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30016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docx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

 

 

————————————————————————————————作者:

————————————————————————————————日期:

 

地库顶板承载力验算

本工程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在2#楼与5#楼之间地库顶板上划定一块约15m×20m区域作为钢管、扣件堆场,四周用定型化防护门封闭。

现场堆载平均高度约1.8m,最大堆载高度约2m。

现对该区域地库顶板进行承载力验算。

1.结构信息

该区域地库顶板板厚250mm,混凝土强度为C35,截面配筋为三级14@200双层双向。

现场堆载区域主要为钢管,堆载钢管直径为48mm,实测壁厚为3.0mm;

2.荷载统计

钢铁容重为7850KG/m3,钢管每米体积为2.19015×10-4m3,钢管每米自重标准值为7850KG/m3×2.19015×10-4m3=1.719KG/m;现场钢管堆放不整齐,不密实,堆载高度约1.8m,计算按照钢管堆载整齐、密实,堆载高度按照1.3m计算,每平方米堆载钢管约(1000÷50)×(1300÷50)=520根,每平米堆载重量约为:

1.719KG/m×520m=893.88KG。

钢管自重面荷载为:

q1=

=8.76KN/m2,每米线荷载为8.76KN/m

楼板钢筋混凝土容重取:

25KN/m3,每米线荷载为:

q2=25KN/m3×1m×0.25m=6.25KN/m

活荷载取q3=2.0KN/m

2.1荷载设计值为:

Q=(q1+q2)×1.2+q3×1.4=(8.76+6.25)×1.2+2×1.4=20.8KN/m

3.楼板计算

该区域取1m宽板带计算,按照三跨简支梁计算,梁跨分别为:

4m,3.9m,3.9m。

板截面配筋为C14@200双层双向。

计算简图

弯矩图

剪力图

计算得出:

最大负弯矩M=32.85kN.m

 最大剪力V=49.95kN

3.1截面配筋复核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0.049

=0.05

=463.88mm2

现场配筋为C14@200双层双向钢筋,As=770mm2>463.88mm2满足要求!

4.次梁计算

4.1次梁受力分析

次梁截面尺寸为300×950;次梁承受次梁的自重以及双向板自重分配的荷载。

堆载钢管面荷载标准值为q1=8.76KN/m2,楼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为q2=6.25KN/m2;则按照双向板受力原则分配给次梁的荷载为:

q=(q1+q2)×1.8=(8.76+6.25)×1.8=27.02KN/m;活荷载为q3=2.0KN/m;次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为:

q5=25.5KN/m3×0.3×0.95=7.27 KN/m

荷载设计值为:

楼板梯形分配荷载:

q4=(q×1.2+q3×1.4=27.02×1.2+2×1.4)×2=70.44KN/m

梁自重线荷载:

q5=7.27KN/m×1.2=8.72 KN/m

楼板传递荷载计算简图

次梁自重荷载计算简图

叠加计算简图

弯矩叠加图

剪力叠加图

计算得出:

支座最大弯矩M=536.26kN.m

跨中最大弯矩M=417.76kN.m

 最大剪力V=332.92kN

4.2支座截面配筋复核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0.13

=0.14

=1753.5mm2

现场支座配筋为7C25钢筋,As=3434.375mm2>1753.5mm2 满足要求!

4.3跨中截面配筋复核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0.103

=0.109

=1365.23mm2

现场跨中截面配筋为4C25钢筋,As=1962.5mm2>1365.23mm2满足要求!

4.4截面抗剪强度复核

最大剪力发生在支座,V=188.56KN

当h/b≤4时,梁截面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

=0.25×1×16.7×300×900÷1000=1127.25KN

最大剪力V=188.56kN<1127.25KN满足要求!

5.主梁计算

5.1主梁受力分析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7.8m、8m、8.8m;主梁截面尺寸为400×1200;主梁承受次梁传递的集中荷载以及双向板分配的荷载。

堆载钢管面荷载标准值为q1=8.76KN/m2,楼板自重面荷载标准值为q2=6.25KN/m2;则按照双向板受力原则分配给主梁的荷载为:

q=(q1+q2)×1.8=(8.76+6.25)×1.8=27.02KN/m;活荷载为q3=2.0KN/m;主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为:

q5=25.5KN/m3×0.4×1.15=11.73 KN/m

荷载设计值为:

板三角形分配荷载:

q4=(q×1.2+q3×1.4=27.02×1.2+2×1.4)×2=70.44KN/m

梁自重线荷载:

q5=11.73 KN/m×1.2=14.08 KN/m

楼板分配及次梁传递荷载计算简图

主梁自重线荷载计算简图

荷载叠加计算简图

弯矩叠加图

剪力叠加图

计算得出:

支座最大弯矩M=1184.25kN.m

跨中最大弯矩M=1233.35kN.m

     最大剪力V=657.51kN

5.2支座截面配筋复核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0.134

=0.145

=3094.14mm2

现场支座配筋为9C25钢筋,As=4415.63mm2>3094.14mm2满足要求!

5.3跨中截面配筋复核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按以下公式计算:

=0.14

=0.152

=3243.51mm2

现场跨中截面配筋为13C22钢筋,As=4939.22mm2

或者12C25钢筋,As=5887.5mm2

跨中截面配筋均大于3243.51mm2 满足要求!

5.4截面抗剪强度复核

最大剪力发生在支座,V=657.51KN

当h/b≤4时,梁截面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

=0.25×1×16.7×400×1200÷1000=2004KN

最大剪力V=657.51kN<2004KN 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