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29449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必修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轮复习 资料+真题.docx

高考历史必修2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一轮复习资料+真题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点一:

社会主义的初期探索

俄国(苏联)发展线索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前提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一战。

(2)国内:

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3)国际:

帝国主义对俄国武装干涉。

(4)经济:

长期战争破坏使苏维埃的物资严重匮乏,经济极端困难。

2.内容

1.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

工业

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产品分配

国家统一分配

劳动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特点

1.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

(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师性非常措施——排斥市场、货币关系,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兼有战时共产主义性质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1)经济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剧经济恶化四年一战;三年内战;1921年天灾;

(2)政治危机:

农民暴动;水兵暴动

2、实施

(1)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3、实质:

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4、评价

(1)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2)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政权;

(3)是符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新经济政策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比来看)

政策名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政策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固定粮食制: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管理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自由贸易: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

平均主义

实行工资制:

按劳取酬

特点

军事、行政干预

 

【两次转变】

俄国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的转变。

由二月革命转变为十月革命;由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转变为用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

原因:

(1)根本原因:

生产力相对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是俄国的基本国情。

(2)直接原因:

内战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和政治危机进地步升级的严重后果。

【经验教训】

苏俄两种政策的实施和调整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影响和启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

2.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艰难和曲折的,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3.要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4.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经济政策小结】

对比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严峻的国内外形式:

1.外:

帝国主义的额武装干涉;

2.内:

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1.经济危机:

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

2.政治危机:

农民不满、工人罢工、波罗的海舰队水平叛乱(直接原因)

3.战时共产主义的失误: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根本原因)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影响

积极

最大限度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1.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政权。

3.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消极

使农民负担过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一条正确的途径。

【对比】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对比项目

内容

背景

苏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而且造成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中国:

十年文革使国民经济源于崩溃边缘,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

目的

都是改革不适当的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内容

从农村改革入手:

苏俄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度;

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制的多样化发展经济:

苏俄:

新经济政策放开商品市场,允许私人办企业;

中国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也鼓励私人办企业。

效果

苏俄:

新经济政策取得很大成果,但是列宁逝世后,即被高度集中的体制所取代。

中国:

在邓小平之后仍然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理论上的错误:

①为一种社会主义的模式,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客观条件;

②它具有经济权力高度集中和物质利益平均主义的特点,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来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甚至采用强制手段,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践上的后果:

①余粮收集制;侵犯了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中农和贫农的利益,从而动摇了工农联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全国性的饥荒和严重的政治危机;

②全盘国有化:

超出了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限度,造成政府控制过严,卡的过死,并且使资产阶级完全站到反革命一边;

③取消商品贸易:

取消市场,否认货币和价值规律,影响了正常供应。

④经济上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造成了工业生产的严重衰退,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一、基础背景

1、苏联的建立

⑴时间:

1922年12月30日

⑵国名: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⑶加盟国家: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

2、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1日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①国内: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②国外:

在资本主义包围下

2、过程:

⑴方针提出(时间、内容)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

⑵三个五年计划(时间、成就)

三个五年计划(成就及缺陷)

名称

时间

主要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3、结果:

(1)1937年,苏联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①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4、特点②片面追求高速度

③以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为主导

④比例失调,粗放经营

 

5、对工业化评价

①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二战中击败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经济粗放型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斯大林模式概念:

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2、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形成原因:

⑴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⑵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⑶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4、斯大林模式特点及表现

①政治:

高度集权,个人专断,缺乏民主;党政不分,干部终身制、任命制,缺乏群众监督。

②经济: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思想:

个人崇拜,文化专制,严厉控制思想舆论,行政手段干预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政策

主要表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

经济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化

工业化道路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制度

全盘集体化

流通领域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制度方面

个人高度集权

 

5.作用及评价:

功绩:

(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3)国民素质得到提高;

(4)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弊端:

(1)政治方面:

高度专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2)经济方面:

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3)思想文化:

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和思想文化的繁荣

评价:

(1)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它基本适应了苏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2)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存在弊端,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

 

考点三: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的相对落后;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斯大林的逝世。

(1953年)

 

2、内容:

 

3、评价:

(1)积极: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消极: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3.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

①没有结合国情

②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③没有打破斯大林模式框架

④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⑤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败。

(直接原因)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

⑴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⑵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⑶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3.成效与问题:

取得一些成果。

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失败?

①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只是修补性的改革;

②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③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异:

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同:

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内容:

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结果:

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

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1)政治:

政治生活僵化

(2)经济:

发展速度下降

(3)民族关系:

民族矛盾

(4)对华关系:

关系紧张,急需缓和

2、内容

(1)经济:

“加速战略”

(2)政治:

一是改变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

二是改变党的地位:

实行多党制

3、结果:

(1)政治:

政局不稳

(2)经济:

连年滑坡

(3)思想:

极度混乱

(4)民族关系:

民族分裂运动

(5)结果:

失败,苏联解体。

4.苏联解体的步骤

八一九事件

国家政权发生质变

<<明斯克协定>>

独联体成立

<<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解体

5、整体上认识苏联的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1)失败原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①历史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直接原因: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③外部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2)启示:

①由于苏联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一系列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

②1991年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变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

【概念阐述】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叛乱;苏俄粮食等经济问题严重。

目的:

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

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大中小企业均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商业流通领域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作用(评价):

一方面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不满。

显然,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原因:

随着工农业下降、农民工人士兵对政策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需要。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新经济政策。

内容:

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作用: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3.“斯大林模式”

形成背景:

在推进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中;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含义:

“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偏重行政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

评价:

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战后苏联的多次改革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经验教训:

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含义概括:

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农业形势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

主要内容:

扩大农庄的自主权;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一部分权力。

评价:

它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农业上取得了一些成果;由于冒进和瞎折腾,也由于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终致失败。

5.戈尔巴乔夫改革

目的:

改变国民经济发展的衰退趋势,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

内容:

首先是经济改革,试图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其次是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结果:

经济改革面临困境,政治改革从根本上动摇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加速了苏联解体。

苏联的三次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背景

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问题堪忧;

赫改革成效不大,纠正赫改革中出现的混乱

经济全面滑坡,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农业

给予农民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开荒增产,种植玉米运动.

扩大自主权,降低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推行加速战略方针、实施根本性变革、改革所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后转向政治改革

工业

部分管理权正是放地方,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业员自主权

积极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打开改革之门.

前期收到一定效果,经济有所提高

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却没有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解体。

局限

没有突破旧体制;

脱离实际;

盲目性大;

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没有突破旧体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停滞;

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点

指导思想

内容

结果

相同点

都主张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都没从实际出发提出全面、有效的改革思想

重点都曾放在经济领域

都不同程度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最终均未成功

不同点

前两次都是在斯大林体制下进行的局部调整;

第三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次改革侧重于农业,

第二次改革侧重于重工业,

第三次改革重点开始放在经济体制上,后来转向政治体制

第一次成效甚微

,第二次前期有一定成果,后期陷入困境。

第三次则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形式

单一的公有制

未突破

未突破

打破单一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手段(是否采用市场规律)

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恢复货币流通、商品买卖

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管理权部分下放,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综合平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一切为了前线

余粮收集制、国有企业、私人企业等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推行新农业的政策

优先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工企业

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比例更失调

 

【中苏探究与对比】

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

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1)中苏两国工业化方针各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

㈠方针提出:

中国是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苏联是1925年的联共十四大。

㈡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相似性: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实施五年计划

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

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

(3)中苏两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何在?

(一)不同结果:

中国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苏联几位领导人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

(二)不同原因:

①指导思想不同:

②具体做法不同:

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苏联经济改革是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

③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

④对改革认识不同:

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

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08年广东单科)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政治背景相关,苏联历史上曾经发生下列地名变更①彼得格勒→列宁格勒②沙皇村→儿童村③勃列日涅夫→卡马河畔切尔西④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以上地名变更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④③B②③④①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2.(2009广东文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2010福建文综卷)《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

“莫斯科:

是巨大的机会吗?

”、“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

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D.普京执政时期

4.(2010北京文综卷)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5.(2011年江苏高考17题)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二、非选择题

6.(2008年广东单科)(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

到19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

英美等过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

——据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1991—1999年任俄罗斯总统)在辞职讲话中说:

“我已经完成了我一生的主要任务。

俄罗斯永远不会再回到过去,俄罗斯将永远向前迈进。

——陆南泉: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80年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

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

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

(5分)

 

(3)你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向前迈进”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简要说明理由。

(3分)

 

7.(2008江苏)(14分)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4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

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

(4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

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4分)

 

8.(2010大纲版全国卷2)(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