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9926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昌乐二中271模式.docx

昌乐二中271模式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一)“271”高效课堂的解读

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

7:

1的比例,划分为“10+30+5”。

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

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

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

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

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

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

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

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

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

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学生学习天性受压抑的沉闷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二)“271”高效课堂——让学生破瓮而出

1、“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

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的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杜威:

“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

“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3)教室功能的改变:

“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3、“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

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

70%学生——中档学生,

10%学生——后进学生,

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

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

1)学习目标应包括:

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

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7、“271”高效课堂带给师生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3)“27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

山东课改模式之一——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

近年来,山东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面,出现了以“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杜郎口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和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为代表的课改三面旗帜,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

和传统的教室相比,山东昌乐二中的教室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是每个班学生分成6—7人数个小组,学生面对面按照小组坐着,以便于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二是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内容被移植到教室外的墙壁上,教室后面的黑板按班级学习小组数被分成了数块,学生上课时可以在前后两块黑板上板演;三是每个班级都有供学生集中摆放书本的架子,这样学生上课的桌子上不再有“书山”。

山东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一、“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

3.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二、“271课堂法则”释义

1.第一个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

“2”是课堂上老师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可以是分开讲;“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反刍过关。

2.第二个含义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

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

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帮助把这5个学生成绩提高。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10个优秀学生资源,让他们明白,给别人讲一遍,胜过自己考虑两遍,同时再给他们准备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35个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同时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

从理论上讲,这种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第三个含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

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三、“271高效课堂”模式

(一)课前准备

1.老师要提前到教室,组织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书本,发放好学案,准备好多媒体,

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2.规范板书学习目标至黑板的右上角。

3.鼓励学生通览学案,初步感知本节课学习内容。

4.组织课堂,起立并互相问候,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

(二)目标解析

教师简要地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联系高考简单解析其地位,增强课堂针对性。

(三)回顾训练

1.学生自主总结上节课复习内容。

2.通过针对性的题目对重点内容进行训练。

3.小组展示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并由此引入本节课复习内容。

(四)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前由老师提出要求,包括时限、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

2.以学案为中心,结合课本等相关材料,自主学习,强化记忆。

3.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好出现的疑点和新发现的问题,准备好讨论的自主内容。

4.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必须安静(记忆内容除外),集中注意力,快速、高效、按时完成自学任务,绝不能任务未完成就开始讨论。

5.引导学生学会在自主学习中清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6.学生自主学习期间,老师要一边巡视一边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

(五)有效讨论

1.讨论内容为自主学习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和学案上老师设计的重点问题。

2.讨论规则:

讨论前由教师规定讨论的时间和要求,由小组长控制好讨论的进程;先在小组内分层(可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指20%的优秀学生,B层指70%的中档学生,C层指10%的后进学生)一对一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扩大至小组讨论,其中A层重点帮助解决B层问题,C层旁听学习或先整理C层讨论的成果;然后B层帮助C层解决,A层进行自主拓展;问题经小组讨论未能解决的要以书面的形式反馈至老师手中。

3.老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积极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掌握学生出现问题的一手资料。

(六)合作探究

1.分组展示:

总体原则是B层展示,A层点拨,C层提升。

(1)各组任务不同时,可让小组按顺序展示汇报,其他小组负责质疑、提问和补充。

(2)各组任务相同时,可利用评价调动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并把竞争结果作为评价依据。

(3)各组任务互补时,要让相邻两个小组成员相互交换成果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过程中学习他人好的做法,同时要注意该同学前面出错的地方。

这种展示方法适用于量较大的作业或检测的评价。

2.老师负责控制展示进度,调节好课堂氛围,并及时记录出现的典型问题和新生成的学习目标,为点拨评价做好准备。

3.老师针对各组的展示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形式可用分数、掌声、口头表扬等形式进行。

(七)点拨评价

1.对于记忆内容可先进行组内一对一互查,然后由教师提问,由各小组主动回答。

2.对于非记忆性内容,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纠正、完善,指导学生自己概括和总结所学习的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面,树立主干,形成网络。

3.老师围绕既定学习目标或生成学习目标对本节内容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重点,剖析难点,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第4/8页

4.课堂上要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梳理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引导学生注意做好别人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的答案或创意的记录。

5.根据内容的不同,高效展示和点拨评价环节可以结合。

(八)检测落实

1.老师以课堂检测题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落实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拓展知识,形成应用能力。

2.下课前学科班长要根据各组的表现和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

3.课堂最后由老师小结课堂内容并布置适量作业。

作业的布置要精选;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拓展提高;要分层设计,不同层次的同学完成个性化的作业;要规定时限由学习小组长督促及时完成收齐上交,由课代表送任课老师处。

4.老师要及时批阅作业,及时反馈,并做好个别学生的面批和谈话,强化落实。

四、“271高效课堂”模式要求

(一)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

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

(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3.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第5/8页

(1)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高效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2)导学案、训练学案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包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

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通研,对内容再修改。

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

(3)导学案要包括: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

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4)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5)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备课:

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强化落实、注重整理:

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

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二)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第6/8页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

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

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

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做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

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

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

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

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

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

第7/8页

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精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

最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方式:

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

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

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昌乐二中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学生思想;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学生们如沐春风,教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每节课堂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这也正是现代中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和追求。

高效课堂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督促,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从学生内部和外部进行对其进行激励的激励措施。

我们学校现行使用的是小组课堂评价和总体评价。

现提供几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供大家参考。

 1.等级加分型

(1)在小组内部按成绩给每个成员排好序号,分别为1-6号,小组的1-6号成员基本上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从高到低的体现。

这样,才能做到小组成员竞争是的公平竞争。

(A\B\C组员的安排同样如此)

(2)回答问题时可实行抢答或小组轮流回答,小组的几号成员回答问题满分便是几分。

如1号回答满分为1分,3号回答满分为3分,5号回答满分为5分。

(A\B\C组员的抢答也可以用1、2、3分来评分)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进行赋分。

(4)每节课结束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评价,值日班长记录好每节课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

(5)好处:

能调动班级各个层次尤其是优秀生和待优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机制,利于班级整体尤其是待优生的提高。

2.小组总体评价型

 

(1)每节课由专门的一个小组负责评价,对每个小组回答问题、检测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小组每节课一轮换。

(2)评价小组对每个小组回答的每个问题都进行评价,给出分筐,下课前对每个小组进行总评。

(3)这种小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评价中来。

3.小组互评型

(1)老师在讨论前先说明(或在幻灯片上作好要求)本节课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展示或评价的题目进行讨论,以便明确答案、明确标准,使自己在评价时能够有所准备,增加公平性和准确性,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

(2)评价时老师可以点评价小组的任意一名同学进行评价,以免出现评价小组只有一人进行评价,其他人因为没有任务而导致懒散、走神的现象。

(3)评价小组先对展示小组进行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再进行评价。

这样,评价小组既是展示的一分子,又是评价的一分子,还可以保证他们与其他小组一样进行思考、展示,不会因为评价而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受到影响。

(4)评价内容:

展示小组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条理性;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站位、与同学的互动;展示的形式等。

对于小组评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再引入个人自评、小组自评两种方式。

1、小组自评也称小组自加工、小组反省等。

这种自评能够使学习小组成员维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学习,使组员对自己的参与情况有所了解,保证学生在原认知水平上,能够积极进行思维,为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和小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的条件。

小组自评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小组每个成员对能力的提高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小组参与课堂的积极度;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的合作、探究程度;课堂、自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并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在实际的合作学习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或者注重学科知识等原因,不少教师轻视甚至忽视小组自评这个环节,这是小组自我激励、准确地查出自身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措施和增强小组向上力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学生对于自己小组内存在什么问题他们自己最清楚,他们提出的措施也是小组成员协商得出的,是每个组员都能够接受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也更能体现小组的自主管理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平时主要以小组自评为主,个人自评也就是我们的学习档案要定期进行。

2、小组自评和教师评价主要从外部对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评价,两者各有侧重。

学生自评主要是从学生内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自己的合作、展示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并为这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小组自评侧重于组内个体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基于教师对小组群体之间的观察、比较、甄别,偏重于对有效的小组合作模式和行为的肯定、褒扬,引发学生的自我肯定和满足感,将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通过他人的评价,使学生获得合作学习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反馈信息,并经过反复对照,使积极的行为得到强化,不当的行为得到纠正。

这样就可使每位学生的自我意识得以发展,能够朝着小组期望和教师期望的合作目标迈进。

我们学习学校有的班级举办“说说我自己”、“大家评评我”等班级论坛就是对学生以往参与小组合作表现的评价、认定,是面向学生的“过去”;“将来的我”则是让学生根据既定的评价结果,认准自己今后的主要努力目标,是面向学生的“未来”。

这样就使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促进的过程和一个开放的系统,最终成为一个增强学生发展动力的“泵”。

如何建设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让学生学会,学好,又要让学生会学,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师,如何让40分钟的课堂达到高效至关重要。

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