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891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例题某兴趣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上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现象为:

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_

______。

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A实验不严谨,应做一个对比实验: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第一小问只需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

3↓+H2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不便于观察,需要借助其他物质或者其他现象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对照题给实验图可知,实验A中取下橡皮塞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试管

内气体压强减小,氢氧化钠溶液会进入试管,且试管中液面明显高于水槽中的液面。

实验B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后,锥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小气球,使气球胀大,故B中的现象是气球胀大。

二氧化碳不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还能与水反应,故应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来与A实验对比,看液面上升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鉴别生成物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不可用加入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应该利用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

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以此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

(1)CO2+Ca(OH)2=CaCO3↓+H2O

(2)

球胀大将A中氢氧化钠

溶液换成等量的水

变式题1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为:

甲中软塑料瓶变瘪,乙中“瓶吞鸡蛋”。

小虎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雯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

小明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________。

(2)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点拨本题是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变式练习,考查的内容一样,只是实验装置不同而已。

同学们只要明确实验原理,能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即可顺利解答。

参考答案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软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

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装置内气体压强也会变小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水,观察现象

(2)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变式题2

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试剂,在实验课上,同学们自己动手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不到任何现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能否发生反应?

【设计方案】小林用右图所示的实验仪器与药品以及下列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探究:

将预测到得实验现象以及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解释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现象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盖好玻璃片,振荡,将集气瓶倒置,把扶在玻璃片上的手移开。

【质疑评价】小玲指出以上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

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发生了反应。

请你分析她这样说的原因:

在小林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自选药品帮助他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确实发生了反应

(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参考答案玻璃片紧贴瓶口,不掉落瓶内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玻璃片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也会紧贴集气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也会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用试管取少量集气瓶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气体确实发生了反应(答案合理即可)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氮氧化铝(A1ON)是一种透明高硬度防弹材料,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1ON中A1、O、N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1

B.A1O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A1ON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D.A1ON属于氧化物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尿素[CO(NH2)2]做优质复合肥

C.用小苏打制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D.用食盐水除去盛放石灰水瓶口上的白膜

3.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

C.分度盘的右边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性质

用途

A

铁粉

与盐反应

可从废定影液(含AgNO3)中回收银

B

盐酸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焊接金属前,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C

烧碱

与酸反应

改良酸性土壤

D

活性炭

吸附性

作净水剂

A.AB.BC.CD.D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所以生成其一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A.空气B.水C.蛋白质D.维生素

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Fe(OH)3NaClB.FeSO4H2

C.CuCl2H2OD.AgNO3HCl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用于食品发酵、医药等领域

B.不可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食用海产品

C.铵态氮肥和草木灰混合使用,可增强肥效

D.用沐浴露洗澡,沐浴露起着乳化作用

9.金属铜在自然环境中会生成绿色铜锈(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下列关于铜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锈由四种元素组成B.铜锈不是纯净物

C.铜锈生成与O2有关D.铜锈空气中受热分解将有红色物生成

10.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性质与用途

①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霓虹灯

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除去冰箱的异味

③CO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B.组成与结构

①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②CO与CO2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③钠元素与氯元素的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核内质子数不同

C.消防与安全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②存放易燃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

③发现煤气泄漏,应及时打开排风扇

D.生活与健康

①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

②多吃加碘盐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③不能食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A.AB.BC.CD.D

1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B.

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加热产生氧气

B.加水稀释浓盐酸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将足量粉末状的铁和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13.关于元素化合价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最低

B.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

C.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里化合价相同

D.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O2+C

2CO

B.4Fe+3O2

2Fe2O3

C.2CO+O2

2CO2

D.CaCO3

CaO+CO2↑

15.我们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认识了一些离子,那么下列离子能在含Cl-、H+、SO42-、Na+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Ag+B.Cu2+C.CO32-D.OH-

二、填空题

16.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称量溶质的质量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量取水的体积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浓硫酸和烧碱均具有强烈的_____________性,因此实验室常用它们做干燥剂.干燥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

17.如图,“

”“

”“

”别表示氧原子、碳原子、氢原子。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该反应共涉及_____种分子,其中属于单质分子的是_____(请用相应的化学符号表示)

18.氯化钠在工农业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1)配制500mL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1.04g/cm3),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__。

A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

B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和移动游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钠

(3)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g(精确到0.1g)。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

三、简答题

19.CO2能使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用如图装置证明: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不是水,也不是二氧化碳。

有以下操作,应采取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①从b端通N2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广口瓶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a端通CO2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广口瓶中

20.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图A是金属的一个应用实例,请说出这利用了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答出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是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

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

(1)图A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请将该图补画完整____;

(2)利用图B可以制造“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烧瓶后,可以看到水槽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经导管进入烧瓶并形成“喷泉”现象。

①写出烧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

②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烧瓶里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

五、流程题

22.

(1)国家大剧院安装了近2万块被称作“太空金属”的钛(Ti)金属板,其密度只有钢的60%。

钛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2H2SO4=Ti(SO4)2+2H2↑。

在某稀有气体中,熔融状态下,镁与Ti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

2MgCl2+Ti,则Mg、Ti、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室废液缸里的废液含有CuSO4、ZnSO4、FeSO4,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①操作1是________,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体C是________。

滤液1和滤液2中溶质相同,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加入过量锌粉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3.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加入到100g水中得澄清透明溶液,取1/2该溶液,向其中加10%CaCl2的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碳酸钠的总质量及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24.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烧杯+稀硫酸

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质量

10g

10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209.8g

159.8g

163.8g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烧杯的质量为25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七、探究题

25.许多同学都有被蚊子叮过的经历,感觉就是痒。

同学们通过化学学习并查阅资料知道:

蚊虫叮咬后在人的皮肤内释放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

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填名称)。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推测出一种生成物是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一:

该气体是CO2猜想二:

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

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___。

A.风油精B.苏打水C.肥皂水D.食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C

B

A

D

C

D

B

D

C

D

B

B

二、填空题

16.托盘天平量筒吸水浓H2SO4

17.四H2

18.2B66.7烧杯

三、简答题

19.CO2+H2O═H2CO3④①③①②③

20.导电性、延展性等答出一点即可比较黄铜(或合金)和铜(或纯金属)的硬度

四、实验题

21.

①CO2+2NaOH═Na2CO3+H2O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碳酸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中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五、流程题

22.Mg>Ti>Cu过滤Zn、Cu、FeFeZnSO4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Zn+H2SO4=ZnSO4+H2↑

六、计算题

23.2g,7.2%

24.

(1)乙;

(2)56%;(3)11.7%

七、探究题

25.氢气CO不成立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无尾气处理装置D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的是()

A.Fe+2HCl═FeCl2+H2↑

B.2NO+O2=2NO2

C.3CO+Fe2O3

2Fe+3CO2

D.2NaCl

2Na+Cl2↑

2.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效果。

下列关于“冰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属于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C.甲基苯丙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

D.甲基苯丙胺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

15:

1

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自来水生产D.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4.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B.亮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它不属于氧化物

C.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1:

2

D.亮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H2S②KNO3③NH4Cl④CO2⑤NaHSO4⑥C2H5OH

A.①⑤属于酸B.②④属于氧化物

C.②③⑤属于盐D.④⑥属于有机物

6.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热水溶解,可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B.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可防止液滴飞溅

C.把粗盐磨细,可提高精盐的产率

D.该实验不能除去粗盐中的硫酸钠

7.对于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一定是置换反应;②一定是分解反应;③可能是分解反应;④可能是化合反应.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D.

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

2N2B.碳酸:

CO32-

C.3个铁离子:

3Fe2+D.氯化铵中氮元素化合价:

9.根据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下列问题的解释错误的是()

A.Na与Cl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两种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H2O与H2O2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C.NaOH与Na2CO3的溶液都显碱性,是因为都含金属离子

D.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都是碳原子构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蒸发少量溶剂一定能得到饱和溶液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生成氢气,故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必是活泼金属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类型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D.盐的组成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硝酸铵不属于盐类

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括号内是杂质)

所加试剂或方法

A

NH3(CO2)

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

B

Cu(CuO)

足量氢气,加热

C

NaCl溶液(NaHCO3)

滴加适量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D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A.AB.BC.CD.D

1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D.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1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15.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在点燃条件下,A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种类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原子数目⑤分子数目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3)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4)该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17.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亚铁离子_____;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

18.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_。

三、简答题

19.石油经过分馏可获得汽油等多种物质,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得到乙醇汽油,请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_____

20.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的操作错误之一是.

(2)用图A改正后的装置进行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3)用图B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其原因是,改进的措施是.

四、实验题

2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不与酸反应).

②生产原理反应: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分离得晶体B,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同时得到二氧化碳和水.

③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NH4Cl△NH3↑+HCl↑.

④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①溶液A中的溶质有NaCl和、,

②操作Ⅱ的名称为.

③流程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

④写出加入NaOH溶液与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晶体B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填序号).

A.NaOHB.NH3C.HClD.CO2

(组成探究一)

(3)设计实验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混有晶体B,请完成下表

选择的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选择的装置(填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样品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