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594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汉语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课堂.docx

《古代汉语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课堂.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课堂.docx

古代汉语课堂

第四章古书阅读的相关常识

第一节古书的注解

一、今天阅读古书为何要参阅前人旧注?

二、前人旧注称作“传”“注”“疏”“笺”,各有什么意思?

毛亨《毛诗故训传》

郑玄《周礼注》

贾公彦《周礼疏》

皇侃《论语义疏》,孔颖达《五经正义》。

郑玄的《毛诗笺》。

三、历代旧注举要(就教材提及的看)

1.汉代

经:

史:

子:

集:

2.魏晋六朝

经:

史:

子:

集:

3.唐代

经:

史:

子:

集:

4.宋代

经:

史:

子:

集:

四、《十三经注疏》中注疏作者及该书的读法

《周易》: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尚书》:

汉.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

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左传》: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公羊传》:

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谷梁传》:

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孝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论语》: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孟子》:

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诗经·关雎》注疏选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服,思之也。

笺云:

服,事也。

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悠,思也。

笺云:

思之哉,思之哉!

言已诚思之。

卧而不周曰辗。

○悠,音由。

辗,本亦作“展”,哲善反;吕忱从车展。

郑云“不周曰辗”,注本或作“卧而不周”者,剩二字也。

【疏】“求之”至“反侧”○毛以为后妃求此贤女之不得,则觉寐之中服膺念虑而思之。

又言后妃诚思此淑女哉,诚思此淑女哉!

其思之时,则辗转而复反侧,思念之极深也。

○郑唯以“服”为“事”,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

余同也。

○《传》“服,思之也”○正义曰:

王肃云:

服膺,思念之。

《笺》以《释诂》文“服,事也”,本求淑女为己职事,故易之也。

○《笺》“卧而不周曰辗”○正义曰:

《书传》曰:

“帝犹反侧晨兴。

”则“反侧”亦卧而不正也。

“反侧”既为一,则“辗转”亦为一,俱为卧而不周矣。

《笺》独以“辗”为“不周”者,辨其难明,不嫌与“转”异也。

《泽陂》云:

“辗转伏枕。

”伏枕,据身伏而不周,则“辗”、“转”同为“不周”明矣。

“反侧’犹“反覆”,“辗转”犹“婉转”,俱是回动,大同小异。

故《何人斯》笺“反侧,辗转”,是也。

五、旧注中常见术语的用法和意义

1、曰为谓之

旧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曰”、“为”、“谓之”的后面。

这三个术语的作用相同,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这三个术语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做”。

2、谓

用“谓”的时候,被解释的词不是放在“谓”的后面,而是放在“谓”的前面。

“谓”后面的话往往是用来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喻、影射的事物。

3、貌之貌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例如:

《庄子·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注:

“泠然,轻妙之貌。

《楚辞·哀郢》:

“众踥蹀而日进兮。

”洪兴祖注:

“踥蹀,行貌。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毛传:

“蚩蚩,敦厚之貌。

4、犹

用“犹”的时候,往往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引申义训释本义。

注释的词和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

这种“犹”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

例如:

《左传·庄公十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杜预注:

“间,犹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

“直不百步耳。

”朱熹注:

“直,犹但也。

《孟子·梁惠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赵岐注:

“老,犹敬也。

幼,犹爱也。

5、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作注释,也就是所谓“声训”。

例如: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郑玄注:

“萧之言肃也。

墙谓屏也。

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

”朱熹注:

“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

《说文》:

“莞,艸也。

”段玉裁注:

“莞之言管也。

凡茎中空者曰管。

莞盖即今席子草,细茎,圆而中空。

郑谓之小蒲,实非也。

《白虎通义》:

“商、贾何谓也?

商之为言商,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

贾之为言固,固有其用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

行曰商,止曰贾。

6、读为读曰读若读如

这几个术语都可用来注明音读。

“读为”和“读曰”一般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既注音,又释义。

例如:

《庄子·逍遥游》:

“而御六气之辩。

”郭庆藩注:

“辩读为变。

《汉书·成帝纪》:

“百姓罢劳。

”颜师古注:

“罢读曰疲。

“读若”和“读如”的作用主要是拟音,但有时也可以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淮南子·原道训》:

“犹錞之与刃。

”高注:

“錞,矛戈之錞也,读若顿。

《吕氏春秋·至忠》:

“非怒王,则疾不可治。

”高注:

“怒,读如强弩之弩。

六、参阅前人旧注应持正确的态度

参阅古书的旧注,一定要对旧注采取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可盲目地信从。

这是因为:

1、旧注的作者从自己的立场和思想观点出发,往往歪曲原文的思想内容。

2、旧注有的取舍无方,有的又固执保守,死守“师法”,以讹传讹。

3、旧注对词义的训释常常主观武断,牵强附会。

第二节古代的姓氏和名号

一、先秦时代,姓与氏有何区别?

1、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先有姓,后有氏。

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

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guī]、姞[jí]、妘、婤、姶[è]、㚰、嫪[lào]之类是也。

姓是一种族号,是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而氏则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

2、从作用上看,姓主要是用来标明血缘关系、区别婚姻,而氏主要是用来表明贵贱。

班固《白虎通义》:

“人所以有姓者何?

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

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

郑樵《通志·氏族略》: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3、从发展变化上看,姓是稳定不变的,而氏是可以改变的。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一《原姓》说:

“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

楚国的伍子胥,本以伍为氏,他在吴国被杀后,儿子逃到齐国避难,改为王孙氏(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二、姓与氏何时合二为一?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

“盖三代以前,姓与氏分;汉魏以后,姓与氏合。

三、上古时代,人们一般以什么为氏?

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

知罃(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

以所居住的地名为氏,如:

西门豹百里奚(春秋时楚人)

以官名或职业为氏,如:

司马穰苴(春秋时代齐国军事家)卜偃(春秋时晋国人)

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如:

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

四、上古时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那么女子是如何称姓的呢?

1、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例如:

孟姜伯姬

2.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

例如:

齐姜晋姬

3.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

秦姬芮姜

4.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

赵姬(赵衰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5.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

例如:

武姜(郑武公妻)文嬴(晋文公妻)

五、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一般有哪些关联?

1.名与字具有同义或近义关系。

例如:

屈原,名平,字原。

(《尔雅·释地》:

“广平曰原。

”)

诸葛亮,字孔明。

曾巩,字子固。

2.名与字具有反义关系。

例如:

曾点,字皙。

(《说文》:

“点,小黑也。

”“皙,人色白也”。

朱熹,字元晦。

3.名与字的意义相关,相互补充和说明。

例如:

仲由,字子路。

关羽,字云长。

晁补之,字无咎。

岳飞,字鹏举。

六、古人怎样称呼名字?

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不能称名,只能称字,甚至连字都不能称(例如对父母)。

七、别号与谥号

字是成年时由尊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的。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除朝廷加谥以外,还有私谥。

如晋陶潜死后,谥为靖节徵士。

八、避讳

国讳或公讳;家讳或私讳。

韩愈《讳辩》:

“旋有与贺争名者毁之曰:

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旧唐书·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

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

避讳的主要办法有三种:

1、改字:

改换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

例如:

2、缺笔:

即空缺避讳字的笔画,不写全。

3、空字:

对避讳的字空着不写,标“上讳”二字之类字眼。

第三节古代的历法

一、“年”和“岁”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

二、什么是岁星纪年法?

“十二次”:

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三、什么是晦、朔、望、朏?

《逍遥游》: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晦:

每月最后一天。

如姚鼐《登泰山记》: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

朔:

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日。

如《尚书·太甲中》: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

望:

每月十五日,(月大十六,月小十五),即满月。

如袁枚《祭妹文》:

“此七月望日事也。

既望:

望后一天为既望。

如苏轼《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朏:

(fěi):

每月初三。

四、古人多用什么方法纪日?

多用干支记日法。

第四节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说文解字》

二、《经籍纂诂》

三、《佩文韵府》

四、《四库全书总目》

第五节古书的标点问题

一、什么是句读?

古人读书时,通常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画上一个圆圈“〇”或者画一个“√”之类,叫做“句”;一句话没说完,但读时需要稍加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句读的基本作用是断句,和现在通行的标点符号并不完全一样。

古人非常重视断句的训练。

《礼记•学记》中说: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

二、标点古书的基本要求

1.字句的意思必须能讲得通。

断句标点后,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必须能讲得通。

如果有讲不通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断句标点不正确。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

相与夫街谈巷说。

必有可采。

击辕之歌。

有应风雅。

匹夫之思。

未易轻弃也。

(曹植《与杨修书》。

中华书局《文选》断句本)

昼居外次,晨门曰:

“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

”生危冠方袂,浅拱舒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刘禹锡《送鲁周儒赴举诗引》。

上海人民出版社《刘禹锡集》标点本)

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有些时候,标点出来的句子从字面上看,似乎讲得通,但从所表达的内容看,或本身不符合情理,或与上下文的意思相矛盾。

这样的标点仍然是不正确的。

这种标点错误是比较常见的,不细心观察,就不容易发现。

例如:

韩信曰:

“善!

”从其策,发使使燕。

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

(《资治通鉴》卷二十,中华书局标点本)

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韩信曰:

“善!

”从其策。

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

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

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卷三十七,中华书局标点本)

其中的“泉府”,是古代官名,掌管市场的税收,以及收购、调剂市上滞销的商品。

有时候,标点错误使得内容不合情理,并不是从一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来的,必须结合上下文细心比较,才能发现。

例如: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

“请寓乘,从左右。

”皆肘之,使立于后。

(《左传·鞌之战》。

王伯祥《读本》标点)

正确的标点应该是:

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

“请寓乘。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例如《论语·乡党》中有这样几句话,一般都是这样断句的: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问马。

陆德明《经典释文》说:

“一读至‘不’字绝句。

”按照这种说法断句,有两种可能性: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不。

问马。

厩焚。

子退朝。

曰。

伤人乎。

不。

问马。

古代汉语没有这种在疑问语气词后面再加“不”字的疑问句,也不用“不”作为单词句表示否定。

赵王饿,乃歌曰: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

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

弃国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吁嗟不可悔兮,宁早白贼。

(《汉书·高五王传》)

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国”和下文“直”、“贼”押韵。

三、介绍几种辅助性方法

要想正确地给古书断句标点,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文意;在对文意不能完全理解时,也可利用一些辅助性方法帮助断句标点:

1.参考前人旧注。

2.查考相关工具书,以明古书中提及的一些人名、地名、书名、职官名等。

3.利用虚词帮助断句标点。

各类虚词在句中起着不同的语法作用。

“盖”“夫”等多用于句首,无需断句标点。

而语气助词“之”“乎”“者”“也”“矣”“焉”“哉”“耶”“欤”等常用于句尾,往往是需要断句标点的地方。

4.利用表示人物语言开始的“曰”字。

有的古文对话较多,可抓住“曰”字,以此作为断句标点的参考。

第六节古汉语今译问题

一、古文今译的意义

1、为普通读者阅读古书创造条件。

2、就个人而言,有助于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

今译是提高阅读古书能力的一项综合练习,是我们所学到的古汉语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的特点和透彻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

二、古文今译的基本要求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曾说:

“译事三难:

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1.信:

译文的内容真实、准确,忠实于原文。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错误译文:

怨恨心中想做的事尚未完成,如果在耻辱中离开人世,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表明于后世。

正确译文:

遗憾的是个人的心愿还没实现,默默无闻一辈子,因而文章便不能流传于后世。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记·淮阴侯列传》)

错误译文:

立了功,成了名,但最后都丢了性命。

正确译文:

立了功,成了名,但一个自杀,一个逃亡。

2.达:

译文的语言要通畅、明晓而自然,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

例如:

姜氏何厌之有?

(《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一:

姜氏什么满足的有?

译文二:

姜氏有什么满足?

译文三:

姜氏哪能满足呢?

或:

姜氏哪里满足得了?

3.雅:

译文的语言要有艺术性,鲜明生动、维妙维肖,能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

例如:

管子曰:

“子邪,言伐莒者?

”(《吕氏春秋·重言》)

译文一:

管仲说:

“传播攻打莒国消息的人是你吧?

译文二:

管仲说:

“是你吗,说要攻打莒国的?

三、古文今译的方法和技巧

1、准确地理解原文,以规范的现代汉语准确地译出。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今译的基础。

理解首先要反复通读全段或全篇,做到掌握全段、全篇的内容、意旨;同时更要弄懂每个词的含义和每个句子的结构。

否则,就难以做到准确地理解,也就难以准确地翻译出来。

例如:

射其右,毙于车中。

(《左传·鞌之战》)

错误译文:

又射他车右的人,那人死在车中。

2、为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尽量对译。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古今汉语虽有不少差异之处,但是也有更多相同之处。

因此,在今译的时候。

常常可以一句对一句,甚至一个词对一个词地翻译。

例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今辱之,以激怒其众。

(《史记·陈涉起义》)

对译:

吴广平常爱护别人,士兵中很多有愿意为他出力的人。

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要逃跑,使将尉忿怒,让他侮辱自己,用来激怒众人。

3、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通常的处理办法有如下一些:

(1)换

古文中有些字词,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对译,就灵活处理,换用一些意义相近词语来意译。

例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史记·鸿门宴》)

全句可译为:

项羽握住剑把直起腰来问道:

‘来客是干什么的?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应当注意的是:

不要把古代的一些名词概念随意换成为新潮、时髦的现代名称,如果能找到比较合适的词来翻译,更不应把它“现代化”。

例如:

令佩刀巡警,出入帐中。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下蔡州》)

译文:

令他挂着刀巡逻警卫,自由出入司令部。

(2)删

即删去无法翻译的文言词语,或翻译出来难以讲通的词语。

如: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夫子莞尔而笑。

(《论语》)

(3)增

通过增添词语来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补齐,以使译文的意思明确而通畅。

如: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语·召公谏弭谤》)

可译为:

京城的人没有谁敢说话,道路上(相见也只)用眼睛(示意)。

(4)调

调整原文的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人说话的习惯。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调整译为:

他们把这件事考虑得很周到了。

吾谁欺?

欺天乎?

(《论语·子罕》)

调整译为:

我欺骗谁呢?

欺骗老天吗?

练习: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很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

他弟弟劝他说:

“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他回答说:

“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

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相位,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第七节音韵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传统音韵学所包含的内容

细分为三个部门:

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

今音学以《切韵》、《广韵》系韵书为对象

二、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东汉刘熙《释名·释车》云:

“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声近‘舍’。

车,舍也,行者所处若居舍也。

1、古音与今音的差异表现在字音的声、韵、调上。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古诗韵脚字、古代联绵词等的古今读音的不同觉察出来。

先看古诗韵脚字的古今读音。

例如:

杜甫《登高》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通过考察联绵词的读音,也可看到古今声、韵往往不同,也可感到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双声”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

例如“仿佛”,声母都是f。

又如“参差”、“踟蹰”、“蒹葭”、“栗烈”等

例如“逶迤”、“犹豫”、“鸳鸯”等。

例如“缤纷”,今音一个声母是b,一个声母是f。

古代联绵词中还有一类是叠韵联绵词。

例如“窈窕”,今音的韵母都是iao。

所谓“叠韵”就是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介音不一定相同。

如“辗转”、“崔嵬”、“婵媛”、“蹉跎”等等。

例如“仓庚”,今音一个韵母是ang,一个韵母是eng。

2、“叶音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懂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叶”字也写作“协”。

朱熹《诗集传》

例如《诗经·小雅·常棣》:

“宜尔室家,乐尔妻孥。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朱熹对其中“家”字注音:

“家,叶古胡反。

“叶音说”有很大的危害性,用叶音的方法注音,往往会使一个字叶出许多的音来,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

例如,按照朱熹的注音,《诗经》中的一个“家”字可以“叶古胡、古牙”等音,一个“缡”字可以“叶离、罹二音”,一个“仪”可以“叶宜、俄二音”,一个“嘉”字可以“叶居宜、居何二反”(相当于今音的ji和ge)。

同一个字,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只要不合自己的口语,就可以任意改读,完全没有客观的标准。

3、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

《切韵》、《广韵》音系

《中原音韵》音系

三、学习、研究古音有何作用和意义?

1.破假借,求本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冯轼而观之。

苏轼《前赤壁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说文解字·马部》:

“冯,马行疾也”。

拟音为[biəŋ]

2.辨声律,助鉴赏。

3.通训诂,解古义。

《左传·闵公二年》:

“金寒玦离。

”晋人杜预注:

“玦,如环而缺,不连。

四、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声:

又称“声母”或“声纽”,简称“母”或“纽”。

2.字母:

在属同一声母的汉字之中,取其中一个汉字作为这个声母的代表,这种古代声母的代表字被称为“字母”。

如“爸”、“帮”、“布”、“北”、“边”、“奔”等,古时声母相同,发[p]音

“端”、“都”、“丁”、“多”、“当”、“得”等,古时声母相同,发[t]音

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重唇

帮[p]

滂[Pʻ]

并[b]

明[m]

轻唇

非[f]

敷[fʻ]

奉[v]

微[ɱ]

舌头

端[t]

透[tʻ]

定[dʻ]

泥[n]

舌上

齿

齿头

精[ʦ]

心[s]

清[ʦʻ]

从[ʣ]

邪[z]

正齿

照[ʨ]

审[ɕ]

穿[ʨʻ]

床[ʥ]

禅[ʑ]

牙音

见[k]

溪[kʻ]

群[g]

疑[ɳ]

喉音

晓[x]

匣[ɣ]

影[o]

喻[J]

半舌音

来[l]

半齿音

日[ʐ]

3.三十六字母:

是表现唐宋时期汉语语音声母系统的三十六个代表字,首先由唐代的僧人守温拟定出三十个,宋代又增至三十六个(增“非、敷、奉、微、床、娘”)。

三十六字母的名称具体是:

(见教材P1057)

4.五音、七音:

5.清、浊:

6.韵:

7.韵母:

8.韵部、韵目:

古代的韵书将同一韵的字归并在一起,成为一部,称“韵部”。

9.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鼻音[m]、[n]、[η]

塞音[P]、[t]、[k]

10.呼、等:

[i]、[u]、[y]

11.声调:

明代僧人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中说: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12.平仄:

13.洪、细:

 

第七节中古音简说

一、中古音研究的重要材料依据——《广韵》

在齐梁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