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880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docx

中性线零线火线地线

中性线零线区别

中性线和零线都是从电源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

中性点接地后引出来的导线叫零线,中性点没有接地引出来的导线叫中性线。

和接通的导线叫地线。

中性点与零点、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

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简称中点。

中性点分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

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

如果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而取得的参考零电位,则该中性点称为零点,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通常220伏单相回路两根线中的一根称为“相线”或“火线”,而另一根线称为“零线”或“地线”。

“火线”与“地线”的称法,只是实用中的一种俗称,特别是“地线”的称法不确切。

严格地说,应该是:

如果该回路电源侧(三相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则称“零线”;若不接地,则应称“中线”,以免与接地装置中的“地线”相混。

当为三相线路时,除了三根相线外,还可从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即中性点,从而构成三相四线制线路。

这种线路中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

中性点是否接地,亦称为中性点制度。

中性点制度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即中性点接地系统与中性点绝缘系统。

而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IT、TT、TN三种,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类。

由以上比较我们还可以得出电网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措施,即中性点的绝缘运行方式和中性点的直接接地运行方式。

中性点绝缘运行方式下应做到:

①所有用电设备都必须采用保护接地,而不允许采用保护接零;②中性线的机械强度应与相线相同,中性线不允许断开;③中性线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二次线圈额定电源的25%,三相负荷电流不应相差太大,以免影响三相电压的平衡;④杜绝中性线直接接地,低压配电盘必须设置三相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低压电网中的接地故障;⑤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应加装4只避雷器,以防止雷电过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

①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②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③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0V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中性线(零线)和地线的区别?

在工频低压电路中,简单讲他们有结构和原理上的区别。

1.结构的区别: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2.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

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

利用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

其实地线不止保护接地一种,下面介绍地线。

地线是接地装置的简称,地线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性接地,其中安全性接地又可分为保护接地、防雷击接地和防电磁辐射接地。

1.工作接地 是用它完成回路使设备达到性能要求的接地线。

如六、七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使用的广播有一根地线,而且接地处要经常用水淋湿。

工作接地是把金属导体铜块埋在土壤里,再把它的一点用导线引出地面,这就建成了接地系统,地线要求接地电阻≤4Ω。

2.保护接地 为防止人们在使用家电及办公等电子设备时发生触电事故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设有接地线,如其绝缘损坏外壳带电,则电流沿着安装的接地线泄入,以达到安全的目的,否则会给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用电规程规定保护接地电阻应≤4Ω,而人体的电阻一般大于2000Ω,根据欧姆定律,绝缘损坏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仅为总电流的1/500,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电压越高,人体电阻越小,也就是说,在大电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你成了地线,电流回从你的身体上泻下)

3.防雷击接地 为防止在雷雨季节,高大建筑物,各类通信系统以及架于建筑物上的各种天线和其它一些设施被雷击,需加装避雷针,然后用导线将其引到安装的防雷击接地系统。

4.防电磁辐射接地 在一些重要部门为防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加装屏蔽网,安装的屏蔽网要接入相应的接地系统,并要求接地电阻≤4Ω。

零线,中性线,地线的区别

零线即此线上电压为零;中性线即此线电势处于其它线的中间或中心,如三相交流电的一根中线;地线就是接的线,也就是用电线连接一块400平方厘米以上,埋入地下一米以上的金属板.

零线和中性线在三相四线中实际上是同一根线,但对于三相线中的其中一根相线来说也就是单相电路来说,它是提供这根相线的电流的“回路”线,如果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它的对地电压不为零的。

中性线是指在“星形接法”的三相交流电路中,三根相线的连接时的一根“公共线”,在严格的绝对平衡的三相交流负载中,这根中性线是零电位,也就是电压为零。

但是为了防止负载“不平衡”而使中性线带电,则要将中性线接地。

而接地线则不是指电流回路中的线,它是一根保护线,零线接地,中性线接地,设备外壳保护接地等都是指这根线,它不参与设备的运行,正常时不提供电流回路。

简单说,中性线和零线都是从电源的中性点引出来的导线。

中性点接地后引出来的导线叫零线,中性点没有接地因出来的导线叫中性线。

和接通的导线叫地线。

零线断线的危害

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线路中,正常情况下零线是不带电的,这是因为正常时零线上任一点和都是同电位的缘故。

但是在零线断线后,负荷侧的中性点会产生位移电压,此时若人碰到断落的零线,电流将由相线—负载—零线—人体—零点—相线形成通路,这是极为危险的。

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此时电流通过负载后加在人体上的电压有多大:

 

  假如A相有两盏灯没有关,每盏灯50W,则用欧姆定律可算出一盏灯的电阻R1=U的平方/P=(220×220)/50=968Ω,R2=968Ω,R1与R2并联,总阻值R灯总=R1R2/R1+R2=968×968/(968+968)=484Ω,若人体电阻等于1500Ω,此时R灯总与R人串联,电路中电流为I=U/R=220/(R灯总+R人)=220/(484+1500)=0.11A=110毫安,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1500×0.11=165V,如此高的电压和电流随时能致人于死地。

  除了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零线断线还威胁用电设备的安全,

设接在A相的两盏灯仍为每盏50W,接在B相的一盏灯也为50W,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接在A相的负荷总功率大,但其阻值小,分得的电压也小。

而接在B相的负荷功率小,其阻值大,分得的电压也大,必将大于正常的220V电压,所以接在B相的电器很容易被烧坏。

  可见,零线断线对人身和设备都可能造成伤害,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规程才规定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性线上不允许装设保险。

 

为了使交流电有很方便的动力转换功能,通常工业用电,三根正弦交流电。

电流相位(反映电流的方向大小)相互相差120度。

通常我们将每一根这样的导线称为相线(火线),通常电力传输是以三相四线的方式,三相电的三根头称为相线,三相电的三根尾连接在一起称中性线也叫"零线"。

原因是三相平衡时刻中性线中没有电流通过了,再就是它直接或间接的接到,跟电压也接近零。

地线是把设备或用电器的外壳可靠的连接的线路,是防止触电事故的良好方案。

火线又称相线,它与零线共同组成供电回路。

在低压电网中用三相四线制输送电力,其中有三根相线一根零线。

为了保证用电安全,在用户使用区改为用三相五线制供电,这第五根线就是地线,它的一端是在用户区附近用金属导体深埋于地下,另一端与各用户的地线接点相连,起接地保护的作用。

火线、零线、地线的颜色

按我国现行标准,GB2681中第3条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一般应该是相线-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零线-淡蓝色。

地线是黄绿相间。

如果是三相插座,左边是零线,中间(上面)是地线,右边是火线

用电分为动力用电和家用电.

动力用电就是常说的380伏电,多用于工厂.这种电多是三相四线.四线中三根火线,一根零线.火线是指三相四线电网ABC中的任意一相,零线是指三相四线对地无电压有电流的那一根电线,三根火线经过负载如电动机等用电设备后都经过零线形成回路,设备才能正常工作.零线在发电厂是接地的.一般情况下,三相电路中火线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三根火线,零线使用黑色。

家用电是指我们常说的220伏电也叫单相电,有两根线,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火线经过负载如灯泡等用电器后经零线形成回路,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这里的零线在发电厂也是接地的.单相照明电路中,一般黄色表示火线、蓝色是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

也有些地方使用红色表示火线、黑色表示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

一般情况下红色是火线,蓝色是零线,黑色是地线.

动力电和家用电的零线虽然在发电厂都是接地的,但我们平时说的地线和零线不是一个概念.你看我们家里的三孔电源插座,如果是正规施工,其中一个孔是火线,一个孔是零线,一个孔是地线.这里的地线整座楼汇集后接地.这才是常说的地线.多数家用电器都要求要接地线,就是要和这根地线接在一起.

火线是带电的,地线和零线是不带的,家用两插孔的插座里有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用电笔能测出带电来的是火线,不带电的是零线,三插孔的插座里才有地线,地线要连接在用电器的外壳上,以防止电器漏电使人触电伤亡。

另外,家用插座里各孔的接线位置是有规定的,如果拆开插座可以看到,标有L标记的点是接火线的,N标记的是接零线的,地线有个专门的接地符号。

不懂的人千万不要乱接(特别是地线的位置),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地线是作为电路电位基准点的等电位体。

这个定义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地线上的电位并不是恒定的。

如果用仪表测量一下地线上各点之间的电位,会发现地线上各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

正是这些电位差才造成了电路工作的异常。

电路是一个等电位体的定义仅是人们对地线电位的期望。

HENRY给地线了一个更加符合实际的定义,他将地线定义为:

信号流回源的低阻抗路径。

这个定义中突出了地线中电流的流动。

按照这个定义,很容易理解地线中电位差的产生原因。

因为地线的阻抗总不会是零,当一个电流通过有限阻抗时,就会产生电压降。

因此,我们应该将地线上的电位想象成象大海中的波浪一样,此起彼伏。

目前,我们使用的电源插座大多是单相三线插座或单相二线插座。

单相三线插座中,中间为接地线,也作定位用,另外两端分别接火线和零线,接线顺序是左零右火,即左边为零线,右边为火线.凡外壳是金属的家用电器都采用的是单相三线制电源插头。

三个插头呈正三解形排列,其中上面最长最粗的铜制插头就是地线。

地线下面两个分别是火线(标志字母为"L"LiveWire)零线(标志字母为"N"Naughtwire),顺序是左零右火,(插头背面对着自己本人时)。

地线通过深埋的电极与短路连接。

市电的传输是以三相的方式,并有一根中性线,三相平衡时中性线的电流为零,俗称"零线",零线的另一个特点是与地线在系统总配电输入短接,电压差接近为零。

三相电的三根相线与零线有220电压,会对人产生电击,俗称"火线"。

为什么会触电?

有的人误以为零线就是地线,把家用电器的接地和零线接一起,那么火线在和零线形成回路的同时也和家用电器的外壳形成回路,使外壳带电,尤其是在零线因故障已断开而电源插座接地又不好的情况下更容易触电.

1、零线:

在家庭用电中,零线通常是指从变压器接地体引出来的线,它的接电阻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小于等于0.5欧姆,这样才能保证用电设备正常使用;

2、火线:

是相对于零线来说的,通常家庭用电只是用三相电的其中一相,它的线电压为220伏,它是通过零线构成回路使家用电器工作的;

3、地线:

我们给家用电器接的电线,通常是为了安全和消除静电而接的地线,它对接地电阻没有严格的要求,通常是比较大的,对地电压没有电流通过时为零,把它做为用电器的零线是无法让设备正常工作的;

4、中线:

就是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发电机和变压器)的接地线做金属连接起来的那条线,它要求供电给用电设备的线路中的熔断器或空气开关,在用电设备一相碰壳时,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断开电路,从而保护设备和人生安全;

5、家中的插座不是三相插座而是三线插座,它的中间是接地线的,两边是用来接零线和火线的,虽然电工手册上也有左零右火的规定,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求并不那么严格。

照明电路里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火线,另一根则叫零线。

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

火线对地电压为220V,零线对地电压为0.家里的一般是三孔插座不是三相插座,中间是接地线,两边是火线和零线,右边为火线(L),左边为零线(N).

火线和零线的区别在于它们对地的电压不同:

火线对地电压为220V,零线对地电压为0

中线是从发电机或电力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线,如果它不接地就称为中线,如果将它良好接了地(为零电位),此时的中线就又称为零线了。

民用电的零线和地线虽然都从同一点引出,但它们各自的功能是分开的,不能混用。

比如零线和火线是用电的回路线,它们和电器的外壳是绝缘的,线里流动的电流是同样大小的,故线径是同样的粗细。

而地线是和电器的外壳相联的,当电器有故障时当中才有电流流通,一般没有电流,故其线径要细得多。

零线和火线是用电的回路,故绝不能将零线接到外壳上,那会使人触电的。

火线和零线区别

火线和零线都是带电的线,。

零线不带电是因为电源的另一端(零线)接了地,我们在地上接触零线的时候,因为没有位差,就不会形成电流。

零线和火线本来都是由电源出来的,电流的正方向就是由一出,经过外部设备,从另一端进.形成一个回路。

零线和火线的区别就是电源的两个端子其中的一个接了

零线和地线区别

1.零线和地线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

2.地线的对地电位为零。

使用的电器的最近点接地。

3.零线的对地电位不一定为零。

零线的最近接地点是在变电所或者供电的变压器处。

4.零线有时候会电人,在什么时候呢?

当你的电炉子不发热了,千万不要以为没电了,不会电人,错啦!

有可能存在这样的可能,离你的电器很沅的地方N线断开了,用电压表一量会发现,电器的LN线都是市电的电压!

5.地线不会电人,除非很糟的情况,设计者不懂,或者胡乱搞的产品!

6.在你的电路中有零线和地线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个高耐压电容在他们中间。

零线的作用

我国普遍采用TN低压配电系统,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的线叫中性线,又叫零线,主要作用有,用来接单相220V的负载,传载单相电流和三相不平衡电流。

减小负载的中性点电位漂移。

在TN-CTN-C-S中还有接地和接零保护的功能。

总零线一旦断线,会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发生单相短路时,后果最严重。

经常有报道因零线断开造成烧毁数台家电的事故,特别是农村。

大家可以说一下遇到的问题,和防的措施。

大家相互学习讨论

最简单的区别在于:

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是380。

0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20。

在低压控制线路中,可以用接地线代替0线。

地线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防止漏电而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引起其它的事故。

现在的电机电路图中画有双重保护,就是电机外壳接地,0线也接地。

最容易理解的解释是:

1按照国标规定,二者相互绝缘;2零线是从变压器中型点直接引出的,地线是按照标准在中作的。

这种系统为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

3零线可以进开关,地线不能4地线可以进行重复接地;4二者绝对不可以互换,否则,有触电危险

1、结构的区别:

零线(N):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

地线(PE):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引出主干线,根据标准,每间隔20-30米重复接地。

2、原理的区别:

零线(N):

主要应用于工作回路,零线所产生的电压等于线阻乘以工作回路的电流。

由于长距离的传输,零线产生的电压就不可忽视,作为保护人身安全的措施就变得不可靠。

地线(PE):

不用于工作回路,只作为保护线。

利用的绝对“0”电压,当设备外壳发生漏电,电流会迅速流入,即使发生PE线有开路的情况,也会从附近的接地体流入

只有重复接地的零线才可以用来做保护用

一般是不许可的,如果三相移位的话,零线就会有电位,而且偏移越大电位也越高。

三相五线制的做法一般有二种:

一是将变压器的中性线接地引出地面,分成二根,一根为工作零线并保持绝缘,一根为保护接零与外壳相接。

这就是所说的TN-S系统。

另一种做法是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引出地面,采用三相四线制的方式,送到用电点将零线重新接地,后分成二根:

一根为工作零线,并保持绝缘。

另一根则为保护零线,与外壳相接。

这就是所说的TN-C-S系统。

这二根线实际上是更好的接零保护方式,它结合了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的优点。

即它能够免除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的接零设备的带电现象,又能限制漏电电压于安全围。

它的关键是从一开始分线后就不能相连。

一相连就又变为接零保护方式。

接地和接零本来就很复杂。

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一位的老专家,他说来说去最后自己都糊涂了。

谈论这个问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最后肯定迷糊,并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明白的。

零线并不是单纯的用来‘工作’,在TN系统中,就有保护接零,即设备外壳接零线,用于保护。

TN-S系统有专用的保护零线,即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分开,而TN-C则是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在一起(PEN),TN-C-S时前端公用,后边分开;TT系统中的零线才是工作零线,在TT系统中,设备外壳接地,属于保护接地;总之,保护接地用于不接地系统中,而保护接零则一般用于接地系统中,这是我的理解,不对之处望指正。

 

如何区分零线和地线

一、接线标准:

 火线(L)颜色须用红色、黄色、绿色

 零线(N)颜色须用黑色、蓝色

 地线(PE)颜色须用黄、绿双色线

 面对3孔插座,左零,右火,中间地

 二、在总线上装一漏电断路器,用一灯泡接在火线和零线或火线和地线上,如漏电断路器动作说明是地线,否则是零线.测试时要注意安全,可能会有小火花,要有心里要准备,别吓一跳!

  三、如果在家中:

  1、通电,用电笔测,会亮的全是火线。

  2、将总开关处的零线断开,只接通火线,将家中的灯打在开的位置,用电笔测,刚才不亮,现在亮的全是零线。

  3、剩下不亮的全是地线。

   

  最简单的,拿个220V的灯泡,用电笔确定火线后,分别用两棵线和火线接在灯头上,从亮度上就可以区别零和地.亮的是零,稍暗的是地.

  四、用万用表

 将万用表置于交流档500v,手捏一表笔,另一表笔分别触接电源线,有电压高的是火线,低的是零线,电压为0的是地线。

  零线对地电阻小于4欧为可靠接地。

用万用表置于交流档地250v测火线与零线、火线与地线的压差,两值相差在5v以下为可靠接地。

 错的后果

  一、因为是交流电,所以火和零互换对电器没什么影响。

面对3孔插座,左零,右火,主要是维修时用。

最好还是别换。

  二、零和地接反或混接,这个平时没事,但比较危险,地线不能接到零线上。

否则导致设备外壳带电。

(一般设备正常时外壳几乎不带电)

   

   三、进户的地线可以临时做零线用(这样电表不转,属于偷电),但如果你想做长久的用,有许多不利因素,如:

由于接地点环境的变化(雷雨、湿度等)导致电压不稳;变电所因素使火线对地电压达到380V等,都能导致用电设备很容易受到影响及严重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