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6267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docx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脾的解剖形态相关条文:

1.王注曰,脾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其用为化,兼四气聚散,复形群品,以主溉灌肝心肺肾,不主于时,寄旺四季。

2.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

脾的功能相关条文:

1.保其生之要者,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也,脾胃待此而仓廪备。

2.病症故食饮之常,保其生之要者,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也,脾胃待此而仓廪备。

3.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故为仓廪之官,又名谏议之官,五味出焉,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为阴中至阴。

4.若脾虚则不用也,经所谓土不及则卑陷,卑下也,陷坑也,故脾病四肢不用,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能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受也,今脾不能与胃行其津液,四肢不能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其治可补,十全散加减四物,去邪留正。

5.胃者土也,脉乃天真造化之元气也,若土无气,则何以生长收藏,若气无土,何以养化万物,是无生灭也,以平人之气,常禀于胃,正理论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阴阳交会,胃和脉行。

6.五至者,胃兼主四旁,在呼吸之间也。

7.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

8.王注曰,脾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其用为化,兼四气聚散。

复形群品,以主溉灌肝心肺肾,不主于时,寄旺四季。

脾与志液相关条文:

1.黄汗归脾。

脾与官窍相关条文:

1.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故为仓廪之官,又名谏议之官,五味出焉,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为阴中至阴。

脾与经络相关条文:

2.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故为仓廪之官,又名谏议之官,五味出焉,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为阴中至阴。

脾与形体相关条文:

1.脾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故为仓廪之官,又名谏议之官,五味出焉,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为阴中至阴。

脾与四时相关条文:

1.王注曰,脾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其用为化,兼四气聚散,复形群品,以主溉灌肝心肺肾,不主于时,寄旺四季。

脾脏特点相关条文:

1.故此脏喜新而恶陈,常令滋泽,无使干涸,土平则备化,太过则敦阜,不及则卑。

2.万亿之书,故以水为命,以火为性,土为人,人为主性命者也,特点阳明多血多气。

3.饮食者养其形,起居者调其神。

脾与五脏六腑相关条文:

1.此言饮酒多食热物,脾生大热,而助三焦气盛,火能生土也,当泻三焦,火热退,使金得气而反制木,木受制则五虫不生,病自愈矣。

2.得肝脉色见青白,心脉色见赤黑,脾脉色见黄青。

3.寒湿同性,水火同居。

4.中风之人能食者,凡中风病,多能食,盖甲己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则脾气愈盛,土克制肾水,水亏则病增剧也,病宜广服药,不欲多食,病能自愈,中风多食,风木盛也,盛则克脾,脾受敌,求助于食,经曰实则梦与,虚则梦取,是也,当泻肝木,治风安脾,脾安则食少,是其效也。

5.中风之人能食者,凡中风病,多能食,盖甲己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则脾气愈盛,土克制肾水,水亏则病增剧也,病宜广服药,不欲多食,病能自愈,中风多食,风木盛也,盛则克脾,脾受敌,求助于食,经曰实则梦与,虚则梦取,

是也,当泻肝木,治风安脾,脾安则食少,是其效也。

6.以五行之相克也,若乃肺风而眉白,心风而口赤,肝风而目青,脾风而鼻黄,肾风而肌黑,以风善行数变故尔,肝热而左颊赤,肺热而右颊赤,心热而颜赤,脾热而鼻赤。

7.水火欲其相济,土金欲其相养,是以全生之术。

脾病病因相关条文:

1.此言饮酒多食热物,脾生大热,而助三焦气盛,火能生土也,当泻三焦,火热退,使金得气而反制木,木受制则五虫不生,病自愈矣。

2.故湿伤肉,湿胜则濡泄。

3.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唯湿病痰饮入胃,留之而不行,止入于肺,则为咳嗽。

4.脾湿者,秋伤于湿,积于脾也。

5.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6.虽五味为之养形,若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7.王注曰,脾热则生湿,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者,有胃之寒者,有胃之热者,色白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色黄水赤混浊,皆属于热。

8.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

9.味和气化,湿胜则濡泄。

10.王注曰,湿为水,水盛则肿,水下形肉已消,又曰,湿气为淫,皆为肿满。

11.饮食者养其形,起居者调其神。

12.诸病疮疡如呕者,是湿气浸于胃也,药中宜倍加白术服之。

脾病病机相关条文:

1.此言饮酒多食热物,脾生大热,而助三焦气盛,火能生土也,当泻三焦,火热退,使金得气而反制木,木受制则五虫不生,病自愈矣。

2.大抵素秋之气宜清,若反动之,气必上冲而为咳,甚则动于脾湿发而为痰焉,是知脾无留湿,虽伤肺气而不为痰也。

3.谷不能化而脾损。

4.经曰,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所以为带下冤屈也,冤结也,屈滞而病热不散,先以十枣汤下之,后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调下之,热去湿除,病自愈也,如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故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王注曰,大肠胃发病也,心脾受之,心主血,心病则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则味不化,味不化则精不足,精血不足,故其证不能已,亏则风邪胜而真气愈消也,又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属于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先服降心火之剂,后服局方中五补丸,后以卫生汤,治脾养血气也。

5.论曰,春宜缓形,形缓动则肝木乃荣,反静密则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风气内藏,夏至则火盛而金去,独火木旺,而脾土损矣,轻则飧泄身热脉洪,谷不能化,重则下痢脓血稠粘,皆属于火。

6.如痢或泄而呕者,胃中气不和也。

7.湿淫气胜,肿满脾湿。

8.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9.诸湿肿满,皆属脾土。

脾病临床表征相关条文:

1.脉色见白赤,肾脉色见黑黄,是谓真脏之见者,二阳结于胃及大肠,俱热也,肠胃藏热,则善消水谷,可甘辛降火之剂,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

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剂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温水送下,日进十服,渴病立止。

2.夫伤者,有多少,有轻重,如气口一盛,脉得六至,则伤于厥阴,乃伤之轻也,槟榔丸主之,气口二盛,脉得七至,则伤于少阴,乃伤之重也,煮黄丸浓朴丸主之,气口三盛,脉得八至,则伤于太阴,塞闷乱,甚则心胃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则已。

4.假令得脾脉,其内证腹胀满食不消,怠惰嗜卧,其尺寸脉俱沉,里和恶寒,脾经受病,加白术防己各三钱。

5.假令泻见嗽而气上,脾肺病也,泻白益黄散合而服之,又宜黄芩浓朴汤白术浓朴汤,谓脾苦湿肺苦燥气则上逆也,其证先泻,又兼面色黄,肠鸣呦呦者是也。

6.经所谓善不可见,恶者可见也,其变骤注,其灾霖溃,其为病也,肿骨痛阴淖,按之不得,腰脊头颈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饮,不欲食,咳唾则有血,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吐下,身重,善饥肌肉痿,足不收行,胁呕吐,泄注。

7.经曰,气口紧而伤于食,心胸满而口无味,与气口同,气口者,乃脾之外候,故脾胃伤则气口紧盛。

8.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宜大黄汤下之,是为重剂,黄芩芍药汤为之轻剂,是实则泻其子,木能自虚而脾土实矣,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绁,此逆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有自太阴脾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泻之,法云,宜补宜泻宜和宜止,假令和则芍药汤是也,止则诃子汤是也,久则防变而为脓血也,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先痢而后滑,谓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湿,天行为也,虽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为水泻,有厥阴经动,下痢不止,其脉沉而迟。

9.脾也,其脉缓。

10.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

11.治呕吐腹中痛者,是有积也,胃强而干呕,有声无物,脾强而吐食,持实击强,是以腹中痛,当以木香白术散和之。

12.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

13.热而颐赤,以诸热皆属火故尔。

14.然审病者,又皆以真脾为本,盖真脾之黄,是谓天之气,五色又明,病虽久而面黄必生者,以其真气外荣也。

15.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1.脾病病症相关条文:

1.二阳结于胃及大肠,俱热也,肠胃藏热,则善消水谷,可甘辛降火之剂,黄连末一斤,生地黄自然汁,白莲花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剂黄连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温水送下,日进十服,渴病立止。

2.法曰四肢不举,俗曰瘫痪,故经所谓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又曰土太过则敦阜,阜高也,敦浓也,既浓而又高,则令除去,此真所谓膏粱之疾。

3.夫伤者,有多少,有轻重,如气口一盛,脉得六至,则伤于厥阴,乃伤之轻也,槟榔丸主之,气口二盛,脉得七至,则伤于少阴,乃伤之重也,煮黄丸浓朴丸主之,气口三盛,脉得八至,则伤于太阴,塞闷乱,甚则心胃大痛,兀兀欲吐,得吐则已。

4.故吐泻不止者,其本在于中焦,或因渴大饮,或因饮而过量,或饥而饱甚,或湿内甚,故阴阳交而不和,是为吐泻。

5.经曰,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所以为带下冤屈也,冤结也,屈滞而病热不散,先以十枣汤下之,后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调下之,热去湿除,病自愈也,如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内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故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王注曰,大肠胃发病也,心脾受之,心主血,心病则血不流,脾主味,脾病则味不化,味不化则精不足,精血不足,故其证不能已,亏则风邪胜而真气愈消也,又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属于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先服降心火之剂,后服局方中五补丸,后以卫生汤,治脾养血气也。

6.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宜大黄汤下之,是为重剂,黄芩芍药汤为之轻剂,是实则泻其子,木能自虚而脾土实矣,故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绁,此逆四时之气,人所自为也,有自太阴脾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泻之,法云,宜补宜泻宜和宜止,假令和则芍药汤是也,止则诃子汤是也,久则防变而为脓血也,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若先痢而后滑,谓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湿,天行为也,虽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为水泻,有厥阴经动,下痢不止,其脉沉而迟。

7.假令得脾脉,其内证腹胀满食不消,怠惰嗜卧,其尺寸脉俱沉,里和恶寒,脾经受病,加白术防己各三钱。

8.论诸蛊胀者有二,肿若从胃,则旦食而不能夜食,旦则不胀,夜则胀是也,若水肿证,濡泄者是也,内经曰,蛊胀之病,治以鸡屎醴,酒调服,水胀之病,当开鬼门,洁净府也。

9.脾湿者,秋伤于湿,积于脾也。

10.脾胀者,善哕,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

11.论诸蛊胀者有二,肿若从胃,则旦食而不能夜食,旦则不胀,夜则胀是也,若水肿证,濡泄者是也,内经曰,蛊胀之病,治以鸡屎醴,酒调服,水胀之病,当开鬼门,洁净府也。

12.其太阴病者,标阴本湿,从标则身目黄,从本则腹胀满,若腹满而嗌干,太阴经病,故宜泄满下湿,从其本治其标。

13.其阳明病者,虽从中气,标阳本实,从标则肌热,从本则谵语,若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阳明经病,故宜解肌。

14.若先痢而后滑,谓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湿,天行为也,虽圣智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气,从鼻而入,留积于脾而为水泻。

15.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16.四时以胃气为本,久下血痢,则脾虚损,而血不流于四肢,入于胃中,为血痢宜滋养脾胃则愈。

17.味和气化,湿胜则濡泄。

18.五脏病各有所见证热则从心,寒则从肾,嗽而气上则从肺,风从肝,泻从脾,

19.有虚热不能食而热者,脾虚也,宜以浓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汤,或三黄丸之类治之,郁金柴胡之类亦是也。

20.在阴经则不分三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论之,其病发在处暑后冬至前,此乃伤之重者,远而为,者,老也,故谓之久疟,气居西方,宜毒药疗之。

21.中风之人能食者,凡中风病,多能食,盖甲己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则脾气愈盛,土克制肾水,水亏则病增剧也,病宜广服药,不欲多食,病能自愈,中风多食,风木盛也,盛则克脾,脾受敌,求助于食,经曰实则梦与,虚则梦取,

是也,当泻肝木,治风安脾,脾安则食少,是其效也。

22.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弱,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

23.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

24.自上而损者,一损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心,血脉虚少,不能荣于脏腑,妇人月水不通,三损损于胃,饮食不为肌肤。

25.自下而损者,一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损于脾,饮食不能消克。

26.诸唇黑则伤肝,缺盆盈平则伤心,脐出则伤脾,足平则伤肾,背平则伤肺,此五者必不可疗也。

27.仲景曰:

“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既吐且泻”。

脾病治则治法相关条文:

1.风胜湿,湿自土生,风为木化,土余则制之以风。

2.复有无毒而调引者,痰滞气痞,胃虚脾弱,气不往来,以通经利其气之药之类是也。

3.故论曰,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治俞者,治其土也,治合者,亦治其土也,如兵家围魏救赵之法也。

4.故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若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气之下,木气承之,本草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王注曰,半身已上,湿气有余,火气复郁,所以明其热能生湿。

5.肾受气于巳,心受气于亥,肝受气于申,肺受气于寅,脾王四季,此法皆长生之道也,四时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必湿剂以润之,本草曰,湿可去枯,即紫石英之属,故痿弱者用之。

6.其太阴病者,标阴本湿,从标则身目黄,从本则腹胀满,若腹满而嗌干,太阴经病,故宜泄满下湿,从其本治其标。

7.其阳明病者,虽从中气,标阳本实,从标则肌热,从本则谵语,若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阳明经病,故宜解肌。

8.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为度。

9.湿淫气胜,肿满脾湿,必燥剂以除之。

10.所谓湿甚于上,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是也。

11.太阴传少阴是为贼邪,先以枳实浓朴汤,以防其变,若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术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湿,芍药之酸涩,除胃中之湿热,四肢困,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湿,此三味,泄痢须用此。

12.中风之人能食者,凡中风病,多能食,盖甲己化土,脾盛故能食,由是多食则脾气愈盛,土克制肾水,水亏则病增剧也,病宜广服药,不欲多食,病能自愈,中风多食,风木盛也,盛则克脾,脾受敌,求助于食,经曰实则梦与,虚则梦取,是也,当泻肝木,治风安脾,脾安则食少,是其效也。

13.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弱,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

14.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经曰,热能消谷,知热在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饮食则愈。

15.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16.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者,胃心痛也,刺大都太白二穴。

17.心痛如锥刺,乃脾心痛也,刺然谷太溪。

18.若脾热甚,土自邕,燥去其湿,以寒除热,脾土气衰,以甘缓之。

19.若伤寒食少发渴,只可和胃止渴,不可太凉药止之,然恐凉药止之,损着胃气,必不能食也。

20.四时以胃气为本,久下血痢,则脾虚损,而血不流于四肢,入于胃中,为血痢宜滋养脾胃则愈。

21.吐而食不下,脉弦者,肝盛于脾,而吐乃由脾胃之虚,宜治风安脾之药。

22.有自太阴脾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泻之,法云,宜补宜泻宜和宜止,假令和则芍药汤是也,止则诃子汤是也,久则防变而为脓血也,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

23.虚滑久不愈者,多传变为痢疾,太阴传于少阴,是为贼邪,先以浓朴枳实汤,防其传变。

脾病用药相关条文:

1.白茯苓(止渴利小便太阴经药)。

2.苍术(温中去湿热强胃)。

3.神曲(消食强胃)。

4.本草曰,粟米味咸,微寒无毒,主养胃气,去脾胃

中热,益气,霍乱者,脾胃极损不能传化,加以粟米,如人欲毙,更以利刀锯其首,岂有能生者耶。

5.本草曰,燥可去湿,即桑白皮赤小豆之属。

6.黄石脂法土色黄而主脾。

7.假令得脾脉,其内证腹胀满食不消,怠惰嗜卧,其尺寸脉俱沉,里和恶寒,脾经受病,加白术防己各三钱。

8.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尺寸脉俱浮而缓,里和恶寒,麻黄汤内加白术防己各五钱,谓脾主湿,是胃经受病也。

9.季夏之月,加防己二两,通四两,白术二两,茯苓二两,通五两,谓胜脾土之湿也。

10.津耗为枯,五脏痿弱,荣卫涸流,必湿剂以润之,本草曰,湿可去枯,即紫石英之属,故痿弱者用之。

11.牛膝(补筋益脾)。

12.芍药(止腹痛安太阴)。

13.食入而泻,谓胃中有宿谷也,当加枳实五钱,酒入而泻,湿热泻也,加黄芩

五钱。

14.太阴传少阴是为贼邪,先以枳实浓朴汤,以防其变,若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术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湿,芍药之酸涩,除胃中之湿热,四肢困,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湿,此三味,泄痢须用此。

15.乌梅肉(助脾收胃饮食)。

16.有虚热不能食而热者,脾虚也,宜以浓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汤,或三黄丸之类治之,郁金柴胡之类亦是也。

17.久则防变而为脓血也,脾传肾,谓之贼邪,故难愈。

18.治虚热不能食者,脾虚也,宜以浓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

19.诸泻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守病,故不可离于芍药,若不受湿,不能下痢,故须用白术。

20.诸病疮疡如呕者,是湿气浸于胃也,药中宜倍加白术服之。

21.太阴传少阴是为贼邪,先以枳实浓朴汤,以防其变,若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宜调胃去湿,白术芍药茯苓三味,水煎服,以白术之甘,能入胃而除脾胃之湿,芍药之酸涩,除胃中之湿热,四肢困,茯苓之淡泄,能通水道走湿,此三味,泄痢须用此。

22.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有阴有阳,食与气相假为积而痛,其脉浮而弱,其证或先痛而后吐,或先吐而后痛,治法当以毒药去其积,槟榔木香行其气。

脾病用方相关条文:

1.金花丸\x

半夏(汤洗一两)槟榔(二钱)雄黄(一钱半)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小儿另丸,生姜汤下,从少至多,渐次服之,以吐止为度,羁绊

于脾,故饮食自下。

2.\x利膈丸\x主胸中不利,痰嗽喘促,利脾胃壅滞,调藏秘泻,推陈致新,消进饮食,治利膈气之胜药也,

木香(一钱半)槟榔(一钱半)人参(三钱)当归(二钱)藿香(一钱半)大黄(酒浸焙一两)

浓朴(姜制三两)枳实(一两炒)甘草(三钱炙)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诸饮皆可下。

3.十全散\x治心肺损及胃,饮食不为肌肤,宜益气和血调饮食。

白术人参黄茯神桂枝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甘草(等分)

上为末,加生姜枣同煎,水一大盏,药五钱,煎至七分,食前,日三服。

4.紫沉丸\x治中焦吐食,由食积为寒气相假,故吐而痛,宜服之,

半夏曲(三钱)乌梅(二钱去核)代赭石(三钱)杏仁(一钱去皮尖)丁香(二钱)缩砂仁(三钱)

沉香(一钱)槟榔(二钱)木香(一钱)陈皮(五钱)白豆蔻(半钱)白术(一钱)巴豆霜(半钱

另研)上为细末,入巴豆霜令匀,醋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十丸,食后生姜汤下吐愈则止,小儿另丸,治小儿食积吐食,亦大妙,一法,治翻胃吐食,用橘皮一个,浸少时去白,裹生姜一块,面裹纸封,烧令熟去面,外生姜为三番。

5.橘皮煎汤,下紫沉丸一百丸,一日二服,得大便通至不吐则止,此主治寒,积气皆可。

6.当归黄芪汤\x,并加减在后,

当归黄地黄地骨皮川芎芍药(等分)

上咀,每服一两,水一碗,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如发热者,加黄芩,烦热不能卧者,加栀子,如呕是

湿气侵胃也,倍加白术。

7.煨肾丸\x治肾肝损及脾损,谷不化,宜益精缓中消谷,

牛膝(酒浸)萆杜仲苁蓉菟丝子防风白蒺藜胡芦巴破故纸(等分)桂(半之)。

上和剂服饵如金刚丸法,腰痛不起者,甚效。

8.当归承气汤\x

当归大黄(各一两)甘草(半两)芒硝(九钱)

上如麻豆大,每服二两,水一大碗,入生姜五片,枣十枚,同煎至半碗,去滓热服,若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有余阴不足,大黄芒硝去胃中实热,当归补血益阴,甘草缓中,加生姜枣,胃属土,此引至于胃中

也,经所谓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此之谓也,以大利为度,微缓以瓜蒂散加防风藜芦,吐其病自愈,后调洗心散凉膈散解毒汤等药调治之。

9.凡脏腑之秘,不可一例治疗,有虚秘,有实秘,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当以麻仁丸七宣丸之类主之,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x浓朴汤\x主之。

10.和胃白术汤\x

白术茯苓起卧不能谓之湿,身重是也,小柴胡汤黄芩芍药汤,起卧不安,眠睡不稳,谓之烦,栀豉汤竹叶石膏汤,解利四时伤寒,混解六经,不犯禁忌。

11.假令得脾脉,其外证面黄善噫善思善味,尺寸脉俱浮而缓,里和恶寒,麻黄汤内加白术防己各五钱,谓脾主湿,是胃经受病也。

12.治呕吐腹中痛者,是有积也,胃强而干呕,有声无物,脾强而吐食,持实击强,是以腹中痛,当以木香白术散和之。

13.有虚热不能食而热者,脾虚也,宜以浓朴白术陈皮之类治之,有实热能食而热者,胃实也,宜以栀子黄芩汤,或三黄丸之类治之,郁金柴胡之类亦是也。

14.有自太阴脾经受湿而为水泄,虚滑微满身重,不知谷味,假令春,宜益黄散补之,夏宜泻之,法云,宜补宜泻宜和宜止,假令和则芍药汤是也,止则诃子汤是也。

15.平胃丸\x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和中消痰去湿,及浓肠胃,进饮食,

浓朴(一两)白术(一两二钱)陈皮(八钱去白)木香(一钱)生半夏(汤洗一两)槟榔(二钱半)

枳实(五分)甘草(三钱炙)

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生姜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