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0359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论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国学论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国学论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国学论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国学论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论道.docx

《国学论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论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论道.docx

国学论道

『国学论道』[中西互鉴]心理探源——佛道哲学指导下的心理学

(一)心理进化论

  

  生命的起源是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茫茫的无机世界在某种机缘巧合下产生了有机物,降低了混乱度。

有机物不断筛选,终于蛋白质有幸脱颖而出成为承载生命的原始物质。

这种物质虽好,却不稳定,所以结合了能繁殖和延续生命的核酸。

为了消化“食物”,有了酶,有了线粒体这种摄取外界能量的独立的“高级生命”,有了叶绿体这种自给自足的另一类“高级生命”。

其他“傻大个”短命,而且靠简单的吞吐维持生命。

大家互有长短,那就共生吧,于是有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为了走捷径,动物细胞开始以植物细胞为食。

这种对抗中,单个细胞的力量还不够强大,那就兄弟姐妹团结起来,利益一致的近亲也团结起来;新的组织必然有各向异性,所以出现了分工和分化:

挤到边缘的角质化当卫兵;频频发号施令的当起搏点(包括心脏和大脑等处的);对刺激敏感的当感受器;柔韧性强的当肌肉;爱生孩子的当干细胞……大家都是同样本质,分工与分化肯定不会是一个自愿的过程,资源的优先占有权决定了彼此的力量对比,于是各自为了避免争斗另辟战场,最终大家都找到自己的优势,于是就形成了器官和系统;其中肯定有些不服气的,它们先天不足,屡屡受打击,资源被剥夺,最终只得启动“恶者辄去,勿令败群”的自杀炸弹——溶酶体;也有些本身能力很强但不得重用的,在忍无可忍之下揭竿而起自立为王——成为肿瘤。

个体形成后继续进行求生存的斗争,捕食其他生命体获取能量,同时防备成为别人的餐中之物。

同样,个体的力量不够,那就再次结盟吧,于是形成了种群。

资源的匮乏使种群内的个体也产生利益冲突,为了维护团结,加强背面的安全感,大家互相克制自己的争利益冲动,制订出共同遵守的道德,道德不够则法律加强。

对抗范围不断扩大,种群的概念也不断升级,由氏族到氏族同盟到小邦到中原到华夏,种群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于是人类文明有了必要。

  

  我们总结这个过程,得到的生命规律是:

1.我要活着;2.我能力有限;3.功成身退,功败身殒。

这三条规律并非独立,而是有内在联系,且不可互相替代。

心理是以身体为基础的,身体符合这三条规律,心理当然也不例外。

  

  我要“活着”(包括个体的存在和延续),所以我必须找优质的食物和性伴侣。

因为资源的相对匮乏、危险重生,人有探索新奇的天性;后来渐渐明白了“我现在不愁吃穿、很安全”,于是注意力集中到更长远的“食色”目标上。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无论是脑影像、脑电还是临床表现,都表现得比正常人幼稚。

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不正是类原始环境中人类需要的本领吗?

人类追求美,因为美意味着资源的优质。

环境美则食物多,异性美则生殖能力强、子代有更多的生存优势。

异性的吸引力除了五官漂亮、妩媚、肌肉强壮等形体的以外,还包括智慧(力量优势的延伸)、爱心(照顾后代)、道德(必然合群)等。

像今天女性愿嫁有钱人,其实只不过是把钱等同于了能力,一种能保障自己生存和繁殖优质后代的能力。

为了争夺“食色”资源,生命体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暴力干掉一切阻挡者。

人类的高级心理如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其实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增加自己可利用资源的手段。

  

  当然个体不可能像《午夜凶铃》中的贞子,可以毫无顾忌的干自己喜欢的事(繁殖后代),因为“万物相生相克”,不可能让一方独大。

每个生命体都明白有个瓶颈——“我能力有限”,他们的对策有三种:

寻求合作;走捷径;示弱。

  

  个体知道不能以所有外物为敌,一来打不过,二来总有来不及防备的时候,所以同质性高的个体之间建立组织是有必要的。

建立组织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可以增强安全感。

为了形成同盟,个体有必要牺牲自己的些许利益来迎合别人,投其所好(包括物质利益和虚荣)。

组织建立后,组织也有资源匮乏的时候,不免内部要产生冲突,于是有必要内部互相妥协,制订出共同的规则,那便是道德。

当有人逾越道德的界限,他会受到谴责,甚至驱逐出群体。

在个人对群体依赖高的时候,这种驱逐影响非常之大;当个人对群体依赖逐渐降低,逾越道德面临的惩罚对个体已经无足轻重,个体便视道德如无物,人人效仿则世风日下。

于是法律有了必要,以肉体的痛苦甚至死的恐惧来制约个体的行为。

由上面的过程,我们可以断定破坏道德的始作俑者必是物质条件率先得到满足的贵族阶级,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群体中大家都知道,作为首领有优先占有资源的优势,所以人人都有领导欲望、支配欲望。

而领导的权威则是通过个人意志、能力、贡献等积累起来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当领导。

这样,就有些猴子在虎山当不得老大,就跑到没有老虎的深山称称霸王。

  

  为了使有限的能力最大限度使用,大脑有走捷径的倾向,想尽一切办法“偷懒”。

我们总是把一切我们捕获到得信息尽量纳入到我们已有的认知体系,与我们的基模相比照,按相似性匹配,能部分匹配上则其他的部分做类似推导;不能匹配则极不情愿地调适我们的认知体系,增加新的认知内容。

这种调适过程会引发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伴有焦虑,从这点上说人是抵触学习过程的。

所以有的人宁愿选择对这些不能匹配的内容视而不见。

人越老,知识越多,就越顽固,越鄙视新事物的意义。

我们倾向于在一个繁杂的信息世界里,挑出我们的认识靶,把其他内容淡化为背景。

像“完形心理学”说的那样,我们倾向于以很少的信息推测整体,以偏概全。

我们把相关的信息一起打包(记忆的过程),贴上标签(建立索引),省事地准备用它来套用于其他一切新事物。

我们对一个新事物产生第一印象,就以为我们已经对它了然于心,把这种第一印象所附加的相关信息一起调出来“同化”这个新事物(晕轮效应)。

当我们把很多各个认知包中的碎片关联起来(发现更基础的相似性)时,就产生了“顿悟”。

可见,类比思维是何等的重要,这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无意识贯彻。

因为有感觉适应现象的存在,大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已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对中断的、未完成的事情总是记忆犹新(契柯尼效应)。

这是因为对已经控制的东西有种安全感,可以腾出有限的认知资源去继续征服新鲜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对以前的小错误记忆很深,而成功的事例反倒忘了;这也是为什么对初恋情人念念不忘。

  

  因为这种走捷径的特点,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受暗示。

环境信息的提示作用,一而再被强调的信息被大脑接受为正确而重要的指令,潜意识地想要执行,这就是暗示,这就是催眠术。

特别是当对其实施催眠的人(相对被催眠者)具有权威性时,这种暗示的效果更为明显,显效也更快。

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员,他会因为好奇心和群体压力(对被边缘化的焦虑)而表现从众心理,因为匿名性和责任分散、环境的暗示作用(包括自然环境和同伴间的相互感染)使得他意识场高度狭窄,他变得个性全无,失去理智。

在这种状态下,某个人突然的举动可能就成为其他人行动的规范(紧急规范理论)。

这种组织可以是宗教,可以是追星族,可以是购物团体,可以是传销组织,也可以是学校的教学活动……情人之间因互相催眠而恋爱,因结婚而清醒;商家用催眠性质的广告轰炸,来骗顾客买偏离价值的商品;教师、家长几句不自觉地暗示,可以改变孩子一生的成长轨迹(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暗示可以很大的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二)易学心理学(尚未完成)

  本来想写三篇“心理探源”的推论:

对ADHD和PTSD的理解;论“善恶、美丑、智愚、生死”,善恶的根源、美丑的意义、智慧的功能、什么是真;对主流心理治疗的整合和心理治疗发展方向。

积累的素材太少,题目太大,没勇气开始。

  

  今天坐车去江安,一直在思考昨天关于自恋的问题,“既然变态的自恋是选择了错误的捷径,那么选择捷径的原则是什么呢?

为什么聪明人也总会做错事?

”。

后来想到了卦象的演变,所以有模糊的想法:

关于捷径的选择原则可能就是周易的规律;活着与自杀的目的是否是两个极端;如果真是这样,则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被试的选择倾向,也可以指导干预的方向;如果能把神经影像中各个脑区的功能加进来会更有说服力和实用性。

  

  《易学心理学》姜祖桐,上海三联书店

心理探源(3)——佛道哲学指导心理学理论

  

  缘起

  读了《深入浅出解<心经>》,对佛教的教义有了初步的了解,感觉顿悟了很多东西。

佛说缘起,诸法无常,诸行无我,涅槃寂静,真性空而假名有,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翻译过来就是,一切皆是过眼烟云,都是因缘巧合下一个短暂的存在状态,没有永恒的外物也没有永恒的自己,没有真实的诸般苦恼,也没有无上的智慧本身,世人执妄为常烦恼自生。

  

  道法自然

  《道德经》教我回归事物本来面貌,不为表象迷惑。

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人类不是特殊物种。

宇宙所有一切冥冥中受着一种“说不得”的规律在支配着,顺之则昌。

人有慧(并不是说人高级一些),可以从万事万物的规律中体悟“道”的存在;人有智,所以有了分辨心,开始编织一套越来越远离真实世界的概念,终于把自己给弄迷惑了。

  

  原来智慧的最高级形式——哲学,各门各派本质上是相通的。

佛、道、辩证唯物主义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在表述方法上有所不同;正因为这种差异是由于表述方法引起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释迦牟尼尊者说“不可说”。

佛说,万物非实有非实无,真性空而假名有;道说,名可名也,非恒名;马克思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但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佛说,此生即彼生,此灭即彼灭;道说,道法自然;马克思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明白了这些,对心理学的理解就很自然了。

  我早几天还在想“怎样对待来看心理门诊的各色来访者?

怎样做到平等地、发自肺腑地接待?

”,最后觉得朱建军的观点最可接受,他说“假如你的孩子沾了一身的粪便,你不需要爱他身上的粪便,也不会因为他身上脏而讨厌他,你爱他就要帮助他清除身上的粪便。

  其实佛祖给了我们方法:

大家都是受苦的人,因缘巧合下他比你更惨,他脑袋短路了,走了迷途,其实你比他好不到哪去。

所以正确的态度是,真诚地接纳,超脱自己来指导自己的接待方式,就像我是个大人,在教两个小朋友好好玩游戏。

这两个小朋友都需要成长。

  这种“无我”能带来的其他作用就是,任何时候都能照见自己的状态,巨大的悲悯情怀,摆脱了痴嗔贪三毒。

估计雷锋同志是体会过这种状态的,他的日记里总能看到第三者眼光审视自己的文字。

这种“无我”状态有个危险,就是容易进入“恶趣空”的境界,变得非真实感,连自己都怀疑自己了,那么你距分离障碍(dissociationdisorder)已经不远了,再进一步就是偏执型精神分裂了。

预防措施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躯壳也是尘世的一个受苦者,需要“营魄抱一”才能继续活着,别把自己当圣人。

  

  总算明白了为什么佛教反对杀生。

因为人在前世罪孽深重,经过六道轮回后今生就可能坠入了畜生道,成为阿猫、阿狗、小强、吸血鬼之类的。

所以杀生就是消灭了一个正在受苦的兄弟姐妹,使他们错过了修行翻身的机会(去枉死城报道了)。

  

  明白了缘起,就知道了精神分析为什么一定要挖出早年的生活经历,因为只有知道了因果才能看淡。

  明白了佛祖拒绝回答“十四项难题”(关于世界永恒、世界边界、身心一体、如来死后等问题),就知道了为什么精神分析不是万能的,不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见效快。

  明白了问题来自偏离了道、执妄为常,就知道了认知疗法、意象对话起效的原理,知道了三种应对方式如何导致各种精神症状。

  明白了道法自然,就知道了要通过催眠、心理剧、沙游戏、艺术治疗、EMDR等返朴归真,明白了各种本能其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延续存在,意识到要发现心理的规律需要从进化论意义入手。

心理推演序列1——扩大的自恋

  去年也不记得是谁的讲座了,听得我大吃一惊,她把孩子饿了啼哭、恋人间的依赖、病人对医生的绝对信赖都当成是自恋的形式。

不过当时我就认可了,我发现应用我的“心理起源”理论能很好地解释。

  

  说白了自恋就是一种自我肯定。

人活着就是不断处理自己与生存资源的关系,而自我肯定是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措施的一个绝对重要的反馈信息。

所以说,不自恋恐怕就离抑郁、自杀不远了,这应该就是“功败身殒”的机制了。

  

  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活着”,而在这个追求生存资源的过程中方法是要自己不断摸索的,“走捷径”的客观需要一直在指导方法的取舍,而奖惩机制正是“走捷径”的动力。

对捷径选择正确的肯定带来的是愉悦感,一种对自我的肯定,所以自恋就在生命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当这种捷径在改变了的环境中应用时,就出现了变态的自恋。

  

  某人以为自己的理论总是正确的,自己的理论有多重要,别人不关注是别人智力低下不能理解。

某人以为自己选择的爱情总是正确的,自己努力付出别人就一定要有回应。

某人以为自己信赖你,你就一定是权威,一定能解决我的问题。

某人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重要部分,装得很可怜就一定有人来搭理,一定不能让我在世界上消失。

某人以为自己很漂亮,照相摆姿势来展现自己最妩媚的一面,别人就一定会特别关注我,一定要以我为中心,一定要对我百依百顺。

某人以为我现在是你的学生(或儿子),你就有义务把我一帆风顺送毕业,你就一定要照顾好我各个方面……

  

  每个人的世界,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半径大小就取决于对生存资源获取战略的眼光长短。

如果能看到多元的价值取向,满足自己愿望的同时顾及别人的需求,就能跳出困境,看到这条捷径其实是条死路。

  

  相信我知道你知道一些事情,你不需要证明给我看。

心理推演序列2——因为有寂寞陪着哥

  看《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

  又是一个杯具!

  我在想是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很惨?

是因为她的童年经历,所以很惨?

还是是因为她太傻太天真,所以很惨?

其实错了,是因为人性的弱点,所以她很惨。

我都不敢再提这句话了,看《芳香之旅》我这么说,看《色戒》我这么说,看《天浴》我还是这么说,现在我竟然还没换台词。

师妹看到了,一定会以为我对人性很失望,满眼尽是丑陋,认为我是个悲观厌世的人。

  我曾发现,我关心的东西总是很快自动出现到我的面前!

我对佛道有了些了解,开始思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和我说的生存目的有什么关系时,马上在校内上看到今日学堂朱云龙的帖子,他一步一步把各个需求层次说“空”。

正当我理解起来还有点疑惑时,《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做了个很好的举例解释。

  这里我要说的是“对爱的需求”是多么虚幻。

松子小时候被爸爸忽视,为了引起爸爸注意,学会了一招扮鬼脸,并且被强化到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只要感觉场面尴尬就露出这个招牌动作。

为了保护学生,她荒唐地承担了偷窃的罪名。

爱上一个落魄的文学青年,为了所谓的爱情去做小姐,去跟家里要钱直到断绝关系,虽然每天被打得战战兢兢,但是杀了人以后还是想去这个疯子自称的前世自杀的地方为他殉情。

爱上一个有妇之夫,兴高采烈地上门打探女主人的容貌,结果被那个男的义无反顾地甩了。

跟一个吃软饭的同居,直到分不到卖肉的钱才在反抗中杀人。

爱上一个才相处一个月的理发师,为他乐观地在监狱生活了8年。

爱上那个混黑社会的学生,苦劝无效后也跟随他踏入“七逃界”,卖身、卖唱、贩毒、做特工什么都干,也是被虐待得很厉害仍然死心塌地。

松子有句话就是“被打总比孤独要好吧”。

  她的这句话,道出了她一辈子这么多爱、死心塌地的爱的原因:

害怕孤独。

孤独就是一种自我承认渺小的感觉。

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认知主体通过提取特征变量来认识认知客体,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在逐级地丢失,我们需要不断的自我肯定做为继续探索的反馈性奖励。

这种自我肯定,来自成功的喜悦,成功来自自己和外部的认同,外部的认同(别人的肯定和实践的检验)能够和自己的认同相互印证,则这种成功的感觉会强;通常的情况是,别人的认同比自己的认同更能带来自我肯定,即使这种认同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虚荣),自己也愿意沉迷其中。

  接下来的推演就很简单了:

需要自我肯定,所以希望别人认为自己重要,所以渴望被别人的关注包围,所以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的需要,所以为爱无私奉献;不愿承认自己渺小,所以拒绝孤独,所以拼命在群体中狂欢,故作合群状,表现得哗众取宠、靠特立独行(外表美丽、知识渊博、身体强健或有特异功能等)吸引注意、靠装可怜吸引注意,所以有成就动机、有权力欲望、有因病得利……

  那个小侄子认为他姑姑松子很伟大,心中充满了对他人的爱。

其实哪是这样呢?

她会无缘无故爱上其他人吗?

她只是害怕孤独,期待在付出中获得回报罢了,哪怕被所爱的人折磨也不愿回到孤独。

可怜的松子,儿童时候父亲的忽视给她留下了自卑的阴影,深重的孤独一直陪伴着她,为了摆脱孤独什么事都愿意做。

  我说“孔子老二,我老大”,是因为我越来越觉得仁义这套是多么的狭隘!

哪来的等级尊卑?

哪来的亲疏?

哪来的善恶?

罗素说:

“支配我活着的三大力量: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我不想贬低他,我在几年前就想通了他说的“在爱情中看到天堂的缩影”,说的其实就是性爱。

这无可厚非,只是他做人不够诚实而已。

那什么才是无私的爱?

佛教说的慈悲,道教说的对生命的赞叹!

  怎样摆脱孤独感?

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

孤独感就是一种状态,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这种机会去关照自己内心,去体会自己的强大与渺小,去体会现实与虚幻,去认识色相世界的本质。

现在网络语言真的越来越深刻了,“哥不会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哥”,其实反过来也成立,即“哥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哥讨厌被寂寞陪着”。

还有那几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很明白地解释了“执妄为常”,你可以把“哥”换成其他你喜欢的词),“之所以活得洒脱,是因为把一切都看透”。

  

  2010/4/22

  

  

  我错了,嘲笑孔子愚蠢本身就是愚蠢的行为!

  根据我的“分化”理论,个体的行为选择倾向是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那么老子和孔子观点和出发点的不同就是他们的人生阅历不同,没有谁对谁错。

  确实对于那么个环境来说,孔子主张尊卑有序也是维持秩序的有效方法,虽然目光可能不够长远。

世界上最美丽的就是智慧之花!

该嘲笑的是那些孔子的信众,他们不能体会到孔子的出发点,不能领会孔子的精神实质,却生硬提取出教条,迷信权威,附和统治者的需要断章取义愚弄百姓。

这是一帮寄生虫,一帮可怜虫,一帮偷懒者。

其实他们的每次解释都加进了他们结合人生阅历的理解,已经离原意相距甚远了。

  不做可怜虫的办法?

保持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勤于思考。

  2010/4/24

  

  慈悲的本质就是施舍,分享自己的圆满,普度众生。

与世无争,不等于不与人交往,相反是去积极施舍。

  像张健柏说的,最好是阴阳互生。

每心理推演序列3——自从遇见你,才发现我的道行原来是个笑话

  

  当她说起她同学纠结的爱情,我的感觉居然是对当事人的嘲笑和蔑视,嘲笑他们不懂爱情的真谛,蔑视他们愚痴。

  廖兄其实比我更适合做心理医生。

他心思细腻(看他文笔功底就知道),可塑性强,更可贵的是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甚至可能是满足别人虚荣心的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优点)。

  或许真有些变态吧!

自以为看了些佛道之书,就能超然物外,就能悲悯众生了,我错了,我仍然是个低俗的人!

我的嘲笑和蔑视只不过是种嫉妒的转化形式,我在自卑,在渴望有那样放荡和放纵的机会,所以对已经拥有这种机会的人充满了敌意。

  我跟堂弟说,心理医生应该心态平和,能平等地、做朋友那样地对待各种各样的来访者,不管情感经历多么让你气愤、贪污腐败多么让你不齿、二奶豪宅多么让你嫉妒,你不能愤怒,不能带其他感情,都得接待。

其实我当时知道,如果他问我我能不能做到,我绝对是不敢说我可以的。

  心理医生怎么才能做到平等?

像地藏王菩萨那样把女人都看成一堆白骨?

像佛祖道祖那样把世人看成蒙昧未开、愚痴冥顽的低等生物,是被拯救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来访者看成是童年创伤的受害者;罗杰斯力求看到每个人追求美好的能力,要求对每个来访者发自内心地尊重;朱建军说,假如你的孩子沾了一身的粪便,你不需要爱他身上的粪便,也不会因为他身上脏而讨厌他,你爱他就要帮助他清除身上的粪便。

  

  什么叫“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善良的人很多,但他们离心理治疗师的境界还很远,因为他们看不到别人的善良,也理解不了善良是一种互动,这注定了这种善良的偏倚和不可持续。

他们这种做作的、或是灌输来的善良对他们只是一种概念,一种社会强加的规范,一种无力的引导。

  勒庞说:

“如果道德一词指的是持久地尊重一定的社会习俗,不断压抑私心的冲动,那么显然可以说,由于群体太好冲动、太多变,它不可能是道德的。

相反,如果我们把某些一时表现出来的品质,如舍己为人、自我牺牲、不计名利、献身精神和对平等的渴望等,也算作道德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说,群体经常会表现出很高的道德境界。

”因为他看到的是一群俗人。

对某些人,道德只是一种一时兴起的争宠行为,生怕衣锦夜行;对某些人,道德就是一张催命的传票,道德行为就是一场被绑架后的兑现承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对少数人,道德是一种希望大家一起遵守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应该成为世人的典范。

道德就是如此的无力和苍白,所以孔子注定要失败,潜规则必定要大兴于世,天道必然是循环的。

  佛陀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耶稣说:

“早上来的,中午来的,快下班来的,都给他们一样多的工钱”。

因为他们洞穿了人性,知道恶的来源。

大家都为了生存,恶只是由于不断打击造成的扭曲,一种错误的选择捷径模式。

既然这样,恶还会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呢?

还有什么恶是不可原谅的呢?

  

  我说结婚应该促进后代的优化,小杨说我是希特勒主义。

希特勒主义没什么不好啊,唯一的错误在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所有人。

心理推演序列4——窥探之窥探

  ——看《丑闻笔记》

  是不是遇到比你强(比你聪明、比你漂亮、比你有成就、比你受欢迎)的人,你会忍不住地要打探一下他是何方神圣呢?

是不是某个跟你一个寝室的哥们,不打牌、不看AV、不玩游戏、不说脏话,令你很不爽,总想尽办法让他合群呢?

是不是想知道你的领导有些小错误、小毛病,才让你更喜欢他呢?

如果你不幸符合其中之一,我很荣幸要来扒光你的遮羞布了。

  在《心理探源1》中,我提到过,面对某个在某方面有过人之处的人时,人们的反应是不自觉地把他神化,然后是想方设法把他拉入自己阵营或者除之而后快。

这里我要补充一种可能,就是千方百计寻找对方的缺点,把对方从神坛上拉下来。

这两种应对态度表面上是相反的,但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消除受到威胁引起的焦虑。

神化是为了给自己的无能寻找合理化的借口,逃避不能满足自我肯定带来的内心谴责;丑化是为了给自己编织一个同等强大的幻象,在所谓的“平等”中找到自我肯定。

不管哪一种,都是有种深层的自卑在起作用。

  推演过程是这样的:

自我肯定的需要,坚信自己很强大;当看到别人的长处时,“自己很强大”的信念受到挑战,引起焦虑;一方面认为别人的优秀是很多我不具备的客观因素引起的,我达不到不是我的错;另一方面,自卑与自大是相伴产生的,所以会努力寻找别人的缺点,“哦,原来他和我一样,也有这些毛病啊”,那就是说我和他一样的强大。

  咱们继续挖:

他那么优秀,而你和我一样的客观条件,你怎么可能也那么优秀的,别傻了;他就是我们的神,他是完美的,他不可能有缺点,他说的绝对是正确的,我们听他的就可以了;原来他小时候就很不同寻常了啊。

另一方面,原来他就是隔壁村的二傻啊,真是碰上狗屎运了,亏我刚开始还把他当谁了呢,就他那熊样,他行我肯定也行;他不跟我们一样吗,也犯傻,也有欲望,也怕死。

  《丑闻笔记》(notesonascandal)又是个不错的电影。

芭芭拉,一个三流中学的老处女教师,掌握了年青美丽的新老师希芭和中学男生偷情的把柄后,彻底控制了这个女教师,直到希芭在安慰芭芭拉丧狗之痛和参加智障孩子的演出中间选择了后者时,她实施了疯狂报复才断绝了两人的关系。

很明显芭芭拉所谓的前任好友,命运极可能和希芭是一样的,只是理由可能不是和学生偷情。

果然是个巫婆,从她对学生的态度我就判断了她们之间的友谊。

她不缺伴侣,她从未向希芭谈及她的过去,她的心事都记在她的日记里,她爱她的猫胜过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