戏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这个课题项目,历经三年的精心研究与探索,总结和积累出一些关于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有效经验和指导策略。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付出得到了意外的收获,2010年,此课题在河南省幼儿园课题评比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继而在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项目评比”中又荣获了一等奖。

今天我就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与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再次重温和共享。

一、民间儿童游戏及其特点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模式。

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民间儿童游戏具有以下特点:

1、民间儿童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

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歌谣,材料都是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民间儿童游戏具有内容丰富、取材简便易行的特点。

如一粒石子、一把小棍、一片树叶、一根绳子,这些随处可以得到的东西都可以使游戏开展起来。

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3、民间儿童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这一特点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许多游戏还配有琅琅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孩子在这其中边玩边吟唱,情绪积极,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4、民间儿童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它往往不受人数、年龄、场地和时间的局限,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做游戏,愿意玩,儿童随时可以任何地方开展起来,尽情玩耍。

5、民间儿童游戏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

例如踢毽子,不论大小都可以玩,年龄小的儿童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用手拎着踢;年龄大的则可以直接踢,还能踢出许多花样来。

“跳房子”就更简单,只要用树枝或瓦片在地上画上格子,就能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等,乐趣无穷。

二、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民间儿童游戏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对孩子具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孩子在体能、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

体能、语言、认知方面的发展一般都能从现代游戏中得到体现,而民间游戏中所蕴含的社会性教育价值,是现代游戏远远不能比拟的。

我们都想将孩子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将来自立自强、能与集体和谐相处,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与挑战,那么重视和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帮助孩子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是我们的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民间游戏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能起到哪些促进作用呢?

(一)民间儿童游戏有利于孩子社会认知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好听的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民间游戏的过程,也是孩子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

如玩《顶锅盖》游戏时,要求至少两个孩子玩,一个孩子手心朝下,其他人将食指顶在其手心,一起说“顶锅盖,炒小菜,辣椒辣了不要盖,呼---一口风,呼---两口风,呼---三口风”说完食指要立刻离开手心,否则被抓住的孩子就要回答“炒的什么菜?

”“炒韭菜”“西红柿炒鸡蛋”等等。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不仅可以知道许多菜名,而且通过扩展可以了解到做菜的基本过程,更体验到了共同游戏的快乐。

又如,玩民间游戏《抬花轿》,孩子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二)民间儿童游戏有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当儿童生理的、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儿童就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员中的一员,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间建立深厚的感情。

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人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盘脚莲》、《跳皮筋》等,孩子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

其次,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

孩子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三)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孩子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使孩子在游戏中同时面临着成功与失败。

当孩子在游戏中获胜,他们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他们面临失败,就会产生挫折感,不过孩子好胜心强,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孩子,使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四)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

家长和社区中的人们,对儿时的游戏往往都难以忘怀而且津津乐道,这对幼儿园征集和开展民间游戏推动极大。

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和爱心,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及在幼儿园的发展状况等。

在社区中,好玩的民间游戏自然的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互教互动,尽情游戏。

这对于现代生活在“鸽子笼”里的独生子女,获得的可是宝贵的社会交往机会,民间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

三、民间儿童游戏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先交往和交往最多的成人,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材,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每天抽出时间教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往往失望的反映:

孩子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不感兴趣”;还有一部分家长则选择了许多高档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后就不感兴趣了,家长们觉得很浪费;另外一部分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只是一味地说教。

因此,许多家长都反映不知道如何来教育孩子,总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在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民间儿童游戏简单易行、自由灵活等独有的特点很利于在家庭中运用与开展,能帮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一)民间儿童游戏可以为家长们减轻负担

民间儿童游戏灵活、自由度强,一般不受场地、时间、人数、年龄的严格限制,且简单方便,家庭中的成员都可以参加。

家中的任何成员都可以带孩子玩,在玩中乐,玩中学。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许多玩具精美、高档,但价格昂贵,实用价值并不大,孩子也不一定玩得长久。

在民间儿童游戏中,许多游戏都可以用废旧材料来自制玩具进行游戏,如“沙包”、“陀螺”、“铁环”“打纸片儿”等,亲子合作又做又玩,不但让孩子感到有趣,又培养了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民间儿童游戏有利于增强孩子体质

强健的身体,有赖于父母从儿时打好基础。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家长虽然也督促孩子进行锻炼,但单一的形式、枯燥的内容很容易让孩子厌倦、缺乏兴致。

如果利用一些简单有趣的民间游戏,能极大调动起孩子的热情,并且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适当调整运动量,便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

如:

上高山游戏。

“一米二米三,三丈三,三六九,九六三!

”孩子玩边原地蹦跳,不知不觉中发展了下肢力量;“滚铁环”“跳皮筋”游戏,运动量稍大一些,孩子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成游戏目标,虽然有难度,但它的挑战性却往往吸引着孩子们不厌其烦地去尝试。

一次次的玩耍中,孩子的兴趣一直高涨,性格活泼了,身体也会逐渐强壮,胃口一定会比以前更好。

(三)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的素质,尤其是家长的教育观念。

有很多人认为:

家长文化水平高,其子女成长也比较好。

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文化水平高,但其子女表现不好的现象并不少见。

相反,有许多文化水平不算高的家长,却培养出了德、智、体各方面发展都很优秀的子女。

可见,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家长素质的核心。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大家也都反映出自己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学这学那,投资不少,却往往适得其反。

有的孩子虽然能背几百首古诗,却不能用流畅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民间游戏深入开展的过程中,许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树大自然直”、“重智轻德”的观念,摆正了德育、生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晚饭后,不再是枯燥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家人轻松地玩着“抓石子儿”“扑克牌游戏”,游戏中自然巩固了孩子的数数和加减运算能力;公交车上的“词语接龙游戏”,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孩子的词语表达能力。

在我们与家长进行了交流与尝试后,许多家长有效增强了教育的责任感,不再对教育孩子缺乏耐心,不再只顾自己玩乐挣钱,将孩子全然抛之脑后。

大家也发现民间儿童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它花费的时间不多,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带孩子在家中玩民间游戏的劲头也更足了。

(四)民间儿童游戏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会对成人产生情感的依附、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往往扮演着“教师”和“教练”的角色,他们认为孩子懂得越多,自己就越成功。

他们总是高高在上,硬性地规定孩子做这做那。

结果往往使得孩子没主见、缺乏生气,父母与子女之间很难沟通。

其实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当是一种平等、独立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像朋友一样相处。

在民间游戏中,家长与孩子成了平等的参与者,不再有“教”与“学”的关系。

比如在“捞小鱼”游戏中,父母和孩子轮流当“渔网”和“小鱼”;“藏猫猫”游戏中,孩子也可以惩罚爸爸,给爸爸刮鼻子。

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总之,游戏活动是家庭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父母要充分利用民间儿童游戏资源,在孩子生命中种下爱和自由、想像与创造的种子,给孩子一个成功与自信的人生。

四、家庭开展亲子民间游戏的指导原则

1、趣味性原则。

游戏首先应该带有娱乐性,因此家长所选择的民间游戏应充满趣味性,让孩子有和你一起游戏的兴趣。

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中心幼儿园李蓉老师撰写的一篇教育随笔《快乐“丁老头”》——

“丁老头”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边说着滑稽的儿歌边绘画,非常有趣。

今天,我对班上的小朋友说;“你们仔细看,我要画什么了?

我边说边在黑板上画:

“一个丁老头(写一个“丁”字),两边种芋头(画眼睛),三天不吃饭(画皱纹),饿的团团转(画头)。

买了三根葱(画头发),3块3(画耳朵),买了一个大冬瓜(画身体),6块6(画腿脚)。

再买两根油条(画胳膊),9块9(画手)。

小朋友起初莫名其妙地看着我,直到我画完,才恍然大悟:

“哈哈!

真的画了个老头.”他们迫不及待的在自己的绘画本上学起来:

“一个丁老头,两边种芋头……”画完后,还边互相欣赏边哈哈大笑。

我问:

“你们笑什么?

“这个丁老头的样子很可笑。

“丁老头身上有好多数字。

“丁老头怎么没有嘴巴?

我说:

“这个丁老头一看,自己的样子很可笑,他也笑了(画上了嘴巴),牙都笑掉了(画上了零散的几颗牙)。

之后的几天,小朋友时常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边说边画丁老头,乐此不疲。

还有的回家教爸爸妈妈画丁老头,回来给我说:

“我妈妈小时候也画过丁老头,她们把手画成0。

放寒假的前一天,我问小朋友:

“今天的活动都进行完了,你们还有没有特别想画的?

“丁——老——头.”

“你们不是画过吗?

“还想画,丁老头好玩。

于是,我们一起边说边画丁老头,我在黑板上画,小朋友画在作业纸上。

画完后,大家发现,纸上太空,添什么呢?

一个小朋友说:

“有丁老头爷爷,能不能画个丁老头奶奶?

好主意!

我们一起边说边画起来。

说到“买了三根葱”时,有的小朋友叫起来:

“不行!

不行!

老奶奶的头发不能才画三根呀!

怎么办呢?

大家都知道老奶奶的头发要画多一些,而且要垂下来,不能朝上竖着。

一个小朋友在本子上画上齐耳短发说:

“买了个喷泉。

“不行”另一个小朋友说:

“画丁老头都要说食品和数字。

“那就说:

买了几根面条吧.”

大家都说好,其他的都和画丁老头爷爷的画法一样。

画完后,果然很象老奶奶。

小朋友特别高兴,纷纷要画丁老头爸爸、丁老头妈妈…...

有的小朋友画丁老头妈妈时,说:

“买了一包方便面(长长的卷发),8块8(耳环),买了个大蛋糕(裙子),4块4(高跟鞋)……”

有的小朋友画丁老头爸爸时,说:

“买了一包薯条(短发),2块2(耳朵),再买一个芝麻饼(饼子是头,芝麻是胡子),买了两根火腿肠(腿),7块7(皮鞋)……”

画丁老头小姑娘的头发时,有的小朋友说:

“买了一根麻花(麻花辫)”;有的说:

“买了两个香蕉(刷子发型)”……

绘画时,大家说着笑着,不时的拿起自己的画给老师和好朋友欣赏,还提醒别人:

“画丁老头妈妈时,别画‘三天不吃饭’,要不然妈妈也长皱纹了。

”“你给丁老头爷爷下巴上再添几根韭菜,就更象老爷爷了。

”“在冬瓜里添上子儿,丁老头就有扣子了。

”“把手画成5,像拿东西的手。

”……

欢声笑语中,大家开动脑筋,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丁老头一家:

有的添画了雪人,丁老头一家在堆雪人;有的添画了气球、拉花,丁老头一家过年演节目;有的添画了苹果树、椅子,丁老头站在椅子上摘苹果……

我想,这个活动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主要有三个原因:

1.边讲故事边画画,形式很有趣;2.把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数字和绘画联系起来,内容很新颖;3.小朋友自己动脑筋,设计与众不同的丁老头一家,特有成就感。

2、民主性原则。

父母要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游戏中和孩子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才可能尊重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3、主动性原则。

父母不能因为凭借自己对民间游戏熟知剥夺孩子对游戏的决定权、改编权,相反在游戏中应培养与鼓励儿童的创造性与独立性,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父母即便成为游戏的权威人物,也应建立在孩子心服口服基础上。

4、适切性原则。

民间游戏包罗万象,适合的对象从牙牙学语的婴儿直至运动能力很强的少年。

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游戏。

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选择“顶锅盖”、“金锁银锁”等游戏,四岁的孩子可以选择运动强度较低的游戏,如“砍白菜”“卖小猪”等游戏,五六岁的孩子才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游戏,如“拍大麦”、“贴烧饼”等游戏。

5、社会性原则。

良好习惯对孩子适应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亲子民间游戏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玩具要有固定的存放地方,玩完了要让孩子自己收拾好,物归原处;安排合理的游戏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6、随意性原则。

民间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简便易行,一根线、一块石头,甚至徒手就能进行,家长可以根据民间游戏的这一特点,随时随地都可以和孩子进行游戏。

如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念念民间童谣,在公交车上可以玩“拍大麦”游戏等。

五、家庭开展民间儿童游戏的指导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民间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我们着重关注与把握成人的角色:

游戏开展中,倡导成人多观察,以大伙伴的身份平行参与游戏,支持孩子活动;游戏组织中,多为孩子创设开放式活动区域,扩大孩子活动场所与交往面,鼓励孩子游戏中的创新行为;游戏指导中,关注孩子学习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孩子合作协商、学会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评价过程中,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培养社会情感,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下面以我园课题实践过程中教师们采取的一些有效策略来进行详细说明,希望能对家庭中的游戏指导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策略1:

教师伙伴亲密玩

自主学习是民间儿童游戏的显著活动特点。

儿童往往是通过观察他人的玩法、产生游戏欲望后自主加入游戏的。

本着尊重民间游戏本体活动特点的认识,我们倡导教师以“游戏表演者”、“游戏伙伴”的身份巧妙展示和介入民间儿童游戏,演示传统玩法,吸引孩子视线,引发孩子游戏欲望,鼓励孩子尝试游戏,不断地推进游戏情节的进展;同时,充分利用孩子自身资源,请孩子互当“小老师”,将学来的新游戏教授给同伴。

如:

编花篮游戏中,孩子主动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游戏经验,分队组织游戏过程,在游戏中自行调整人数、规则,自己发现游戏难点与重点,讨论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并逐渐达成共识,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有了这样的经验,在其它一些游戏中,孩子们也通过自主选择游戏方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

同伴的共同游戏、交流、合作、冲突,促进了孩子自主、自制、合作等社会性品质和行为的发展。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大家各自展示不同的想法与创意,游戏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师生平等、尊重、友爱的态度和对民间游戏的喜爱之情相互感染,不仅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更极大地调动起孩子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意识,促进了彼此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策略2:

搭建台阶轻松学

对于一些有一定技能难度的民间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