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505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docx

区农工办10年总结11年计划1

 

钢城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区工作主线,围绕“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现途径,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两新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以来,坚持把“两新”工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

截止11月中旬,全区共完成拆迁81.34万平方米,其中28个“城中村”有23个村铺开拆迁建设,拆迁面积68万平方米,占市分配任务的113%;全区新开工建设居民楼161栋,其中集中居住区建成4014户,农房建设完成810户,分别占市分配任务的112%、101%。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

充分发挥规划的基础和引领作用,高起点抓好城镇和社区规划编制。

坚持高点定位,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院所,对城镇和新社区进行高标准规划。

目前,已聘请深圳规划设计院、上海现代规划建筑设计院等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工作,全区完成集中居住区及示范点规划编制99个。

坚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对村庄改造拆迁腾挪出来的土地,根据各自区位特点和经济基础,编制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规划。

坚持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企地共建的优势,依托莱钢,统一规划供暖、供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配置。

二是坚持示范带动。

根据各村区位、主导产业、资源禀赋的不同,按照城市社区型、工矿区融合型、园区带动型、小城镇依托型、村庄整治型五种建设模式的要求,坚持因村制宜、积极稳妥、抓点带面、分类推进的原则,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模式,重点推进九龙家园、桃花源社区建设,建成居民楼55栋17万平方米,安置1738户。

工矿区融合模式,重点抓了黄羊山社区、港里社区建设,建成居民楼16栋6.5万平方米,安置630户。

园区带动模式,重点抓了王子山社区、棋苑社区、汶源社区、疃里等新社区建设,建成居民楼10栋3万平方米,安置300户。

小城镇依托模式,按照新城镇“十有”标准,重点抓了颜庄、辛庄两个示范镇及周边村庄的改造建设,其中颜庄镇滨河小区开工居民楼29栋,建成748户;4000平方米的综合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生态洁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商贸仿古一条街正在建设;实现集中供暖。

辛庄镇结合花卉苗木交易大市场建设,加大镇容镇貌综合整治,城镇面貌明显改观,城镇功能逐步完善。

村庄整治模式,以危房改造、“一池三改”、小街小巷治理为重点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今年完成农房建设810户,危房改造130户,全部完成市分配任务。

三是着力破解瓶颈制约。

围绕破解资金难题,采取市场化办法,把每个新社区建设作为一个项目来对待,引进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开发建设,走拆迁、安置、开发一体化的路子,先后引进上海高诚、江苏天成等实力雄厚的开发商20余家,开发商垫资约5亿元。

用足用活各级政策筹集资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执行10万元标准的基础上,各镇(街道)再配套3万元,达到每亩13万元;对示范点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规划设计费、主干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进行补助。

同时,主动与商业银行、农信社等金融部门积极探索土地指标抵押贷款的办法措施,由金融部门对项目进行信贷投资,解决融资问题。

围绕破解土地瓶颈,一方面,充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积极将示范点涉及村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采取边拆边建、先建后拆等灵活办法解决安置区用地问题。

高家岭村通过里辛镇桃行、陈家山、孙家岭等三个村的土地复垦,获得了70亩安置指标,解决了用地问题。

另一方面,采取土地置换,如石家岭村与莱钢特钢厂达成土地置换协议,置换建设用地90亩。

围绕破解拆迁难题,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拆迁的权力和办法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拆迁的组织者、参与者、监督者,同时严格拆迁程序,创新拆迁方式,做到“一村一策、和谐拆迁”,涌现出了里辛镇高家岭“村民代表评估型”、黄庄镇马家庄“以房换房型”、颜庄镇验货台“文件标准补偿型”等多种拆迁模式,群众非常认可。

围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制定出台了《钢城区关于加强全区城乡(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区“两新”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程序办理手续,不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抽查和监督检查。

目前,钢城区“两新”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开展三次,共检查在建工程106项,建筑面积72.40万平方米,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24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3份,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是明晰产权归属,扎实做好确权颁证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精神,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确权颁证工作。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在二轮延包的基础上已全面完成补发换发;林权改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发证面积14.8万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基本完成,已发证223处。

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确权颁证工作,坚持依法办事、积极稳妥、尊重历史、着眼现实的原则,重点在符合发证条件的93个村中展开,截至12月20日,宅基地确权发证户,发证率%,农村房屋确权发证户,发证率%,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创新路子,积极探索“两股两建”的改革模式。

本着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积极在有条件的村进行了改革试点。

土地股权化改革方面,辛庄镇城岭村结合发展“开心农场”,大辛庄村结合发展花卉苗木基地,艾山街道库庙子村结合发展粉皮加工基地,黄庄镇长胜村结合莱芜黑猪基地发展,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闯出了一条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新路子,全区入股土地3340亩。

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方面,在艾山街道清泥沟村、颜庄镇疃里村、黄庄镇洪沟村、里辛镇茶峪子村进行了改革试点,量化村集体资产768万元,并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农龄”等因素设置股权,把集体的资产股份分配到人,股随人走,实现了集体资产明晰化。

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全区现已发展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组织74个。

此外,还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对农村腾出的建设用地,采取适宜的方式充分利用,改造为耕地的,经验收合格每亩享受市、区奖励补助10万元,复垦后的土地归所在村使用,建设用地指标市、区、镇按照一定比例使用。

允许社会力量参与拆迁复垦,使用指标的补偿金额由指标使用单位与拆迁复垦实施单位自行协商。

三是建立流转平台,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整合现有资源,搭建区、镇、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网络。

今年以来,区、镇交易平台共搜集交易信息570条,办理交易48笔,涉及金额500余万元。

四是开展产权抵押融资,拓宽农村资产资本化实现形式。

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已成功办理5户,质押土地3890亩,贷款690万元。

林权质押贷款已办理5户,质押面积3503.2亩、贷款1560万。

三、统筹城乡党建县委书记项目顺利实施

我区提出的“构建新型城乡社区党建工作格局”课题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省36个基层党建创新“县委书记项目”之一。

今年以来,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解放思想,扎实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8月7日,区委书记李乃俊同志在全省县委书记座谈会上就我区新型城乡社区党建工作作了汇报,得到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

工作中,我们坚持创新、大胆探索,围绕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党组织建设,以“新型社区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为载体,确定了新型城乡社区党组织建设“六种模式”,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城镇集中居住区型社区党组织。

对全区12个小城镇驻地村及周边村,我们按照“集中管理、集约共享”的原则,以小城镇驻地村为中心,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吸纳周边村及镇内从业人员入住,依托集中居住区设立社区党委,统一管理社区内行政村党组织和新型经济组织党组织。

如我们依托颜庄镇滨河集中居住区,成立了滨河社区党委,将周边3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和5家企业党支部全部纳入社区党委管理,对社区党建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中心村型社区党组织。

我区现有139个农业村,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这些村将逐步向规划的38个中心村集中。

为此,我们按照“以点画圆、辐射周边”的要求,将中心村周边两公里服务半径以内的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行政村纳入社区管理,吸纳周边村民逐步向中心村聚集,设立中心村型社区党组织,对纳入新社区的村进行统一管理。

如辛庄镇确定了7个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对周边村有一定辐射带动能力的村,建设了7个中心村型社区党组织,把全镇66个村级党组织纳入7个社区党组织管理,有效整合了村级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

三是园区型社区党组织。

目前,我区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周边共有32个村,园区内务工人员达到1.4万人。

为加强对园区内务工人员的管理,驻地村党组织和园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共同组成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

如我们依托颜庄镇疃里村和颜庄民营园,成立了疃里社区党委,辖疃里村党支部和7个园区企业党支部,党员118名。

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疃里社区把村庄改造与园区内企业职工安置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了疃里集中居住区,既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又腾挪土地安置了企业,还解决了园区内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实现了多赢的目标。

四是新型城市社区型社区党组织。

目前,全区共有28个城中村,到2012年,我们将逐步完成这些城中村的改造,将彻底打破现有的人口居住布局。

针对这一实际,我们按照居住地原则,在规划建设的新集中居住区设置新型社区党组织。

如艾山街道九龙家园社区,是由7个城市老社区和2个行政村共同建设的,全部建成后可安置5000户、1.7万人居住,腾挪土地2200亩。

社区党组织成立后,相关的9个村级党支部和2家物业公司党支部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使9个村(社区)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目前,投资1400多万元、建设面积41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群众享受到了快速便捷的服务。

五是工矿融合型社区党组织。

我区境内有莱钢等大型企业,企业周边散布着19个村。

围绕整合企地党建资源,我们设立了覆盖社区内企业党组织和周边村党组织的社区党组织,做到社区内基础设施共建、党建资源共享、文明共创、事业共兴。

如我区黄羊山居住区与莱钢特钢厂生活区紧密相连,新成立的社区党总支除吸收有关村居参加外,莱钢特钢厂党组织也派人参加,实行厂地共建党组织,为深化企地协作、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是产业型社区党组织。

按照“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在蜜桃、花卉、苗木、黄烟等优势产业主产区,成立了一批产业型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了产业特色鲜明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

在黄庄镇蜜桃生产区组建了汶水源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总支积极发挥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发动群众的作用和优势,完善了蜜桃协会组织,将会员单位和蜜桃种植专业村全部纳入管理,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将分散作业的产业链接起来,提高了蜜桃种植户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蜜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全镇蜜桃已发展到8万亩,达到人均2.6亩果园,人均增收3000元。

四、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镇级综合农协

今年以来,我们借鉴台湾农会经验,立足区情、试点先行、扎实推进,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镇级)农村综合服务发展协会——辛庄镇综合农协,逐步构建一个多领域、全方位、高水平的涉农服务体系。

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一是依托养猪协会建农协。

辛庄镇原养猪协会人员多、规模大,有成功的经验,综合农协成立以后,针对原养猪协会做出了“两不变一提升”的承诺,即原入会会费不变、原享受的权益不变,享受的服务更多更好,综合农协下设畜牧部,畜牧部完全利用原辛庄养猪协会的服务体系和服务人员,并在原有基础上服务内容上再细化、措施再具体、服务再到位。

二是依托主导产业建农协。

花木、林果、蔬菜、黄烟、中草药、乡村旅游是辛庄镇农业的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不仅涉及范围广,涉及农户多,而且这些行业中大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服务体系,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切实可行的服务体系,把这些行业作为加入综合农协的重点,将这些行业的人员发展为综合农协的骨干会员,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吸收了众多的新会员,加快了综合农协的发展。

三是整合资源建农协。

在建立农协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整合人才资源,将农口各站所部分技术员、退休的老技术员返聘到综合农协(被返聘人员原在乡镇的政治待遇、编制工资、福利待遇等不变,同时享受农协发放的补贴工资),目前已笼络各类农业技术人才50余名,既为人才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又为群众低薪聘到了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较好地做到了多赢。

五、统筹城乡发展的其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充分发挥区委农工办的综合协调作用,注重调动各专项推进组及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创新突破。

在推进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方面,积极协调辛庄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兰花大会暨首届兰花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花卉苗木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召开了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场会,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工作重点,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

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协调区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规范完善便民服务全程代理网络,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6万件,提供咨询服务4万多人次,有力的促进了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的开展。

在城乡就业一体化方面,在继续深化“两生双百”工程、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等系列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创业助推1+3”等一系列就业专项活动,为“零就业家庭”人员、农村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等就业对象提供就业信息1500多条。

在城乡卫生一体化方面,协调卫生部门积极推行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推进乡村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

实行院室合办、村办镇管的方法,由卫生院选派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医护人员到村卫生室坐诊,提高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目前,全区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数186个,达到100%,进一步提高了村卫生室的医疗管理水平。

在城乡文体设施一体化方面,协调区文体局抓好农村特色文化的扶持发展,举办了全区“两新工程”文艺演出,通过自编自演的《住楼不能憋古》、《拆房之前》等地方小戏,加大了“两新”工程的宣传力度,推动了两新工程的顺利开展。

2011年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点上提升、面上扩展、深层次改革再创新的关键一年。

全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实现“六个一体化、三个集中”为目标,以“两新”工程为主攻方向,以“两股两建”为配套改革,加强政策研究,强化工作措施,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扎实推进“两新工程”建设

(一)完善规划修编。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集中居住、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编制新城镇和农村新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编制要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楼则楼、宜房则房。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配套一步规划到位。

(二)提升建设水平。

创新运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完成拆迁6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70万平方米,安置3000户。

加快颜庄、辛庄两个新城镇建设,年内全部达到“十有”标准。

继续搞好九龙家园、滨河社区、桃花源社区建设与配套,达到“四通、四化”、“四配套”标准,加快汶源康居、清河人家、港里社区、棋山人家等新社区建设,并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更多的新社区亮点。

加强建设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三)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行农村社区化管理与服务,尽快实现社区化管理与服务全覆盖。

不断完善“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规范代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积极推行“两股两建”改革

(一)加快推进确权颁证和产权流转。

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多在全面完成农村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经营权、集体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等确权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和交易流程多推动农村产权顺畅流转。

全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额突破600万元。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600亩,累计流转面积突破5万亩,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28%以上。

(二)加快推进“两股两建”。

在有条件的村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重点依托辛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和棋山旅游开发,抓好大辛庄、长胜村、棋山观等村的土地股权化改革,全区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面积3500亩,占新增土地流转面积的40%以上。

在有条件的村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重点抓好颜庄镇莲花池等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集体经营性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村,有60%完成股份化改革。

采取典型引路、政策扶持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16家以上,吸纳和带动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0%以上。

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综合整治、村庄改造等工作,力争腾退建设用地1000亩。

(三)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贷款。

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和抵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房屋产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抵(质)押贷款,探索开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农产品收益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等权利质押贷款,全区农村产权融资总额突破1300万元。

三、进一步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围绕花卉、林果、粮油、蔬菜等优势产业,着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专业生产基地的成长,重点抓好辛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艾山和黄庄的无公害两桃基地、六福果业的绿桃基地、康万家的绿色花生基地、庙子粉皮地瓜生产基地、石头湾蔬菜基地等发展。

其中辛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建成在圃苗林面积7000亩、花卉大棚面积2.8万平方米。

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支持特色和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争取培植产值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家,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

借助花卉节、桃花节等特色农业节会,着力引进一些有特色的农字号特、优农业产业。

加强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积极做好莱芜黑猪和莱芜黑鸡的产业化开发,搞好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创建有影响力、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地方特色畜产品品牌。

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品牌意识,努力增多品牌数量,提高品牌档次,努力把莱芜黑猪肉产品、莱芜黑鸡、山丫丫鸡蛋等品牌做大做强,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

(二)提升工业集聚发展水平,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

突出抓好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钢城经济开发区、高新园等重点园区和一批镇村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同时规划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园,鼓励有一定资金、文化、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到园区创业,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加快提升钢铁生产及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先近技术的产业化,加快产业集聚和规模膨胀,着力打造以莱钢粉末冶金、新艺制品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链,以金鼎电子、电子PI膜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以汇合高创、鸣翔冶金等为主的节能环保产业链,加快我区三大新兴产业的培育步伐。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全面推进齐鲁钢铁物流园、中心商贸区、五金机电城等11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服务业载体建设,搭建一流发展平台。

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樱花园市场、仙人桥美食城等建成载体投入使用。

新开工建设德宝大厦、西冶大厦、金胜大厦等新建载体。

加快产业龙头的培育力度,带动提升全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城市服务业重点抓好银座商城、馨百等商贸龙头企业,金水湾生态园、新世纪大酒店、京福德等餐饮业龙头企业的膨胀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房地产、社区服务新兴服务业,在全区形成多业发展、多点支撑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加快新型服务业态向农村延伸,继续深入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好承办企业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建设。

 

四、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一)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联网对接,积极推进城市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污水管网建设,铺设管网2210米。

加快铺设府前大街供暖管线,实现府前大街两侧1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暖,同时逐步完成供暖片区内旧小区老住宅的供暖改造工作,逐步完善全区的集中供暖。

加快天然气接收门站及城区天然气配套设施建设,在保证新增5千-1万户居民用气的情况下,继续重点发展工业用户和公共福利用户,待长输管线贯通后,满负荷生产日供气量大约在20万方以上。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机制,方便群众出行;加强沼气池维护管理,坚持栏圈、厨房、厕所配套建设,保证沼气池有充足的发酵原料,达到较好的产气效果,制定沼气池巡回检查制度,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沼气安全使用;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解决10个村,8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总投资350万元。

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供水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子,实现供水管理的健康运行;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对未加固的4座小型水库,尽快完成加固任务,同时,根据已加固水库的情况,建立完善建后管护工作,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伐,计划投资4447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21项,其中新建214项,维修加固207项,扩大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37万亩,同时抓好水土保持工程,继续按照“五成”标准,以改土为重点,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实施连片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3平方。

五、抓好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

(一)健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培训体系。

继续实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制度,通过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组织农村劳动力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

组织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在镇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流动培训”、“送培训下乡”,就地就近开展培训活动。

建立完善区级创业实训基地,引进“模拟公司”培训项目,提高创业培训水平。

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000人以上。

大力实施“两生双百”、“千人牵手”就业创业、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五大工程”,多渠道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就业技能。

(二)健全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搞好供需衔接,定期举办市际间劳争合作洽谈会,建立与劳务输入重点地区的用工需求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继续落实“一元钱注册”、“零首付”、“试营业”等优惠政策,大幅度降低创业门槛,为农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建立市“创业苗圃”,吸引从事适合楼宇型创业的人员入驻,进行免费预孵化。

免费为农村创业劳动力提供项目推介、小额贷款担保、工商税务注册手续代理、后续跟踪指导等服务。

力争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人以上,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645元以上。

(三)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

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农民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严格监督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扎实开展农民工就业援助,完善农村转移就业困难家庭就业援助机制,继续采取赠送援助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保持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动态消零。

探索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将长期在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六、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一)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均衡配置。

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和“211”工程。

计划投资2136万元,完成艾山一中等5处学校17800平方米教学楼建设;完成艾山双峰联小等6处中小学的取暖及改厕工程,建设生态校园。

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全区城乡交流干部教师30人。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继续做好全部免除区内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教辅资料费和住宿生住宿费工作。

(二)提升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